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8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兄长啥时候称帝啊?”王宝玉岔开了这个不快的话题。

    当着王宝玉的面,孙权并没有隐瞒,摇头道:“我确有称帝之心,怎奈今日曹丕势大,不可授其以口实,暂且观望。”

    “刘备当初的势力也不大,人家咋就敢称帝呢!”王宝玉道。

    “刘备颇为心急,反而失信天下,幼主登基,只怕是江山难固。我此番不称帝,正将战火引向蜀中,何乐而不为!此番定是刘备那厮难以料到的。”孙权毫不客气的鄙夷了一番刘备,仔细盯着王宝玉的脸看了看,大有深意的问道:“宝玉何时称帝啊?”

    “唉,我是绝对不能称帝的。”王宝玉叹了口气,如果自己当了皇帝,那就真成了四国鼎立,彻底改变了历史,家,肯定回不去了,也许还连累了亲人们。

    “搪塞之言!”孙权才不信,之前不称王还不是落实了汉兴王?之前说没野心,现在的地盘可不小,反正王宝玉的话不能全信。

    “这点我可以保证!”王宝玉信誓旦旦。

    “又是为何?”

    “我其实有苦衷的,只是不能跟你说,我要称帝,当真要天下大乱。但你一定会称帝,而我只希望一点,将来在史书之上,不留下我的名字最好。”王宝玉坦诚道。

    孙权刚才就是试探,对王宝玉这种回答很满意,哈哈笑了起来,在潜意识里,他还是希望王宝玉能保持现状,依附于江东,跟他不存芥蒂,相互扶持,共谋发展。

    两个人正说着话,忽然见那尊三目天马的雕像,周身泛起了氤氲的光泽,就像是活了一样,随即又消失不见。

    王宝玉心头一沉,目光呆滞,孙权背对着雕像而坐,并没有看到这一奇景,看王宝玉眼神有异,扭头望去,什么也没看到。

    王宝玉微微叹了口气,知道这一定跟马超有关。接着,西边的天空中,一颗闪亮的星辰划破了夜空,向着西北方向坠落而去。

1200 五路伐蜀

    这个现象也落入了孙权的眼帘,微微皱眉问道:“我闻听星辰坠下,应在大将陨落,宝玉精通术士之道,可知应在何人?”

    “唉,如果猜的不错,正是我另外一个大舅哥马超。”王宝玉叹了口气,一丝伤感涌上心头。

    “马超不过四十多岁,如日中升,怎就如此早去?不会是预测有误?”孙权不可思议的问道。

    “天命如此!说句丧气的话,人生争来争去有什么用,倒头来还是一场空,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忙。”王宝玉道。

    “天下豪杰若都如宝玉这般是想,将不再有纷争,却是百姓之福。”孙权赞了一句,其实在他看来,人生在世,不轰轰烈烈做出些丰功伟绩,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苟活,毫无意义。

    孙权敬重马超,随后起身,面色凝重的将杯中酒倒在地上,冲着西边拱手,算是遥遥祭奠了。

    “宝玉,你看我真能长寿否?”触景伤情,孙权难免多问了一句。

    “早就跟你说过了,这几个当世英雄谁都没有你有福气!”王宝玉竖起大拇指,这话不是虚的,曹操刘备等人确实都不如孙权长寿富贵,名副其实的福将。

    孙权满意的点点头,第二天一早,率众离开了彝陵,返回了江东,如今他已经跟西蜀诸葛亮结成了同盟,拒绝将儿子送往许都。

    江东谋臣虽有异议,但涉及孙权的儿子,谁也不好多劝。与西蜀结盟等于与曹丕翻脸,所以首先要做得的事情,就是防范曹丕的进攻。

    孙权此行,有一件事儿却始终没有讲,曹丕约他讨伐西蜀,其中还有其他的安排。

    黄权担任益州刺史后,又跟司马懿坐到了一起,司马懿对黄权非常恭敬,奉若上宾,而黄权也钦佩司马懿的智谋,两人有说不完的话题,恩怨得以化解。

    酒桌之上,司马懿谈及诸葛亮,黄权公正的盛赞其才能,并告诫司马懿,尽管都督用兵如神,但却未必是诸葛亮的对手。

    “先生,既然如此,当趁刘备新亡,蜀中乱象,进军讨伐,方为上策。”司马懿道。

    “我与都督再聚,正为此事,恐圣上疑我忠心,特请都督上书,讨伐西蜀,正是良机,刘禅孱弱,诸葛亮大权落实,稍有迟疑,其羽翼丰满,再难征也!”黄权道。

    司马懿非常高兴,连忙又敬了黄权一杯,觉得他这才是真心归顺的表现,点头道:“如此我二人便商议一番,尽早兵发两川。”

    “愿为都督效犬马之劳!”

