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牧大唐-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那边的回复很快就来到了,这就是有飞鸽传书系统的好处啊,虽然能传递的信息不够详尽,但确实是帮了大忙了。

    家里已经在抽调商队之中的精兵强将,和几位选定的大掌柜一同做着准备,到时候一定带着自家最为顶尖的那些商品,强势登陆广州这边,如果能一举打开对外贸易的商路,就更好也没有了。

    而且等到他们来到的时候,石磊这边的局面,也应该已经稳定下来了,真正铺开摊子以后,就足以支撑自家产业的顺利进驻了。

    同时送来的还有另一个消息,出自自家的那些土豆,终于要开始在长安周边生根落地了,这对石磊来说无疑也是一粒定心丸。

    只要有土豆存在,就会时不时提醒着李世民,他石磊有多么劳苦功高,不至于让他被遗忘在这个万里之外的角落里。

    这倒是让石磊有了另一种猜测,李世民之所以把他远窜到广州来,会不会就是因为土豆马上就要开始大面积推广了,在这样刷声望的关键时刻,把石磊这个弄来土豆的正主放到身边,大概他会觉得心里膈应的慌吧,总会有种抢了别人的东西的负罪感,所以干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直接把石磊支的远远的,省的来自大唐民众的香火愿力,那些真诚的感激,再都跑到了石磊身上,这样的光环,还是他李世民一个人独享比较好。(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九章 成分复杂的广州城

    不过反正献出土豆的好处,全都真个拿到手了,李世民只要不是充满了恶意,他愿意怎么用土豆,石磊都是无所谓的。

    他更主要的心思,还是花在了如何整理新上任后的局面上。不把广州上下的人搞定了,不仅他建设基地和发大财的计划都要泡汤,他这顶帽子还能不能戴稳都是个问题。

    所以他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去参加由广州刺史组织的欢迎宴会,听说这次广州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差不多都到齐了,都想和他这个掌管武力的家伙打好关系,以后少不了还要多依仗他手下的军队呢。

    进入广州地界以后,石磊虽然很是低调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闷在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其实早早的就安排了手下人,去收集广州这边的情况,主要都是跟随他前来的那一批特种部队的成员们,给他打好了前哨。

    他窝这几天就是为了好好消化下手头的这些情报的,太深层的东西,可能分析不出来,起码也要做到对广州的政治格局,有个相对清晰的了解吧,别到时候进错了庙烧错了香,以后他在广州这边,就不太好开展工作了。

    广州这地方虽然在大唐腹地名声不显,其实在岭南这边是非常出名,也是相对繁华的多的地方。虽然相对这边并不小的面积来说,人口还是稍嫌少了一点,但是能够在这个地方扎根下来的那些民众,小日子相对其他的岭南州县来说,还得算是不错的。

    而且广州既然能成为上州,这规模绝对小不到哪去,只是大唐自己的人口,就有十五万左右,当然这是广州全境的人口,大都是分布在周围的农村地区的,以种植粮食为主,真正住在广州城中的常驻人口,也就两万人左右。

    而且广州这边的情况还比较特殊,一个广州城,却是分为两个县来进行管理,大致上来说西部分属南海县,东部属于番禹县,还没有单独的一个广州城的单位。只是他们都是广州郡的下属,很多事情都可以让刺史来拍板,倒也没有太多的麻烦。

    除了赖以生存的农业,占据了最多的劳动力以外,广州这边的手工业,也是比较发达的,主要也都是为对外贸易服务的一些项目,像是瓷器啊,丝绸啊这些,很明显都是冲着来此做买卖的那些外国人去的,想要行销内陆反而没有那么方便,面对的竞争也是不一样的。

    而广州这边相对来说最活跃的一项产业,还是海外贸易,不少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万里迢迢的载着香料啊,犀角啊,象牙啊这些体积不大,但是价格及其高昂的奢侈玩意,跑来广州这个有年头的港口来停靠。

