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牧大唐-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突如其来的火爆。打破了原本的计划,掌柜不得不把原本就已经准备好的所有店面和项目。一次性开放个差不多,这才将将能够满足当地的消费需求。

    也不知道是广州城里这些人。都太过热衷于吃这件事,还是说他们恰巧就好这么一口,所以才会有目前这个局面。

    或者说因为有身为广州城一把手的刺史老哥,带头经常在独一味这边搞宴请,所以才带动了那些有钱或者有权的家伙,都在独一味这边消费,以免和顶头上司步调不一致啊。

    少不了还有各个勋贵家的代言人们在推波助澜,因为这帮大掌柜,就差把独一味当自家食堂来用了,不论是自己的一日三餐,还是有什么客人需要招待,那都是雷打不动的在独一味这边解决的。

    就这还觉得自己赚到了,因为广州这边的物价水平,显然还没和长安这样的天下中心相媲美啊,独一味的饭菜,自然也是要比长安那边的总号,来的价格实惠多了。

    况且他们能够得到的待遇也是很不同的,在长安那种勋贵多如狗的地方,像他们这种给人打工的,只有夹着尾巴做人的份,去独一味都不一定能有位子坐。

    可在广州城里,他们就属于难得的贵客了,去独一味也是享受贵宾待遇的,就不存在订不到位子的情况。在这里请客吃饭,那可是面子里子都有了,自然就愿意朝这跑了。

    有了这些人的推动以后,独一味的名声,很快就打了出去,再加上广州城里,虽然没几个真正顶尖的富豪,更是难以见到那种放到整个大唐都有名有号的大户,但是毕竟身为外贸型城市,还是有很多不差钱的主的。

    他们可能消费不起那些番商们万里迢迢运过来的顶级奢侈品,但是来消费水平算不得无法接受的独一味,多吃几顿还是没问题的。

    有这同样不算差的消费群体在,独一味的饭菜也确实出众,还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想要吸引多一些回头客,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而在这样火爆的局面下,再把原本就有些捉襟见肘的厨师队伍送回去给家主干活,大掌柜的不骂娘,都是给家主面子了。

    好好款待了这些水手们一顿,算是感谢他们给自己带来的好运,不仅让石磊领略了海上风情,体验了海钓的乐趣,顺便还收获了一个大海怪,更有那个大宝藏到手。

    另外,这也算是提前给这帮水手们,搞的一个誓师大会了。他们马上就要出发,真正的开始为自家探索海上商路了,而第一站就是石磊早就确定好的倭国。

    瞄准的更多的还是当地的矿产资源,顺便还要做好勘察工作,看看后世曾经占到世界三分之一银产量的石见银山,现在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周围的势力都有哪些,为以后以石磊他们为首的大唐势力,能够彻底吞下这块肥厚的大蛋糕,做好前期的工作。

    这种蕴含巨大利益的东西,石磊从来没想过要自己独吞下来,想保守住这么大个秘密,以他的实力来说,还是力有未逮的,与其到时候有命赚钱没命花,还不如早早的就把这块大蛋糕拿出来,跟其他人一起利益均沾一下。

    出动大唐的人马,把整个银山全都拿下就没什么问题了。就现在的倭国,哪怕举全国之力,不对,应该说全岛之力,毕竟他们好像还经常要打生打死的,离实质性的大一统还有很大的差距,就这些家伙,全都真心实意的进行抵抗的话,那力量比之石磊他们这些武勋的集合体,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就更甭提和真正的大唐军队相比了。

    石磊这么打算,很有点有恃无恐的意思。至于倭国的抗议什么的,别搞笑了,那都是李二高兴的时候才会搭理的玩意。这位可是真正属龙的,这么个银矿落到他眼里,还想拔出来根本就没戏。“弱国无外交”可不是瞎说的,给个什么说法,完全就是看李二心情的事。

    可惜自家的船队,到现在还没有全部完工,用木头建造这种远洋大船,绝对不是什么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得有足够的时间,让那些木料能够逐步达到造船的需求,就刷桐油然后晾干这个活,就需要不短的时间呢。

