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亮蓝顶子的红缨凉帽,滚落在一边,那人挣扎着爬起身,踉踉跄跄走了两步,还未踏进门槛,一歪身又倒了下去,口中直吐白沫。(未完待续。)

二十九、飞骑报捷(中)

    公所里的人认得他,是江宁来的折差,姓何,是个把总。何把总原是曾九帅的亲兵,打一次胜仗保升一次,积功升到三品的参将,但无缺可补,依旧只好当那在他做把总时就当起的折差。

    一看这样天气,长途奔驰,人已昏倒,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抬了进去,一面撬牙关,把整瓶的“诸葛行军散”,往他嘴里倒,一面把折包从他的汗水湿透了的背上卸下来。江苏的提塘官,拆开包裹,照例看一看兵部所颁的“勘合”,然后顺手一揭,看到油纸包外的“传票”,不由得大吃一惊。

    传票上盖着陕甘总督的紫色大印,写明是陕甘总督杨岳斌、兵部侍郎彭玉麟、浙江巡抚曾国荃,会衔由江宁拜发。拜折的日期是四月十六,却又用核桃大的字特别批明:“八百里加紧飞奏,严限四月二十日到京。”

    那提塘官赶紧取出一个银表来看了看,长短针都指在洋字的十一上,只差几分钟,一交午夜子时,便算违限,军法从事,不是当耍的事!怪不得何把总不顾性命地狂奔赶递。

    现在责任落到自己头上了!一想到“八百里加紧”那五个字,提塘官猛然省悟,失声喊道:“莫不是江宁克复了?”

    这一喊,惊动了别省的几个提塘官,围拢来一看,个个又惊又喜。驿递是有一定规矩的,最紧急的用“六百里加紧”,限于奏报督抚、将军、学政,在任病故,以及失守或者光复城池,不得滥用。现在江宁军次负责水师的杨、彭二人,以及攻城的曾九帅,联衔会奏,可知不是出了什么大将阵亡的意外。而且,破例用“八百里加紧”,克期到京。则不是江宁克复,不必如此严限。

    “快递进去吧!”有人说道:“江宁到此,两千四百四十五里,这样天气。四天工夫赶到,简直是玩儿命!可不能在你那里耽误了。”

    “是,是!我马上进宫去递。”江苏的提塘官拱拱手说:“这位何总爷,拜托各位照看。真亏他!”说完,他匆匆穿戴整齐。出门上马,往西而去。

    照规矩,紧急军报递外奏事处,转内奏事处,径上御前。这样层层转折,奏折到安德海手里,已经是清晨两点钟了。

    “什么?‘八百里加紧’!那儿听见过这个名目,可不是新鲜事儿吗?”

    见安德海有不信之意,内奏事处太监不能不正色说明:“我也问过外奏事处,没有错儿!江苏的提塘官亲口说的。还说江宁来的折差,为了赶限期,累得脱力了,从马上摔了下来,昏倒在那儿。”

    内奏事处的太监有些着急,他不肯接那个黄匣子,自己的责任未了,而这个延误的责任,万万担当不起,所以催促着说:“你把匣子接过去吧!”等把黄匣交了出去。他又加了一句:“快往里送,别耽误了!”

    安德海正在不痛快,恰好发泄到他身上,“耽误不耽误。是我的事儿!”他偏着头把微爆的那双金鱼眼一瞪,神情象个泼辣的小媳妇,“你管得着么?”

    “我告诉你的可是好话!这里面说不定就是太后日夜盼望的好消息。要耽误了,你就不用打算要脑袋了!”安德海又惊又喜:“什么?你说,这是江宁克复的捷报?”

    “我可没有这么说。反正是头等紧要的奏折。”

    “何必呢?”安德海马上换了副前倨后恭的神色,陪着笑说:“二哥。咱们哥儿俩还动真的吗?有消息,透那么一点半点过来,有好处,咱们二一添作五。”

    一则是不敢得罪安德海,再则也希望报喜获赏,奏事处的太监,把根据奏折传递迟速的等次,判断必是奏捷的道理,约略告诉了他。

    “慢着!”安德海倒又细心了,“怎么不是两江总督出面奏报?别是曾国藩出了缺了?”

    “曾国藩出缺,该江苏巡抚李鸿章奏报,与陕甘总督杨岳斌何干哪?”

