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来这里,千难万难,你也太失礼了,还不放下杯子,随我出去拜见!”(未完待续。)

二十三、浙江新疆(八)

    王恺运举到唇边的茶杯微微一凝,“居然真的来了?”他以为随口一说,这位主子如今是天下第一人,怎么会看的上自己这样的人物,必然是不会来的!

    高心夔正欲说什么,外头就响起了一声长笑,“昔日刘先主三顾茅庐而得卧龙,才能天下三分,称雄一方。我又不是皇帝,如何不能亲自来?”说毕就走了进来,拿着暖炉微笑看着室内的两个人,随身伺候的安德海连忙挤了进来,警惕的环视了一圈,随即不悦的看着王凯悦,高心夔连忙用眼看着王恺运,王恺运不慌不忙站了起来,长揖到底,“学生参见尊驾。”

    来的人自然就是慈禧太后,她见到王恺运只是作揖,不行跪拜之礼,不免有些不悦,她垂帘多年,早就习惯了众人跪拜行礼,见到王恺运如此作为,心里微微不舒服,看了安德海一眼,安德海心领神会,低声喝了一声,“放肆,既然知道来的是谁,如何不行大礼!”

    慈禧太后坐下,挑着眉感兴趣的看着王恺运,王恺运不卑不亢,微微拱手,“大人既然微服来此,自然是潜龙入海的,学生若是大呼小叫,惊动了这里的和尚不要紧,若是不慎走漏了消息,给言官知道了,大人虽然不惧怕,可也似乎不甚烦扰了。”

    王恺运似乎很能看穿人心,“大人如今手握天下权,享天下利,自然也担着天下之责,何须看重这些小节?身居高位者,不宜吹毛求疵。”

    “有道理,身居高位者,不宜只是顾及小节,应该放眼天下,胸怀大局,”身穿着男装的慈禧太后摆摆手,“既然微服,自然也是寻常友人相见,大家一起坐下吧。”

    高心夔和王恺运面对坐下,小沙弥送上了茶水,安德海又是一顿忙乎,给三人倒上了茶,站在慈禧身后伺候着,慈禧太后见到高心夔低眉顺眼,王恺运也看着桌面,一时间没人说话,于是笑道开口,“听说王兄你对着朝政十分有见解,昔日也在肃顺府里当差过,之后又在左宗棠那里做幕僚,也算得是地方中枢都有所得了,虽然只是举人,可学问是极好的,这个不用伯足说,我也有所耳闻,不知你对着如今的朝政如何见解?”

    慈禧一问,王恺运一答,所答的虽然不甚都满意,可慈禧太后也颇为受用,生出了此行不虚之感,王恺运谈了几句经学讲义的东西,见到慈禧太后没什么兴趣,也就轻轻放下,谈了小半个时辰,太后喝了口水,又问:“左宗棠说地方督抚势力大的很,上折子要地方督抚轮换,我定下了五年一任,连任至多两任,你以为如何?”

    “地方督抚,自从大人尽数收揽团练兵权,已经再无异心,就连阳奉阴违都是不能够,太后又何必担心这些,这兵权都在中枢,厘金也都是归着户部管着,太后还怕地方督抚能势大到哪去,如今督抚以曾国藩为首,昔日曾国藩破金陵,我曾劝他自立为帝,割据江南,他都不肯,更何况如今呢?”(未完待续。)

二十三、浙江新疆(九)

    王恺运其言一出,满室皆惊,太后的脸色阴了下来,高心夔悚然站起,低低得喝了一声,“壬秋!你……”

    安德海勃然大怒,“大胆!”

    王恺运不发一言,只是极不礼貌得看着慈禧太后,慈禧太后阴晴不定得看着王恺运,高心夔背上顿时湿透,慈禧太后看了王恺运许久,“你果然是好大的胆子。”

    “太后以为学生的话如何?”王恺运问道。

    “什么话,那句话?”

