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6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庙堂上不进则退,武承嗣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他只有一条路黑到底。

    如武承嗣争了,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而武攸暨不争,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吗?

    武攸暨感到茫然!

    ……

    对比于武家兄弟心绪迷茫如起大雾,周矩却是春风满面,他这些天来,家中端的是贺客盈门,同僚们纷纷上门庆贺他搞定了大和尚,为国除奸!

    虽说后来下手的是武攸暨,但没有周矩的弹劾为引子,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

    既然大和尚彻底出局,周矩放下心来,对于之前为了避祸而决定去西域任职不无后悔。

    西域虽说是建功立业的善地,但是也太艰苦了。

    据说那里地方偏僻,自然环境恶劣,人生地不熟,又没什么娱乐,每天只是忙于工作!

    家里人也劝他不要去,他不禁动摇。

    遂偷偷找了工部侍郎崔千寻问道:“此事已了,虽说到西域是升官的,但我做这御史还是觉得……”

    他的声音低下来,因为崔千寻冷冷地看着他,数落道:“什么叫做得寸进尺和鼠目寸光呢!就是周大御史了!”

    这话有点过分了耶,周矩也沉下脸去,却听得崔千寻点明道:“你去西域,省得陛下看到你!”

    一言惊醒梦中人,周矩大汗,揖礼道:“多谢崔公提醒!我立即出发!”

    想想啊,他搞掉了女皇的面/首,万一女皇想起大和尚的雄壮,又见着周矩是始作俑者,则周矩就有麻烦!

    别说他怕,即使是疏不间亲,负责行动的太平公主,心中也有障难。

    她听说侍奉她老娘的御医沈南蓼辞官,被放归故里,离开了神都。

第八四二节 国好帝不安

    事先并无预兆,大和尚归西,无人与沈南蓼竞争,他独得圣宠,为什么要走呢?

    太平公主的消息灵通,很快得到报告道:“是沈御医自个儿上书求去的,他并无触怒陛下,离开的时候,陛下还曾赠他百两黄金归家!”

    “那为什么他要走呢?”

    报告的寺人变得期期艾艾地道:“据说沈御医离开时形容枯槁,脸色腊黄,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竟有此事?!听得太平公主目瞪口呆!

    这样的事情……太平公主觉得棘手了。

    暂时没有想到什么好方法,时间推移,挨近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时为武周万岁登封二年,正处于繁盛阶段,在过去的一年里,国政蒸蒸日上。

    西边,有韦吊打大食,战事虽然激烈,但韦稳占上风,胜利的捷收让神都人民收到手软,一觉醒来,韦又占了好些地盘。

    北边,曾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后汗国可汗默啜请降!

    东突厥为前后汗国,前汗国于唐初被灭,后汗国于高宗末起事,本来他们人强马壮,自认是羽翼丰满,也确实实力强横,有二十四州突厥酋长一起参加造反,控弦达数十万人!

    可惜他们遇到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韦,以致于他们竟不敢战,远遁漠北,待到韦远出黄河大几字形的“横”部地区筑受降城,进可攻,退可守,河西走廊养马地控制在韦手里,韦从来不缺马,他麾下兵将个个象小老虎般敢战,占据了水草丰茂的漠南,东突厥后汗国其势大劣。

    之后韦经营西域,虽然不在国内,那些将领有韦给他们兜底:“死也不用怕,打输更不用怕,有我在!只要敢战,不必多虑,谁若是怂了,劳资让他做回文官,永远不得带兵!”

    他不止是这样鼓励(或者是恐吓)大家,他还给大家留下了对付突厥人的方法,套路不少。

    “依托坚城,避敌锋芒,击敌疲处!”

    “春天来了,正是杀戮的最好时机,他们(突厥人)的马匹闹春瘦,我们的马在冬天有粮食吃不掉膘,就去杀那些跑不动跑不快的突厥马也!”

    “要敢打,请他们吃毒箭头!”

    ……

    韦的手段是非常狠毒,杀人杀马,尽无心理负担,

    加上后勤保障得力,军队嗨翻了天,英勇敢战。

    管财的户部尚书郭待举与他同穿一条裤,对北方军队的支持不遗余力,钱粮、物资、装备从不缺乏,处理得妥当!