    等待着自己的商品分销完成以后,再拉上大唐的特产,那些异常美丽的丝绸和瓷器,当成硬通货一样的,跑回各自的国家去贩卖,一来一回这赚取的利润就多了,这才是他们能够甘冒奇险,漂洋过海的来做生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石磊觉得还有一个原因,促使着他们来到广州这边来,这时的广州还没有市舶司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海关,所以自然也就不会有关税的存在。

    哪怕大唐依然对他们有着种种限制,但是这个好处还是大大的,跟合法走私一样的,怎么能不让人趋之若鹜呢。

    只不过和他们做生意的,可不是广州的当地人,数遍整个岭南,也不见得有几个人,能消费得起这些番商手中的顶级奢侈品。岭南这边可不是什么发达的地区,真正有钱的也就是冯盎他们有数的几个当地的土皇帝。

    番商们真正的交易对象,其实还是来自内陆的那些个权贵们,还得是影响力比较强大的那些。这些人手底下的商队,从番商手中收购货物的同时,也会卖出他们最为需要的华贵丝绸和瓷器,同样是一来一回的赚两回钱财。

    而这些顶级奢侈品,最后都要分销到江淮,和以长安为首的北方富庶之地,这两块地方也云集了大唐有数的那些富裕阶层。

    但这活还真就只有这些权贵手下的商队才有能力做,一个是这东西对资金量的要求太高了点,普通人基本没这个可能有这个资本。再一个这个对人脉的要求,也不是一点半点的。

    你要是没有强大的实力做保证,你连当地市场都进不去,这些面向权贵阶层的生意,自然也都是当地的权势人物把持着的,所以没这个影响力,想要突破他们自觉不自觉的联合设置的壁垒,也是不太现实的。

    还有一个历史原因,远洋贸易这东西,其实也就是现在才拿到台面上来,以前这样的贸易,更多的还是通过所谓的“朝贡”这样的形式来完成的。

    这些来自各国的番商们,主动或者被动的成为了各个遥远番邦,或者干脆不存在的国家的使节,于万里之外听到了中原大陆的威名,因此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一定要来瞻仰一下中原帝国的伟大云云。

    然后被忽悠的特开心的帝王们,就会赐下几倍于他们的贡献的财物,让他们见识一下中原帝国的慷慨和繁荣,其中丝绸和瓷器依然是大头。

    到了现在,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积累,对于这些海外各国的真实情况,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是对这些番商的限制也还是很多,除了某些口岸型城市,有限度的对他们开放贸易,普通的商人依然是没法接触到他们的。

    这种蕴含着巨大利益的对外贸易活动,基本仍然把持在各个勋贵们手中,还得有一定的权势做保证才行。

    哪怕大唐为了鼓励私商的发展,在律法之中专门禁止了勋贵行商,还有与民争利的行为,但其实作用还是比较有限的。

    只不过现在石磊也成了其中受益的一方,对此自然也就不予置评了。

    正是因为广州有这样的特殊背景在,在这个招待宴会上,见到来自不同国度的番商,还有大唐勋贵的商业代言人的身影,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出来迎接石磊的更是一位熟面孔,曾经想把长安的房子,半卖半送给石磊,想让他拉兄弟一把的那位勋贵,也正是如今的广州刺史,和石磊平级,但却领导着他的上司。

    只是对方的这个态度,还是让他有点奇怪的,不能说受宠若惊吧,但相对石磊现在的身份来看,他这个礼遇,貌似也有点超规格了的意思,不免让石磊心里有点犯嘀咕啊。(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章 瓜分的盛宴

    过去和这位也算是老熟人的刺史打了个招呼,在他的热情招呼下,两人一起走进了云集了众多宾客的大厅里。石磊当然是第一时间就被介绍给了所有人,他可是今天的主客,在场的人大都是奔着他来的,只是石磊还是很不习惯这样的场景,所以应对起来就显得有些勉强。

    大概是看出了石磊的忙乱,刺史赶紧过来领着他,挨个认识了几位最主要的宾客,未来的几位同事肯定在列,然后就是几大权贵的代言人,其中还包括石磊的老岳家的一位大掌柜,和他这个姑爷也算有几面之缘。

    石磊刚示意他待会好好聊聊,那边就又被拉到了几个番商的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