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呀,六叔他们到底怎么回事,这样大闹了起来?我听着似乎也不对劲,若只是骑马射猎,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至于大动干戈劳师动众的。”

    鸣翠欲言又止,阿鲁特氏急了起来,“你是要急死我啊,还不快说。”

    “御前的人嘴严得紧,套不出什么话来,只是听人说,有人在那些脏地方见到过澄王爷。”

    “什么脏地方?”

    鸣翠跺跺脚,“娘娘,还能是什么,就是那些下贱人呆的地方,京里的人都叫那里是八大胡同。”

    。。。。

    恭亲王用力的打了载澄一个巴掌,“啪”的一下,载澄整个身子朝后头倒去,“糊涂东西,被猪油懵了心的兔崽子,来人,来人!”内管家垂着手听吩咐,“拿绳子拿板子!我今日要打死这个混账东西,丢了我的脸面!”恭亲王显然是气急了,胡子都抖动了起来,“你自己混账我也不管你,你居然还敢,还敢带着……”恭亲王哆嗦着嘴巴,“真是胆大包天!我今天就打死了你,免得日后给我们招惹祸害!”(未完待续。)

七、含笑帷帐(二)

    圆明园外恭亲王府的别院之中,载澄连忙跪下,连连磕头,“阿玛请勿动气,我虽然不成器,可也不敢胡作非为,什么胆子敢做那样的事情,就算杀了我也不敢如此的!”

    “还敢狡辩!”恭亲王大声喝了一声,“外头都传遍了,说是恭亲王府在八大胡同大名鼎鼎的澄郡王,自己放荡无忌也就罢了,”恭亲王额头暴起了青筋,“还勾了天子去那些地方一同寻乐,真是气煞我也!”内管家带着人和板子进来了,恭亲王喝道,“捆起来,绑起来,给我今天就打死罢了!”

    内管家装模作样的把身子轻轻放在载澄的肩膀上,动作缓慢之极,险些让人误解他得了风湿病,恭亲王看不过眼,更是怒火三丈,亲自上前要绑住载澄,又拿了一个板子没头没脑的朝着载澄打去,载澄不敢抵抗,只是抱着头,怕被打的破了相。

    福晋瓜尔佳氏及时的出现了,死命拉住恭亲王,“爷,您若是再生气,也不能拿着板子打人,澄儿是在御前当差的,万一有了好歹,这可如何是好?!”

    “我正是要打他这个御前当差的,我不求你要怎么上进,为国分担什么的,只要你老老实实当差,你倒是好,和那些不成器的八旗子弟一样,日日花街柳巷的,倒是把府里头的福晋落在里头,外面去招惹那些不着调的,还带着什么王侍读,什么国舅爷一起厮混,呸,你问问你的好儿子,”恭亲王看着福晋,手指着载澄,“做了什么龌龊事出来!”

    瓜尔佳氏扶住载澄,“你阿玛到底为了什么事儿这么生气 ,你快说出来,给阿玛赔礼道歉!”

    载澄捂住脸,“阿玛冤枉我带着万岁爷下窑子了。”

    瓜尔佳氏一听就急了,“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儿子那里敢这样做,”载澄叫苦连天,哎哟哎哟的叫了起来,恭亲王瞪了一眼,载澄又连忙收声,“我是最怕皇太后的,就算皇上要杀了我的头,我都不带的,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恭亲王又喝道。

    “只是万岁爷有些好奇,一定叫我在八大胡同外头带着他去看一看,阿玛,”恭亲王气的又要挥起板子,“绝对没有进去过,儿子愿意用性命担保!”

    。。。。

    “到底是谁说的这样的混账话,”皇后又惊又惧,“该把这样碎嘴的人都找出来,一个个的都打死!”

    “怕是错不了,上个月还在宫里头的时候,神武门出了一个乱子,皇帝微服游幸,日暮归来,拉车的一匹马不知怎么受了惊吓,由神武门狂奔入宫,直到景运门,才经守卫宫门的护军拦住。这件事被当作新闻一传,大家伙才知道了,万岁爷都经常出宫去玩。”

    皇后珠泪滚滚流了下来,“想必出宫去也是寻常事,只是为什么要微服呢,只怕,只怕,”外头的话多半是真的。

    “皇后娘娘还是多劝劝万岁爷才是啊,外头的流言蜚语可真是难听,八大胡同里头已经有女人自称是怀了龙种了。”

    “可笑,”皇后大怒,“宫中人都没怀上龙种,外头的那些女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儿,万岁爷在那里?我要去面圣!”