    最关键还是武则天的支持,但是武则天只接受韦举荐的北方守边诸将,而武三思屁声不敢出。

    武则天一直没调动郭待举的位置,任由他优先供应北方军队,她的耐心收到了回报。

    东突厥后汗国实力年年下降,他们没有了相对温暖的漠南和漠南的水草,牲畜死得多,居住在漠北虽然相对安全,可是太冷了!

    白毛风(指大风降温和降雪的天气,因狂风扬起地面的积雪如同屡屡白色毛发而得名)一起,牲畜大面积死亡,没有了牲畜,突厥人没有活路。

    国有良将,有如大鼎镇压四方,过往,还有许多吃里扒外的家伙为了一点小钱会将中原的盐巴、茶叶、铁器等关键性物资供应北方胡族,给他们输血。

    然而韦说了谁敢这么做,就抄家,男的杀光光,女的通通为奴。

    鼓励出首,可得三分之一家产!

    于是那些家伙销声匿迹,东突厥什么都缺,日子越来越难过,越来越多的突厥人到黄河边上的受降城归降说:“我们原来都是大唐的子民,被酋长威胁,不得不参与造反,今我等愿意回归大唐,成为大唐子民,绝无贰心!”

    受降的边将说道:“好啊,欢迎归顺,起汉名学汉字用汉文吧!取消酋长,归由地方官管辖!”

    自太宗朝以来的民族政策彻底改变!

    过往强大胡族归降,唐王朝让他们聚居,以酋长为州刺史进行管理,不强制他们改变习俗与文字。

    但现在必须汉化!

    都快活不下去了,还管他说什么文字的,因此越来越多的胡族归汉,东突厥后汗国可汗默啜见大势已去,再不投降,身边没什么人时卖不出什么好价钱了,因此他带了民众足足十五万,牲畜五十五万来投。

    武则天大喜,派了武三思迎降,在丰州、胜州、灵州、夏州、朔州、云州、易州和代州共八个州安置他们,确保汉化。

    并将酋首等送入神都,大肆铺排,以展威风。

    封了默啜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因其功大,可世袭罔替。

    这些年来,武则天打倒了李唐家族及世家大族,许多官位出缺,她用科举选官,在韦的提议下,首创殿试,所录得的进士都是她的门生,如此她说什么,执行率很高。

    当她推行胡族汉化时,比起以往的官员看不起胡人,武则天的进士们能更好地贯彻她的主张,让胡族汉化工作做得比较成功。

    北方遂平,武则天高兴,臣民同样高兴,那可是消除重大的威胁,须知北方胡族强盛,闻其南下者,帝都君臣均夜难安寝!

    当春节临近时,户部上了个折子,表奏曰国家税收增加了百分之十,而经济则增长了百分之十五!

    说来好笑,武则天上层的鬼打鬼,却对下层民众没有多大的影响。

    民间经济异常强劲,其实是对民间束缚的进一步减弱,有如改/革开/放的腾飞之势,民间各阶层都得到实利,同时官府提薪百分之五,整个社会一派兴旺繁荣!

    政治上,武则天动作不断,登嵩山,封神岳,大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

    又进尊号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于九月,甲寅(初九),太后合祭天地于南郊,加尊号为天册金**圣皇帝,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女皇进一步,百官多有得利,也跟着花差花差,制内外官三品以上通前赐爵二等,四品以下加两阶。

    到了年终的春节前,整个社会都是一片喜气洋洋,觉得“我们走在大路上”,大家欢唱从西方流传来的驸马都尉新歌《我们走在大路上》,只觉得意气风发,期待来年更好时,宫里却传来不好的消息:圣躬欠安!

    太医请了脉方,写下症状,认为是武则天肝火过旺,气血充足……可用凉药!

    结果呢,太平公主看过药方,将太医院掌院叫来臭骂一顿!

第八四三节 五郎来了

    将药方甩到他的脸上,太平公主劈头劈脑地痛骂道:“陛下既然火气上升,当用凉药许许降火,你却用上虎狼之药,啧啧,看看有什么,大黄、生石膏都用上了,大黄性苦寒,生石膏可退高烧,你太医院这样开药,有种啊,待本宫将你们统统发西域军前效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