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路正在修筑,一个师驻依兰,一个师驻龙江,因为目前铁路网没有建成,对于北部的边防只能依赖水运,这两地有嫩江和松花江航道可以运输补给,等以后东北铁路网修成,然后大规模从内地移民填充,那时候对东北的真正控制才算完成。

    另外还有两个师,一个驻吉林,一个驻沈阳,前者通过松花江航道负责龙江和依兰的后援,后者通过铁路负责朝鲜方向上的支援。

    “兵力还是有些不足,这么大片的地方,虽说多数都没有几个人,但要想防御俄国人,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五个师九万人的确看似不少,但撒在两三千公里的国境线上,就看不着影了,如果想形成有效防御,最少也得二十万人以上。”陈忠说道,他也算皇帝陛下的亲信了,自然有什么说什么。

    “而且还有一点,随着关内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移民的数量也越来越少了,大家在关内就能找到工作吃饱饭,那么干嘛非要跑到这苦寒地方呢?就算铁路修成,以后随着关内继续发展,肯定还是无法改变这种状况。”他接着说道。

    这一点倒是杨皇帝没想到的,照这样看中国的人口还是少了,现在还不到四亿人口,的确很难产生什么人口压力,以前是老百姓除了种地没有别的活路,现在还可以进工厂做工。而且为了压制地主势力,引诱农民进入工厂,杨皇帝对进口国外粮食一直采取鼓励措施,这更是大幅压低了国内粮价,种地越来越不受欢迎,很多地方甚至出现地主主动把地租降到法定的四成以下,甚至还有三成,两成的。但这样依然有大批佃农离开农村走上外出打工的道路,反正以现在因为工人越来越缺乏而日渐上涨的工资水平,就算买粮食过日子也能轻松养活老小,那谁还愿意给地主种地去。

    这样的情况下,遥远的东北苦寒之地就更没什么吸引力了,即便是已经迁移到这里的,这些年也更喜欢跑到铁路上讨生活。

    不过压低粮价这是杨皇帝的一项基本政策,在把地主彻底打垮之前他是不准备关闭从美洲和东南亚进口粮食的大门的,现在他正准备实施皇家土地回购计划,从那些自认为已经无法维持生计的地主手中低价回购土地,然后再以一成地租的方式回租给农民,在这项计划完成之前,粮食依然必须保持让地主无利可图的低价,同时也逼他们把手中的资金投入到工业中。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彻底清洗国内的白银流通,封闭海关白银输入以后,让主要存在这些地主手中的白银全部转到人民银行,根据黄金和白银比价兑换给他们等值的华元。可以想象当金本位制改造完成之后,国际上白银价格肯定会继续下降,现在依然使用银本位的国家货币将继续贬值,尤其是美国的白银生产商会遭到沉重打击。而从中国抽到列强手中的白银,同样也将无法再用于中国市场,只能转向那些白银国家,这实际上就是原本历史上中国实施金本位,逼得日本不得不放弃蚕食政策转入全面入侵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现在杨皇帝不怕外部威胁,中国白银主要在英国人手中,但英国的市场太多了,墨西哥,印度,南美这些国家都是银本位,虽然多少会有一些损失,可绝对不值得为这点损失跟杨丰撕破脸,毕竟他们的损失可以转嫁出去,但杨丰是的柴油机是独一无二的,再说这时候的中国也不是那么好惹的。

    最终损失最惨的,依然是美国,所以说金本位绝对不只是换一种货币那么简单,它代表着中国从被殖民时代彻底割裂出来。

    至于收回的白银,对人民银行并没有太大影响,老百姓谁也不会全拿着华元去把杨皇帝那几千吨黄金全换出去,黄金还在他的金库里,他放出去的只不过是印刷的钞票而已,但却从国内抽出来大批现银,然后用这些白银去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比如说给他在日本的工人发工资,给墨西哥的桑托斯搞革命,从南美为杨氏财团在德克萨斯的工厂购买原料,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从国内一下子捞了不计其数的资金。(未完待续。。)

第三三五章 杨丰的俾斯麦

    继续增兵东北很显然是不行的,目前杨皇帝跟尼古拉正处于蜜月期,可以说互相之间已经达成了战略平衡,俄军在远东维持十万陆军,中国除了沈阳军区,再加上隶属北京军区的库伦驻军一个师,实际上维持的兵力是六个师,十万多一点。

