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牧大唐-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银的为多,玉翠的也不少,小家伙每天带不重样的,大半年功夫才能全带过一遍呢。

    就冲人家给这些礼物,石磊这回礼,也不能太寒颤啊。

    总算送走了所有的宾客,石磊特意让程处月母子,好好休息了几天,抱着这么个大胖小子,陪着客人们玩,也是很累的好吧。

    这小家伙太能吃了点,一个月功夫,足足长了能有5斤重,在同龄人之中绝对是身量庞大的了。

    那些女眷们为此可没少跟程处月取经,问她怎么照料的孩子啊,一天喂几顿啊这些。

    还有的连当初两人用的什么姿势都问到了,只能说成了婚的老娘们,也是荤腥不忌的,彪悍的很。

    依然是最舒服的那辆马车,拉着程处月母子俩,带足了礼物,石磊和他们一起,又去到了程咬金家里。

    这叫出窝子,表示程处月这月子,就算是正式结束了,可以自由的走亲访友了。

    然后从程家回来后,石家就变成了门庭若市的状态,还是那群皇家和勋贵家里的熊孩子们,这些家伙一**的来石家玩的同时,还少不了好好骚扰一番石珝小童鞋。

    这个摸摸脸,那个拉拉手,还有抱起来就亲个没完的,要不是小家伙遗传了石磊和程处月两人的好身板,甚至免疫力都比同龄小朋友要强悍许多,这么个玩法,说不定早就生病了。

    石磊一看这么搞都要影响程处月母子俩的正常作息了,只能给这帮小家伙三令五申的,说明了一下拜访的时间。只有在小石珝平时玩闹的时间才对外开放。

    其他时间,这些熊孩子们,还是去那游乐园里自己耍吧,反正也不缺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完全不用愁他们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至于他们的安全,自然有负责照顾他们的家人和仆役来负责,不用石磊这边多操心。

    当然他也在游乐场那边,安排了一些人手,负责外围的安全,还有供应熊孩子们的吃喝,就算是做到仁至义尽了。

    石磊的逍遥日子,也没能再多延续多长时间,大唐的远征军,在彻底的扫平了整个突厥属地,所有不和谐的声音,确立了自己规则制定者的地位以后,收拢了庞大的俘虏队伍,这才慢吞吞的从定襄那边班师回朝。

    举国上下绝对是一片欢腾啊,只有金銮殿上,少不了还是争的不可开交,都在为如何安置这些近乎整个部落,或者整建制投降过来的突厥俘虏,而头疼不已。

    一些大臣就主张把他们分到内地各州县,改变他们的生活和风俗,大概是觉得“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吧。

    还有一些大臣,比如经常让李世民对其言听计从的魏征等,却坚持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把这些人迁居到内地,说不定会成为后患。

    还举了几个之前发生过的,此类的叛乱做注脚,主张让他们回到原来的地盘上,去接受大唐的调遣就好。

    不过他们貌似有点低估了李世民的心思,这位可是想要做名留青史的千古一帝的,干点前人干不成的事情,才能彰显出他的不凡来啊,才能显露出超越前人的本事和胸怀来。

    而且这位也向来对自己的个人魅力充满了信心,当然后来发生的众多事情也都说明了,他的这番自信绝对不算是盲目的,反而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就比如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这些,都算是为唐廷立下过不少功劳的,对大唐也算得上忠心耿耿,甚至唐朝皇室的陵墓得以保存,都得亏了这些番将们的不懈努力。

    出乎朝臣们的意料,但在石磊看来很正常的,李世民最后还是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把这些突厥人全都内迁至河南朔方之地,还保全他们原有的部落和酋长,维持原有的风俗习惯。

    打的主意当然是让他们继续搞畜牧业生产,正好平时为大唐牧马喂羊,战时还能提供数量众多的骑兵,来为大唐效死力,算得上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了。

