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赚一百万法郎。而且不但如此,这部电影可不会只放映一周或者一个月,它甚至可以一年几年甚至十几年地放映下去,我们可以源源不断地赚钱,这才是电影的真谛。”杨亲王搂着那位女主角,对着卢米埃尔兄弟侃侃而谈。

    世界电影之父兄弟俩一幅虚心受教的表情。

    “殿下,中国发来的电报,您的皇帝陛下宣布改革,将全面实行新政。”这时候凯瑟琳走进摄影棚递给他一封电报说道。

    “新政?啊,皇帝陛下终于做出这个英明的决定了。”杨亲王看着电报得意地说道。

    不明底细的奥古斯特还以为这家伙是真心为自己皇帝的转变而高兴呢,忙在一边陪着笑脸说道:“殿下,恭喜您,想来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文明富足的中国了。”

    “当然,那是当然,不过这样的话我好像得回去了,这样吧,后续的拍摄工作就由你们自己完成,这些天我给你讲的东西也差不多了,等拍完以后带着胶片到中国去,我抽出时间来再教你们如何完成剪辑,估计再有一年我们就可以正式把这部电影推向市场了。”杨亲王心满意足地说道。

    卢米埃尔兄弟赶紧答应,像改革什么的那可是大事,自然不能耽误亲王殿下宝贵的时间,一位皇帝陛下和数亿民众还在等着他呢。

    他们可不知道现在那位皇帝就怕这位亲王回去,光绪这一次也算是破釜沉舟了,反正他的江山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索性破罐子破摔了,这次新政的内容和原本历史上并没有太大差别,不过与原本历史上不同的是,这次新政绝大多数都停留在纸面上,因为很多都是需要资金来启动的,而光绪现在能维持官员工资和载振那一个镇士兵的军饷就已经很不错了,哪还有钱干别的?

    不说那些开矿办工业,扩军买武器之类的,就是一个京师大学堂都凑不出钱来,就连太学都在上次北京之战时候,被炮弹给差不多炸平了,只好把空着的庄亲王府收拾出来,然后挂个京师大学堂的牌子,校长由康圣人亲自兼着,具体工作由原翰林,当初跟着他一块儿投奔皇上的蔡元培负责。

    按照光绪的设想,自己推行新政就可以挽回民心,康有为也是这么忽悠他的,在康圣人看来这天下闹到如此地步,说白了就是因为杨丰占了一个新字,老百姓苦日子过够了,所以才穷则思变把心思都押到在洋人那里也算呼风唤雨的杨丰身上,只要光绪也革新,那必然会重新得到万民拥戴,只有收拾回民心,才能徐图进取,富国强兵,一步步收拾那些乱臣贼子。

    对这一点光绪也是深以为然的,结果新政一颁布,他却发现自己错了,等来的不是万民欢呼而是一片骂声。

    废科举,让天下所有青虫彻底傻了眼,回过神来之后立刻如丧考妣般咒骂光绪君臣,甚至一些严重的地方还有青虫当众焚烧光绪牌位的,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我们一辈子读八股文读得老婆孩子嗷嗷待哺都不肯干别的,为了什么?不就是科举当官发签打老百姓板子吗?你一句话就什么都没了,我们除了张嘴还能干什么,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你这不是逼我们上绝路吗?

    裁撤绿营,地方上那些提督,总兵,兵备道们一直到小把总,统统没了吃空饷的地方,天可怜见,他们都是靠空饷养家糊口的,你这一撤让我们家里大小老婆们怎么活?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能一句话就把我们的财路断了吧?改用西洋军事训练,我们会什么?我们连祖宗留下的都快不会了,你让我们改西洋,明说把我们撵走就是了。

    裁撤冗官,衙门里吃干饭的全部撵走,这个就更不用说了,崇祯要不是裁撤驿卒,还不至于歪脖树上吊死呢!某某人要是开出工资还不至于流落荒岛呢!

