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牧大唐-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伤感的送别,还是响了起来。

    自从不知从哪里流传起这首歌以后,每次送别时唱它,就变成了一种传统。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石磊扫了一眼自己身后威武雄壮的队伍,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首秦风。

    既然是出征,又怎么能听些靡靡之音呢。

    开始还只是石磊一个人在嗷嚎,马上就变成了周围的护卫们一起在唱了。

    这雄壮的声音,也感染了后边送行的人群。不论是血气方刚的勋贵子弟们,还是垂垂老矣的庄户,唱起这首战歌来,都充满了慷慨激昂,都唱的热血澎湃。

    离别的愁绪,顿时被出征的勇烈所取代,激动与兴奋,也取代了伤感和惆怅。这才是出征该有的样子!(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六章 败家爷们(“天庭明朝大侠”新婚快乐!)

    ps:今天是国庆节,也是“天庭明朝大侠”结婚的大喜日子,真诚的祝大侠贤伉俪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添丁进口,幸福美满!

    告别了送行的人群,石磊让雄大和雄二打起军旗,整队人马开始提高速度,奔赴集合地点。肩高近两米的雄壮马匹,轻松驮着石磊他们这些彪形大汉,以富有韵律的节奏,似慢实快的奔走了起来。“哒哒哒”清脆的马蹄声,连绵不绝的响了起来。

    这却是石磊精心训练出的一种走马技巧,还是石磊前世去大草原上旅游的时候,从当地牧民那里学来的。

    据说这走马,正是当年成吉思汗征服天下的三**宝之一,和骑射功夫,多备母马一样,帮助成吉思汗,打下了大大的疆土。

    走马其实就相当于让马匹练竞走,它不像奔跑一样需要腾空动作,肯定没有飞驰的速度,但是速度比之慢跑还是要高一些。

    更重要的是,这种技巧更加节省体力,在长途奔袭之中,就能让战马保留下更多冲锋的潜力。

    甚至不用休息,直奔战场接着投入战斗都可以,最是适合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了。

    再配上马蹄铁,给战马穿上这铁鞋子,不论是赶路还是战斗,都有了更多的把握。

    至于当年成吉思汗的另两大成名绝技,石磊和手下这队人马,也都学了个十足十。

    在人员挑选时,石磊就有意挑选了那些以骑射功夫见长的手下,也为此专门换掉了一部分玄甲军出身的护卫,替换上了琦天候他们几个,以箭术见长的特种部队成员。

    石磊既然是要作为先锋的,那么少不了也要完成侦查的任务,所以这部分人,还要承担起斥候的责任来,担当整个队伍的眼睛和耳朵。

    为了配合这方面的需求,石磊驯养的最为出色的那一批岩鹰和金雕,也全都带了出来。

    只是它们全都聚集到一起的话,怕引起别人的注意,石磊就先安排它们,飞向目标区域了。只留下了煌天它们几个,分别站到了李牧他们的肩膀上。

    而母马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大唐的骑兵出战时,标配是一人三马,而石磊不仅为每一个手下,都配备了三匹经过精心驯养和改造的高大战马,无论是力量,速度还是体力,都绝对是千里马级别的。还为每人提供了两匹,已经在产奶的母马。只靠马奶,就足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了。

    就这还不算完,每人同样标配了两头雄壮的公牦牛,还有两头哺乳期的母牦牛,不论是吃肉还是喝奶,满足一个人一年的伙食需求,肯定都没问题了。

    必要的时候,这些也都可以作为备用的坐骑来用的,因此每头牛马身上,都配有有合适的鞍子,随时可以进行更换。

    在马背上跳来跳去,对石磊他们来说,也完全不成问题。这帮爱显摆的家伙,当着大唐老百姓的面,就没少得瑟。

    自然换来了不少的叫好喝彩声,还有小姑娘娇羞的抛来的丝帕。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石磊队伍里的全部了,那也太小看这个败家爷们了。