    这个想法起码在大唐真正强盛的阶段,一直都施行的挺好的,只是后来大唐自身实力衰弱以后,就少不了有点养虎为患的意思了。

    当然了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唐如果一直强盛的话,这些享受到了众多背靠大唐的好处的牧人,也就不会起不该有的心思了。

    所以在这事上,真没什么万全之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不过这些事都不用石磊来操心,他一个暂时还处于闲散状态的无名小将,金銮殿上都没他一席之地呢,根本就轮不到他来建言献策。

    他更关心的,还是大军既然回来了,他的封赏也就该下来了。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好处,总算能够落袋为安了。

    对于自己到底能够得到个什么样的官职,石磊可是心痒痒的很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头上有片草原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好少年,石磊每天都在安利自己,“人生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吃和远方!”因此每天早上醒来,石磊都会能量满满的,投入到和早餐的战斗中去。

    今天的石磊依然不例外,精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早餐以后,石磊叫上玉玲珑姐妹俩,和程处月坐到了一起,来享受这顿美味。

    既然大军已经回来了,那么石磊想要的远方——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日子,应当也离他不远了才对。

    这趟突厥之战,他的功劳足够大了,但他的岁数不够大,所以哪怕没有范梦达大叔给他分析,他自己也明白,靠着这趟的首功,他肯定能够捞到一个不小的官职,只不过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肯定都要止步于这个官职不动了。

    好好熬一熬资历,被大佬们磨堪一番,抹去了棱角以后,才可堪大用,等到他真正的成熟以后,才有机会参与到下一次的大战中。

    石磊对此也是很坦然的,这本来就是他想要的生活,拿着高高的俸禄,干着不多的活计,还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老婆孩子,顺便为石家多多的开枝散叶,造出一个民族来,这样的生活他可是期盼已久了。

    况且就他所知,近几年内,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人们铭记的大战。

    自己趁着这几年功夫,施行一下自己的计划,让那两家敌人多头疼一下。顺便好好经营一下自家的产业,把家族的基础都夯实了,也把自己的锋芒收敛一下,省的老被人惦记着,怎么想都挺合乎心意的。

    只不过具体的封赏,少不了还要扯皮半天,主要捣蛋的就是那帮子文臣了。

    每到大战结束,这帮子家伙就巴不得天下太平,然后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来个偃武修文,他们就能骑到武将的脖子上拉稀了。

    这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只是因为他们的队伍不同,天然的就有这种对抗。

    再加上有李二从中的刻意引导,两边的这种拉锯,肯定是少不了的,并不会因为两边的私交,还有打天下时结下的深厚革命友谊,就有所缓解咯。

    而且在石磊看来,这大军之所以会回来的慢,其中也少不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这帮家伙,在其中捣乱。

    他们当然不至于搞什么通敌的把戏,只是借着跑到草原上探视军心士气的机会,也没少从军将们手中分走利益了。

    比如说牧场的划分,还有势力范围的划定,哪些事情由军队来搞定,哪些要靠文官的嘴皮子,这都是要提前商定好的。因为草原这边,肯定是要纳入大唐的统治之下的。

    这都督府的机构和职能,全靠着一帮只会拎刀子和人干仗,不服就给你玩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军汉,显然是玩不转的。

    必须得是文武相济,软硬兼施,才能真正的把突厥的这片庞大的地盘消化掉,变成大唐的牧马地和养兵所。不仅不会变成尾大不掉的负累,还要能够为大唐腹地供血供养才行。

    所以说文臣的势力,肯定是要延伸到草原上来的,哪怕是为了安皇帝的心,这片草场上,也不可能只有军方的人,在策马奔驰。

    其实军方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两边算是心照不宣罢了。要不然文臣这边,连参与进来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多突厥流寇什么的,不小心弄死个把文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人倒霉的时候,实在怨不得别人啊。

    正是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两边才扯皮那么久,各自的利益,还是要尽可能多的争取到手才行,要是大家拼死拼活的打下来的地盘,好处都让人动动嘴皮子就都拿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