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玛是那里听来了?”

    “无非是外头传的,也不知道谁提了一句,说是皇太后也颇为青眼此女,她家世好,却不显赫,不算显眼,又是满洲贵姓,若是正位中宫,也是当得起。”

    载澄唯唯,心里却是暗暗的舒了一口气,果然把自己父亲的注意力成功的从自己身上转移开来,默默的对自己树了一个大拇指赞赏自己,恭亲王正准备去总理衙门,穿戴的十分整齐,就叫了载澄一同出去,载澄苦着脸跟在后头,“你也不要一味混玩,跟在皇帝跟前,差事什么的,如今虽然没有,心里可要预备起来,将来这皇帝亲政,不用你们这些侍读,还能用谁?”恭亲王有些恨铁不成钢,看着载澄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瞧瞧你那个出息劲,家里头的媳妇不要,天天夜夜在八大胡同混着呢!”

    恭亲王排揎了载澄一场,准备带着载澄去总理衙门见识一番,没想到内宫来了太监,说是太后有事儿召见,于是这总理衙门就去不成了,恭亲王只好丢开载澄,自己坐马车进宫去,载澄长舒了一口气,正准备要换了衣服出门看戏听曲,却又想到同治皇帝严令自己要汇报有关立后的一切消息,只好无奈放弃寻欢作乐,也坐上自己的马车,准备进宫去告诉皇帝,或许皇太后也看中了富察氏……

    恭亲王到了养心门外头,景寿刚好走了出来,一脸衰败之色,见到恭亲王也只是拱手行礼,也不说话,恭亲王奇道:“六额驸这是怎么了?刚刚跪安出来?”

    景寿点点头,不发一言,“是被皇太后训斥了?最近的侍卫有什么差池?”

    景寿摇摇头,对着恭亲王摇摇头,“王爷不必问了,您进去,太后会告诉您的。”

    恭亲王进了养心殿的东暖阁,没等恭亲王说话,太后就开口了,“景寿的小子,不能指婚给荣寿!”(未完待续。)

三十、同治立后(五)

    恭亲王大吃一惊,心里涌起阵阵不悦之情,之前就是说让宫内指婚,没想到太后推脱的这么久,自家说了人选,这会子又说是不行,恭亲王微微不悦,“请太后示下。”

    “景寿的儿子身体不好,怎么能把荣寿下嫁给他,”太后的声音里才透着不悦,“若不是我把两个人叫进宫让太医查了查身体,把过脉,我还不知道智瑞身子不好!”

    恭亲王原也不知道景寿的儿子身体不好,素日里见得他似乎只是文静了些,不似习武之人,没想到居然是身子不好,想到景寿苍白的脸走出去,恭亲王心里一阵腻歪,“敢问太后,不知道智端身子那里不好?”

    “你还不相信我吗?”太后说道,“太医说,智端得的是痨症!这病可不是玩的!如今虽然不显,可将来必然是要出大问题的,我就怕太医诊断有误,又把景寿叫了进来追问于他,这才问了出来!”

    没想到景寿瞒的自己这样深,要知道,自己可是他妻子六公主的同胞兄弟!恭亲王悚然而惊,这样年纪轻轻就得了痨症,这可是绝症,治不好的,将来自己的女儿过了门怕就要守寡!

    想到这里,恭亲王不免冷汗淋漓,“多谢皇太后,不然奴才就要吃了大亏了。”

    “这家世人品如何都不紧要,关键是要身子康健,若是大公主嫁过去,没几年智端就出了事儿,岂不是要守一辈子活寡?”太后摇摇头,“天家的女子,自然不能改嫁的,这样冒然不知根知底嫁过去,将来这一辈子就毁了!你也太不仔细了!”

    “是,奴才有罪,请皇太后恕罪。”恭亲王心悦臣服这样说道,“幸好皇太后明察秋毫。”

    “我问过了荣寿的意思,她还想在宫里头孝顺我几年,我想着,拖累着她不好,这才让你们寻思着找合适的人当额驸,如今看来,若是不仔细找,倒是要耽误了我们的大公主,”恭亲王听到这句话,心里微微一动,可随即皇太后的话让恭亲王极为不悦。

    皇太后若无其事的继续说道,“那就先再让我疼荣寿几年,先安排皇帝和荣安的婚事,大公主的婚事,再说吧。”

    恭亲王十分不悦,这女儿若是再耽误就要到二十岁出头了,这可实在成了老女,到时候那里还有什么可堪许配的未成婚少年,恭亲王正欲反驳,太后自管自的说下去,“荣安公主的婚事你们操办下去就行,时间放在下半年就成,眼下皇帝的大婚要紧,八旗秀女的面选就要到了,这可是一晃儿的功夫!”

