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1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藤博文脸色沉重,脑袋似乎有千斤重,他慢慢的点了点头,“是的,陛下,清国上奏给皇帝的公文,我们已经提前知道了,当然有可能是清国的夸张之语,但是我们安排在福州军港附近的间谍,也清楚的观察到了这一艘可能马上会投入使用的新型装甲舰。”

    “这一艘的装甲舰,是高速铁甲舰?”

    “是的,”军部代表伊东佑亨脸色悲愤,“根据清国的奏报,这一艘赶在清国皇太后陛下六十岁生日的好时候出厂的高速铁甲舰,航速到达了19节。”

    “只不过是19节,我个人认为这完全没有什么作用,”海军大臣西乡隆盛不在乎的说道,“我们的吉野号和神奈川号的航速可以达到23节。完全可以把这一艘所谓的高速铁甲舰甩在后头。”

    “西乡大臣!”伊东佑亨低声喝道,“你知道这一艘高速铁甲舰的排水量是多少吗?是可怕的九千吨!”

    西乡隆盛的心顿时掉在了肚子里,一片冰凉,他的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这绝对不可能!定远和镇远排水量大,但是他们的速度只有16,5节,我们的吉野号和神奈川号虽然稍微低了一点,只有4500吨排水量,但是我们的速度可以围着定远和镇远号,打靶子一样的攻打他们,虽然还有一艘7000吨的金陵号,但是那一艘巡洋舰的速度一样很慢,清国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高速铁甲舰”

    大家一片死寂,只听到自己死一般停下的心脏,在时不时的抽搐着,就算是最不精通海军的西乡隆盛也很清楚,这种高速铁甲舰的威力之所在。

    吉野号虽然快,但是他的吨位不如清国新研发出来这种九千吨的铁甲舰,这样的体积,可以碾压任何一艘日本的军舰,用十分通俗的话来说,撞击吉野号,也可以把吉野号撞沉。

    吉野号的确是比清国的这种巡洋舰要快,但是快有什么用?九千吨的巡洋舰,轻易的炮火击中他的船身,可以说是无关痛痒,而这种九千吨的军舰的火力,西乡隆盛连忙说道,“太阁,请问这种军舰的火力如何?”

    伊藤博文摇了摇头,“火力完全不清楚,他们的奏报上,没有提出这一点,但是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在得到了法国全部的海军技术,还有德国的共同研发下,这样的高速铁甲舰,他的火力,一定会非常的可怕!”

    英德两种的海军军舰风格是不同的,英国喜欢的是航速和射速,对于船身的要求不甚太高,所以之前中国买的七千吨铁甲舰的速度比定远号还慢,无他,这是英国的风格所确定的,他们的海军刚开始也是为了保护航道和追击海盗,并不是用来和诸国争霸的,而德国的海军发展的晚,发展的时候就明确是和诸国争霸的,那么德国的铁甲舰的优势,就在于火力和吨位。

    有了德国人的帮助,想必清国的铁甲舰,火力一定不会太差,明治天皇的脸色是死灰色的,“中国真的研发出来了这样强大的军舰?我以为他们的自主研发只是一个笑话,”他用力的抓住椅子的把手,脸色狰狞,“太阁!”

    他对着伊藤博文喝道,“难道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海军一定要臣服在清国的舰队脚下吗?我们日本帝国,难道真的无法崛起吗?!”

    日本现在的情景,也只有朝着中国发难了,俄罗斯没有得到库页岛和海参崴,和日本相隔甚远,日本就算想要朝着俄罗斯发难也没有任何机会,但是日本筹谋多年,明治维新多年,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清国为什么会这样的强大!”

    “请陛下不要担心,”永远胸有成竹不急不慢的伊藤博文,这个时候虽然脸色难看了一些,但是还是一副从容的神态,“臣非常清楚,清国的武力十分的强大,而且臣有罪,臣认为,按照清国的重工业相关技术,应该不可能造成如此强大的军舰。”

    “清国实在是太强大了,我们虽然在拼命努力朝着前面奔跑,但是日本的体量太小,就算跑的再快,但是清国只要稍微跨步,就可以把我们抛在后头。”

    “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们没有机会,”伊藤博文继续说道,殿内的所有人,包括天皇都在仔细聆听着他的说话,“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的体制,陛下!我们的体制比清国优秀一万倍,只要清国还保持着落后的封建**,我们就永远领先他们!”

