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4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诏曰:“礼部尚书韦待价执掌大礼仪,该为山陵使!”

    然后对于刘审礼的从军申请,竟亦不理,刘审礼只能继续做他的工部尚书,端的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裴炎出殿,与属臣曰:“陛下刚愎自用,若不改正,难持久也。”

    或有人谄事新君,将裴炎的话告之皇帝,皇帝逾恶之。

    而同样有人把事情报告给武则天,此时的皇太后,只在深宫中崇道念佛,悼念亡夫,不理政事,闻讯后微微一笑道:“韦待价有韦帮忙,刘审礼也不会不管,皇儿所选之人妥当。”

    至少李显还没有彻底荒唐,另有一位检校礼部尚书武承嗣,同样执掌大礼仪,没选派上他,若是他,那就害苦大家了。

    没有皇太后干预,于是圣旨颁布,以韦待价为山陵使,加个尾巴:着工部择能员佐之。

    尾巴是裴炎所加,他也怕啊,万一老韦叔搞砸了呢!

    责任着落在工部头上,那么韦与刘审礼不会坐视不理。

    他是对的,韦招了郭待举、韦待价和刘审礼一起到公主府里商议山陵之事。

    郭待举负责给钱,他必须参与。

    道德坊公主府的迎风阁高有三层,可望见洛水,迎风吹来,时为新春隆冬,冷嗖嗖地。

    冷也有好处,韦请大家打羊肉火锅。

    大家见了面,韦待价大叫道:“老刘,你害俺不浅!害得俺不能去倭国花差花差!”

    他向往地道:“听说那些倭女十分**,俺正想见识见识一下。”

    话出口,让韦们恶寒不已:“老韦叔的口味重哪!”

    韦待价督师丰州,结果突厥人望风而遁,甚至怕伤害了他,招惹来韦这个凶神恶煞。

    丰州地界三百里内,鬼影都没一个,同行的史万超和令狐笑唉声叹气不已,史万超天天跑到他的帅帐里晃荡道:“叔,你确定不是来这里度假的吧?”

    韦待价是个好人,写信向韦抱怨,说很郁闷哪,韦就荐举他去倭国花差花差。

    倭国地势狭小,无回旋余地,老韦叔想砍谁就砍谁,而且倭国金银多,老韦叔搬些金砖银锭回家享受,有得打有得拿,不是花差花差还是什么。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刘审礼把大家的快活都给揽黄了。

    老韦叔不爽,刘审礼同样是愁眉苦脸:“唉,俺想打仗,想杀人放火,特m的要劳资去刨土吃灰!”

    两人都是苦瓜着脸,韦恼怒地道:“给我打醒点精神来,你们都是尚书耶,三品大员,位极人臣,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其他人还用得着活吗?”

    他转向郭待举道:“烦请郭尚书开导开导一下这两位尚书爷们!”郭待举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但韦还是习惯了以当初他是都尉时称唿郭待举为兵部尚书衔。

    郭待举倒是笑眯眯地,他对韦待价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韦尚书,虽说不能够去倭国花差,但山陵使也是个重任,而且升官也快……”

    韦待价摇头道:“俺就是不想升这么快的官!”

    郭待举哑然,别人还嫌升官升得慢,这位爷倒好,有得升官也不想升。

    因为他怕升无可升!

    现在韦待价散官是正四品上的正议大夫,升到三品散官就升无可升,这时侯,朝廷会将其闲置,否则他再立功时,怎么样去作酬劳?

    做山陵使,顺利的话,一年完工,一年就可以升官,而且山陵使意义重大,升官的力度大。

    去倭国当都督,一任起码三年,还不一定能升官。

    不升官,那就有得做咧。

    “老叔父,升官不升官别想这么远,你既然领了圣旨,先把山陵使做好再说。退一步来说,实在不行你还可以帮我养马嘛!”韦则劝解道。

    “刘尚书,驸马爷若去北方主持军务,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你还怕打不了仗吗?”郭待举道。

    “是啊!”韦也同意道:“俺在北方的话,就有你一碗饭吃,放心!”

    一想也对啊,于是刘审礼笑逐颜开,而韦待价则化悲痛为力量,狠狠地吃起羊肉,等待着他的升官命运到来。

    吃吃喝喝着,面对着一帮死党,韦也畅开心扉道:“你们不爽,我同样不爽,我让老叔父去倭国,是想进一步观察,我想,我想灭亡倭国!”