    就说吃喝的东西吧,石磊自己弄出来的行军干粮,就是把什么蝗虫粉啊,豆子,肉还有蔬菜和茶叶末这些,全都压到一起的那种压缩饼干,一个人就准备了能有几十斤。

    分散一下往各个牲口身上放一放,也就没有很多的样子了。这东西不仅可以给人吃,用来给牲口上膘也是很好的。

    后世喂养牲口的饲料里面,豆饼这样的东西,还是必不可少的呢,这营养更丰富的压缩口粮,效果也更好些。

    单独为牲口们准备的豆料,肯定也是不缺的,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来生豆芽,换换口味。

    专门用来盛水的那些大水袋中,如今都被放满了最为顶级的剑南烧春。不论是做引火的燃料,喝两口御寒,还是处理伤口,都是很好用的。

    尤其是放在自家打造的星星铁大水壶中的那部分,都是经过再一次蒸馏处理的,当作医用酒精都差不多了,约莫能有70度。

    喝一口下肚,那如同吞掉一个炽热的火团的爽快就甭提了。所以经过大家的一致同意后,这一壶被单独命名为了“烧刀子”。

    其实叫“闷倒驴”也挺合适的,后世的石磊,可是体会过这酒的酸爽的,恰巧这包装也差不多的样子。

    不过这提议,被一票牲口齐齐否决了。万一哪天不小心把自己灌倒了,他们不就成了那被闷倒的驴子了吗,这事肯定没人愿意干啊。

    再说烧刀子也贴切,更适合他们这些刀头舔血的老爷们。

    另外,石磊也发挥了自家的优势,把自家的那些土特产,挑有用的也都带上了不少。

    去到了草原上,这茶砖,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好东西。没这玩意,他们那习惯了中原味道的胃肠,保不齐什么时候就罢工了。

    这既能解油腻,还能补充维生素的好东西,对石磊来说也不是什么价值不菲的东西,自然也要备的足足的。

    牛肉干这种高热量的食物,也带上了不少,平时作为零嘴很是不错。在赶路的途中,就可以摸出一些来,时不时弄一块塞嘴里嚼着玩,随时让身体充满能量。

    奶酪和果脯的作用,也是类似的,调剂一下也很是不错。

    连金创药这类的药材,也全都用了自家出产的那些顶级货,治拉肚子的成药,也是必不可少的。

    各种经过实践检验,非常好用的小工具,肯定也少不了,谁让咱自家就有星星铁出产来着。

    只看这些堪称奢侈的配备,就足以让所有的同僚,都眼热不已了。可看了石磊他们真正的装备以后,所有人都妥妥的要骂娘。

    各种堪称神兵利器的主战兵器就不用说了,远攻有弓箭,手弩,破甲锥还有飞斧,这都是标配,近战刀枪剑戟的都不缺,这要不是友军,其他军人估计能把石磊他们都给强抢咯。

    考虑到马上要到冬天了,草原上的冬天,又有白毛风这种要人命的东西,什么皮衣,皮帽,皮手套的,这都是标配,棉袜棉靴也是不缺的,甚至还有睡袋这种逆天的东西。

    再来上几顶大帐篷,石磊他们这伙人,过的能比回家的突厥人都舒坦了,那些同僚们不骂娘才怪了。

    为了弥补石磊经验上的不足,本就是走猛将路数的铁匠大叔,也跟了过来。

    他可是玩陌刀的,无疑是几位大叔之中,最适合在战场上发挥的,本身战斗经验也足够丰富,战场嗅觉也是拔尖的,呆在石磊身边正合适。

    其他几位大叔,还是留在程处月身边,全力保护即将出世的小主人吧。

    石磊身边的顶尖高手也够多了,再多来几个也施展不开,就没必要把这边的阵容弄得太豪华,还得突出一下石磊的作用不是。

    而且石磊还有众多的动物作为杀手锏,不论是什么样的场面,石磊都自信能够闯过一遭。(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与苏定方的亲密接触(国庆快乐!)

    走了一段,路上已经很少能见到行人了,石磊就把煌天放飞了出去,让它帮忙寻找苏定方他们的位置在哪。

    石磊的路痴症,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人家苏定方早就把集合的地点告诉他了,可石磊真心不认路啊。

    这话他又不好给手下人们说,难道告诉大家,不好意思,我们刚出发,在出征的第一天,身为家主的我,就把自己搞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