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三听到茶客的话儿,点点头,接口说道,“旧年洋人入侵中国。太后娘娘留下来了,倒是有些官儿借着什么借口逃出了京师,前些日子太后议政王忙着同治爷登极的事儿,不得空,如今腾出手来,正好整治整治这些无用的狗官,”那三啐了一口,“连太后这个女子都比不上,这些废物!”

    那个面带忧色的年轻人无声得苦笑起来,有个读书人模样的听到这里,忍不住愤愤出言反击:“要知道先帝爷也是秋狝木兰的!”

    一言既出,四座皆惊,所有人目瞪口呆,那个掌柜的再也忍不住,窜了出来,做了个四方揖,“我的爷,我的大爷,这儿可千万不能说这些东西啊,莫谈国事,莫谈国事啊。”

    五爷哈哈一笑,低头喝茶,那三默不作声,深深地望了一眼那个口出狂言的小子,却只是嗑着瓜子,也不说话,那个读书人说了这话,也知道自己个失言,也就连忙坐下喝茶不提,茶馆内一时间气氛凝滞了,。

    那个面带忧色的年轻人站了起来,朝着五爷那桌走了过去,微微拱手行礼,“这位爷请了。”

    五爷瞧见这个年轻人虽然衣着俭朴,可脸上流露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也不敢怠慢,站了起来,回了一礼,“不敢当,您好。”说着就请那年轻人坐下,“不知道这位爷有何指教?”

    “五爷久在京中,必然是人头熟捻,消息灵通,在下要请教五爷一件事,可知兵部陈尚书近况如何?”

    “他老人家自然是极好的,”五爷接话说道,“先是操持这四九城的防务,顶住了洋鬼子的火枪炮,再办了洋人的议和,又跟着皇太后剿灭了肃顺等乱党,如今这风风光光的英烈祠差事也有他的一份,自然是顺风顺水的,春风得意的紧那,太后颇为嘉许,也有小道消息说,陈尚书他啊,要进协办大学士咯!”

    那个年轻人眼神一动,随即笑道:“我虽然是乡下来的人,可也听说过,这陈尚书是肃顺的死党,皇太后扳倒了肃顺这种逆贼,怎么能还留在朝中继续做着大司马的差事,更别说要进位大学士呢?”

    “这位爷,您也忒谦虚了,哪里是乡下来的,”五爷笑道,“这事儿不是门清的紧吗?您呀,说的在理,可还是有这么一个缘故,皇太后她老人家早就说过,既往不咎,一心为国,就不论何人余党,这不是肃顺这厮也没杀头嘛,所以啊,陈尚书如今当差舒坦的很哪!”

    “一心为国,就不论何人余党”那个年轻人喃喃自语,身子都摇动了起来,有个读书人又听到这边的故事,冷哼一声,“陈孚恩这种小人高踞尚书之位,实在是国朝之耻!”

    “嗨嗨嗨,我说,”那个五爷跳了起来,“今个怎么你们几个这么多废话呢?”那些年轻人正欲跳起来反唇相讥,街面上突然想起了欢呼声,众人不明就里,正准备出门瞧热闹的时候,有个店小二跑了进来,“各位爷,朝廷下了旨意,今年要开恩科了!”

    “上谕:为政以得人为首务。我朝列圣御极建元。均于三年大比之外。特开乡会恩科。广罗俊彦。今朕缵承大统。宣遵成式。嘉惠士林。著于同治元年举行乡试恩科。二年举行会试恩科。用副朕作育贤才至意。”(未完待续。)

三十三、雷霆雨露(上)

    慈禧太后写完蝶恋花一词,看着安德海等人把字送到如意馆去裱,神色有些恹恹的,帆儿指挥着宫女们整理拿走笔墨文房四宝,见到太后的模样,心下了然,于是上前扶住太后,“娘娘,咱们去御花园逛逛吧。”

    太后笑了一下,摇摇头,“御花园就是这些东西,看久了就是腻歪,不如就呆在寝殿多眯一会。”

    边上的冯婉贞笑着说道:“太后娘娘才多大岁数,就这样喜欢睡觉了?”上前请太后,“今个春光正好,咱们去御花园溜溜弯,我呀亲手扎了个风筝,倒是想请太后娘娘看看我的手艺如何呢?”

    太后从垂帘听政之后,权威日重,原本开朗的性子也变得沉闷了起来,原本喜欢和宫人们说说笑笑的,如今也少见笑脸,搞得宫苑内死气沉沉,如今也只有粗神经的冯婉贞才敢在太后门前逗趣,太后一听冯婉贞说话,也就笑了,“你啊,倒是怕着宫里头不热闹,若是到了后世,必然是一个还珠格格似的人物。就依你,走,咱们去走走。”

    “敢问太后,还珠格格是哪一位王府里头的女儿?我怎么没知道?”帆儿困惑得问道。

    “你不知道的事儿多了去呢,”素来为人和善的冯婉贞突然朝着帆儿呲牙起来,“哪里比得上太后呢?”

