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之虎-第7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动作!”蒋中证不愧为枭雄之姿,冷笑着对端纳道:“让美龄来一趟!我们先把事情商议定,最不济答应了张汉卿却又能如何?!这群混蛋,想趁这个机会捞一把?!可有那么容易?!”

    端纳点了点头,而后和蒋中证说了些闲话便匆匆的离开了蒋中证的软禁地。南京方面还有着大把的事情等着他回去办,尤其是宋美龄等还在等着他的消息。

    联络上来汪兆明,何应钦自然不会再客气!12月15日上午9时,在南京国府召开的第二十三次政治会议上,何应钦等人更火上浇油,一致主战、主快,主张一直围到西安城下!

    尽管冯玉祥、孔祥熙百般反对,但“讨伐派”咄咄逼人,寸步不让。孔祥熙只得退而求其次,主张即令“讨伐”,也应从缓,宜采取“军事政治,同时并举”的策略。

    何应钦对此,无以反驳。因为孔祥熙已代理行政院长,自然要从“政治”上设法。于是,两派终于达成妥协,通过了如下决议:

    推何应钦为讨逆总司令,迅速指挥中央军进攻西安。

    由国民政府下令“讨伐”张、杨。

    推于右任为“西北宣慰使”,北上进行孤立张、杨的分化瓦解活动。何应钦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撇开蒋中证掌握了国民党的军事大权。

    会后,何应钦即任命刘峙、顾祝同分任讨逆军东、西路集团军司令,举行所谓“白衣誓师”,扬言将“督率三军,指日西上”,“扫荡叛逆”。

    何应钦共调动了十几个师的兵力,正面沿陇海路两侧,进攻西安。侧面分别由潼关开进商洛,夺取蓝田;由天水向宝鸡、凤翔推进;由宁夏吴忠堡向固原、平凉一带移动。

    总预备队在潼关附近集结。为配合陆军行动,何应钦命令大批飞机,从洛阳机场起飞,轰炸西安。由于宋美龄等人害怕“玉石惧焚”,坚决反对直接轰炸西安,以免将蒋中证炸死。

    考虑到万一蒋中证真的活着出来了自己该怎么办?!而且炸死蒋中证,容易受人于手柄。于是何应钦也手下留情,改令空军只轰炸渭南、富平、三原县城和赤水车站,进抵西安近郊示威即可。

    当日,中央军的先头部队也进抵华县,与杨虎城的西北军发生小规模战斗。东北军、西北军紧急战备,大规模内战一触即发!

    而在奉天的各部参谋皆急得团团转,尤其是总参谋长苏宗辙。他是最不希望看见国防力量竟然在对日作战前遭受损失的人!

    看着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转来转去,屠千军不由得微微一笑。

    “企六叔,不必着急!蒋中证既然能够一路杀来,混成了南京国府的委员长自然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屠千军对着苏宗辙沉声道:“那些猫腻,肯定瞒不住他。他不是笨蛋,如何能不知道日本人的心思?!”

    “如果不是有所准备,他早就在两广事变的时候直接进攻广西了。就是因为担心自身力量的损失,他才止步于广东。”

    看着苏宗辙,屠千军沉声道:“这件事情,毫无疑问的是南京国府内的一些亲日派的动作。不过,这些人显然有些不够果断!竟然仅仅是轰炸了渭南地区,说明他们自己都没有把握在蒋中证死后掌权。”

    说着,屠千军顿了顿靠上了椅子对着苏宗辙便道:“综上所述,除非我六哥脑子抽筋儿了把蒋中证干掉。不然蒋中证绝对会尽快的答应我六哥他们的请求,那些在南京国府内的亲日派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了!”

    “他们已经威胁到了蒋中证的地位,也就是说:不出意外,蒋中证会跟我六哥妥协,杀回南京让那些企图背叛他的人付出代价!”(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章 妥协

    苏宗辙点了点头,的确!蒋中证有着过人之处,否则他不会走上今天的位置。要知道,他可是在国父之子及革命元老汪兆明等人的围杀下突出重围得以登顶的!

    这样的人物,岂是简单便能打发的?!

    “事情不会起什么变化,看着那些亲日派我便知道他们做不了什么大事儿!”屠千军对着苏宗辙呵呵一笑,毫不在意的道:“连杀蒋中证的决心都下不了,他还能做什么?!无怪乎汪兆明的势力竟然被肢解了,果然是其人南城大事!”

