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迷古既到大非川,大将伊莱云丹、桑朵也都回转,伊莱云丹丧掉一只手,默默无语,桑朵素与他不和,这回也没怎么奚落他,他这是兔死狐悲。

    将军难免阵上亡,桑朵若不是仗着马快,只怕也留在了龙夷那边回不来。

    论钦陵和论迷古不把失败当回事,而桑朵和伊莱云丹则心有余悸,两人相顾无言。

    ……

    上百粗壮力士擂响金鼓,雪山震动,甚至引发雪崩,山岭轰响,更添威势。

    “可汗大点兵,集结四方英雄,各路豪杰!”

    金帐内,论钦陵身披金甲,威仪赫赫,掷下一根根的金箭,执金箭者即为他的使者,前往吐蕃境内征调大军!

    吐蕃制度规定金箭为调兵专用,铁箭为驿站信息,当然,金箭看是谁发出的,作为吐蕃的实际统治者,大相论钦陵发出的金箭比赞普(国王)的还要靠谱。

    一拨拨的使者拿着他的金箭到得各个部族调兵,绝大部分的部族遵行不违。

    吐蕃人以牛羊为食,种植青稞作为主粮,但骨子里一样是游牧民族,保留了游牧民族独特的征发模式:全民皆兵!

    平时都是平民,一旦有战争所有男子都是士兵!只要征召,他们将在当地首领或头人的带领下,自备兵器马匹立即出击!

    论钦陵使者们承骑着快马飞驰而去,象风一样奔向四面八方,将大相的征兵命令带到高原的东部地区,那是邻近大非川的地方。

    至于高原的西部地区,论钦陵离开逻些(拉萨)有往大非川时,早就征发了那里大量的精锐部队,既准备用于进攻唐朝,也是防备战事紧急时那些部队给有心人率领作乱造反。

    于是吐蕃人几乎所有青壮年男子都被动员起来,整一个四十五万大军!

    最精锐的有三十万骑兵!这是吐蕃武装力量的精华,他们操着各种语言,装备和衣着打扮各不相同!身上穿的是兽皮,头盔上则插着羽毛。武器更是五花八门,除了弓箭弯刀以外,还有斧头、钩枪、套索等等,还有大量步兵穿着奇形怪装的打扮和奇特的装备。

    他们行进在山道上、原野中,背着粮食,赶着牛羊马匹前进。

    没有谁向他们提供粮草,都是自给自足,因此他们带了大量的牛马羊,喝它们的奶和血,吃它们的肉,用干牛粪加热青稞粉、肉类为食,几乎不用后勤。

    实际上吐蕃人的后勤非常弱,在大非川后表现无遗,打败唐军,却因消耗了大量的牛马羊,根本无力趁胜追击。

    ……

    各地来的吐蕃人向大非川汇流,山岭上铺满了帐篷,满山遍野都是牛马羊,有如蝗虫过境,把地上的青草啃吃一空,原本的诗情画意游览圣地变成了童山秃岭,

    进入九月,吐蕃大军成形,当论钦陵第一次点兵操练时,如同潮水般的大军蜂拥齐出,从旷野间漫过去,密密麻麻,黑压压的好像乌云一般,一直延展到天边尽头。

    滚滚闷雷般的马蹄声,让山岭颤栗不止。

    吐蕃人兵力之巨,史无前例,犹胜之前大非川之战。

    他们征发了一切能够上马作战的少年和老人,青壮更不可少,因为他们知道唐军也集结了相当多的部队,所以论钦陵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这壮观情景,坐镇鄯州的唐军统帅李敬玄一无所知,还在作着攻略吐蕃,执行他那宏伟计划成功的美梦中不可自拨。(未完待续。)

第三四五节 唐军部署

    仪凤三年(公元678年)九月九,秋高气爽,西北大地晴空万里,是个打仗的好季节。

    李敬玄坐在鄯州大总管府正堂上,志满意得。

    左右分列的都是洮河道的最重要的将官,刘审礼与冯小宝分列左右,他们打过龙夷之战就站在了最前面。

    刘审礼的官位和威望都压得阵脚,而冯小宝,毛头小伙子一个,纯属靠战功站到了这个位置,没人不服气的。

    不服气,得,你拿王叔的金袍来给大伙儿看看?

