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法律规定的税收,不管是什么名义的,一律撤销,这个命令一下达三省百姓可以说一片感激涕零。

    这可是就连古代传说中的圣君都没干过的善举,交了几千年的田赋在镇南王这里终结,一时间在三省百姓眼中,这个王爷的身影无比光辉灿烂,至于他们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完全是因为镇南王在外面打劫抢得太多了,这个就不会有人介意了,人家出去抢怎么了?只要他是抢别人给自己老百姓花,而不是抢自己老百姓给别人花,那他就是一个圣人。

    除此之外他还宣布要大规模修公路,尤其是在多山的福建,要把能够通行汽车的公路修到每一个县城,然后在这些公路上建运输公司通客车货车,至于投资这个就不用考虑了,杨王爷这一次在北京光现银和黄金珠宝就捞了五千多万两,扣去军费和给士兵的奖励,还剩下三千多万,再说还有从日本的敲诈和日渐增加的工商业税收,修公路还用几个钱,连杨氏财团在国外的利润都不需要动用,不但要修公路,还要修杭州到上海的铁路。

    再就是扩军,四个师还是有点少,杨丰决定再增加两个师,形成三个驻防师和三个机动作战师的规模,这样以后就可以抽出两个以上的师出去打劫去,也不用担心被人端了老窝什么的,至于海军方面,在给旧军舰改装的同时,在马尾和打狗两地,同时开建四艘装甲巡洋舰,就以他现在的那两艘为蓝本。

    其实这时候在这两家船厂,已经开始建造高速驱逐舰,在大量新设备和外国雇员加入后,马尾船厂的制造水平大幅提高,造这样的小军舰没有任何问题,等这四艘装甲巡洋舰建成以后,紧接着就开始建造他的柴油机版战列舰,让那些外国人在这条道路上高歌猛进,到一九零零年以后,立刻转到使用汽轮机的超级战舰上去,同时开始发展飞机和航空母舰,这样就足够碾压世界了。(未完待续。。)

第一八一章 贷款风波

    正当杨王爷在自己的领地内当散财童子,大肆收买民心,搞得周围几省老百姓对闽浙无限向往的时候,北京的光绪和他手下的维新志士们却愁得头都快白了。

    没钱,户部和宫里内库空得连耗子都落泪了,现在皇上连宫里宫女太监的饭钱都凑不出来,至于官员的工资就更别说了,这还不算,杨丰临走时还给他挖了一大堆的陷阱,比如说免费治疗伤兵的医院,抚养那些阵亡八旗子弟家属的养老院和孤儿院,这些当初在镇南王管理北京时候,那都是天天大米馒头管饱,隔三差五还能吃顿鱼肉的,如今镇南王一走全归皇上养了。

    尼玛,皇上哪有钱?钱全让镇南王走得时候卷跑了,可你这样的解释没人信呀?再说了镇南王在福建,我们总不能饿着肚子跋涉几千里去找他吧?这些天那些衣食无着的孤儿寡母,半截入土的老棺材瓤子,拄着拐杖缠成木乃伊的伤兵,天天堵在皇宫外面哭喊,哭着老佛爷在天之灵,还有居然哭着求镇南王回来的,搞得那些刚刚返回北京的外国使节们人人侧目,甚至都上了国外的报纸。

    可光绪是真没办法,他本来就不是个头脑聪明的皇帝,手下那帮青虫们就更不用说,完全一帮嘴炮而已,唯一有点本事的大臣现在就剩下张荫桓和奕劻了,张荫桓给他想个招,卖那些被抄家灭门的大臣房地产,理论上这的确是个好创意,可惜没人买。

    北京两年让人打开两回了,谁知道第三回隔几天?谁还敢在这儿住?有钱的就算跑保定去住也不能在这儿,就是有买的那价格也是低得让人落泪,连养活宫里宫外的闲人,再加上北京城内的修缮,总之这点钱肯定是杯水车薪的。奕劻给他出招还是卖官。现在一下子空出了那么多官职,拿这些卖钱说不定还能弄点,反正官这东西是最受追捧的商品,说不定还有些头脑不太灵活的乡下土财主会上钩,可惜这样却和维新志士们发生了冲突,他们现在上千人跟着皇上混,不就为了那些官职吗?你卖出去了我们怎么办?

