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粮草只够维持两月,也就是说张济要在两月内攻取偃师,取得补给,才能继续河东征讨之行。

    而今日原本占据上风,却被文翰力挽狂澜,打得大败的张济,内心此时不由生了一丝撤退之意。但又想得董卓的脾性,若是他如此虎头蛇尾的逃回洛阳,必定遭到重罚,甚至很可能连项上脑袋都保不住。

第三百一十章 隐藏的高人

    更新时间:2012…08…23

    想到此,坐在正席上的张济很快就将撤退的念头捏断,然后又望向席下的李催,而李催则很直接地将目光投给了贾诩,其他书友正常看:。

    贾诩却是眼观鼻鼻观心的不作一言。贾诩不发言,李催就更不敢发言了,连忙向张济摇了摇头,表示他也无注意。张济很是烦恼地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让李催还有贾诩离开。

    “文和呐。如今粮草不足,将士士气低迷。这如何是好,还请文和教我。”

    出了帐篷后的李催,神色恳诚,对着贾诩作揖,:。贾诩望着李催,淡淡道。

    “若是,现今我叫李将军和张将军撤军,回去洛阳,向董公领罪并说明其厉害,然后再立下军令状,重整大军,再来征讨河东。李将军会同意吗?张将军又会同意吗?”

    李催神色一怔,脑海里升起董卓怒火滔天的样子,脖子就不由一缩,畏畏缩缩地道。

    “万万不可。董公脾性,文和你是知道的。若是他火气上头,只怕我这项上头颅保不住呐。”

    “所以,我才叫你立下军令状。董公虽然脾气暴躁,但他身边有一个李中令在提点。今日一败,全因在关键时刻,郭将军轻敌,不够重视河东军的厉害。

    如今,张将军和李将军皆尝过苦头,下次对敌定然会多加谨慎,这样一来,河东军也难以再找到空隙。只要李将军和张将军立下决心,势要将河东征讨,其心志必然能感染到董公还有李中令。到时,董公也不会多责怪你们,反而会大力支持你们,让你们将功补过。”

    李儒沉思了一阵,最终还是畏惧董卓怪责,犹豫不决地推搪道。

    “此事还容我多多思量。如今,我们麾下还有四万大军,粮草虽少,但也能维持两月。而且我毕竟不是军中大将,张将军也没那么容易说服…”

    贾诩听到李儒的话,当场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后,便不再理他,独自离去。

    而与此同时,在偃师城内。

    “主公,今日一役皆是我之过,是我没有料到凉州大军竟有高手坐镇,将我的计谋识穿,差点还害高将军丧命,酿成大错,志才甘愿受罚!”

    “不,三哥。是公明没有早一步发现凉州军的诡计,罪在于我,与军师无关,便让我一人独立承担吧。”

    “军师、四将军都无过错。是末将愚钝,不知及时撤离,才造成今日危境。这都是末将之过!”

    “好了,你们都起来吧。志才、伯义、公明,今日一役你们都无过错,若非你们随机应变,只怕现在的损失更大。

    偃师的县衙暂时被文翰征用,在县衙大厅上,文翰扶起了戏隆、徐晃、高顺。他们三人回来后,便是齐齐跪下领罪。文翰知道,今日一役,并不能怪责他们三人,好言安抚一阵后,尽量将戏隆等三人内心的愧疚、阴影清除。

    今日一役,徐晃所领的兵马阵亡二千,而高顺所领兵马的损失更是惨不忍睹,足足阵亡了三千余人,轻伤重伤的伤兵足有二千。而文翰所领的骑军,阵亡较小,只有两三百人。但饶是如此,伤亡的数量都达到了将近七八千人。将近是河东军三分之一的兵力。

    这也难怪,戏隆、徐晃、高顺三人脸色如此难看、愧疚。而文翰却不想,他们沉落在过去的惨痛挫择中,便将话题转移开来。

    “这凉州大军的高人到底是谁,我等的一举一动都好似被他一览无遗。若是今日,非是志才急智顿生,知得去烧粮来翻盘,那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啊。”