    两个人一直讨论到深夜,夺取蜀中的宏大计划出台了,司马懿立刻上表,派人快马报给了曹丕。

    “圣上,刘备新亡,蜀中争权,宫廷动荡,正是讨伐良机。臣以为,可兵分五路进军,两川必破。一路,江东孙权起兵讨伐荆州;二路,长安张既兵发骆谷;三路,凉州孟建兵至上方谷;四路,贿之以利,令南中高定起兵;五路,臣率大军直取成都。”

    司马懿给曹丕献上了详细的作战计划,部署严密,无懈可击,令曹丕非常开心,盛赞司马都督一心为国,群臣表率。

    夺下两川之地,剿灭西蜀,一直是曹丕的心愿,他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立刻开始部署五路大军伐蜀。

    司马懿、孟建、张既的大军,本就在曹丕的掌握之中,调遣起来并不是难事,孙权和高定却有点麻烦。

    曹丕对孙权采用的态度是威胁,或者讨伐荆州,或者送子入朝,高定那边则秘密送去了价值连城的珍宝,并许诺一旦成功,封赏其为南中王。

    孙权因此很烦恼,为了落实这件事儿,亲自去了彝陵,然而跟王宝玉和邓芝一番谈判后,最终却决定跟西蜀联盟,根本没买曹丕的帐。

    当然,这里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他的妹夫王宝玉,正因为王宝玉叫板不肯交出荆州,才让孙权最终改变了之前顺从曹丕的想法。

    诸葛亮早便预料曹丕会有这番举动,因此派出了最为能言善辩且意志坚定的邓芝,最终邓芝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任务,促成了孙刘双方的再结盟。

    孙权这路大军已经退去,西蜀南方的高定受到利益和爵位的驱使,起兵攻占了交州建宁,诸葛亮派人守住关隘,并未起兵征讨,因此,蜀南大战并未形成。

    诸葛亮派大将魏延进军铁龙山,同时给孟建送去了一封信,告诫他已经退去了孙权和高定的兵马,最好不要兴兵,以免好友战场相见。

    孟建,又叫孟公威,正是诸葛亮在卧龙岗时的四个密友之一,徐庶海岛修仙,石广元、崔州平投靠了王宝玉,就剩下了一个孟建原地踏步。

    孟建落单,当时也是郁郁不得志,石广元、崔州平都给他捎来书信,彝陵多好多好,王宝玉多好多好,劝他弃暗投明,一展抱负。

    孟建自信自己的才华要在石崔二人之上,觉得他们都能受到重用,想必自身也错不了,果真动了心思,而正当他想去彝陵投奔王宝玉之时,却被曹丕委以重任,担任了凉州刺史。

    孟建立刻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权衡利弊,觉得还是继续追随曹丕为好,便没有回复石广元和崔州平。而之后没多久,曹丕命孟建起兵伐蜀,与诸葛亮为敌。

    孟建苦不堪言,他和诸葛亮是好朋友这层关系暂且不说,就说诸葛亮的智谋,不是他可以轻易降服的,所以一直就很犹豫,当接到了好友诸葛亮的信后,孟建并没有马上起兵,而是留在凉州,紧密观察着事态的变化。

    赵云率领张苞、关兴二将,前往骆谷驻扎,张既畏惧赵云之勇,行军速度缓慢,也在观察着各路大军的情况,并不想孤军深入。

    诸葛亮如此安排,最终的考虑就是不想打仗,南郡一战,损失严重,正应该休养生息,积攒实力。

    作为五路军伐蜀的提议者,司马懿也启动了平春的大军,绕路前往蜀中,结果,刚刚到达宛城,就听到了一个消息,樊城兵马正在向着平春移动。

1201 归处汶山

    “王宝玉,胆敢破坏本都督的计划,我跟你不死不休!”司马懿大怒,急忙率军折返平春,结果却是虚惊一场,樊城的兵马很快又退了回去。

    王宝玉正是接到了诸葛亮的加急信,方才命田野佯装出兵袭击平春,逼退了司马懿的大军,彻底搞乱了魏军五路伐蜀的计划。

    司马懿懊恼不已,诸葛亮和王宝玉其中任何一人都是他的强劲对手,何况这两个现在还穿一条裤子,一个鼻孔出气,只怕以后的争斗会更加艰辛。

    诸葛亮在王宝玉的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