    这事还不能偷工减料,关系到整个船上多少条人命的大事呢,急不来的。

    所以这一趟肯定就只有石磊乘坐过的这艘旗舰独自出发了。不过石磊对他们也没有太高的要求,让水手们进一步熟悉海船的操作,早点变成真正的老手才比较重要。

    而且也需要他们去打个前哨,一大队商船一起过去,结果找不到合适的交易对象,岂不是抓瞎了吗。

    他们带过去的都是大唐这边的优势产品,陶瓷,丝绸还有茶叶,三样可算是大唐的代名词了,恰巧广州当地也有不少出产,只有茶叶的数量少了些,但是这个的需求量也是最小的,所以也都够用。

    当然了他们带过去的,肯定不会是自家产的那些真正的顶级货色。这样的好东西,大唐这边都不够分呢。

    而且卖东西吗,肯定是要先从差的开始卖的,等到他们的胃口被养刁了以后,再换上好东西去跟其他人竞争,才能一直保留自家的优势啊。

    这就和后世明明有更好用的特效药,分得先卖你稀释了多少倍的残次品,是一样的道理。

    一样的东西多卖上几次价格,才是一个成功商人该有的自觉。嗯,反正交易对象是倭国人,石磊是不介意做个奸商的。

    送走了装满了货物的大船以后,石磊还是没法闲下来,既然打算近期回长安一趟了,肯定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提前做好,于公于私都要提前有个交代才行。(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家探亲

    石磊最为关心的,无疑还是土楼的建设进度,他对这个东西可是心切好久了。地上建筑的部分,在慎行手下的那些包工头们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开始的速度也是挺快的,毕竟建筑的主料用的是石头啊,只需要选对了位置,把它们垒砌到一起,再加上少量的三合土把缝隙填好,所以用的时间相对反而少一些。

    只是真正开始靠三合土来建造主体部分了,速度反而不可避免的降了下来。首先慎行对土质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选用的是他觉得品质最高,最符合建楼要求的粘土,细沙和石灰的选料,同样经过精挑细选。

    之所以把土楼的位置,选在现在这个地方,也有考虑到方便获取这些用量巨大的原材料的因素。要不然以如今的运输条件,以土楼如此巨大的用量,只是凑齐材料,就要耽误太多的时间。

    即便取用很是方便,但是三合土的制备,同样是个耗费时间的活,不是说这三种东西简单的掺到一起去就行的,而是必须将这三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用竹片或木槌不断地炼打、翻动,然后堆放停置一段时间使其融合、老化。

    特别是石灰和黄土,都有一个从生到熟的演化过程。停置时间的长短,还要掌握在混合物未硬化之前,几天十几天不一,然后再次炼打、翻动。这样的炼打次数越多、越久则效果越好。

    比例和干湿程度这些,慎行都能够熟练掌控,因为那些大墓的最后一道围墙,也是用来保护棺材的最后一道防线,一般都有三合土的成分,慎行对这玩意自然是无比熟悉的。

    只是其中需要的那些时间,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该花费的时间,那是一点折扣都不能打的。尤其是在石磊打定了主意,要建造一个能够流传到后世的坚固建筑的情况下,这样的主体材料,肯定是要精益求精的,反正也不急着入住。

    相对来说地下部分,那些堪称庞大的地道网络,建设的速度反而要快一些。那些真正值得信赖的劳工,都是干活的好手,给家主干活又都是下了死力气的,还有石磊的改造,他们一个个的不会比什么工程机械来的差了,体力也能跟得上趟。

    要不是石磊强烈要求,他们差点就要日夜不停的加班赶工了,在见不到光线的地下,黑夜和白天的界限也不太明显,他们的感知都收到了一些影响,都是以自己累不累作为是否需要休息的判断标准的。

    这边的地下也大都是土层,挖掘起来比较方便。而且他们还有一大批的好帮手在,一些同样经过石磊改造的穿山甲,在前面作为开路先锋,这些忠心的下属,更多的还是在清理穿山甲们挖出的土方。

    而且他们是和外面的大工程同时开工的,挖出的这些土方,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