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通的乡兵,也俱装备有马,他们的弓箭,比起吐蕃人来要犀利!

    此处产马嘛,几乎是大唐马力最强大的地区,吐蕃人以普通部族入侵,那是送草入马嘴!

    消息象瘟疫般传遍吐蕃人之间,很快地,吐蕃人不再来了,河西道上示警由十数起狼烟变成几起,渐渐消停。

    ……

    地方安靖,战事不多,甚至让唐甜百无聊赖地从事起一项唐家子弟必要做的工作…寻马种!

    冯小宝有幸参观了一下,见到唐甜和一些唐家子弟,把从吐蕃人那里得到的牲畜赶在一起,然后开始筛选,主要是寻马种。

    首先选出精神的、健壮的马匹,他们看马匹的皮毛、骨骼、肌肉、眼睛、牙口等等,一样样地看过去。

    有一项重要的指标,那就是马的野性!

    马匹经过人类养殖,野性渐消,让人类好控制的同时,素质也在退化。

    此时易引入野马,改良马种,俾使马的素质保持高水平的状态。

    初选找到了健壮、健康、野性十足的马匹,然后再作对比,例如让马匹进行奔跑、负重跑,从中择出优良马种,然后带回唐家进行配种。

    “你们河西马都是高高大大的,找这到小的马来做什么?”冯小宝见到这次唐甜选出的马匹都是矮小粗壮,不禁动问道。

    他用力压了压一匹马的马腰,以他的力气,不是常人,但那匹马很是墩实,只是感觉到不舒服却没给他压倒!

    “它们的奔跑速度当然不行,但是负重力、耐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比起河西马更合适在这片高原上生存!”

    “高原上跑得快不一定是好事!”唐甜解释道:“我们除了需要奔马,还需要驭重马,耕种马,它们最合适不过!”

    “明白了!“冯小宝点头道。

    这世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河西马在一往无际的大草原和开阔平原驰骋不可一世,但在高原环境上,河西马这么个跑法,很容易把马腿给摔折。

    事实上,冯小宝在高原上与吐蕃人交战,战场都经过选择,往往找到了高原上的草原(还是有不少)与吐蕃人打,而吐蕃人呢,他们有马,同样也不喜欢在环境复杂中与唐人交战,因此大家都在草原上作战,给冯小宝发挥了他河西马的的威力。

    唐甜除了找马,还找牛种羊种,但不是她工作的重点,交待她的唐家侍者去办即可。

    “我们唐家,每匹马都有标记,都建立了你所讲的‘档案’,清楚它的来历,不断地改良马种,方有今天你我骑的河西大马!”

    冯小宝听得惊奇不已:不要小看古人啊!(未完待续。)

第二五八节 进攻方向

    在河西道上唐人觉得自己是春游出猎,易收获、没危险之际,大唐西域及西南边境线上的河洮岷松茂诸州均受到了吐蕃人的猛攻,狼烟各处冒起!

    凭借着马匹机动力,到处进攻,四下试探,一旦觉得唐人的抵抗软弱,那就集中兵力,从该处突破。

    他们怎么都会达到目的,有着极大的把握。

    大唐每一处地方防御兵力皆有定数,而吐蕃人却可以集中兵力,形成局部优势,必可突破!

    正如一对一迎战唐军,吐蕃人不占胜算,而四打一的大非川,唐军惨败。

    又或者,吐蕃人不着重一地一处的得失,他们只要到处进攻,遇城镇避开,专打小地方和防守薄弱之地,侵袭如火,那

    几乎同时,作为朝廷摆在吐蕃前线的禁军将军,冯小宝发现自已有着极大的选择余地,各地官府不能节制他,他只须听命于洛阳方面,但洛阳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许给他便宜行事的权利!

    因该项权利的授予,朝廷发生了不大不小的争执,有的人认为他应该去帮西域、有的人认为他应该去剑南道(四川云南等地)协助防,更有甚者,宰相来恒认为冯小宝久在边疆经营,位高权重,不受官府管辖,那还得了,宣其回都!

    而武mm的北门学士自然知道冯小宝的来路,认为冯小宝是对吐蕃有着相当清晰的认识,奏折上每每写着“吐蕃必灭!”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看法是无比准确。

    对于这样的将领,宜放手任其所为,以确保“吐蕃必灭!”

    皇后支持了后一种看法,诏令冯小宝便宜行事,三条道路任其选择!

