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里农田减产三成,由于我们的水利建设常抓不缀,民众勤奋,我们算是相当好了,许多地方颗粒无收!”

    仗着皇家马粪和精耕细作,公主庄园的收成高出普通良田五成,减产三成,几乎还是普通良田的收成,所以公主家的佃农生活无忧。

    “我们能够影响到的地方还是很小啊!”韦叹息道。

    “我的权势还是太小了!”

    他为军中第三代将领的第一条好汉,就军务说出来的话,朝廷和军队都会仔细聆听,实现度很高。

    只是他目前韬光养晦,对于军务不敢过多卷入。

    兴修农田水利、更好的耕种方法和农具,建设新农村,在公主庄园和亲近贵族的庄园推行得不错,收成也好,但在其他地方,则还是远远做不够。

    各处县城普遍建立起了医院和妇婴保健园,疫病的危害减小了不少,而广大的农村还深受疫苦。

    一定程度上,武则天的施政受到了韦的一些影响,只是没能深入地触动官僚阶层。

    自古以来,官府政令不出县城,农村是家族当家,这个古老帝国的统治方式根深蒂固,一直依靠其惯性运行,强如天后,目前也做不到更大的改变,韦可以在工程方面施加影响,还有待以后的改革。

    “做好田地维护,按照我们的既定方针去办,勿使佃农流离失所。”韦说道。

    “好的!”太平公主嫣然一笑,(未完待续。。)

第五一五节 王孝杰起复

    黄河滔滔,雄关虎踞,威严雄险。

    此处乃京兆新丰附近的潼关,进关时,沿着东门外陡坡道拾级而上,举目仰望关楼和巍峨的麒麟山,恰如一只眈眈雄视的勐虎,守卫着陕西的北大门。

    潼关之险,潼关之重要,毋庸讳言。

    接近过年,人员往来密集,潼关更见热闹。

    只是入冬已来,才下了几场薄雪,雪量比去年少了许多,现在地里没被雪覆盖,东一处白的,西一处灰的,显得丑陋得紧。

    冬天不下雪还是冬天吗,只有瑞雪才兆丰年。

    听南来北往的客商说今年关中的雪量普遍不足,老农们都在担忧明年的收成。

    腊月初十的上午时分,大队人马金甲煌煌,皮衣齐整,进入潼关。

    潼关即时封关,道路禁止行商。

    一对对骑兵各自举着旗号、官牌引导喝道,后面则跟着数百名戴盔披甲的骑兵迤逦而行,他们气场强大,一看就知道是朝廷的精锐骑兵。骑兵分前后两部,护持着中间的一支百余人服装各异的队伍。

    当中又有三十余人的小部队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的披风采用了一袭的金色眼镜蛇。蛇头狰狞生动,惟妙惟肖。

    土豪金,皇家的衣服也,若不得到皇帝的允许,谁都不敢擅穿。

    中间的将领年轻得不象样,壮硕得如头勐兽,目光锐利有如鹰隼,他头戴眼镜蛇头金头盔,披风和头盔的眼镜蛇头的眼睛是金色(其他人的蛇眼是灰色)

    “好威风……”看着这支队伍,守关士卒和百姓们心生羡慕。

    要说到潼关过往的人们见多识广,很快地,消息以惊人的速度传遍各处:来的是当朝驸马、左骁骑卫大将军韦。

    原来是韦大将军!

    这些年来韦名头如雷贯耳,他到过高句丽,在西域行过兵,灭吐蕃,破倭国,所遇之战,未曾一败也!

    人们站在路边,看着浩浩荡荡的护卫着韦的骑兵队伍,羡慕与渴望,啧啧称赞。

    ……

    大队人马到达京兆新丰,引发全城轰动,地方官员恭敬出迎,韦与他们客气一二之后,即出动到得城外的王孝杰庄园。

    王孝杰满脸喜色,他知道今天有大喜事,遂早早作好迎接天使的准备。

    天使是韦,特意前来宣诏,王孝杰官复原职!

