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杏贞完全不懂这些,只能连忙点头。“皇上说言甚是。”

    次日,咸丰皇帝下诏,“将来大行皇太后奉安,即拟以慕陵妃园寝做为山陵,惟宝城城后。必须筑墙一道,……至围墙亦有顺路可通。”宝城内葬孝静皇后,宝城外至中间葬十六个嫔妃,使整个妃园寝形成了以孝静皇后为中心的大园套小园的形状。这样既不违反道光帝的旨意,又突出了孝静皇后的位置。为进一步表示孝敬,咸丰帝又决定将原妃陵的绿琉璃瓦改为黄琉璃瓦,陵前加建神厨库,妃园寝改为后陵——是为慕东陵。

    高资、烟墩山。

    吉尔杭阿的策略相当有用,自从自己到了这烟墩山,阻挡了镇江的太平军运送粮草到天京的粮道之后。镇江的太平军守军气急败坏,已经往着这边来攻了好几次,自己的千余人马几次都要险些溃败,幸好向荣不计较自己的擅自行动,又拨了一千人过来,这才堪堪守住。

    如今也到了该分胜负的时候了,吉尔杭阿在烟墩山的山头瞭望从镇江方向络绎不绝行军而至的太平军,心下一片冰冷,这镇江的发逆大军看来是倾巢而出了!

    山下的太平军即刻发动进攻,只是团团将烟墩山四面围住。江宁知府刘存厚颇懂军事,站在吉尔杭阿边上,惊恐却又强做镇定地禀告道:“巡台大人,发逆这是要全歼咱们!”

    “咱们阻了发逆如此久的粮道。若不是想全歼咱们,怎么会全军出发。”吉尔杭阿风轻云淡地说道,丝毫不为眼下的局势着急。

    “可恶江北大营,居然对着这边的局势视若罔闻!”刘存厚击掌道。

    吉尔杭阿摇了摇头,“不能怪江北大营,如今他们正在围攻瓜州。也是分身乏术,可惜僧王远在河南,就靠着咱们的这些兵能骚扰江宁至今,已经是赚够了本钱,”吉尔杭阿神色肃穆,原本的淡然转为了坚定,“传令将士们,如今再无退路,只能奋勇杀敌了!”

    “喳!”

    太平军木一总制、左一军统领吴如孝瞧着山上的几千清军,面对着自己团团围住的大军有些骚动,队形渐渐慌乱了起来,满意地点了点头,“三通鼓后,全军出击,这里的清妖只是一个小添头,咱们还要和燕王会师呢!速战速决!”

    三通鼓后,镇江的太平军一拥而上,声势滔天,山上的清兵闻之变色,若有退路,眼下肯定是已经溃散了,可吴如孝下定决心要解决掉这骚扰粮道日久的烟墩山清军,十面合围,反而激起了守军的必死之心,吉尔杭阿亲自挥动战旗鼓舞士气,清军守了两日,丝毫未见颓势。

    而在东阳、龙潭、苍头、下蜀和太平军燕王秦日纲对峙的向荣部已经鏖战了一月有余,接到了吉尔杭阿的救援信,向荣摇了摇头,“如今怎么还有富余的兵去救援他!”却又不能不救,只能派出了张国梁领着一路骑兵前去救援,聊胜于无。

    第三日太平军的冲锋更加猛烈,火炮火枪轮番上场,连守在吉尔杭阿边上的亲兵也一一派了上去,四下除了硝烟,就是血腥味,清军慢慢地抵挡不住了,从山腰退缩到了山顶,吉尔杭阿再三大喝,挥动战旗都无济于事,吴如孝瞧着督战的吉尔杭阿十分厌烦——若不是此人,恐怕早就西进和燕王会师了,吩咐过火枪队,先狙击死此妖。

    几伙火枪队的人冲了上来,隔着一排的清军,啪啪啪,击中了吉尔杭阿,吉尔杭阿身上补服上的锦鸡嘴角的一大团血渍慢慢地闪开,正在挥刀指挥的刘存厚听到后头的阵阵惊呼,砖头就看到吉尔杭阿嘴角泛出血沫,慢慢地倒下,刘存厚大惊,连忙叫道:“抚台大人!”抢上前扶住,吉尔杭阿嘴角慢慢地咳出了许多血,染满了刘存厚的衣袖,吉尔杭阿惨然一笑,“如今也是力战为国了,刘知府,你知道吉尔杭阿在满语里头是什么意思吗?”没等刘存厚回答,“是像鹪鹩一样的的意思,这种鸟见了人就躲的,旧时京里的友人都嘲笑我胆小,如今谁敢说我胆小!”吉尔杭阿的眼神散乱了开来,“烟墩山之事已不可为,你率军突围吧。”说完长长吐了一口气,就此僵住了身子,再也不动了。

    “抚台大人!”