    “对,对!一点都不错。”

    于是,内奏事处的太监,由西二长街出月华门回去。安德海命小太监依旧关好敷华门,绕着回廊,到了储秀宫后殿,唤起坐更的太监,轻轻叩了两下门。

    等宫女开了门,安德海低声说道:“得要请驾,有紧要奏折非马上回明不可。”

    那宫女也是面有难色,但安德海已是储秀宫的首领太监,正管着她,他的话就是命令,不敢不依,只好硬着头皮去唤醒了慈禧太后。

    “跟主子回话,安德海说有紧要奏折,叫奴才来请驾。”

    “人呢?”

    慈禧太后刚问得一声,安德海便在外面大声答道:“奴才有天大喜事,跟主子回奏。”

    一听这话,慈禧太后睡意全消,却不作表示,先吩咐:“拿冰茶来喝!”

    等宫女把一盏出自太医院特拟的方子,用祛暑清火、补中益气的药材,加上蜂蜜香料所调制的冰镇药茶捧了来,她好整以暇地啜饮着。其实她急于想知道那个消息,却有意作自我的克制,临大事必须镇静沉着,她此刻正在磨练着自己。

    定了心神,“传进来。”也来不及洗脸,下了地,就这样披着件衣服站在内间,安德海到了内间,连忙跪下,奉上奏报,“江宁八百里加急!”

    虽然心里说着不急不急,可到了这样的关头,又显而易见是好消息,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焉能不急,慈禧胸膛起伏不定,一把抓过了安德海手里的奏报,打开黄匣,取出奏折,拆除油纸。夹板上一条黄丝绳挽着,结成一个龙头,只轻轻一扯,就松了开来,从夹板中取出黄纸包封,里面是二黄一白四道奏折。

    黄的是照例的请安折,太后和皇帝每人一份,慈禧太后丢在一边,只看白折子。打开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嘴角就忍不住绽开了笑意,这笑意越来越大,到了最后就笑出了声,“好!曾国荃不负众望,终于攻破江宁了!”(未完待续。)

二十九、飞骑报捷(下)

    安德海连忙率着宫女太监整整齐齐地跪下山呼,“恭喜皇太后,贺喜皇太后!”

    慈禧眼角笑出了泪花,巨大的喜悦犹如热水一样浸润了自己的整个身子,虽然舒服之极,但是却丝毫感觉不到懒洋洋,全身上下都充满了昂然斗志,慈禧眉毛一挑,这会子已经到了四点多的时候了,天麻麻亮,“派人去找值班的军机章京,告诉六爷,江宁有消息来了!”

    于是又吩咐宫人梳洗打扮,准备在养心殿和军机们议事,才弄好冠冕,杨庆喜进来通报,“钟粹宫太后来了。”

    慈禧放下手里的波斯进贡的螺子黛,微微诧异,怎么这会子她来了?哦,想必也是知道江宁克复的好消息了,“快请进来。”

    慈安进了储秀宫东暖阁,对着坐在梳妆台上的慈禧太后请安行礼,“姐姐,妹妹恭贺姐姐!”

    “妹妹快起来,”慈禧摆摆手,拉起慈安,携手和慈安东西对坐在炕上,“上茶,”吩咐完杨庆喜,对着慈安笑道:“妹妹这时候怎么过来了?”

    “我听说了江宁有来了好消息,特来恭贺姐姐。”慈安太后恭顺的说道,这时候慈禧依然穿戴好朝服,虽是藏青色的龙袍大褂,可帽子鲜红,朝珠明亮,这会子又是极为高兴的,骨子里透着一副气宇轩昂的样子出来,相比之下,穿着日常一件绛红色戴着旗头的慈安被映衬暗淡无光了。

    “是呀,这么些年,终于盼到了,全赖祖宗庇佑,将士用命,”慈禧太后眼眸明亮,炯炯有神,“发逆覆灭就在眼前了!”

    这是应该高兴的绝大喜事,但慈安太后深深地叹了口气,忽然伤感了。却又不肯让眼泪流落,只拿着一块绣花绢帕,不住揉眼睛、擦鼻子。这个举动,把伺候的太监们。弄得惊疑不定,但谁也不敢去探问。站得远些的便窃窃私议,江宁来的奏折,怕不是什么好事,否则。“东边”何以伤心呢?

    慈禧太后原本想开口询问,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便不再开口,只是长长得叹了一口气,她是了解慈安所以伤心的原因的,必是由这个捷报想到了先帝。十一年的皇帝,几乎没有一天不是在内忧外患之中。由得病到驾崩,虽说是溺于酒色所致,但那种深夜惊醒,起身看各省的军报。不是这里兵败,便是那里失守,尽是些令人心悸的消息,加以要饷要钱,急如星火,这样的日子,也真亏他挨了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