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他请大伙儿吃今年新麦做出的馍、胡饼!

    馍是中原的特色传统面食,将面粉加水调匀、发酵蒸熟而成。

    胡饼是西哉传来的食法,深受大唐百姓喜欢。

    当然不止是面食,还有肉类,羊肉泡馍,肉夹馍,夹肉胡饼等等,香气四溢,诱人食欲。

    尤其羊肉泡馍讲究煮汤,大锅煮起,满城飘香,所有的人都心头一片火热。

    不过,冯小宝不敢这么张扬,打的旗号是他老婆唐甜的名义,她以当家主母身份操办了这次盛宴。

    街头开设流水席,来者人人有份!

    这流水席有请人操办的,有请街上的大小食肆代办,不收加工费,需要用的食材和煤则由唐甜出。

    街道上热闹非凡,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大家吃吃喝喝,兴奋无比!

    免费的东西谁不喜欢吃,还不限量!

    个个放开肚皮来吃,真的有人是中午没吃,早餐吃少,等着这个晚餐!

    不仅有吃的,还有看的,冯小宝请来了十几个戏班子,在街头开阔处和城里戏台、军营里表演戏耍、唱歌跳舞,有的表演吞剑吐火,有的大跳胡舞,再有妙韵轻歌,县城象过节般热闹。

    ……

    通湟县的一家偏僻小食店,位于贫民区深处,平日专做街坊生意,今天停业,给人包了场,只得一老一少两个客人,门口处及街口则有一堆精强便衣守着。

    这两个客人老的青衣小帽,少的则是胡服一套,都吃得津津有味。

    “刘公你竟然这么喜欢吃牛下水,实在令小宝我吃惊不小!“

    牛下水,即牛杂也,动物的内脏,在当时可是贫民食品,没肉吃的才吃这个。

    等等,刘公,小宝?

    一个是本县最高指挥官冯小宝,另一个是洮河道大总管刘仁轨,这片地区的最高指挥官,两人聚在一起吃着贫民食品,还吃得很香的样子。

    “这家店的牛下水做得极好,我才喜欢吃,普通的牛下水,还不值得我来吃!”刘仁轨夹了一块热气腾腾的牛心,沾上酱,美美地吃起来,再呷上一杯西海酒,品味着,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道:“这才是人生哪!”

    当然,他喝的西海酒,必是上品,冯小宝自带来的。

    一个小秘密:通湟县城卖的西海酒,要不是假的,要不就是渗水的!

    西海酒厂年年扩充,产量仍不足以供应两京,通湟县嘛,除了有后台的的酒楼能够拿到西海酒,其余的免谈。

    ……

    刘仁轨瞪眼看着冯小宝道:“倒是你这小子,军政两通,就连牛下水这样的小道也通,实令我惊奇!”

    冯小宝哪能够告诉他说俺是天外来客,天底下的事情,俺七窍通了六窍,啥都会一点点啊!

    他佯装不知地道:“牛下水,这等贫民食品,岂是我……”

    “少来装了,牛下水的做法是你军中做起来的,你这小子,吃喝玩乐前两项在大唐里你认了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了!”刘仁轨失笑道。

    “刘公明鉴!”冯小宝认了,这位刘公可不好糊弄。

    两人不再说话,专心吃喝,外面大街上的热闹传来,也与他们无关。

    店里别无旁人,老板弄好食材后也给清退。

    你敬我,我敬你,刘仁轨极给冯小宝面子,与他对干,视同平等关系。

    “刘公,您这次来……”冯小宝有点好奇,动问道。

    今晚大食会他本想陪着老婆一起逛街,观看他治下的和平美景,却没想到有人在府外说要见他,见是刘仁轨的名贴,冯小宝赶紧出到府门一看,顿时愕然。

    真的是刘仁轨,不事先通知,就轻车简从,青衣小帽地在府外站着。

    接下来不由分说,给他拉到这家牛下水小店里吃起牛下水来,说是羡名而来,真有种作着梦的感觉。

    他堂堂的一个洮河道大总管,军中元老,朝廷柱石,回朝要做宰相的,哪怕在军中也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带着劳资我来路边店撑台子吃这种贫民食品!

    真心不懂这等朝廷大员的喜好!

    ……

    “我这次来,有三件事情!”刘仁轨不慌不忙地道。

    “第一件事,我要走了!”

