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警之索马里-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眼前这个男人,在索马里这里,在这个工业程度尚不及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欧洲工业水平的索马里,居然有能力建造八万吨的航空母舰。这样的话,不管谁听到了,都不会相信。

    在现实的根据下,这样的说法根本是不可能成立的如果说,李岚已经在索马里经营了二三十年了,把索马里的轻重工业都建立完善,并且造船工业能够挤入世界一流行列。那说出这样的话,还有一定的可信度和依据。然而,这些前提都没有存在。可是曾志华却打心里生不出怀疑的想法。

    “就当是坚信奇迹会出现吧!”对于本该坚定怀疑的事情,却生不起任何的怀疑后,曾志华也只有如此的安慰自己。

    “事实会证明你们对我的相信,国家永远也不会后悔对我的支持。”说完这一句,李岚便站起身子,继续道:“我们去走一走!”

    “我非常的荣幸。”曾志华起身道。

    走出政府大楼后,警卫已经把专车准备好,两人进入车内后,车子朝着造船厂驶去。

    车子慢慢的停靠在造船厂前,李岚对走下车的曾志华说道:“你等下要看到的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工业革命成果。”

    李岚说完后,没有理会一脸疑惑的曾志华,走进了这座完全被围起来的造船厂,后者连忙跟上。

    这是李岚第一次带着一个外人走进红警建造单位,曾志华也有很荣幸的享受到了第一次的待遇。走进这座占地超过一百万平方米的造船厂后,很惊奇的一点,便展现了出来。那就是,里面一个人都看不到。

    所有的设备全部都被包裹在全封闭的造船船台内,从外面看上去,这座造船厂就是一座非常四方的大型密封厂房,只有几个小门和面对海边的一个超级巨型卷拉门。

    李岚一路上都没有说话,曾志华也只是好奇的四处观望,看着周围平整而干净的地面,除了浅浅的积水外,甚至找不出任何的零件碎片。唯有这座神秘的铁皮房上,“22”这两个红色的阿拉伯数字带来了一丝不同。

    等李岚将他带入造船厂内部空间时,曾志华很干脆的将自己的上下颚张到一个极其夸张的弧度。

    特别是顺着电梯,径直来到造船厂内部的最高处,立于造船厂顶部的铁质过道上时,曾志华顿时惊呼了一声:“两栖攻击舰!”

    没有错,在这个代号22的造船厂内,正有一艘两栖攻击舰正在船台上,四周八个巨大的机械臂,正在来回的摆动着,在机械臂后方,三条巨大的传送带上,还有一个个巨大的船体模块,正静静的躺在上面,等待机械臂的舾装。

    “不错,这间造船厂是我的第22间造船厂,里面建造的是一艘两栖攻击舰。”李岚很干脆的说道。

    “好大的一艘。”曾志华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尽管他不是军工方面的专家,但是并不妨碍他对大型武器装备的了解。那闪亮的直通型甲板,还有未舾装完成的船尾部分,都在告诉他,这是一艘非常大的两栖攻击舰艇。

    而李岚刚刚言语中22这个数字,让曾志华更是内心一震,“你有几座这样的造船厂。”

    “二十四座,有两座在博萨索,八卦城周围有二十二座,还有超过十六座造船厂,正在施工中,过不了多久,我会拥有四十座这样的造船厂。”李岚嘴角微微一翘,淡淡的说道。对于曾志华的反应,他很满意,这就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效果。因为他不希望在和中华的交流中,一直处于被“救济”对象,成为弱势的一方,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实力,那就不具备话语权。

    以前李岚是没有办法,但现在,他就改变这样的态势。他要具备和中华平起平坐的姿态,而要想跟一个国家平起平坐,就需要拿出让一个国家足够重视的实力。让双方有平等对话的基本条件。

    所以,李岚让一号首长派遣代表团过来,就是希望借此向中华展示下自己的实力。照片、视频都不算数,而是要让中华的高层亲眼见到,亲自来感受一下,通过眼睛和触觉,这样一来,才有效果。否则,就成为了纸上谈兵,毕竟这种事情在外人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

