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5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言惊骇大殿,无论敌我,都对他的风骨钦佩无比!

    今天大朝议,议立皇嗣(太子),乃帝国传承千秋大事,岑长倩等与武承嗣等作激烈交锋!

    之前,凤阁舍人张嘉福使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则天侄武承嗣为皇太子。

    声势浩大,虽不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也百官噤言,从之者众。

    无它,得保身家性命耳。

    否则“例竟门”会直着进去,横着进来。

    酷吏正在无事生非,在旁边虎视眈眈。

    武则天将王庆之等人的表章交付群臣商议,招致岑长倩、格辅元和欧阳通的坚决反对!

    就武则天而言,她是左右为难,她以武周代李唐,想到的是一劳永逸,彻底将李唐打翻在地,那么就得武姓为皇帝。

    否则,她之后,李唐卷土重来,能有她的好果子吃?

    因此侄子武承嗣被议立太子,她至少没有反对。

    但重臣们反对,这些大臣,属于“实务官”,有很强的能力,处理朝臣很给力,真要罢黜,老武同志还下不了这个决心。

    此议遂搁置。

    ……

    坏人好事,武承嗣自然将岑长倩等人恨之入骨,只是见到岑长倩等人的权柄依旧,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但他们不会轻易放过岑党,不久后,给他们找到了机会。

    武则天抬举佛教,升佛教于道教之上!

    李唐王朝以老子李耳为始祖,尊崇道教。

    武则天则天改唐为周,以佛徒上《大云经》称女主当王天下为契机,天授二年(六九一)四月二日,遂下制言释教开革命之阶,宜升道教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

    是年,则天亲加跪礼,迎神秀禅师入京上殿,又常问道于道场。佛教遂风靡天下,王公士庶竞至礼谒拜伏。

    她给这些着名僧人很高的礼遇,并出钱修寺造像,如着名的龙门奉先寺毗卢遮那佛像就是在武后直接支持下雕凿的。

    如此,佛教极是尊崇,武则天又召集群臣,欲令各州置大云寺。

    大云寺始建于唐代(公元690年)。大云寺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制颁天下,令两京诸州”所修建的,其目的是利用佛教为其登上帝位大造舆论。

    来是天授六年(690)四月,东魏国寺和尚法明等人利用这个故事,编撰了一部四卷《大云经疏》献给武后。《经疏》中称:“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武则天看后即刻颁布《经疏》于天下,令诸州修建“大云寺”。

    “郭尚书,各州置立大云寺,钱帛可够?”武则天温言问道。

    “陛下,经臣属计算,按大州五万贯,中州三万贯、小州一万贯建设各州之大云寺,国有380余州,实支出一千二百五十万贯,若按每年二百五十万贯开支,五年完成,对国家财政无大碍。”郭待举上奏道。

    “诸卿以为如何?”武则天问群臣。

    “然则,国家可有备用金?“文昌右相岑长倩质问郭待举道。

    “无有!”郭待举老实答复。

    岑长倩斥道:“尔身为地官尚书,国库不作预留,待到荒年与兵灾起时,尔如何交代!”

    郭待举羞愧而退,他是韦党羽,得韦授意对武则天要顺之,不可硬顶,如此失去了原则。

    “陛下!”岑长倩反对道:“两京当立大云寺,诸州就不必了!”

    武则天脸色阴沉,并未答他。

    看到武则天的态度,诸臣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修建佛寺道观,自我朝以降,皆量力而行,多由沙弥与道人汇集各方善信自筹建造,既不增加国家负担,又给出家人身体力行其修行,可谓美事!”岑长倩解释道。

    “今佛寺于诸州建造,耗资巨大,对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影响,令致国库无备用金,万一荒年、军用需要,国无支出,易出大乱!”

    “向往,陛下执政以来,国家财税渐增,年年有节余,此乃陛下德政所为!今若动用备用金,臣以为,国家人口渐多,驸马韦之前上奏的各县建‘医院’和‘妇婴保健院’得陛下颁布实施,乃是泽被苍生之举,可用此项资金增添各州医院或‘妇婴保健院’,万民当感谢陛下恩德,必为万家生佛!”

    他并未孤单,有一批官员跟随。

    岑长倩的提议是好的,可惜他的“政治正确性”没把握好。

    医院实用性强,但大云寺对于增长周朝统治的合法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岑长倩并不理解武则天因为得位不正而时时产生的焦虑感,夙兴夜寐!