    汪兆明的确难成大事,但何应钦却蠢蠢欲动!12月16日,在南京国府常务委员会上,何应钦鼓动“讨伐”派再次围攻孔祥熙。

    黄埔系和中央军中的一部分人,特别是黄埔系中的一批青年将官,更以“讨伐”来表示自己对黄埔系和领袖的忠诚,斥责孔祥熙的“无能”,要求“血洗西安”!

    何应钦力主“讨伐”,表面上看主要是为了武力救出蒋中证。但实际上张、杨的通电中已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昭示了武力诤谏,对蒋中证“保其安全”。

    何应钦的“讨伐”之举,后果则很可能置蒋于死地!

    这份会议记录被孔祥熙等人悄然致电给了身在西安的蒋中证,而张学良等人为了制止中央军的进攻自然是会将这封电报送到蒋中证的手里的。

    16日,便在会议结束不过一个多小时后随蒋中证一道被扣押的蒋鼎文忽然乘专机前往南京,他带着蒋中证亲自给何应钦下达手令。

    17日上午,蒋鼎文到达南京,他并没有直接面见何应钦,而是先联络了宋美龄等人。随后由孔祥熙出面主持召开了南京国府紧急会议!

    与会者包括了冯玉祥、何应钦、孙科……等人。会议上。蒋鼎文出示了蒋中证的手谕。同时。蒋鼎文还让冯玉祥等人也看了这道手谕。

    当这封手令公布后,何应钦铁青着脸色一言不发。却见这封手令上这样写着:

    “敬之吾兄:闻昨日空军在渭南轰炸,望即令停止。以近情观察。中(即蒋中证)于本星期六(十九日)前可以回京,故星期六以前,万不可冲突。并即停止轰炸为要。”

    何应钦看着这份手谕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尽管他拉起了多数人争辩,但南京国府还是决定17日至21日期间,暂停轰炸;南京与西安均停止军事行动!

    这一道手谕,竟然威力如此之大!这极大的增强了宋美龄等人救蒋中证脱险的信心。宋子文向何应钦提出飞往西安面蒋的要求。何应钦正因为被迫中止“讨伐”而生气,愤怒地对着宋子文便吼道。

    “你懂什么?!这是国家大事!当服从军令!!”宋子文也不示弱,冷冷地顶撞何应钦道:“我是个不担任公职的平民前往,不是军人!”言下之意,你何应钦管不了我。

    何应钦当下便火了,对着宋子文便是一顿乱骂!在会议上便吵做一团。宋美龄见状只好打圆场:“子文这也是担心委员长,愿意以身犯险前去陕西未尝没有报国之心。拳拳爱国,敬之不当打压……”

    在宋美龄的劝说下。何应钦才勉强同意让宋子文去西安。但会议的决议上却必须注明。派宋子文以私人名义赴西安了解情况。虽然进攻西安的中央军的军事行动并未完全停止,但“讨伐”不得不迟滞下来。

    同日。何应钦收到张学良的来电,提出“放蒋问题,尚待商榷。”

    “在此期间,最好避免军事行动。弟部初未前进,而贵部已西入潼关,肆行轰炸,果谁动干戈耶?谁起内战耶?兄部如尽撤潼关以东,弟部自可停止移动。否则,彼此军人,谁有不明此中关键也哉?!”阅毕电文,何应钦陷入了沉思。

    他在考虑,自己站在了汪兆明那一边是否正确。万一蒋中证回来了,找到了蛛丝马迹那么对自己无疑是极为不利的!此时,何应钦自己也开始摇摆了!

    为以策万全,何应钦一咬牙拟出了一条电文——他打算用用某位老西儿以牵制张、杨,孤立西安!

    如阎锡山果然从中斡旋,能将蒋中证移至太原,也少不了自己的一份功劳。决定了便做!当下何应钦便找到了孔祥熙商量,起草了一封致阎老西的信,派时任贵州省政府委员而尚未赴任的四弟何辑五,请冯玉祥等要人签名。

    孔祥熙等人虽然疑惑何应钦的态度转变,但只要是有利于救出蒋中证的他们自然都不反对。于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孙科、何应钦、叶楚伧、王宠惠、孔祥熙、居正、冯玉祥……等国府要人先后在这封信上签名。

    这封信上是这样的写的:“环顾国中能深识此事之症结,熟权公私中之两宜者,无如先生。务乞即日向汉卿慨切劝导,即日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