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6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这是俩点,”同治皇帝点点头,“不过这两件事儿,也简单,大军不去新疆就成了!”(未完待续。)

十九、风起北疆(四)

    同文馆慎德楼。

    同文馆从来是最热闹的地方,不仅仅是这里头是新式学堂头一份,皇帝时不时的来溜达一番,更因为是万国之语都能在此地听到,什么德文法文俄语西班牙葡萄牙语英语意大利语,尽数都有,素日之间这里头中国话倒是不多见,叽里呱啦都是外文,所谓“同文馆,鬼话连汪洋。”众学生斗起嘴来,也十分精彩。最近几年还新开了日文班,只是报名者甚少,“学些西洋文也就罢了,学东洋小鬼子的日本话,未免叫人笑话。”

    同文馆的毕业生已经有好几年的了,大部分都派到了总理衙门,若是家里头有关系有势力的,都安排到了总理衙门里头当差,素日做的活不多,只是和各国使节接触,担任翻译之职,翻译翻译国书等,这算是清贵的出路,若是想要去往有钱的地方,那就去海关税务司,那里头的银子外快多些,只是有一样不好,主官是英国人,未免失了身份,次等的,就是到南北洋通商口岸,或者是到沿海各省督抚布政使下头做事当差,专门也是和外国人翻译交涉——这是有钱的,若是论清闲的,那就进同文馆翻译书籍,这事儿不急,但是浩瀚书籍,十分繁琐,且没多少油水,只是和到地方比起来,到底是在京中的,若是家里头有人做洋务生意,这同文馆出身是最好的招牌。

    最差的莫过于被派出洋了,虽然如今同文馆的提调官,总理衙门协办大臣郭嵩焘也是留洋出身,但是大家总是觉得有些疙瘩,人离故乡便贱,谁都不愿意远渡重洋,到异国他乡做事的,只是若是没办法,总理衙门选中了你,要出使外邦。这也是无可奈何了,虽然大部分都是寒门学子,但是万一如同现在的驻德国大使安澜一般,这机遇。也甚是了得了,再者出使外国,亦有津贴可拿,津贴颇为可观,可以养家。晋升亦是比在别的地方快一些,这算是外派的优惠了。

    至于家中的压力,在同文馆里头的人来说,实在是不值得一提,谁都知道同文馆这些人,都是铁杆的洋务派,家里头看着自己的前途,自然也不会说闲话,再说了,同文馆里头不管是阿猫阿狗都自诩为万岁爷的学弟。昔日皇帝亲自给那人写的保书,早就成了他家的传家宝。谁也不敢怠慢于他,天子学弟的这身份,京师大学堂,还有这新设立的什么清华大学堂,拍马都算不上。

    更多诸多军机大臣时不时来视察,文祥来的最勤,每次一来,就带了许多好消息,比如吏部又选了多少同文馆出去的学子为官——沿海和洋务打交道的州县。多用同文馆出身之官,这几年之间也是寻常事了。

    或者是带了多少疆臣来挑人,曾国藩大人入京之后,碍不过面子。带着新任的直隶总督,和文祥一起到了同文馆,足足选了十数人去保定,帮忙主持修铁路之事,这十几个人是交通部特意留下来,学了外文之后。又专门学习工程建设和铁路铺设的,日后再送出国准备深造的,没想到尽数被直隶要去,交通部倒是落了人财两空,为了这事儿,交通部尚书穆扬阿气的跳脚,连续上了三道折子弹劾文祥和曾国藩。

    今日文祥又要来同文馆巡视了,虽然大家都觉得见怪不怪,但是起码的礼数不能少,几个提调官在慎德楼前候着大驾,同文馆的学生早就被文祥惯坏了,从来都是不迎接的。

    几个提调官等了许久,都不见有人来,正在面面相觑的时候,一个总理衙门的苏拉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说道,“今日总理衙门有事儿要办,文中堂还在宫里头议事,郭大人打发小的来告诉一声,今日就不用迎接了。”

    为首的提调官正想问什么,结果几个教室传出来了喧哗呵斥之声,“可恶!该死!实在是该死!”

    喧哗声似乎会传染一般,一下子就布满了整个同文馆,那个提调官见到形式不对,“这些学生是怎么了?”

    从大楼里涌出了许多学生,群情激昂的走了出来,提调官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人群前排之中有一个年轻人不是自己同文馆的,主要是此人太出名了,为首的提调官一下子气的要死,喝道,“韩汝兵,你不在京师大学堂,来我的同文馆做什么!”

