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都尉,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冯小宝早已有备,立即取出了背囊里的多份资料,交由内侍呈上。

    皇帝皇后看过,内侍又交给大臣们依次传阅,最终落到勃儿束格手上。

    资料分别是三族头领签押的文书,说明他们心羡中原文化,甘愿归化,成为唐人,但唐人高贵,未建寸功,心里不安,遂作冯小宝部曲,以为前驱,打击吐蕃!

    另一份资料则有左相姜恪的签字,同意三部归化,成为冯小宝部曲。

    冯小宝作为现代人,爱好建立档案,稳妥保管,他知道打仗居无定所,遂陆续将档案送回洛阳家里,正派上用场。

    三族头领签押也就罢了,左相姜恪的签字同意,相当有力!

    右相阎立本启奏道:“既然有姜左相的批准,三部自愿写下的文书,乃你情我愿之事,他人不应异议!”

    侍御史庄敬之则奏道:“阎公此言差矣,若冯都尉凭借军力强迫写下文书,姜左相不明就里,批下同意,现当往凉州,找三部族人了解,两下对质,相信有朝廷介入,三部必吐真言!”

    阎立本晒然道:“庄御史,你将姜左相想得太简单了,他会这么容易受蒙蔽吗?他说同意就是同意,难道庄御史比姜左相还要高明吗?”

    想不到右相这么大火气?

    庄敬之有点惊讶,正要反驳阎立本时,吏部侍朗郝处俊出班奏道:“阎右相说得极是!”

    这回庄敬之更惊讶了,郝处俊不是自家的同盟么,怎么会支持阎立本?

    郝处俊却是心知肚明,阎立本不是帮冯小宝,他是兔死狐悲!

    你想想,姜左相这边离开,那边就全盘否定他的决定,那么阎立本呢?他是右相,左相不值钱,右相呢?离开后也给人什么都否了,会不会出这种事情呢?

    因此阎立本出面维护故左相的决定,也是等于维护自己以后的决定,庄敬之与他争,争不来的!

    反倒没必要跟他争,给他面子,谅下一回合阎立本也会知情识趣了。

    阎立本站在冯小宝这一边,户部尚书袁公瑜、兵部尚书郭待举附议,郝处俊不作争执,皇帝皇后欣见第一桩事儿揭过。

    至于勃儿束格的抗议,纯属抗议无效!

    当然为了安定他们之心,朝廷会出旨意就吐谷浑之事对冯小宝申斥,肯定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亡国之民,何足挂齿。(未完待续。)

第一七五节 对质(二)

    吐蕃副使钦诺的汉语甚好,口水四溅,痛诉冯小宝在西海边、大非川上滥杀无无辜,凶残无比,有违上天有好生之德和大唐仁厚之名!

    “……两军对战,我军败绩,无话可说,但其杀害我族人,小孩老人统统不放过,妇女则给掳掠,牲畜尽皆抢走,再烧掉帐蓬,致使侥幸逃生者流离失所,有违春秋大义,大唐讲究道义,方可令诸国向往,伏乞陛下将其重罚!”钦诺还能引以据典、慷慨激昂地道。

    “冯卿家,你可有话说?”皇后问起来。

    “臣无话可说!”冯小宝出人意料地道。

    “无话可说?甘愿认罪?”大家都惊奇了。

    “臣不是无话可说,不过是不欲与无义之人辩解而已!”冯小玉解释道。

    “不与无义之人辩解?”户部尚书袁公瑜抢着道,让冯小宝能够进入话题,真是好助攻。

    果然,冯小宝咄咄逼人道:“我朝太宗皇帝以公主尚吐蕃之主松赞干部(m的,一个干部就能娶到公主),吐蕃乃我朝女婿了,以女婿伐丈人,此等无义之国,臣作什么都不为过也!”

    他将手往吐蕃使节方向一拂,似赶跑苍蝇一般。

    “哈哈哈!”兵部尚书郭待举大笑道:“冯都尉所言极是!”

    右相阎立本、户部尚书袁公瑜统统跟着笑起来,而吏部侍朗郝处俊及侍御史庄敬之虽是默然,也齐齐暗叹冯小宝有够聪明!

    他根本就不用与吐蕃人纠缠,直指要害,把盘揪翻。

    女婿伐丈人,当然是不仁义啦,嗯,谁先打的?在大唐的朝廷上,肯定是吐蕃人先行挑衅,先出手的!

    你不仁我也不义喽!怪我不得!

