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

    “加入大唐!”

    “成为冯都尉的部曲!”众说纷纭,他们能够理解部曲的意思,宁为强人奴,莫入弱者列,颇有种宁坐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作派。

    成为冯小宝部曲的决议获得一致通过,统统投入了冯小宝的门下。

    见大局已定,冯小宝丢出干货道:“凉州唐家已经答应将这片地区租给了我们,租期三十年,每年租金是一百匹马、一千头羊!”

    他在地图上划出位置,大致是凉州西北地区,牧区不小,草质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租金也不多,给的是良心价。

    “这片地区大概能够生存万人以上吧,大伙儿去到那里,不要与唐家发生冲突了。”冯小宝吩咐道。

    “谨遵主上之令!”(唐朝家主被叫做阿郎、阿狼,冯小宝觉得不好听,要求主上)

    至于租期三十年,若搞不出什么名堂来,小宝忒够无用了。

    搞什么名堂呢,冯小宝学伟人般大手一摆道:“相信三十年,我们就不用再呆在凉州了,我们将以崭新姿态重回吐谷浑旧地,是我们汉人的地方!”

    这话大家爱听,重回旧地,哪怕是身份不同,也是好的。

    如诺罗敦、思八汗、达古伦等老人,更是翘首以待王师西定吐蕃,重回那魂牵神绕的青海湖边,再上湖心岛。

    “下一个问题,你们取什么姓名好呢?”

    “跟着主上姓!”这种说法最简单,冯小宝摇摇手指道:“不必都一起,诺罗敦部族跟我姓冯、这个部族跟随于我,思八汗部族跟唐十一娘姓唐,归属唐十一娘、达古伦部族嘛,大家都居于凉州,是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就叫武吧!”

    “谨遵主上之令!”

    有了姓,名字则按冯小宝来了话“祖国山河美如画,百姓安居福如海,”进行排辈再加第三个字,如诺罗敦就叫做冯祖荫,他的兄弟叫做冯祖柏、冯祖桂,他的儿子辈则是冯国璋(没错,就是这个名字)、冯国平、冯国安等等。

    达成协议后,找个吉日,请来了陇右道地方官员、驻军将领、地方乡绅、各部族长老,众目睽睽下,共作见证三部吐谷浑人归属冯小宝!

    仪式席天幕地,在野外进行,冯小宝高居主位,观礼的客人则坐在一张张的马扎上,分坐冯小宝左右,而三部吐谷浑人则都穿起了汉服,整齐地坐于冯小宝们的对面。

    他向左相姜恪下了请柬,左相这么大的官员,理所当然没来,由其子侄辈姜咨作代表亲临现场。

    姜咨宣读檄文,檄是古代的一种文书,作用分为三种,一是上级告示下级、二是官府晓谕百姓,三是我方声讨敌方罪状,现在姜咨所读檄文起到作用是一和二。

    不用说,长篇大论的古文让冯小宝听得很是吃力,现场大部分的人同样听得稀里糊涂,包括不少汉人!例如说唐军军官没几个知道檄文说了些啥,倒是吐谷浑人中好几个家伙,听得眉飞色舞,摇头晃脑,他x的他们居然听懂了!

    看来应该汉化的是那些没听懂的汉人,统统拉去回炉国文,包括冯小宝!

    檄文大意是胡汉一家,引用太宗皇帝国说过,自古贵中华、贱夷狄,而今四海一家的形势下就应是胡汉一体,大家就是一个融合起来的新民族也,太宗曾言:“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汉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当谨遵太宗皇帝旨意,胡汉一家,共同一体!”

    “今有冯氏小宝,兼收并蓄,收纳吐谷浑三部为部曲,行博大恢宏气势,奋昂扬坚定进取,赐三部吐谷浑人分别为‘冯’‘唐’‘武’三姓,可享大唐之富足与太平,冯唐武三族幸甚!……”

    姜咨念完,落款是大唐凉州道行营,由凉州道行军大总管姜恪签发,并上报朝廷!

    意思是得到了官府的承认,三部吐谷浑人正式归化,并成为冯小宝的部曲,此事确认无疑!

    人们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赞礼官高呼道:“献名册!”