    当然中国后面还有关内在北京一带驻扎的三个师,但俄军在北海道和青森同样还有十万人,真发生战争可以快速支援,所以说双方兵力半斤八两,鉴于中国陆军战斗力强于俄军,而且尼古拉现在盘子开得太大,也无力再挑衅中国,所以双方的东北边境线上基本处于平衡当中,暂时杨皇帝还没兴趣打破平衡。

    “先这样吧,另外你们可以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汉族移民中大量发放武器,反正淘汰下来的旧式枪械有的是,家家户户都给他们发上枪,平时没事组织起来搞搞军事训练,弹药消耗算在你们的日常消耗里面,甚至像掷弹筒,迫击炮什么的也不妨教他们用一下,真要有个紧急情况直接组织起来就行。”想了想杨丰说道,武装移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陈忠点了点头,实际上目前他们已经在这样做了。

    紧接着杨皇帝又在他和一帮高级将领陪同下检阅了一下军队,然后才启程沿铁路南下,以视察旅顺要塞区为名看他的秘密基地去了。

    首先是鞍山钢铁厂,这座去年年底才刚刚投产的钢铁厂,设计年产量为三十万吨。另外还有年产量为五万吨的最新式电弧炉特种钢生产线,这是专门用来生产造船钢和装甲钢的。现在还只是在试验阶段,毕竟就算杨皇帝有技术。也得足够的人能理解这些先进差不多四十年的技术才行。

    为此在这里还有家专门的钢铁研究院,由从福州和博福斯,汉阳这些钢铁厂调来的工程师,再加上一帮杭州大学的冶金方面高才生凑到一起,互相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在那里研究杨皇帝提供的,对他们来说都快赶上天书的技术资料,好在有充足的研究经费,折腾差不多两年了,不说吃透至少已经具备生产的能力。

    这些人可是真正的宝贝。随随便便哪个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拉到国外都得算是国宝级别,实际上杨皇帝对钢铁研究所的安保搞得比他皇宫都严密,好在这些人都是本土培养出来的华人,就连博福斯来的那些,都是最初跟他从美国回来的华侨子弟,这些人还是比较让他放心的。

    勉励一下这些科学家,到钢铁厂参观一下生产,甚至还去家属区慰问一下工人家属。去附属的学校逗逗小朋友,杨皇帝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心满意足地继续南下。

    从金州开始,整个后世的旅大地区现在已经全部被列为军事禁区,包括这个范围内的所有老百姓都已经被迁移出去。金州,大连,旅顺三地现在已经没有居民了。除了军队就是工人和家属,尤其是大连湾后世大连港区一带。甚至都被用围墙圈了起来,在船厂还有一道十几米高的围墙。就连临海的一面都被高墙堵死,整个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

    不但这样 ,以大山岛为顶点,左右两侧海上全部砸下钢梁然后互相直接用铁索相连,形成从大山岛分别到老虎滩和大孤山的海上封锁线,大山岛上有一个营的驻军和大型探照灯,海上铁索上同样带着电灯,任何人不得进入这片海域,外面还有北洋舰队的巡逻艇转悠,可以确保任何人都无法进入,对外就声称这是海军部的潜艇试验基地,反正现在各国都在搞潜艇。

    实际上杨皇帝也在搞,不过不是在大连,而是在福州。

    皇帝的专列停在了金州火车站,随行人员中绝大多数都留在了这里,只有侍从长和一帮最亲信的侍卫在旅顺要塞区司令张作霖迎接下进入封锁线。

    “这两年辛苦你了。”杨皇帝很满意地拍着已经升到中将军衔的张作霖说道。

    “为陛下办事,臣自当鞠躬尽瘁。”张作霖受宠若惊地说道。

    “嗯,听说你刚有了个儿子?过几年大了以后,送到宫里跟着太子一块儿读书。”杨皇帝随口说道。

    张作霖更是感激涕零,说话都有点哽咽了,这意味着他老张家至少保证三代富贵不成问题了,他可不知道自己儿子最后被杨皇帝教育成了电影明星。

    当然负责船厂的并不是他,而是从马尾船厂调来的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