    “自然是学生劝曾总督自立为帝的话,”王恺运继续说道,神色淡定,一味从容,“大清代替前明而立,定鼎天下,如今已有近两百年,这原本也没什么,气数之事未免虚妄,按照前明的时候,也总有三百来年的国祚,只是有句话说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盛极必衰。圣祖、世宗、高宗三代帝王,文治武功,天下独步,早就把这天朝的气运用尽了,故此仁宗宣宗之后,不过才几十年光景,就有洋人海上来扰,割地赔款,辱没列祖列宗,气数已尽,我劝曾总督自立为帝,也是天命所然。”

    慈禧太后听了这许多话,脸上隐隐的怒色才平息了下去,“我瞧着你不是什么学问家,倒像是蛊惑人心的白莲教一流人物,”慈禧太后笑道,“你说的不错,康乾以来,国运确实不佳,可如今也有永通桥之战,逼得英法两国议和签约;江南长毛之乱平定,捻军剿灭,西北虽有战事,可与中原腹地无忧,海军新军都一应练了起来,如何算不得复兴呢?”

    王恺运正准备反驳,慈禧太后一摆手,这个时候怎么可能让他继续接话,当然要自己自说自话了,“我知道,外头的人都说,和洋人一战议和,反而比赔款更费钱,买那么多的军舰回来一无是处;洪杨之乱平息,可却又有石达开等余孽逃奔在外;白彦虎再三作乱,扰乱新疆西北,这如今是风雨飘摇,大乱之世,这些话我虽然 没听到,可 到底也能猜得出来。”

    室内的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听着慈禧太后在说话,“天下之位,有德者居之,若是有德者出世,这天下江山,大清朝自然不能厚颜占着,退位让贤就是,到时候做一安乐公亦是美食,可如今在其位谋其政,我坐这位置上,”慈禧太后扫视王恺运,目光炯炯,“往小里说,自然要保全我这一辈子,这一家子的荣华富贵,往大说,也要扬我国威,立中华民族于世界之巅!不大不小的说,也自然要国家安定,百姓得到好处。这些我从未说过,如今到了这里,听你这么一问,自然也要听我的志向了,你也不用说那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废话,这天下,有德者居之,更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天下安定,就算有再多的宵小,又有谁会惧?”

    太后说完了话,高心夔默默,王恺运眼中露出惊奇的目光,“早就听伯足说大人心怀天下,不似凡人,如今看来确实如是。”

    “过奖,我并非是奇人,只不过是比你们多了些眼界罢了。”王恺运不以为然,皇太后身居宫中能有什么眼界,只是上位者如此说,自己却不好反驳,高心夔却是深以为然,太后虽然是不熟悉政务,但在经济之道上,无人能出其左右,不由得连连点头表示认同,太后沾沾自喜自夸之后,“只是人到了这世上,总要有所作为,我到了这个位置,也要对得起这个位置,若是尸位素餐,为何不在后宫养老享乐?西方有一国王宣称,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就算按照你的意思,清德虽失,可必然不会在我死之前发生。”

    “我从来都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伯足在我身边也有不少年数了,在升平署,自然,名声是不好听的,整日里和太监戏子混在一起,无非是写写豆腐块文章,或者编编戏曲,可我看中的是肯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人,”太后看着高心夔,“如今你干了这么些年,也可知道这戏曲儿也不是没用的吧?”

    “是,微臣干的活,其实和国子监礼部差不离,”高心夔说道,“戏曲犹如下里巴人,喜欢的人多,潜移默化之间,才能显示教化之道,再者报纸,掌握天下喉舌,违背洋务的事儿话儿,都不能在报纸上出现,更有广开民智,教化的功劳,任务关键艰巨,微臣时常汗颜,怕担不起这样的大责。”(未完待续。)

二十三、步步生莲(一)

    “你的才干,我这些年尽数看在眼里,怎么还不知道?那些闲言碎语,你听得自然更多,不过也不用担心,只要有我在,自然无妨,日后有你的出路。”太后笑道,转过头看着王恺运,“我垂帘听政,最缺的就是谋士和干臣,类似郭奉孝诸葛孔明的人物,朝中如今虽然看着运转无虞,”太后把暖炉轻轻得放在书案之上,紫金的暖炉发出清脆的咔擦声,“可洋务一事,朝中还是默然的多,观望的多,奔走当差的人少,有些人醉心洋务也不过是为了头顶上顶戴,若是能真心看得出洋务的好处,怕是没多少。国家大计,唯得人而已,我倒是也不怕那些人要功名利禄,洋务办的好,加官进爵也是寻常事。王先生,”太后笑道,“你考了我许多,我倒是也要来考考你,”古语云:“主择臣,臣亦择君。”太后摆出了一副日后公务员面试的样子,“如今西北战事又起,你觉得是如何处置?”

    “自然是要大军出击,武力不服,边疆不能安定,”王恺运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