    “什么?”冯小宝不能置信。

    “我准备回朝了!”刘仁轨淡然道。

    “回朝?为什么?”冯小宝紧蹙眉头道。

    须知这些年月,刘仁轨与他苦心经营,一切都是为了未来大战,与吐蕃人的决战!

    一战定乾坤!

    人生能有几回战,想到能参与到这等世间罕有大战中,给你一个选择:参战和你返回未来世界的机会,亲,你选哪一个?

    冯小宝迟疑了,他,不想返回未来世界,只为了这次大战。

    可没想到,仗还没开打,刘仁轨居然提出不干了,想班师回朝,冯小宝给他雷得外焦里嫩哦。

    刘仁轨精通兵事,掌军有道且功勋卓著,冯小宝是极佩服的。

    “为什么?”冯小宝重复问题。

    “因为老夫不想再受这个鸟气!”刘仁轨回答道。

    原来前阵子吐蕃人侵犯通湟县,兵败而返,自然参战的大唐官兵自上而下,统统有功。

    冯小宝这么懂事的人,报告军情时,哪还不将刘仁轨写在最前面,声明在刘公卓越的指挥下,我军方可重创吐蕃人(以下省略百字),刘仁轨的功劳最大!

    冯小宝的奏折上到朝廷,结果给中书令李敬玄驳了,说功劳最大是冯小宝,关刘仁轨什么事!

    在他力争之下,还真的没了刘仁轨什么事。

    结果朝廷形成的批文回来,刘仁轨p事也没有,赤果果地打脸哪,这下刘仁轨怒了。

    三头两回地来这套,烦不烦啊,你不烦我烦,烦了就不干了!

    老军头一怒,搁挑子不干喽,他向朝廷写了辞章,说青海苦寒,冷气侵骨,他这副老骨架受不了,乞骸骨回乡休息。

    听得冯小宝苦笑连连:“刘公,你太冲动了!”

    接下来刘仁轨的话,更让冯小宝差点没跳起来道:“刘公,你太太太冲动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九节 刘公三事

    “我向朝廷推荐由中书令李敬玄来接任我的位置,朝廷已经准了!”刘仁轨嘿然道,眼里闪过得意的光芒。

    “啊!”冯小宝失仪,碰倒了酒壶,酒水淋下,他向后跳开,又带倒了坐着的条凳,险些还撞倒了后面的一张桌子(碰歪)。

    看着冯小宝象只大脑错乱的猴子一般的跳来跳去,刘仁轨沉稳地道:“慢来,慢来,小宝,你将来可是要做大将军的人,要娶公主的人,怎么能够这样子捏。”

    “刘公!你也怎么可以这样捏!”冯小宝重新坐定,提高声量,恼怒地道。

    难怪他恼火啊,刘仁轨是老军头,李敬玄则是废军渣,废到连他冯小宝也不如啊。

    中书令李敬玄,施政上有一套,可是从军嘛,没这本事!

    大唐喜欢搞文臣行武事还有武将过档当文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如冯小宝是将军又是县令,也不过是勉勉强强,将军他是胜任的,县令则是偏科严重,只做农工商三事,诸事不管。

    让冯小宝去审案吧,弄出糊涂案也不稀奇。

    世间当然有文武双途的天才,例如面前的刘老军头就是一个,但这种人很少。

    李敬玄绝对不是!他军事上的才能连个低级军官也做不了,朝廷居然让他来做洮河道大总管,冯小宝都不敢说他能坐得了这个位置。

    这不是拿十几二十万大军的性命当儿戏吗?

    刘仁轨疯了!

    李治和武则天这对公母更疯,居然同意让李敬玄来做洮河道大总管,难道他们不知道这关系到大唐的国运和军运吗?

    “俺将来,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他们家里的小丫头!”冯小宝阴郁地想着。

    他远在边境,不知道洛阳朝中的诡秘。

    临阵换将是大忌,换来的是比纸上谈兵赵括不如的李敬玄,李治没疯,武则天更不傻。

    说起来是李敬玄不地道,他老是卡刘仁轨,刘老军头是吃素的?他是喝兵血爬上来的!

    他自有管道,有高官代他给李敬玄不停地上眼药,结果是李治不爽李敬玄了!

    当刘仁轨的上奏到来时,李治准了!

    李敬玄呢,则是萎了!

    他自已是什么料他自己明白,当文职宰相指手划脚可以,做大将军带兵是自讨苦吃。

    他上疏朝廷,承认自个儿没这本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