    已经被任命为军机大臣的康有为义正言辞地斥责奕劻贪鄙成性 ,惑圣君于不义,把奕劻搞得老脸通红,回去以后立刻让他儿子安排了几千名士兵堵着皇宫外面闹饷。这下子康有为一帮人也傻了,说到底手里没兵,说什么都白搭,最后光绪扭捏着也开始学慈禧卖官了。

    当然这只是解燃眉之急,总不能以后就靠卖官维持财政吧?闽浙台三省封给杨丰当封地,这三省的税收是没了,李鸿章在两广自从鬼子六和慈禧相继死去之后,对光绪已经彻底失去了幻想,最近的一批应解京城的税款就被他随便找个理由给扣了。户部连催几次都没结果。

    这五省尤其是广东浙江,可以说是原本朝廷税收的主要来源,没了这些正常情况下也得锐减三分之一,更何况再这样下去。刘坤一和张之洞两人也很不好说,东北的依克唐阿在慈禧死后愤怒到了极点,现在对朝廷根本不闻不问,完全一副心灰意冷的架势。甚至联合其他两将军和热河都统桂祥。公开在报纸上发了一份声明,说东北密迩强邻,各将为国疆臣。惟守国门而已,关内之事非所与闻,那意思就是他和关外将领不会再参与关内争权夺利的事情了。

    这实际上走得比刘坤一这些人还远,可对此光绪也无可奈何,他也没想到弄死慈禧会给自己惹上这么大的麻烦,这样一算他剩下还算听话的省份也没几个了,而且绝大多数还是些穷得需要朝廷补贴的,可是现在他真得很缺钱,要想维新,要想实现自己大帝的美好理想,他需要扩军,他需要办工厂,他需要办学,这些每一样都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在这种情况下找列强借钱好像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找你们借款?”杨丰一脸惊讶地说道。

    “是的,镇南王殿下,贵国皇帝希望我国政府能够为他提供一笔五千万英镑的贷款,首相阁下希望咨询一下您的意见。”宝克乐说道。

    “你们的附加条件呢,别告诉我没有附加条件。”杨丰冷笑着说。

    “只是卢汉铁路的筑路权,当然包括这条铁路附属的一些特权,以及一段时间的经营权,另外就是双方在政治,军事上加深合作的事项。”宝克乐很随意地说道。

    “公使阁下,我必须给您一个忠告,这笔借款不论是我还是其他总督们,是都不会同意的。”杨丰说道,可想而知这个消息传开会造成何等轩然大波,对于外国人在中国修筑铁路,民间一直是非常敏感的,尤其卢汉铁路更是连接长江与北京的大动脉级别,张之洞惦记着修这条铁路已经不是一天了,从建汉阳钢铁厂就是抱着这个目的。

    这两年因为有钢铁厂带动,武汉周围工业发展极快,事实上工业这东西,只要有了基础性的东西,其他的你就是一点不管,它也会自己发展起来,张之洞受他儿子影响,知道国外都玩自由经济,他反正也不懂工业,索性采取一种无为而治的方式,反而极大促进了工业发展。甚至两湖的富商们,这时候已经在考虑集资修这条铁路了,毕竟有了这样一条铁路,武汉就一下子成了整个中国水陆交通的核心,现在光绪要是拿它换借款,对老张头和那些满怀期待等着修好铁路赚大钱的商人是多么大打击。

    至于其他那些加强合作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无非就是加强对中国的控制,以他们想要的方式改造中国而已,虽然这看似并没有触及杨丰的利益,但以他的狡猾一看就明白这是英国人在想法给自己加套了。

    这一点并不奇怪,他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谁也不知道继续纵容他会收获一个什么怪胎,但公开对杨丰进行限制,却又害怕遭他报复,尤其是这家伙最近和德国人好得都快穿一条裤子,俄国人也在拼命拉拢他,俄国皇后甚至公开邀请他到莫斯科叙旧,如果杨丰彻底倒向这些人,不用说别的,只要他停止给英国供应柴油机,转而全力支持德国,用不了五年,德国海军就有能力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了,所以说只能采取这种最隐晦的方式,还得先过来探探他的反应。

    “公使阁下,把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铁路线交给外国人,我想这在任何国家都不能认为合理吧?”杨丰淡淡地说。

    宝克乐耸耸肩说道:“我倒是真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当然这只是一个意向而已,贵国皇帝肯定会先征求一下总督们的意见,谈论结果还为时过早。”

    那还早啥,这消息一公开,张之洞立刻就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