    冯小宝追杀吐蕃王叔论迷古,逼得他弃金袍甩锦服割胡须,给冯小宝的部下捡到金袍,冯小宝当作战功上交。

    金袍名副其实,内衬外尽是金丝织成,金光灿烂,十分高大上的玩意儿,搁在吐蕃和唐朝只有顶级贵人才敢穿,作不得假。

    冯小宝遂坐上了西北军第三条好汉的位置,无人争议,他的军功在西北军团中人人信服,那是用人头堆出来的。

    第一条好汉当然是李敬玄,哪怕他没上阵杀过一个人。

    第二条好汉则是刘审礼,他到得西北后一直努力奔走,功劳不小。他背后站着王孝杰,是刘审礼的副总管。

    王孝杰,原是冯小宝的副总管,素有勇力,亦有统兵之能,刘审礼折了他的副总管,冯小宝将王孝杰过档给他。

    李敬玄满意地看着他的将军们,随着他的目光到处无不抬头挺胸,英武雄伟,有此等将领,可破吐蕃!

    关键是他现在可以动用的部队达到三十万,民夫十五万,

    他宣布道:“我呈给天皇与天后的吐蕃攻略,得到了批准!”

    就着地图,由军中司马讲解一番,即鄯州、廓州众军在承风岭取齐,取树敦城,进大非川,攻柏海,设立堡垒。

    顿时堂上人人兴奋,有的说“太好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的到来!”

    说起来这些年来没完没了的训练,与吐蕃人打来打去,一天到晚在西北吹西北风,高官们都不耐烦了,想早早打完,返回京城过花花世界,就连冯小宝也不例外,毕竟在京城还有个李六娘等着他,与李六娘在洛水河边吹风是非常愉快的事。

    但冯小宝并不看好李敬玄,元帅的成长之路很艰难,一个硬指标就是看他杀的人多不多。

    远在洛阳的刘仁轨现在衰老,可没人敢小瞧他,他在高句丽杀人盈野,在白江口一战焚烧倭国战船四百艘,江水都映红了。此战让倭子连他的名字都不敢提!

    如此杀得人多,才成就一代名将。

    再有薛仁贵,在太宗皇帝时就开始杀人,直杀到最近,历经两朝,成为帅才。

    现任积石道经略大使李谨行是新生代的将领,杀得高句丽和新罗的人还少吗?在半岛那里终日杀人,也基本上熬成了帅才。

    杀得人多,军人和你的敌人才会尊重你,你也会不断地总结经验,琢磨怎么样更快更好地完成杀人大业,如此,量变成为质变,新一代的帅才诞生。

    就冯小宝而言,他觉得自己正在向这方面蜕变,很有可能成为统帅大军的帅才。

    至于李敬玄,那就省省吧,他连个将才都不如,将才是什么,一个最起码的特点是不怕,冯小宝敢带着三十精骑去挑上千吐蕃,李大总管敢吗?

    文人治军,连将才都不成,更遑论帅才。

    武将一路杀将上去,到达高阶时改为文官,文武通杀,问题不大,实在不行有属官、师爷代办。

    以文臣行武事,必须是极有天赋的文官才可办得到,史上寥寥无几。

    ……

    李敬玄先询问了诸军准备情况,大伙儿当然没有什么问题,都在等待这天的到来。

    再问军资,是的,说起来大唐朝廷也做了最大的努力,朝廷给军队备下了无数的物资,也终于派上用场。

    需要大量的粮草、饷银、药品、兵器、衣甲帐篷、燃料、杂物等等,那是海量的。

    通湟县,应有尽有,一应俱备!

    这是一座新生的县城,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的使命就是为这场战争而准备。

    它有水泥,建立了无数的仓库,物资源源不断地从仓库区里取出,供给军队,装备军队,没有任何问题。

    李敬玄听过军队的战前准备,深表满意。

    关键的时候到了,李敬玄站起来,亲自点将,他的声音都有点变调。

    唐军部署序列如下:

    刘审礼,任职工部尚书,检校左卫大将军,行军总管,作为唐军先锋部队主将,引本部兵马二万五千作为前锋,当然,他的部队经过了加强,足足八千骑兵。

    李谨行,积石道经略大使,被任命为中军副将,有积石道兵马三万五千,中间有带了一万五千骑兵。

    李敬玄,中军主将,统大兵八万,步骑各半,是这批唐军实力最强大的作战集团。

    后面有五万步兵,保护着大量的军资。也算中军的一部分,约摸有一万骑兵作为机动力量。

    再有契苾明,乃唐军大将契苾何力之子,现为柏海道经略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