    应该说他们这些新政措施还是不错的,理论上讲老百姓是应该真正万民拥戴的,可他们太高估这时候老百姓的信息程度了,他们这些新政的内容普通老百姓是肯定不知道的,当然就算知道了以他们的政治热情也不会考虑这些都是什么东西,至于那些知道新政内容的,被这些新政基本上全得罪光了,从官员到青虫到军队,系统地得罪了个遍。

    而且光绪还有一个历史原本没公开,这一次却公开了的重磅炸弹。

    断发易服,各地满族官员一看这条,就对这个皇帝彻底绝望了,这意味着什么?对清军入关统治的合法性全盘否定,也就是说皇帝已经公开变成满人的叛徒,而这一点却是康有为特别向光绪提出的,用他的说法是这可以得到天下汉人的拥戴,但实际上那些汉人老百姓反而骂他忘了祖宗,这一点搞得康有为都莫名其妙。

    既然皇帝已经是满人的叛徒,那些本来就已经对他失望透顶的满族官员,自然就没必要再听他的,云贵总督崧藩,安徽巡抚福润,相继上书拒绝奉诏。(未完待续。。)

第一九三章 请愿团

    然而与各地旗人官员纷纷拒绝奉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镇南王所属三省却在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把新政落实下去,尤其是那些已经安装到乡一级的大喇叭,更是反复播放着新政的内容,以最直接的方式让老百姓知道这个消息。

    几乎同时宣布各地学政全部撤销,原学政衙门统一改成中学,县一级改成初中,府一级改成高中,停止所有与科举有关的活动,原来那些有功名的什么秀才,举人之类功名一律撤销,另外取消绿营,那些外地来当官的各级军职们直接撵走,绿营兵改投原来在县城设立的警察局,同时利用这些人在乡一级设立派出所。

    包括省城在内的各级官员大幅精简,把那些根本没有任何用处的官职全部撤销,撤下来的官员愿意回老家给遣散费,愿意留下来的到省城集中进行培训,培训完了另外安排工作。

    县乡以下地方长官彻底改为选举制,同时规范选民资格发放正式的选民证,比如说必须识字,另外还有财产限制,居住时间限制,在这个时代搞什么普选那就纯粹是笑话了,让那些不识字的乡民去投票还不如不让他们去投,财产限制其实放的很低,基本上只要不是赤贫都有选举权,不过在选举舞弊方面加了严厉规定,只要出现这种犯罪行为一律重罚,最高甚至死刑。

    不过省,府包括原本的直隶州,这时候也干脆改成府,这两级的地方长官,暂时依然由镇南王亲自任命,以杨亲王现在的情况,玩什么全盘的民主制那才是扯淡呢,他就是搞一种半独裁半民主的怪胎制度。完全的君主立宪制需要时间慢慢来。

    另外对于各级政府机构也彻底进行改编,原有的那些乱七八糟东西推了,改成各种局,什么财政局,工商局,农业局之类的,再加上原有的警察局和法院,这样一个现代的政府体系就建立起来了,县一级的这些局长们由推选出来的县长任命,但必须得经过县议会同意。警察局由府一级任命,至于法院这个任何地方官员都无权干涉,必须得由省一级提出申请,交给镇南王亲自批准才行。

    至于剃发易服方面,易服就无所谓了,爱穿什么穿什么,没有任何人强制性干涉,但剪辫子这一条就贯彻得非常彻底了,各省驻军负责动手。专门派出剃发小分队前往各地,强制性必须得把辫子割了,这是圣旨岂能闹着玩儿 ,皇上都说了割辫子谁敢不割。

    这一系列改革没有引起任何不满。再说就算有不满那也是对皇帝不满,新政是朝廷发的,杨亲王这里不过是稍微变动一下而已,更何况那些受影响的都得到了一定的补偿。不过其他省份就没这么简单了,除了那些拒绝奉诏的,就算没有拒绝的也基本上把新政当成一纸空文而已。再剩下唯一认真执行的,也就是直隶总督张荫桓了,可惜的是他执行没用,下面的各级官员不执行还一样是一纸空文,对于这种状况也是官场老油条的他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支眼了。

    所以光绪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政下来,就一条得到了全国性地执行,废科举,这一条即便那些拒绝奉诏的地方官员也无可奈何,反正朝廷不考科举了,你这边保留也没用,但这样一来他的权威性就荡然无存了,实际上朝廷已经可以说名存实亡,出了北京城基本上就没什么人听他的了,就算在北京城里面说话也不是很管用,各省虽然没有独立,但也跟独立差不多了,督抚基本上没有一个交税的了。

    看着手中的光绪新政内容,杨亲王不禁感慨皇帝陛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