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下去吧!”

    “是!”

    甘十二娘离开后,跛豪只字不提她,而是取出一个小盒往曾二郎处一推道:“二郎请看!”

    是一盒药,六只蜡丸装,包装得有点俗气,印有“神仙大补丸”俗气的名字。

    “这是?”曾二郎动问。

    “这是壮*药,某可以告诉你,非常有用,真的很有用!”跛豪悠悠地道:“本地的郎中都在推销,一盒三百钱!”

    曾二郎“哦”了一声,这价钱可不便宜。

    初唐时期,钱还是很值钱的,通货膨胀尚不严重,一斗米都值不了几个钱。

    “市面上类似的药品也都有,但药效均不如它好。”

    跛豪继续道:“某派人打听,原来他们都是去城外的冯记药铺取的货!”

    “冯记药铺,由冯家父子俩经营,是外地人,原本走江湖卖药的,卖的就是神仙丸和狗皮膏药,狗皮膏药没什么,神仙丸却还是药效不错,他们与附近各处的大药铺有合作关系,药铺帮他们出货,生意不差。”

    听着跛豪的话,曾二郎没吱声,心忖东家莫非想打此药的主意?那有什么,去买就是了,三百钱虽然贵,但东家也不至于吃不起。

    岂料跛豪道:“某想的是药方!”

    “药方?”曾二郎颇为惊奇,要知道时人敝帚自珍,对于祖上流传下来的东西轻易不肯脱手,大家也很少打这方面的主意,毕竟丢掉祖上东西“不孝”的大帽子无论对于买方和卖方都具备杀伤力。

    出卖祖业,卖的人是不孝,买的人是逼人不孝,传出去是双输!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舆论,千夫所指,除非万不得已,没人会出卖祖业。

    看出他的疑惑,跛豪解释道:“你知道我认识京城的贵人的……”

    “是了!”曾二郎有点明白了,他作为跛豪的师爷,也曾受命代写书信给京城贵人,知道对方豪门,乃跛豪过往的上司,联系紧密,每逢年过节,老爷夫人公子小姐生辰,跛豪都有礼物奉往京城。

    “今年是贵人大寿,某想啊,他什么东西没见过?什么东西没用过?什么东西没吃过?为送这份礼物啊,某绞尽脑汁,正巧听说他喜纳第十五房小妾,某就明白该送什么礼物了!”

    “神仙丸的药方!”

    “对!”跛豪沉声道:“某去搜集,派了管家与冯家接洽,想重金购买药方,结果被拒绝了!”

    他右手指上竖道:“我给他一百万钱!”

    曾二郎心忖人家当然不肯,谁会放弃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跛豪继续道:“我派人和冯家谈,就说我不会将药方外传,只是自用,我还是给他们一百万钱!”

    “没有接受?”

    “对!”

    曾二郎不解地问:“这条件很好啊,对方居然不肯接受?”曾二郎觉得此价码还算不错的,却不想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出售祖业是极大的不孝。

    “是的,没有接受!”跛豪猛地一拍桌子,眼泛杀气地道:“你去,将药方给我弄来!”

    “遵命!”

第九节 圈套

    冯家父子位于镇上的店面不怎么大,位置偏远,生意不咸不淡,毕竟他们生意以批发为主,而且加工药材的味道不怎么好,影响他人,住远一点为上,省得大家吵架。

    中午时分,冯小宝正在睡觉,外面一阵喧哗声将他吵醒。

    “你家的药丸害死人了!赶快偿命!”有人,正站在他家药铺门口大声喊着。

    他的大嗓门立刻引来众多的围观者。

    “这是怎么回事?”

    “出什么事了?”

    “我也不知道啊,这不也刚过来吗!”

    八卦果然是人类的天性,如此偏远的街道上一下子聚集了大堆人过来围观,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冒出来的。

    冯小宝冲到店铺时,看到冯大宝正与一群人对峙,店外的地上有块门板,放着一位老头,已经挂掉了。

    那群人为首的是个年轻人,他高举神仙大补丸的药盒,口水四溅地道:“……我家阿耶(爹)就是吃了你家的药丸,结果去世了!他死得好惨啊!他还没享多少年的福,就……”

    那个年轻人身边的数条大汉高呼道:“人命关天,偿命,一命还一命!”