    “伏思皇上亲政以来,一年有余矣!刻下之要务,不可不亟讲求者,仍不外读书、勤政二端,敢为我皇上敬陈之:前数年皇上日御弘德殿读书,心志专一,经史记诵甚熟,读书看折,孜孜讨究,论诗楷法,亦日见精进;近则工夫间断,每月书房不过数次,且时刻匆促,更难有所裨益,不几有读书之名,而无读书之实乎?夫学问与政事相为表里,于学问多一分讲求,即于政事多一分识见,二者诚不可偏废也。伏愿我皇上懔遵皇太后懿旨,每日办事之后,仍到书房,计真讨论,取从前已读已讲之书,逐日温习,以思其理;未读未讲之书,从容考究,以扩其识,诗论必求其精通,字画必求其端整。沉心静气,涵养圣德,久而久之,自受益无穷矣。皇上亲政之初,凡仰蒙召对者,莫不谓天禀聪明,清问周至,钦佩同深,气象为之一振。迩来各部院值日诸臣,未蒙召见,人心又渐懈矣!咸丰年间,文宗显皇帝每日召见多至**起,诚以中外利弊,非博采旁咨,无以得其详细也。若每见不过一二人,每人泛问三数语,则人才之贤否,政事之得失,何由得悉乎?夫臣下之趋向,视朝廷为转移,皇上办事早,则诸臣莫敢不早;皇上办事细,则诸臣莫敢不细!不如是则相率偷安,苟且塞责,其流弊有不可胜言者。伏愿我皇上仰法祖宗定制,辨色视朝,虚心听言,实事求是;于披览章奏之际,必求明其所以然,则事理无不贯通矣。而又勤求法制,屏无益之游观;轸念时艰,省无名之兴作。”

    一个淡淡的声音歇下,皇帝睁开了眼,“难怪前几日李师傅的这个折子上来我居然看不懂,原来这里头的意思是叫我少白鱼龙服来着,嘿嘿,”皇帝一阵冷笑,“外头的人胡言乱语,说我去陕西巷一带,宪德,你说朕去过吗?”

    流言皇帝曾出现在陕西巷,韩家潭一带,那里是有名的“八大胡同”,犹如唐朝长安的平康坊,“苏帮”的“清吟小班”集中之区,岂是万乘天子所能驻驾的地方?

    “微臣也是御前伺候的,”王庆琪淡淡笑道,“万岁爷的行踪微臣是知道的,若是在京中出游是真的,若是去八大胡同,想必万岁爷料理朝政又要进学,大约是没空的 。”

    “还是有个知心人的,”皇帝微微点头,笑道,“外头的人怎么说朕不理会,皇额娘说过,最难堵住的就是天下人的流言蜚语,陈胜文,告诉李师傅,今个就不去书房了。”皇帝伸了伸懒腰,“前几日闹得慌,要静下心来,想想怎么处置才好,宪德,你也给我出出主意。”(未完待续。)

七、含笑帷帐(三)

    “皇额娘有高王二人依为智囊,虽然不入中枢,可隐隐和参政无异,我亲政了,可外头的人和事儿,靠着我的不多,”同治皇帝皱起了眉,脸上有些愁倦,“除了仰仗你们之外,朕也想不到别的人了。”

    王庆琪抬头看了皇帝一眼,“微臣才疏学浅,只是怕帮不了万岁爷出谋划策,只是承蒙皇上不弃,愿意分担一二。”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皇帝站了起来,拍了拍王庆琪的肩膀,“你出园子之后,去朕的翁师傅府上一趟,有些话儿,朕不方便叫奴才去传,只好委屈你做一趟传话的了,你就如此如此和他说了就是。”

    “这事儿,何不上了书房,请徐桐大人主持?”

    “徐师傅他不行,眼高手低的,可李师傅,他最是方正,我怕他不肯,再者,哎,如今朕不能和师傅们多见面,罢了,你就去传话就是。”

    “嗻。”

    王庆琪走了出去,同治皇帝在暖阁里头转了转,六月里的阳光甚是毒辣,虽然是室内点了冰,皇帝的头上还是沁出了细细的汗珠子,布满了整个额头,陈胜文走了进来,“万岁爷,皇后娘娘在外面求见。”

    “请进来。”皇后就着鸣翠的手,进了暖阁,行了礼,皇帝摆摆手,“这样大日头的,怎么过来了?仔细中了暑气就不好了。”又叫陈胜文,“把冰碗拿一碗给皇后用些。”

    皇后脸上有着忧色,“皇上,”说了一句就不说话了。皇帝挥挥手让伺候的人都出去,让皇后坐下,身子倾斜关切的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