    大家一惊,不由地停下了筷子。

    “老叔父去那里,帮我经营,若是好的,那么我就不一定灭亡倭国,现在我还拿不定主意。”

    按他之前所想,他要将倭国亡国灭种的,但给高宗皇帝劝说了一下,就犹豫不决,想让韦待价先去坐镇,不想失算了。

    刘审礼归队是好事,将军中有的合适冲锋陷阵,例如史万超、杨成献之流,也有的攻防兼备,例如刘审礼和范无伤,若果一路打下去,新打下来的地方需要都督管治,刘范之辈就是合适人选,而史万超这些人则不成。

    工程事务固然重要,战争才是主旋律。

    战将不缺,懂得治理的军管干部严重短缺。

    马的巴子的,李显鸟人乱弹琴,坏劳资大事!

    宝宝苦,但宝宝当众不说,只对好朋友们倾吐心事。(未完待续。。)

第五五七节 大风波

    韦、郭待举、刘审礼、韦待价很快敲定了干陵的大体事务,设定预算。之后,韦、刘审礼、韦待价带着工部工头、工程兵部队指挥官一起动身,前去到咸阳的梁山视察那里的高宗万年吉地。

    很快地,三大臣联名上奏,将干陵事务列明:

    因山建陵,掏空一座山,在山腹里建立帝王陵,陵区则仿京师长安城建制,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让大行皇帝生前在长安,死后也在长安。

    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预计建成的建筑美轮美奂,如韦加上去的三道凯旋门,为首次所见,分为破突厥、灭高句丽、亡吐蕃三门,无一例外均以皇帝为主角,突出了他的高大形象,运筹帷幄,文臣武将簇拥,展示各个的关键性战役场面,昭示了皇帝的巍巍功业。

    进谒陵园时,从三道凯旋门下走过,充分领略大行皇帝的武德。

    就连初次见到沙盘的现任皇帝李显看得都是一楞一楞的象个乡巴佬,万分羡慕:“自己大行的时候有没有这么给力的大臣来为他规划这么好的陵区!”

    他这个想法要不得,很快他就有麻烦了。

    而武则天看到后,连连点头,只稍作修改,下旨按照这么办。

    朝廷有钱,国力充盈,又有良好的设计师,调动最好的工匠、工程兵一齐动手,韦待价干脆在工地那里驻扎,专心做他的山陵使。

    而韦、刘审礼两工部尚书都请假壹个月,一起帮韦待价打基础,同样吃住在工地上。

    现时干陵重要无比,朝廷准了,恰好让他们避开了大风波。

    ……

    弘道二年(六八四)正月一日,以中宗即位,改元嗣圣。

    中宗皇帝李显召中书令裴炎议事,一曰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裴炎爽快道:“此乃应有之制!当行之!”

    二曰擢皇后父亲,普州参军韦玄贞为豫州刺史,裴炎略一皱眉,但答应得很快。

    一般地,新晋皇帝即位,都有提升外戚宗族的动作,司空见惯,是以韦玄贞顺利升官。

    过得几天,李显找来裴炎说:“朕欲擢韦刺史为侍中,裴公以为如何?”

    他的口吻是肯定的,以为自己皇帝之尊,裴炎必从之。

    不料裴炎说道:“侍中者,宰相也,非同小可。臣闻宰相必起于州部,勐将必发于卒伍,若陛下想提拔韦刺史,待其做足一任,进为尚书,可为侍中也!”

    皇帝此举,乃坏了规矩,参军升刺史没几天,又升到侍中,属于超擢。

    亦不是不可能,但裴炎知道韦玄贞没这个本事。

    当初韦待价做得很大官了,也很久了,人家让他当吏部尚书,他都不敢接下来。

    超过吏部尚书的侍中,区区一个参军就敢坐!

    不要害了大家!

    照顾着皇帝的面子,裴炎话说得很婉转了,但李显强势地道:“不然,朕之岳父,素有大才,可当得侍中。”

    皇帝的花花肠子,裴炎心知肚明,他这是要抢权。

    现在的三位大宰相,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他资格太老,又得军方支持,李显招惹不得。

    中书令裴炎,是大行皇帝遣诏的辅佐大臣,李显不能够轻易否他,那等于否定父皇,是为不孝,这名声不好背。

    只有侍中刘景先可以替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