    原来,今年是永淳元年(六八二),朝中先后两个大将故去。

    一是裴行俭卒,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少以门荫补弘文生,贞观中举明经。显庆二年(六五七)累迁长安令。时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昭仪,行俭与长孙无忌私议不可,左迁西州(西域)都督府长史。

    去西域就对了,裴行俭扬名立万,其安定西域,官拜安西大都护,西域诸国多慕义归附。

    迁司列少常伯,与李敬玄、马载同掌典选十余年,有能名,时称“裴、李”、“裴、马”,创设长名榜、铨注法等选官条例,为后世效法。

    行俭文武兼资,曾从大将苏定方习用兵奇术,领兵常以计谋取胜。

    奇人也!以文臣行武事,击东突厥阿史那伏念及阿史德温傅,以反间之计,迫伏念执温傅以降。永淳元年(六八二),受任金牙道大总管击西突厥车薄,未及行而卒。

    他所荐将领如程务挺、王方翼、刘敬同、郭待封、黑齿常之等,皆为名将。

    再有,李谨行卒。谨行人。父突地稽,部落酋长,隋末率部内附,居营州(今辽宁朝阳),任辽西太守,金紫光禄大夫,为大唐立有殊功。

    谨行容貌伟岸,膂力绝人。财力雄厚,部落家僮数千人,夷人惮畏。麟德中(六六四至六六五)迁营州都督。多次从征高丽。干封元年(六六六)以左监门将军同契何力等征高丽,灭之。咸亨元年(六七零),高丽民反唐统治,又以右领军大将军任燕山道行军总管,与高侃等率兵讨之,转战四年,得胜而归。咸亨五年(六七四),任鸡林道副大总管与大总管刘仁轨等率兵伐新罗,胜归。

    接下来的他的名字与韦联系一起,助韦夺取军权,在第二次大非川会战中破吐蕃四十万余,斩首三十五万,可以说,韦之得以迈出关键的一步,遇到的贵人着实不少,李谨行就是其中之一。

    他所打的最后一仗,是助韦灭掉吐蕃,以完美战功划上人生句号。

    看大唐军界,刘仁轨在前,再有韦、裴行俭、薛仁贵和李谨行稍稍落后。

    今刘仁轨垂垂老矣,已无法带兵,薛仁贵日暮西山,裴行俭和李谨行既去,大唐军界超一流战将只得韦成为了擎天柱,其他的韦待价、程务挺、王方翼、刘敬同、黑齿常之、契明、杨成献、程伯喜之辈都逊色前五人。

    坏消息带来了好运气,国艰思良将,在大将军韦与同中书门下三品郭待举的运作之下,找了个由头,王孝杰以及史万超均得以起复,就连流放岭南的曹怀舜也给弄了回朝当将军。

    所以说朝中有人当官好办事。

    府门前王府中人统统跪倒,听韦宣读圣旨:王孝杰官拜右千牛卫将军、散官则为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受封伯爵。

    “王将军接旨!”韦将圣旨托于金盘上,亲手递给他。

    “谢主隆恩,臣接旨!”王孝杰激动地道,重重地叩头,接过了圣旨。

    韦将他扶起,两人把臂同进府内。

    立即鼓乐齐奏,贺客盈门!

    当地的地方官员不无庆幸,王孝杰回乡时带了大量财货,多到令人觊觎,又买地置业,大肆铺张,官员们谁不眼红啊。

    须知破家的知府,灭门的县官,当时的地方官权势之大,如县官才七品官,甚至给人称为芝麻官,别称为百里侯!

    起初动了心思,但他们一看到王孝杰随行的两个家将,立即偃旗息鼓,不作他想。

    好在没有硬来,否则以王孝杰一直受帝都关照,他若有事,只怕整个京兆新丰官场都给那位大将军翻了过来!

    王家府第热闹得不得了,为庆贺王孝杰起复,王府大排宴席,京兆新丰官场、城里乡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和乡人们济济一堂。

    正厅里,韦坐上左首(为尊),王孝杰坐了右边,贺客一一上前敬酒。

    老友相见,分外亲热,这韦是个念旧的人,与王孝杰对干,倒有十之七八是王孝杰敬他的和他敬王孝杰的,喝得畅快,忍不住高叫道:“取纸笔来!”

    “大将军要写诗了,快快快!”王孝杰一迭连声道。

    取来纸笔,韦大将军起笔处,先令人暗笑再到倒抽凉气!

    他写的字实在是太丑了!

    但他写的词意实在是太勐了!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完,不禁沉醉,而厅上鸦雀无声!(未完待续。。)

第五一六节 武后气度

    是日韦醉酒,宿于王府,他一觉醒来,自有亲军服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