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1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者后来,曹操率军转战襄阳,赶来救援郭嘉的于襄阳作战的大军。不料当时郭嘉已中了诸葛亮的奸计,襄阳城内一战,郭嘉大损兵马,甚至失去了双腿,若非曹操赶援及时,恐怕郭嘉将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之后,郭嘉虽失去双腿,大败于诸葛亮之手,但却并无因此颓废,更思出了一条高深绝伦的计谋,瞒过了诸葛亮,使得三万荆州军几乎淹死在襄江之下。潘凤、张飞二人更成为了魏军的砧板鱼肉。曹操本欲借此使诸葛亮投鼠忌器,但无料到,在曹操自以为得志,想诸葛亮无计可施,束手就擒之时。变故又生,东风忽来,一场诡异地火雨降落,使得魏军大乱,潘凤、张飞拼死逃脱。最终曹操不得不收军撤走,结束持续近有半年之久的襄阳战事。

    且说诸葛亮于岸边接应糜竺、糜芳的船队后,见潘凤、张飞虽伤势严重,但所幸性命无碍。诸葛亮当即下令,撤兵收军。待诸葛亮回到襄阳后,速命医者来治疗,得知潘凤、张飞只需静养数月,伤势便可复合。荆州一众文武听言,方才落下心头大石。

    时间流逝,如同白驹过隙。半月后,诸葛亮于襄阳,将后续各事安置皆定。曹操撤回樊城之后,并无再起兵之意,其间两军于襄江上,互换俘虏。诸葛亮以李典等魏军将士,从曹操手上换回了潘平。之后,曹操在樊城歇息些许日子,班师回朝。

    诸葛亮见曹操撤回洛阳,遂聚合荆州一众文武于大殿内议事。只见诸葛亮坐于高堂,一众荆州文武施礼毕,诸葛亮脸色淡然,轻摇鹅毛扇道。

    “幸赖诸公齐心协力,曹老贼已撤回洛阳,其近年兵力耗损极大,一年内难以再起战事,染指荆州。主公远走西川已久,我等亦是开始着手准备,入川之事。益州乃天府之国,昔年高祖正应得此福地,方才得以建造帝业,开创大汉王朝。倘若主公可得之益州四十一州,在集合荆襄之众,便可建立夺天下之根基。即时我等南联江东孙氏,西抗河东文氏,北伐中原曹魏,徐徐图之,主公帝业可成矣!!”

    诸葛亮字字铮铮,一众荆州文武听得意气顿生心头,无不脸上涌起欣喜之色。不过马良却是皱着眉头,出席作揖而道。

    “话虽如此。但眼下局势对我军尚且还是极其不利。曹老贼虽撤军而退,但其麾下尚有不少兵马屯于樊城,对荆州虎视眈眈。且江东孙氏虽与我军有盟约,但其亦在长沙、桂阳之地大肆屯兵,窥视南郡、江夏之地。同时,文不凡又命其结拜义弟徐公明屯兵三万于上庸境界,提防我荆州兵马入川。此三方势力,将荆州死死困住,我等如何筹备入川事宜!?”

    马良此言一落,一众荆州文武听言,皆脸色一变,不少人露出忐忑之色。诸葛亮听言,灿然一笑,不慌不忙而道。

    “季常不必过虑。曹操大损兵马,虽于樊城屯兵,但却不敢贸然而动。至于江东孙氏,眼下孙伯符丧命于曹老贼之手,江东一片大乱,人心惶惶,自顾不暇,纵使我军在此时入川,他等欲要攻取南郡、江夏,亦是有心无力。如此一来,即时只需留一员神勇大将把守荆州,便可力保无失。当下局势,曹魏兵力大损,东吴内局不稳,正是我等入川的大好时机,否则待时日一过,两方势力皆养成气力,悔不及也。至于那徐公明,若亮所料无误,不需多久,其必会撤出上庸境界!”

    诸葛亮胸有成竹,说得马良连连诧异不止。且说诸葛亮话音刚落,忽有一员兵士风尘仆仆,急急来报。原来这兵士乃是刘备从西川遣来回报战况的使者。

    当下这来使施礼毕,立即将西川战事一一道出,言刘季玉已死,被西北大将赵子龙所杀,如今西川诸臣,皆投诚于刘备麾下。刘备尽得西川大权,在西川诸臣拥护下,暂领益州牧之职。同时西川与西北两军恶战连连,两军耗损极大,文不凡暂止战事,退回安汉。时年南蛮王孟获造反,刘备为暂稳局势,割让梓潼、巴中两郡。当下正欲请诸葛亮派兵望西川救援,稳定西川局势。

    此报一落,荆州诸臣脸色各变,有欣喜若狂的,亦有忧虑踌躇的。诸葛亮闻报,嘴角笑容缓缓翘开,凝声而道。

    “蒙苍天保佑,主公终得益州,益州乃兵家必争之地,非乱世之主不可居之。如今只要平定益州乱势,主公霸业之根基便成矣!”