    (下一更是中午二点半)

第一五十节 骑射与舞蹈

    冯祖荫(诺罗敦)、唐祖强(思八汗)、武祖盛(达古伦)分别代表三族给冯小宝献上本族人员花名册,计有:

    冯族人口三千二百人,牲畜一万八千;

    唐族人口二千八百人,牲畜一万三千;

    武族人口二千一百人,牲畜八千五百;

    再进献良马三百匹,砂金一千两(没提炼过的),银子二千五百两,他们值钱的是其人口及牲畜,金银仅用来凑数,而牲畜已经因为滞留鄯州宰杀了不少(还送了一千匹良马给左相,否则得不到他的支持),每日消耗,需要新的落足之地。

    花名册上三族均用汉名,按辈排班,连日赶工而成,翻开后第一页正中是家主冯小宝的大名,以示三族臣族。

    古人投降,往往投降方要献上印绶与籍册,即管辖一地的大印及人名册、财富物资册等,此两物是一方势力的象征,吐谷浑三族或有吐谷浑印绶或者大唐赐与的印绶,却不顶用,又不是投降没必要送上,因此只送人员名册。

    冯小宝接受三族献上人名册,然后三族里的重要人物一一被冯小宝点名,上前参拜主上,在主上面前亮相,分别为长老、年富力强之辈及年轻人,尤其是年轻人,更是介绍的重点对象。

    长老主持大局,年富力强之辈在家组织生产,年轻人则要追随冯小宝的军旗,既为他效力,也是给三族子弟一个更好的出路!

    冯小宝发表讲话,勉励诸人效忠朝廷,效忠主家,勤劳致富,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三族必可过上好日子!

    完毕后,只见得一批批的年轻人翻身上马,持弓引箭,射向箭靶。

    扑扑扑声中,一枝枝箭射中了箭靶,脱靶的很少。

    “不错!”冯小宝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相信有这批年轻人,对他大业助力必多,有了三族,就有了稳定的兵源和马匹供应,不错,真的不错!

    冯小宝评价道:“不错!”

    不错是客气话,这批半牧半兵的骑兵,冯小宝那百战余生(没那么夸张,但十数战余生)的骑兵分分钟箭败他们,他们还需要训练。

    冯小宝今时不同往日,毕竟也是打过大仗的人了!

    三姓年轻人射过箭枝,一位高材高大,虎背猿臂,身披精甲,年龄接近三十的骑士出马,骑的乃是好马,见他奔驰如风,连中三个红心,分别用直射、背射和卧射(在马背上卧下射去)三种姿势!

    “好!”三族齐声为他喝彩,冯小宝也给拍了两下掌。

    那骑士到得冯小宝近前(好在不是面前)下马,给冯小宝行军礼,颇有点桀骜不驯的样子。

    唐祖强有点得意地介绍道:“这是我家小孙子唐山也!”

    他确实得意,以三族而言,冯族人口最多,善骑射之士也多,但论水平最高,还数唐山。

    这次起名,他干脆利落地以“山”字为名,独占鳌头,无人敢与他争,显见其霸气所在。

    “唐山,好强名啊,真善射之士也,不过呢,还欠磨炼!”冯小宝年不到二十,却老气横秋地教训人家大叔,因为他叫出了真正的大叔博尔扎。

    博尔扎乃吐蕃部族人,于西海边上给唐军俘虏,那时期部族没什么家国念头,想的是大部族吞并小部族,他的家人被冯小宝所控,遂乖乖听令于冯小宝。

    穿着简朴的博尔扎出列,骑上的是不甚显眼的灰马,使用了同样的直射、背射和卧射,同样射中三个红心。

    关键是唐山是在六十步远射中箭靶,博尔扎则是一百二十步,而且他的马速更快!

    翻上一倍的距离,难度截然不同,唐山自认办不到!

    冯小宝轻描淡写地道:“此乃吾家老仆也!”(其实博尔扎岁数并不老)

    老仆确实不假,博尔扎回转冯小宝面前,亲吻冯小宝的靴尖,这是奴仆才会行的事!

    否则以博尔扎这等身手,让他这么做是对他的污辱!

    有这等老仆镇宅,大家羡慕无比。

    唐山脸颊火辣辣发烫,身为三部第一弓箭手,却比不上主上一个老仆!

    好在是自己的主人,不算丢脸。

    冯小宝安慰他道:“唐山,你不必气馁,我这老仆,随我上阵,大小十数战,每战必箭丧十数人命不止,你若追随于我,不出一年,亦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