    曾志华的确是被震到了,根据目测,眼前这个干船坞的造船台最少有两百米宽、八百米长。别说眼前这一艘两栖攻击舰,就是把美国那些十万吨的超级航母拿来,放下四艘也是绰绰有余。瞭望远处,这艘正在建造的两栖攻击舰,突然显得渺小起来。因为整个船台内部,超过二十根机械臂,也只有八个机械臂围着这艘两栖攻击舰进行舾装。还有十二根处于停止收拢状态。

    当他听到还有二十三座这样的造船厂后,并且有十六座这样的造船厂处于建造中,曾志华突然感觉到人生观被彻底的颠覆了。按照他的看法,单单这个船台,就可以同时开工建造两艘这样的两栖攻击舰,要是四十座造船厂都同时开工的话,那不需要几年的时间,一支强大的海军就要崛起了。(未完待续。。)

第218章 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ps:上个月555张月票加更!三章九千字已经送上,大家别忘了支持下订阅!

    ——————

    “那这艘军舰的具体数据能否告知?”沉寂在震惊之中的曾志华,半响之后才开口道。

    “详细数据到时候我会让人给你送一份,我就简单的说一下,这艘两栖攻击舰的性能不下于美国的黄蜂级,满载排水量、运载能力和美国的黄蜂级差不多,而我们安装的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的持久性,以及船体的坚固和耐久,都比黄蜂级要高出一个档次。它不单单可以承担一定的制空任务,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三十六小时内,将一支规模在两千人左右的海军陆战队加强营送到一千公里外的热点地区,是现代化的加强营哦。”说到最后,李岚还特地强调了一句。

    听到李岚简单的介绍,不知为何,曾志华似忽有一种廉颇老矣的感慨,就像他和李岚之间的年龄差距。中华海军的发展,似忽已经被眼前这个年轻人拉开了。中华保持着世界第一的造舰速度,这是美国给中华的名头,曾志华有种很强烈的感觉,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李岚保持着世界第一的造舰速度,全世界崛起得最快的势力,没有之一,堪称神之杰作。

    就单单这样的一艘两栖攻击舰,中华被外界传得沸沸扬扬的081,也比不上。这不是廉颇老矣又是什么?

    而就这样一艘两栖攻击舰,其强大的运载能力,就是071的三倍。一个海军陆战队加强营。那是许多国家团级部队的规模,是美国现代化军事转型的一部分。一个加强营一千多人近两千人,包含了mia2sep这样的主战坦克连。各种两栖战车,直升机,防空部队。其战斗力非常的强悍。哪怕是中华,也找不出这样的一支正式部队来。

    从眼前这个男人雄心勃勃的三十六小时中,曾志华看到了浓浓的自信心。特别是那句强调“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为前提,让他再一次感受到李岚麾下那种快速反应的战备素质。

    “我所有的军事建设,都是针对美国而去。所以,在武器装备的设计上,还有兵种建设的过程下。我会追赶美国。但也不会一味的去学习美国。跟随人家的脚步,是永远不可能超越人家。我会建设一支属于我的新型部队,这些装备就是这一切的开端。”看到沉默不语的曾志华,李岚再一次开口道:“如果我说的那些性能都是真的,这样的军舰,你满意吗?”

    “这需要经过仔细的核算,性能是很满意,但要购买的话,国内必须可以自己建造。”回过神来后。曾志华慎重的说道。

    “呵呵!”听到曾志华的话,李岚轻轻一笑,道:“价格方面会很公道,想必一艘美国最新黄蜂级的造价。能够让国内满意吧!我也不算他们后续的升级改造,整船给你,就是最后一艘黄蜂级的造价。当然,这要算上通货膨胀率。”

    “说实话。一号首长的给的指标很全面,他甚至告诉我。只要是专家们觉得用得上的,都可以购买。如果有了这样的一艘军舰,还可以在国内建造,那许多现有研究项目,就会立即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升级。不过,这个价格还是有点……”

    李岚摆摆手,打断了曾志华的话,往前走了近百米,来到这艘正在建造中的两栖攻击舰艇的正中间位置,一指这艘两栖攻击舰,道:“你想知道这艘舰的真实造价吗?”

    曾志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