    诸葛亮言未绝,孙乾踏步而出,眉头深锁而道。

    “可眼下主公于益州兵力微薄,虽对南蛮暂且忍让,割之梓潼、巴中二郡,但南蛮毕竟是外族之人,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怕其贪心不足,不久便会染指益州其余郡县。军师宜速发援军,赶往益州救援!”

    “公佑所言极是。南蛮之民,素来不尊我大汉朝廷,人多不习王化,当速速除之,将其驱逐出益州之地。可眼下我荆州受多方势力所困,根本无路可行。不知军师可有计策?”

    孙乾说毕,伊籍便出席附和。诸葛亮毫无急色,轻轻摇摆手中鹅毛扇,向席下一众文武说道。

    “南蛮之事,不需过急,自有他人为我等将其驱赶。”

    马良听言,脸色一怔,加之又回想起刚才诸葛亮断定徐晃定会撤离上庸境界,当即加以推算,立即察觉到一丝蛛丝马迹,连忙张口出言问道。

    “冠军侯文不凡素来对异族之人极其憎恨,欲要除之而后快。昔年西、北羌胡几乎被文不凡剿灭殆尽。莫非军师料定,文不凡为伐南蛮,放弃对我荆州的围困之势,将会将徐公明于上庸境界的三万兵马调离!?”

第九百七十三章 乌桓造反(上)

    诸葛亮听马良这一分析,皓目刹地射出两道精光,心中暗暗称叹,颔首而道。

    “知我者,莫若季常也!季常所言正是我心中之意。文不凡对异族之人,素来以暴而治之,将其屈服于麾下。时年在西北之地的西、北胡民,皆被文不凡驱为苦力,沦为奴隶。故而天下各地异族之人,无不对文不凡又怕又恨。倘若文不凡起兵讨伐南蛮,势必遭南蛮拼死而抗。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即时我等于荆州蓄势待发,待文不凡与南蛮两败俱伤,再倾势而攻,如此一来,不但可将南蛮驱逐出境外,亦可收复梓潼、巴中两郡,平定益州乱势!”

    马良闻言,脸色连变,不禁惊呼而道。

    “此实乃一石二鸟之计也,军师高智,良实不及军师万分之一!”

    “哎!季常不可妄自菲薄。你心性谨慎,且有急智,识得随机应变,到时我出兵西川,荆州这里还需多多依仗季常。”

    诸葛亮把扇一招,柔声而道,似乎对马良极为赏识。马良听得心花怒放,拱手作揖拜谢。

    “幸蒙军师如此赏识。良必尽心竭力,不负军师厚望!”

    诸葛亮料定徐晃必将撤出上庸境界,当下于一众荆州文武各做调令,整备兵士,调集粮草辎重,以备不久后的西川战事。荆州文武纷纷接令,遂各自安排,置办诸葛亮所吩咐之事。

    且说曹操班师回朝,刚回到洛阳城内,忽有快骑回报,报之在数月前与乌桓之战事。

    原来在数月前,乌桓听闻曹操出兵荆州,江东孙氏忽然偷袭徐、兖两州。乌桓之主,蹋顿单于以为中原即将大乱,尽起族中兵士,于平州造反。蹋顿单于率领近十五万乌桓兵,长驱直入,连破关口,将要杀到幽州境界。

    幽州牧曹昂,速派使者望洛阳报信,荀彧得知,速报往曹操。曹操当时刚平定徐州祸乱,听闻乌桓造反,雷霆震怒,速令人回报荀彧,于幽、冀两州聚集三万兵马,由其膝下曹昂、曹丕二子统领,讨伐乌桓叛军。同时又令曹纯,拔三千虎豹骑前去助战。

    却说曹丕于冀州听令,立马聚集一万精兵,赶往幽州境界,与其兄曹昂麾下二万幽州兵并合,与乌桓相抗于白狼山下。

    且看于数月前,在白狼山下战事。当时尚是春季,细雨绵绵,乌桓十五万兵马于白狼山上结营下寨,数十营寨漫山遍野相连,煞是令人心骇。

    曹昂与曹丕聚兵三万把守关口,蹋顿单于使前队搦战,辱骂百端。曹昂见军心动摇,知其二弟曹丕素来多谋,便与之问计。曹丕一双晶亮的枭目烁烁发光,似乎并无因乌桓的人多势众,而有半分惧色,反而眼中尽是欲要借此立功的强烈**。曹丕当下教其兄,乌桓之人虽是彪悍,但却不识用谋,不过一群蛮民,若与之正面厮杀,乃下策也。当下便先任其放肆,静待时机。曹昂听言,亦觉得是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