    说起这高人,戏隆脸色一凝,原本黯淡的目光立刻暴起了片片光华。

    “主公,此人计计毒辣,所谋之计都是将人逼入死境。以我所见,此人之谋略更要胜于董卓的智囊李儒。只是如此人物,怎会默默无闻,在董卓麾下除了李儒外,也从未听过有这般犀利的谋士啊。

    如此看来,此人不但计谋毒辣,更善于藏匿。若是我早知有这一号高手藏在凉州军中,绝不会如此贸然出计。”

    毒辣而又善于藏匿?文翰眯起眼睛,在脑海中快速阅过历史中记载的董卓麾下谋士,:。

    骤然,文翰眼睛一瞪,恨不得扇自己好几个耳光。

    “该死!!我怎么忘了这一号人物啊!!”

    文翰在心中悲然痛呼,他想起了一个他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超级谋士。那就是被人称为‘毒士’的贾诩,他奇谋百出,算无遗策。先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

    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并差点将绝世枭雄的曹操杀死。若**韦忠心护主,以一人之力,挡住张绣的大军。只怕曹操便要丧身在宛城,而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也是在那一役死去。

    正如,戏隆所说,贾诩出计,计计毒辣,将人逼入死境。正因贾诩谋略超绝,所以即使贾诩谋杀了曹操最心爱的大将和大儿子,曹操也狠不下心杀他。反而重用贾诩,赢得贾诩诚服,尽显枭雄本色。

    而后来,贾诩也并无令曹操失望。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的身影。

    同时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又是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是他暗中协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其官为太尉、魏寿乡侯。而且,据说司马懿一生在曹操集团中,最为畏惧二人,他们两人未死之前,他一直都不敢展露野心。一个当然是绝世枭雄曹操,另一个则是毒士贾诩!

    而同时贾诩,善于隐匿,又表现在他加入曹操后的做法。贾诩常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而且他从不与人争功,但却永远知道,曹操何时需要他,他出计都是在最适合的时候。

    在后世某个评论家大师,曾如此评论贾诩,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贾诩是不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文翰并不清楚,但他很肯定,此人绝对是恐怖难敌,因为就在今日,文翰已是尝试过他的毒辣,:。今日一役,也是他有史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

    想到贾诩,文翰脸色一阵后怕,戏隆见文翰满脸都是冷汗,神色呆滞,连连喊了文翰好几声,文翰才反应过来。

    “志才,传令下去。加派防守,千万不能再贸然出击。那高人,名叫贾诩。与此人对敌,不能有些许,些许的松懈!”

    这是戏隆第一次见到文翰如此凝重,凝重得让人感觉到他有一丝畏惧。戏隆不觉心中紧张几分,重重颔首。

    河东军和被其征伐的凉州大军第一次的战役,以两败俱伤收场。过了数日后,两方各无任何动静,文翰因为发现贾诩的存在,事事谨慎,唯有据城而守的念头。而凉州大将张济也曾领着李催、贾诩等将士观察过偃师城,见偃师建好一座瓮城,全然一副据守不动等敌来攻的态势,张济就一阵头大。

    “难道这文不凡,早知董公会派兵来征伐?否则,这偃师怎会防备如此森严,而且这瓮城一看就知新建。”

    张济摇了摇头,满脸的苦恼,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军中的粮食就会越来越少,留给他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而一旁的贾诩,看着固若金汤的偃师,亦是暗暗赞赏,对文翰的河东集团不觉地看重几分。

    张济想了好一阵子,也未想到如何攻破这偃师城,而除了偃师城外,若是要攻入河东,就必须要借路河内、或者远走弘农。眼下时间紧迫,远走弘农是绝不可能,至于河内太守袁本初又刚与董卓翻脸,几乎是不可能会借路给他。所以,张济要攻入河东,除了攻破偃师城外,别无他选。

    张济连连叹气,想到当日李催连连说出妙计,便向他询问起方法。而李催肚子根本无墨,呃呃的好一阵子后,又不好当面询问贾诩,:。只好向张济说到,他一时也想不出任何破敌方法,请张济再给他一点时间。

    张济很是无奈,又是观察了偃师成好一阵后,便领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