    韩汝兵微微拱手,不卑不亢的说道,“特来传递消息给同文馆的学兄学弟们,俄罗斯人在新疆挑起战端,杀了土尔扈特部的子民。”

    “什么?”提调官也是突然听到了这个消息,十分的惊讶,随即转口就说道,“这事儿和同文馆有什么关系?”

    “自然有关系,”韩汝兵昂起头说道,“同文馆之中就有俄罗斯人,请俄罗斯人出来,谢罪!”

    “放肆!”提调官怒道,“这里不是你的京师大学堂,不要把你那一套放到这里来,俄罗斯军队无礼,自然有朝廷出面去惩治于他,总理衙门自然也有办法对付,朝中早就有严令,各国外交之事,不可迁怒于各国普通国民,这大违天朝礼仪之邦之形象!同文馆之中的俄罗斯人都是俄文教师,别的且不说,你们这些人,尊师重道都忘了吗?”这个提调官是国子监出来的老学究,虽然也很不屑和洋人为伍,但是对于规矩一途,十分看重,且为人方正,同文馆之中的纪律都是他主抓的,他双目扫射之下,不少人都暗暗退缩了,韩汝兵反驳道,“我只是请俄罗斯人出来说清楚他的意思罢了,若是和中国为善的,这还能容许他继续留在中国,若是和俄罗斯的骑兵是一路子的,我韩汝兵决不许他再在此地,荼毒人心。先生请放心,学生必然不会有损国体,做出欺师灭祖的事儿来。”

    “这事儿轮不到你来说话,”老提调官吹着胡子瞪眼睛喝道,“同文馆之事,有郭大人,文中堂主持,轮不到你这个管着。”

    “同文馆莫非学了洋人之语,已经人心变了?朝着洋人说话了?”韩汝兵这话一出,四周又鼓噪了起来。(未完待续。)

十九、风起北疆(五)

    “你?”老提调官一时间语塞,边上有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同文馆设立的初衷,通其文,察其事,知己知彼,这是同文馆学外文的用途,和人心如何有关系?朝廷的旨意,从来都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怎么可能朝着洋人说话!”

    边上走出了一个穿着青色布袍的书生,淡然朝着激动的人群开口说话,声音虽然不高,可在场的人均是听得清清楚楚,“韩汝兵,你这话实在是太放肆了!”

    韩汝兵看清了说话的人,瞳孔为之一缩,几个提调官见到此人,连忙拱手行礼,“侍读大人。”

    被人称之为侍读大人的正是王庆琪,他朝着提调官们拱手回礼,“先生们多礼了。”他缓步走到场中,环视众人,“朝廷之事,自然有朝中的重臣当差,皇上定夺,如何行止,你们毋庸多言。”

    “可天下大事,匹夫有责。”

    “人各有责,学外文的把外文学好,日后留洋或者是和洋人交涉,不至于吃了暗亏,学技术的,把技术学好,日后不用再朝着洋人重金购求,这才是我们同文馆乃是京师大学堂,学洋务人的正道,这才是你们的责任!”王庆琪朝着众人喝道,“而不是如今要围着几个手无寸铁的外国老师要什么理论的,若是有那个气性,讲武堂就在丰台大营,何不投笔从戎,和洋人们在战场上较量去?这会子在这里搞什么嘴炮!”

    几个提调官,又纷纷呼喝,这才叫同文馆的学生心不甘情不愿的散去,只留下了韩汝兵一个人尴尬的站在地上,提调官们抹了抹额头的汗,对着王庆琪感激的说道,“多亏侍读大人了,不然今日之事难以收场。”

    王庆琪又是进士,又是翰林,清流华贵,几个提调官是极为佩服的,之前觉得王庆琪有些幸进,没想到今日这样快刀斩乱麻的处置风波,的确是有本事在身的,难怪皇帝也时常让王庆琪来同文馆看看,王庆琪摆摆手,“先生们谦虚了,”他走到了韩汝兵面前,凝视一番,“韩汝兵,你日后不许再进同文馆了,不然,有你的好果子吃。”

    韩汝兵阴着脸,“我的事儿轮不到你来操心。”说完瞪了王庆琪一样,拂袖离去。

    几个提调官围了上来,“这个人日后不许他再进同文馆。”

    “那要不要通知京师大学堂那边?”

    王庆琪看着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