    咸丰四年十一月初一,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率军被太平军包围于烟墩山,鏖战三昼夜,亲执旗挥舞,吴如孝在四面筑营紧逼,“枪炮日夕相持”。十一月初三,吉尔杭阿中炮当场毙命,江宁知府刘存厚护尸突围亦战死。咸丰皇帝震惊,追赠吉尔杭阿总督,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勇烈。于殉难地方建专祠,上海亦建专祠。子文钰袭世职,赐员外郎。追赠刘存厚予骑都尉世职,谥刚愍。(未完待续。)

    ps:  看在鹪鹩一样为国捐躯的吉尔杭阿份上,来几张票吧。。。。

十、江南江北(六)

    向荣闻吉尔杭阿被围困,急令福建漳州镇总兵张国梁驰援救助,十月二十五日战太平军于丁卯桥,胜之;又胜之于五风峰口,惟已不及救吉尔杭阿阵亡。燕王秦日纲部于十一月五日与镇江的吴如孝部会师,随即大败向荣和张国梁部,会师向东而去,十一月九日,秦日纲等率太平军由金山夜渡长江,进攻江北大营,清军闻风大溃,钦差大臣两江总督陆建瀛战死,江宁将军率八旗妇孺力战退守平岗,困守不出。太平军占领扬州,立即征集粮食,转运镇江,并乘胜攻下仪征、浦口、江浦等城,准备由浦口返回江南。然向荣先后从江南派出提督邓绍良、总兵张国梁渡江北援,并收复了浦口、江浦,阻塞了太平军自浦口南渡之路。秦日纲等遂率太平军主力东返瓜洲,稍事休整后南渡镇江。

    正当向荣派兵支援江北之际,翼王石达开率大军自江西回援,从太平出发,分路进向天京外围,水陆并进,声言直扑江南大营。向荣闻讯,急忙从江北调张国梁驰赴溧水,以阻击石达开军。这时向荣四面皆敌,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处境空前困难。十一月二十日,秦日纲等率太平军从镇江外围撤回金陵,驻营观音门、燕子矶一带,张国梁也率队尾随,赶回大营,二十五日,向荣闻溧水失守,又派张国梁率队驰救,以堵太平军东进苏、常之路。 正当江南大营东堵西溃、左支右绌之际,太平军各路主力已云集金陵东北郊,杨秀清抓住有利战机,决定彻底摧毁江南大营。面对太平军的强大攻势,向荣一筹莫展,只得从外围各据点收缩兵力,增防大营。

    江南大营里头人心惶惶,军心浮动,张国梁再三弹压,这才勉勉强强维持了秩序。听到向荣宣召,连忙赶到向荣的帅帐,见到向荣背着自己,在瞧着跟了他三十多年的腰刀。那眼神是如此的温柔和细腻。

    乌云压城城欲摧,粗通文墨的张国梁莫名其妙地响起来这句不知道那里听来的诗,向荣擦好了腰刀,放在了案上,转过身子。瞧见张国梁来了,点了点头,“殿臣来了,坐吧,军中如何?”

    “军心有些不稳当,不过标下已经弹压好了,如今且无大碍。”张国梁坐下回道。

    “军中物资可还充盈?”

    “除粮草外,别的尚且富足。”

    向荣点了点头,“江南富庶之地,粮草补给无妨。随意何处调拨过来便是,这些暂且不提,殿臣,你从咸丰元年在广西就跟着老夫,老夫待你如何?”

    张国梁站了起来,连忙回道:“大帅对标下恩重如山!”

    “既然如此,老夫有一道军令,要你去做!”

    “请大帅施令!”张国梁半跪听命。

    “我要你等到发逆大军来袭的时候,带着军中的兄弟撤退句容去!老夫给你断后!”

    张国梁抬起头,一脸惊骇。“大帅!”

    “怎么,你敢违抗军令不成?”向荣少了往日的彪悍和粗鲁,只是淡淡地笑着说道。

    大帅这是抱了必死之心啊,张国梁膝行往前。“标下的骑兵还堪一战,请大帅让标下断后!”、

    “你能断什么后,老子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长!你的日子还在后头,自从江北大营一失,老子就知道情况不妙了,发逆这些龟儿子这是下定决心要彻底灭了咱们啊。老子向来都不肯服输,可是眼前也不得不承认,眼下,咱们是比不过这些龟儿子了!”向荣用他的川音骂着,“不过大营就算破了亦可以再造,江北那边就是如此,咱们江南大营,人不能少了,若是人散了,多少个大营都没他龟儿子用!广西带出来的子弟们,你可给老子照顾好了,”这隐隐已经有了托孤之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