    若他忙于辩解,人家一件件惨案拿出来,讲到天黑也讲不完。

    可惜这等人才,为什么站在了皇后这边!

    郝处俊和庄敬之做得大臣,到现在哪还不知道冯小宝的武力令到皇帝皇后满意,否则也不会这么和颜悦色了。

    能够让帝后满意,肯定是真才实学,人才也!

    大唐皇帝皇后和大臣一边倒地支持冯小宝,钦诺只能灰溜溜地退出了贞观殿。

    ……

    冯小宝这才看清了弹劾他的侍御史庄敬之,又是一阵无语,人家长得又是一脸的正气,与吏部侍朗郝处俊相得益彰,对比之下,户部尚书袁公瑜、兵部尚书郭待举都有奸臣的趋势,那么与他们一起的冯某人,也是个小奸臣了?

    庄敬之将他的弹章重新念了一遍给大家听,冯小宝仔细听过,逐一批驳。

    一、欺骗朝廷,冒领功劳,他在西海边上一圈,死伤五百人,却把吐蕃人斩首万级,一杀十(一千人杀一万),天方夜谭!

    感谢冯小宝的档案局,每次战斗历程都有写明、并且有证明人的画押,给殿上诸人一一传阅。

    姜恪下令“嵩阳县折冲府沿西海边上扫荡吐蕃部族,不得有误!”并没要冯小宝军过大非川,冯小宝说因为接到情报是说有已方的俘虏在大非川那边,也属实救出了俘虏,理由很过硬。

    冯小宝笑道:“内部资料,此乃机密文档,万万不可让吐蕃人知道!”

    大家知道厉害,这是赤果果的屠杀吐蕃人记录,给吐蕃人见到了,那真会引发轩然大波。

    吏部侍朗郝看过后,感情复杂!

    他快速地作了一次统计,冯小宝杀敌不止一万,确切数字是一万一千零七十六人!

    他杀良冒功的罪名,因为之前与吐蕃人的争论得当,因此得免,不计较他杀什么人,只论人头数是否够数。

    这么多人作见证,不似作证。

    而且他眼前一亮,他看到报告上用到了很新颖的表格,还有从左到右的断句,白话文也写得很流畅!

    表格让人一清二楚!

    在每一场战斗之后的总结得失,密密麻麻,从指挥官到小兵都有见解,更让人耳目一新!

    要知道军队打仗,少见文书存记,往往只有大将可能会记上这么一笔,而其他人乃至于军队本身,都不怎么记载过程,少见这类的总结,即使史书记载也是春秋笔法(简略)。

    这一大叠资料记下来,冯小宝不止是将才,还是帅才!

    兵部尚书郭待举看过后,如获至宝,叫嚷道:“小宝,你这东西怎么不给我们兵部一份!”

    他视冯小宝为子侄辈,直呼其名了。

    “二份,我一份,给河州行营交了一份上去啦!”

    “呸,河州行营那帮粗人,只怕拿你的资料去引火了!”郭待举知道军官们的德兴,若姜恪在还好,姜恪不在则资料难保。

    他蛮横地道:“你这资料我全收进兵部了,你要的话再去兵部抄录!”

    “郭公!”冯小宝惊呼道:“你怎么可以这样的捏!”

    抗议无议!

    二、与兵部上下其手,内外勾结,简直把兵部当成家里一样!

    介个,遭到了兵部尚书郭待举的强力反驳,他知道了冯小宝武艺过关,也真的杀了上万吐蕃人,所以给冯小宝的评语是:“将才难得!”

    四个字足矣,值得兵部为他大开后门。

    更妙的是姜恪的一个伏笔:报功时他没有强力提升冯小宝的官职,否则你的官职升得高高的,你的部队又是上府,什么好事都给你占光了,说不过去,你不是与兵部内外勾结还是什么?

    给多兵将给他,是为了让他更好地立功,有多点人马,多杀点敌人。

    他的官职并没有提升,不算过分,因此此项罪名,out!

    三、冯小宝职事官是军职,而散职居然是文官。

    这回出面给冯小宝来保驾护航的是袁公瑜,他讲出了冯小宝上交莱州黄金之事,此事是机密,户部工部知道,但其它部则不太清楚,他说出来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

    给冯小宝承务郎的文散职是对他此事的酬功,也能够说得过去。

    “莱州黄金收获喜人,今天可达十万两白银,其储量不小,冯小宝一心为国,不贪钱财,上交莱州黄金之事,值得持续酬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