    他的反对,让诸州修建“大云寺”难以推行,因为大唐朝廷颁布实施的圣旨,有皇帝署名与宰相的副署,方为合法的圣旨。

    武则天真要强推,照样可行,但这么重大的措施,无宰相副署,易给世人诟病。

    ……

    岑长倩正直的举动,给坏蛋们以可乘之机。

    武承嗣私下见武则天,赤果果地进谗言道:“过往,陛下欲兴大业,臣曰当诛李唐皇室及大臣中不附者,今岑长倩与陛下渐行渐远,已成阻碍,且党同伐异,其势将成,陛下宜明断!”

    武则天沉默片刻道:“虽然如此,然岑相公与国有大功,朕不忍心……”

    心里暗骂坏人由俺做,好人由您来做!但武承嗣唯有硬着头皮道:“岑长倩乃文昌右相,位高权重,若轻易触动,中外惊骇,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他给武则天献上害人之策,说得开心,眉飞色舞,待到讲到差不多时,武则天抬头望向殿门,武承嗣回头一看,却是释法宗大和尚来了。

    大和尚一到,武则天就吩咐道:“婉儿你与魏王去拟旨吧,差不多意思就行了。”

    于是一旁的上官婉儿及武承嗣告退,另找地方写旨,与上官婉儿同行,武承嗣突然有种冲动,问上官婉儿道:“上官郎中,我这么做,你很bs我吧?”

    “我完全理解,你有你的立场,没什么bs你的!”上官婉儿油然地道。

    “你这么想就好了!”武承嗣欣慰地道,看着苗条窈窕、容貌过人的上官婉儿,武承嗣心痒痒地道:“上官郎中,明天中午我请你吃饭!”

    上官婉儿白他一眼,巧笑倩兮地道:“好啊!”

    这么容易,武承嗣受宠若惊,岂料上官婉儿来个转折道:“你等驸马回来,你再向他说!他若同意,我就去!”

    顿时武承嗣苦笑着摇头不止!(未完待续。。)

第六九五节 大站队(二)

    诸官知道朝廷旨意着岑长倩外出巡边,针对东突厥与朝鲜半岛,进而巡察北方防务后,无不惊诧。

    这点事儿,用得着文昌右相出动?

    近年来,随着黄河边上三座受降城及辽东(契丹故地)的受降城建立起来,挤压东突厥人的生存空间,战略形势大好,同时边将敢战,战术应用上亦很成功,东突厥不足为患。

    朝鲜半岛也是如此,它与大周(唐)的关系密切,对大周国内形势非常清楚(会汉语的朝鲜人相当多),韦这等凶人在,曾放言说过往不是他主导的对朝鲜半岛战事,若是,会让朝鲜人知道怎么样做人!

    有一个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战功卓着又兵权在手的大将军镇压四境,朝鲜人乃至于倭人对于大周相当恭顺。

    换言之,北边无事!

    纳言欧阳通沉声道:“朝廷,变心了!”

    岑长倩无言地拍拍他的肩膀,说出了两个字:“保重!”

    “保重!”说起来多么容易的事但做不到!

    ……

    他奉旨出巡,车驾到达郑州,尚未过黄河时,只听得后边鸾铃大响,却是一队朝廷禁军冲来,为首一个矮丑锉厉声道:“有制召岑长倩还京!”

    说话者,武懿宗也!

    岑长倩就在黄河渡口边上接了旨意,旨意很简单,只说召他回神都,由武懿宗负责护送!

    这一护送,到了神都后,岑长倩被护送进了例竟门,进制狱!

    “皇上有旨,着来俊臣审理岑长倩叛逆之事!”

    很快地,岑长倩一家人都团聚了,酷吏们将他一家男丁都捉进制狱,岑长倩五个儿子,一网打尽。

    大堂上,象活阎罗的来俊臣脸容阴深可怖,对跪在地上岑长倩的儿子岑灵源道:“我这里有份供纸,你签了罢,否则,就让你走一遭了!”

    岑灵源一看,写的竟是岑长倩与判纳言事欧阳通、同平章事格辅元等数十人谋反之事。

    写得翔实无比,某年某月某日,岑长倩与谁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