    他们人多势众,声音响亮,声传数街,以至于更多的人过来凑热闹。

    听着他们的话,周围街坊邻居们和行人一片喧哗声:“原来是吃了他家的药才死掉的啊!”

    “他家的那个药,老头子吃了,还不就是快活似神仙,吃过后就去做神仙了!”

    “哈哈哈!”

    阵阵的哄笑声,对方怒目而视,冯大宝走惯江湖,知道绝不能惊慌失措,他沉着地问道:“请问你的药丸是在哪买的?”

    “城里《百草堂》买的!”那个年轻人说道。

    《百草堂》确实进有货,冯大宝点点头,然后说道:“百堂堂没有说过此药的禁忌吗?”

    不待年轻人回答,冯大宝先给出答案了:“年轻人一天最多一丸,中年三丸,老人半粒,多了就有危险,只要按量吃,绝对不会有问题!店里的大夫没说吗?”

    年轻人不耐烦地道:“说了,按量吃药,但我阿耶出事了!”

    “绝不可能!我家的药都是经过精心配制的,之前没有一个人出事,怎么就单单你阿耶出了问题?”冯大宝充满信心地道。

    “可就是出事了!”年轻人怒道:“你们必须赔偿!”

    “那是你们没有按照医嘱吃,而且你家阿耶在家里吃了多少,谁知道呢?”冯大宝推得个干干净净道。

    双方都有道理,旁边有好事者出主意道:“见官,见官!”

    “对!见官!”年轻人附和道:“你们跟我们去见官!”

    见官?

    话音刚落,就有官方人士到来里正刘三,那是一个貌似忠厚的中年人,穿着唐朝的裤褶服式,戴幞头,身穿圆领、右衽、长仅及膝的窄袖袍衫,腰束革带,足登软皮靴。

    唐朝在地方一级设有里正一职,以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每里置里正一人,负责掌管地方事宜。

    能够穿得起这种衣着的自然是有点身份或者家境有钱的,诸庶民敬畏地让路。

    “你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刘三问起来。

    “我叫杜沉,家在城里的回玉坊,这位官人,事情是这样的,我家阿耶吃了他这里的药,结果不幸……”那个叫杜沉的年轻人挤出几颗眼泪道。

    “是吗?”刘三听过后,不置可否,又问起冯大宝的解释,他自然是矢口否认,认定是对方吃错药所致,说多几句,那个杜沉听得即吵闹起来,他带来的几条大汉跟着异口同声,推波助澜,双方你来我往,争执不下。

    “事涉人命,滋事体大,既然你们都各有道理,我呢,觉得你们还是一起见官去吧,让官府来断个明白!”刘三似乎不偏不倚地道。

    官府!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会有明镜高悬,可惜镜上光明不会照耀庶民。

    冯大宝眼中精光闪过,向着诸人道:“好,那就见官府去,我先交代一下,大家稍等。”

    刘三不为已甚,温和地道:“请吧!”

    冯大宝拉着儿子退到店里,低声说道:“儿子,阿耶说什么,你都不要惊,不要怕!听阿耶的话,照做即可!”

    冯小宝用力地点头,听他爹说道:“他们是一伙的!”

    冯大宝见多识广,虽然对方之间没有多大紧密联系,可他善于察言观色,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不对之处,破绽百出。

    那位杜沉太过于冷静了,若真的是他家里出了事,他带上这么多人手,是来吃素的?

    激愤之下,暴怒起来,什么事还做不出来?早就冲来打个落花流水!

    只有有所图的情况下,怕事情不可收拾,才会如此克制。

    真实的苦主绝对不会多想,一言不合即时开打,打过后再见官。

    那些大汉明摆着听人之命,只会鹦鹉学舌,根本不象是苦主家里请来的同仇敌忾的帮手!

    不仅是那些大汉,还有一些形踪可疑的家伙在人群外游荡,让冯大宝看出来了。

    至于里正刘三,来得太巧,一出事就来,而且非常淡定,显然有备而来。

    这样给冯家装圈套,给冯大宝的答案已经是呼之欲出:他们很可能是之前想取得他祖传药方的势力派来的,想通过官方势力,正大光明地得到药方。

    冯大宝很容易地得出了事情的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