    虽说一晃的工夫,在有些人却是“度日如年”四个字,不足以形容心境,其中自以赛尚阿、崇绮父子的日子最难过。一家出了两个女孩子在那最后立后的十名之列,这件事便不寻常。赛尚阿闲废已久,回想当日蒙先皇御赐“遏必隆刀”,发内帑二百万两以充军饷,率师去打长毛的威风,以及兵败被逮,下狱治罪和充军关外的苦况,恍如隔世。谁知儿子会中了状元,如今孙女儿又有正位中宫之望,即使“承恩公”的封号,轮不到自己,但椒房贵戚,行辈又尊,大有复起之望,不出山则已,一出则入阁拜相,都在意中。

    倘或姑侄俩双双落选,又将如何?荣华富贵,果真如黄粱一梦,则来也无端,去也无凭,寸心怅惘于一时,也还容易排遣。如今是八旗世族,特别是蒙古旗人,无不寄以殷切的期望,到了那时候,纷纷慰问,还得打点精神,作一番言不由衷的应酬,最是教人难堪。而且,科举落第,慰问的人还可以代为不平,骂主司无眼,说是大器晚成,三年之后还有扬眉吐气的机会,选后被摈,替人家想想,竟是无可措词,真正是件不了之事。

    日子愈近,得失之心愈切,崇绮自比他父亲更有度日如年之感。他是讲理学的人,着重在持志养气,要教人看起来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修养。那年中状元的时候,兴奋激动得大改常度,颇为清议所讥,好比苦修多年的狐狸,将要脱胎换骨的刹那,不自觉地把条毛茸茸的尾巴露了出来!就这一下,自己把自己打掉了五百年道行。前车之鉴,触目惊心,自誓这一次无论如何要学到曾国藩的“不动心”三字,所以谨言慎行,时时检点,一颗心做作得象绷得太紧的弓弦,自己知道快要控制不住了。只是想着承恩公的爵位在,又有后父被皇帝依靠施以大用的这么多先例在,崇绮自然就不免激动,得了这天下第一贵婿的助力,出王入相岂不是在反掌之间?这才能一展凌云之志。(未完待续。)

三十、同治立后(六)

    到了三月三的那一天,天蒙蒙亮,昧爽时分,崇绮亲自伴送幼妹和爱女到神武门前候旨。

    神武门内男子就不能擅入了,只能叫嬷嬷和丫鬟带了进去,地点是在御花园的钦安殿,嬷嬷们把自己家的秀女打扮的妥妥当当的,又悄声鼓励,“不要怕,大胆些,万岁爷和皇太后问话,要大声回话,只是别语气太冲,衣服首饰都弄妥当了,万岁爷一看必然就喜欢!”

    这天的宫中可真热闹了,近支的福晋、命妇,纷纷奉召入宫,襄助立后的大典。老早就有内务府的官员,进殿铺排,一张系着黄缎桌围的长桌后面,并列两把椅子,那是两宫太后的宝座,东面另设一椅,则是皇帝所坐。御案上放一柄镶玉如意,一对红缎彩绣荷包,另外一只银盘,放着十支彩头签,同治皇后就从这十支彩头签中选出来。

    钟打八下,皇帝侍奉两宫太后,由惇王福晋为首的一班贵妇人扈从着,临御钦安殿,侍候差使的内务府大臣行过了礼,随即奉旨,将入选的十名秀女,带进殿来。八旗中灵气所钟的女孩儿,都在这里了,一个个都是绝世的丰神俊朗,行动举止都是稳重非凡,加以前一天先已演过了礼,所以进得殿来,不慌不忙地站在应该站的地位上,分成两排,从从容容地行了大礼,只听得慈禧太后说道:“都站起来吧!”

    十个人列成两排,依照父兄的官阶大小分先后,第一次还算是复选,两宫太后已经商量停当,先自十中选四——只要是在最后的四名之列,那就定了长别父母,迎入深宫的终身,就象殿试进呈的十本卷子那样,三鼎甲、传胪,都在其中,至不济也是“赐进士出身”的二甲。这最后五名,将是一后、二妃、两嫔,而此时所封的妃,乃是伴着皇后一起册封的,和以后入宫的嫔妃尊贵体面自然是不一样,只要不犯过失,循序渐进,总有一天成为皇贵妃,同样地,此时所封的两嫔,亦必有进为妃位的日子。

    昔日自己也是这么入宫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