    一是从河西道上进攻,过西海,再入大非川,行“围魏救赵”之事;

    二是协防西域;

    三是协防剑南道;

    果然,朝中有人撑腰让冯小宝感觉到幸福,但也感受到压力。。。不能够让关心着他的人失望。

    “我们该作出如何的选择?”冯小宝手里捏着诏书,坐在湟水大桥堡垒顶上的会议室里询问他的文武幕僚。

    所有的人一致认为不可以行“围魏救赵”之事,那不是惹火烧身吗?万一激怒吐蕃人大至,本地的基业还要不要?

    好不容易弄出了几十万亩农田,加上初具规模的各个产业,大伙儿从中分钱,赚得不少。

    兵火一起,生产停顿,一个个铜子长着翅膀飞走啦。

    当然也不用这么悲观,如若吐蕃人到来,我方是内线作战,且通天大桥竣工在即,朝廷援兵源源到来,与吐蕃人有得打哩。

    问题在于冯小宝的决断!

    这鸟人常说吐蕃人不会来攻打通湟县,他明明有水泥的,楞是不肯将通湟县要塞化,否则到处建立要塞、堡垒烽火台,就会多一个选择,以逸待劳,大伙儿在家门口与吐蕃人打,多轻松啊!

    不敢试,万一吐蕃人真的发疯来攻呢。

    割掉我们的麦子、抢走我们的牲畜,不干!

    “西域地方广阔,有利于我军骑兵腾挪,但补给困难;而剑南道则山水阻隔,道路不易,可有军资补给,是为他们的好处!”参谋长荆东灵纯以军队的角度以论得失。

    而与闻机密、实际上军旅知识不多的军中参军崔千寻却是目光毒辣地道:“将军只须以将来行动方向而决定行止即可!”

    一言惊醒梦中人,冯小宝大赞道:“善!”

    是极,云南、四川山水相连,哪怕到了后世诺多的财力和诺大的修路能力,也是开发艰难。

    而占据西域,一路向西,正是征服世界的初始点!

    以其建言有功,着侍者取十枚金币赏赐给崔千寻。

    冯小宝喜欢金币,也喜欢以金币赏人,从不吝惜财物。

    在大唐,铜钱与绢帛为硬通货,金银来源不易,数量不多,深得人们喜欢!

    金银有是有,一出来就给人们收藏,很少流通!

    冯小宝向朝廷报告说莱州(位于山东招远、龙口一带)有金矿,朝廷遂下诏令,冻结一切莱州土地转让,在莱州开发金矿。

    但在莱州其它地方,例如“烟台”(登州),唐朝的豪门大族利用没有土地冻结令,到处屯地,找寻金矿!

    后世国朝十大金矿有五个就在登莱一带,虽说大头给朝廷拿去,小收获还是不少的。

    找到矿脉,冶炼黄金,得出金条,再铸造为金币。

    大唐不许私下铸钱,但世家们铸成金币多是自用(自己用还不够用),少作流通,朝廷也只眼开只眼闭。

    冯小宝也从中合了一个小股,因此他的金币从不匮乏(当然也不多),拿来赏赐啊下,极得部下欢迎!

    见到崔千寻得到将军赏赐,范无伤与荆东灵对望一眼,暗暗交换了一下眼色。

    文官真可恶,他们不用刀阵见血,劳心不劳力,嘴巴一张,得到丰厚赏赐,实在令军汉们火大啊!

    ……

    既然准备了战西域,冯小宝动用了四个折冲府的骑兵,分别是正兵二个(范无伤和杨成献)、辅兵两个,加上半个山地特种兵折冲府和二个二个步兵折冲府共八千多人,押运着大批军需到了沙州,再从沙州(留下步兵)到达蒲昌海(罗布泊)(留下辅兵一个折冲府)。

    从玉门到罗布泊是六百里的无人区,好在那时候环境没有彻底恶化,尚有为数不多的水源地绿洲,依水源进军,乃沙漠中的不二选择。

    水源不多,五千多人勉强够用,上万大队,难以支撑。

    “我们与吐蕃在西域之争,多用倏进倏退,速战速决之策;二来借重当地民众联兵,他们就算帮不了我们打仗,辎重之事还是很有用的!”

    “岂不是西域各国两相交好,墙头草?”杨成献嘲笑道。

    “是极!”王孝杰摇头道:“可不这么做,什么都要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