    帆儿措不及防,楞在了地上,随即微微一笑,也不理会,慈禧微微惊讶,看了看两人,冯婉贞脸上微微一红,也连忙低头不再说话,慈禧见两人不再说话,也就随即放下,吩咐:“把前些日子潍坊进的风筝也捡几个出来放放。”

    皇太后一声令下,宫里头哪里有不奉承的,看到皇太后有了兴致。连忙打着精神头伺候着,到了御花园,敬事房的太监早就带着几个大风筝在里头等着了,太后摆摆手。“今个这主意是西亭出的,”冯婉贞号西亭乡君,“就叫她先放她那个做的风筝。”

    冯婉贞当仁不让,叫着一个小太监帮忙着拿着风筝,自己脱了花盆底的鞋子。径直在鹅卵石铺就的御花园小道里跑了起来,放了几次,那个奇形怪状的燕子风筝都没飞上去,众人哈哈大笑,冯婉贞又羞又怒,指着那个小太监,“不中用,怎么放风筝都不会,不是乡下人!”

    那个小太监愁眉苦脸,“乡君。不是奴才不会放,您的速度也忒快了,我这都没放手呢,你就撒腿跑开了。”

    太后哈哈大笑,刚才回忆咸丰皇帝的烦躁郁闷一扫而空,“婉贞,你再跑快些,就要跑出神武门了!”

    宫里头擅使着风筝的太监连忙窃笑上前帮忙,过了一会,那个燕子风筝终于飞了上去。宫里头的太妃太嫔们,还只是皇太后年岁最大,也不过是三十未到,正是爱热闹的年级。宫人们也都是年轻人居多,大家嘻嘻哈哈得笑着,春意暖阳微风,一时间众人都忘了尊卑,还有这时候跑过来的大公主,瞧见了众人的样子。原本温和的性子也抛在了一遍,高兴得直拍手,大格格却只是饶有兴趣地看着,似乎还没有皇太后易于激动。

    冯婉贞牵着那个终于勉勉强强、歪歪斜斜飞起来的风筝哈哈大笑,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娘娘,瞧见了没?到底是亲手做的,这心意是别人比不来的。”

    顺贞门外,两个人联袂进了内宫,那个为首的男子正是正牌的国舅爷叶赫家的大少爷,叶赫那拉桂祥,身后跟着沉静的女子,是他新娶进门的夫人董鄂氏,桂祥瞧着在红墙黄瓦之上飞出来的几个风筝,对着领着自己的小太监,和煦地问道,“这会子,太后在批折子吗?”

    “回少公爷的话,太后娘娘如今每日晌午是不批折子的,早起批折子,下午见军机,每日都是如此,今个军机没什么大事儿,太后在养心殿见军机用了半个时辰,也就散了。这会子估摸着在储秀宫里头歇息呢。”

    桂祥点点头,“太后日理万机,实在是辛苦了些。”

    “谁说不是呢,这天下这么多事儿,都等着太后她老人家定夺呢,议政王虽然在外头忙乎着,可这大清朝,东家毕竟是咱太后不是,”那个小太监显然也是个碎嘴的,带着桂祥一路念叨,就到了御花园,见到这里热闹,才知道太后的御驾在这里,就连忙一层层报告到了唐五福处,唐五福禀告太后,“云骑尉和夫人来了。”

    慈禧太后点点头,“让他在滴翠亭等着,”放下了手里正在飞着的凤凰风筝,交给帆儿,让她继续放着,到了亭内,看着桂祥和一个少妇跪倒行礼,点头,“起来吧,”含笑看着那个沉静的少妇,“你也来了,一家人,无需多礼,”再看着桂祥和董鄂氏两人宛如璧人一对,杏贞分外欣慰,“如今成了家,父母亲也该放心了。”

    桂祥微微一笑,清秀的脸上已经不复见年少时的调皮捣蛋模样,风度翩翩之中,又有些许精明之色,“娘娘说笑了,臣弟哪里有这样让父母亲失望的时候?”

    太后点点头,看着外头飞在湛蓝天空上的风筝,心驰神往,“父母亲可还好?如今垂帘了,倒是不如以前便宜了,拘束在宫里头,倒是不能和以往在园子里一样,时时见面。”

    “父母亲康健的很,就盼着娘娘凤体安康,一切顺遂,”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