    1854年,目睹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日本举国震惊,中国天朝的形象开始崩溃。幕府末期的改革派佐久间象山振臂一呼,提出了“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口号,成为明治改革以至长远立国的基本方针。具体到文化教育上,就是从培养“和洋汉才”急转到“和魂洋才”。

    按照佐久间象山的理解,洋学仍被限定在科技范围,采用西洋技术的目的在于维护加强日本的政教。这种见解与中国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没有根本的差异。但是,致力于国家富强求变的幕末志士们更乐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注重有效性和实用性。明治初年的启蒙思想家福泽渝吉这样评价改革派武士:“这些人历来对中国的文学道义钻研不深,从儒学的深奥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人不能不说都是些不学无术之辈。而正是这些不学无术之辈完成了维新大业……他们以一片武士道精神而重报国之大义,凡事一听说是国家的利益,他们就会自动去做。”

二十七、压力动力(二)

    尤其在幕末思想文化的冲突转变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口号被仁人志士们接受后,不断得到突破修改,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实际上已把学习西方从科技扩大到适宜操作的制度、法律方面。“东洋道德”的含义被缩小了,“西洋艺术”的范围被扩大了。

    “日本人是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积极消化,强壮了自身;而清国却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虽然抵御了一时寒冷,却无从改变根本体质。他们现在的强大,只是建立在可观的武力上,但是政治上的内容不进行维新改革,支那永远是一个拿着大棒到处耀武扬威的残疾人。”

    伊藤博文充满激情和诱惑力的言语一下子把大家伙的斗志都又带了起来,明治天皇佩服的点点头,“听太阁一席话,之前因为清国的情报带来不好的情绪一下子就冲淡了,太阁真是太厉害了。”

    “臣不敢当,臣以为,现在,就是追赶上清国最好的时机!”

    明治天皇身子前倾,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的这一位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先问军部代表伊东佑亨,“伊东代表,你认为,我们接下去的一段时间内,还能继续再购买超过吉野号这样的军舰吗?”

    伊东佑亨摇摇头,“没有可能,我们的财政已经支付不起第三艘吉野号了。”

    “所以我们的海军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在接下去的几年就要停滞了,是这个意思吗?”

    “哈伊!”

    “所以臣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伊藤博文沉声说道,“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和清国的海军实力相差的距离是最小的,但是清国很有钱,他们可以再花钱买,再花钱造,他们的海军实力可以增长的很快,现在差距最小,那么就是我们动手的时候了!”

    伊藤博文大声的说道,西乡隆盛激动的说道,“真的吗?真的可以发动战争了吗?太阁!我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了!”

    “清国这一艘刚出来的高速铁甲舰,目前还不知道是否可以马上投入使用,要知道试用期间是非常长的,太阁说的没错,”伊东佑亨冷静的分析,“我们的神奈川号和吉野号已经完全适应东海和黄海的风浪了。”

    明治天皇看着伊藤博文,伊藤博文继续说道,“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年,把清国的北洋水师当做假想敌这么多年,我相信海军已经有了完全的准备,所以现在我们的武力已经完全准备好了,清国的海军能力,很明显,目前是最好的机会,他们的海军军费已经停滞三年了!而且清国的陆军,根据梅机关情报,已经战斗力下降了很多了!这都是非常利于我们日本帝国的!”

    “另外,陛下,请问您知道,今年是什么年份吗?”

    “是明治二十七年。”

    “是,但是对于清国来说呢?”

    明治天皇眼神骤然一亮,“啊,是清国皇太后的六十岁生日!”

    “是的,我一直在等这个时机,等清国皇太后的六十岁生日,今年清国绝对不会影响到皇太后的生日,我们只要不要打入北京城,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