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牧大唐-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皇帝一家子治完病以后,石磊可是收获了不少来自皇家的感激。不同于李世民的含蓄还有吊胃口,李承乾跟石磊说话,向来都是很直白的,把父皇和母后的感激都送到了,还把李世民对石磊的安排都给他透了个底。

    当然具体的内容,李世民都没说,李承乾也不会知道,只是意向还是很清晰的,有了这个定心丸,石磊就已经很满意了。

    与此同时,他的名字也算是又一次响彻勋贵圈,只是这次不是勇猛之名,反而多了个神医的名头。各种邀请和拐了无数道弯的请托,都送到了他手里,石磊只好继续忙活着。除了定期给皇帝一家子按摩以外,几位叔伯那里,肯定还是要照顾到的。

    第一位不能忘的,就是一直说自己每战必先,所以失血过多的秦琼大门神了。他确实是气血两虚的症状,虽然因为孙思邈的到来,他的症状较历史上记载的肯定要轻了许多,可他这个年岁了,很多老伤和暗伤,少不了还是会一直折磨着他,让他差点就要缠绵病榻了。

    虽然看上去还是龙精虎猛的一条汉子,其实已经有点外强中干的意思了。每次见到了,石磊都免不了有点揪心的感觉。

    这位可是切切实实的和自己亲善的长辈,也没少照拂自己和家人了,每当有困难的时候,他也总要出来伸把手。这趟去岭南当差,他也一直在帮忙奔走。

    虽然石磊没法一直往他跟前凑,好像显得也不是特别热乎,但是这份情谊,石磊绝对是牢牢记在心里的,这次既然有机会好好报答一下,石磊肯定也不会吝啬那点改造能量的。

    虽然没法把他的身体,修复到年轻时的强悍状态,但是让他恢复这个年岁该有的健康还是没问题的。怎么说也能彻底解除他所有的病痛了,不会一直受到老伤的折磨,也算是石磊尽到了一份孝心,也让他知道他一直帮助的后生,不是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秦琼不是个喜欢靠着口舌表达感情的人,但是他那欣慰的神情,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也是对石磊来说最大的肯定,两人之间也没必要玩些虚的,一个熊抱就尽在不言中了。

    老丈人程咬金那里,肯定都不用吆喝的,石磊自己就屁颠屁颠跑去了。尉迟大门神和张士贵那里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这几位相比秦琼来说,暗伤来的要少上不少,相比同龄的老人家来说还要强壮不少。只是一些小毛病还是无可避免的,毕竟年岁在那呢。有这个身板已经非常难得了,更何况这几位还都是以勇猛著称的,没少干冲锋陷阵的危险活计。

    前前后后又为这事,忙活了个把月功夫,石磊才总算暂时脱身出来,带着收获的满满的好感度,还有各色礼物,辞别了依依不舍的程处月和小石珝。

    石磊不得不赶在过年前,带上新换的一批护卫,一起踏上了返回广州的路途。商队这时候去到广州城也没什么买卖,所以还是留在家里过年,这趟带回来的护卫们,也需要在长安这边休整一下,就只有石磊和几十位新护卫一同出发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六章 快马加鞭

    不同于上一次去岭南时的迷茫与担忧,石磊这趟去可是斗志激昂的,那里有他目前最为看重的几项事业呢。而送行的场面,和上次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上次出发太过匆忙,有不少人都选择了观望一下,看看石磊到底是要倒霉了,还是飞黄腾达的前奏,所以真正凑过来的人,比平时都要少得多。

    可这趟自然是大不同啊,不仅石磊的前途重新变得明朗起来,那是一片光明的未来在等待啊。更重要的是,石磊这不是刚给近乎所有有分量的权贵,都料理过身体吗。

    多多少少的都帮他们解除了一些病痛,他们还干不来过河拆桥的破事,起码这么明目张胆的干,还是很不好意思的,所以这次给石磊送行,有些干脆就是自己来的。有那自持身份的,最少也把自己的嫡子给派了过来,表达一下他们的心意。

    好不容易和送别的人群全都告别完,石磊也不是拖泥带水的性格,单独跟程处月母子交代一声后,干脆的跟大家挥了挥手,带上手下就出发了。

    家里有众多叔伯们帮忙照料,还有那些原本不论是不是熟悉的勋贵,多少都要承石磊一份人情的。不可能在石磊走了以后,转身就过来对付石家上下。

    这种没脸没皮的勋贵,肯定会被所有的勋贵们唾弃的。而且像程咬金这种混不吝的老家伙,估计能直接跑人家大门口去骂娘。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石磊完全可以放心长安这边的。

    他期待了好久的那个四合院式的庄园,也建设的差不多了。虽然没了慎行和他手下那几位包工头中的好手,但是这处位于蓝田县境内的庄园,最难弄的地下暗道部分早就弄完了。地上建筑部分,只要按部就班的按照图纸来进行施工就好了。

    干活的人手都是这一行的老把式了,驾轻就熟的,断无造不好的道理。石磊又舍得花钱用好料,下细功夫,也就不用担心出不来好效果了。

    只是那些装饰的部分,还需要时间才能一一到位,雕梁画栋都是精细活,好手也少点。

    还有园林的布置,和那些花草盆景的安排,也需要慢慢雕琢,还好那些放归的内侍之中不乏这方面的高手,都是搞惯了皇家园林的顶尖人才,弄石磊这个园子就小意思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千万别超了规格就是,要是习惯性的弄出了皇家才能用的形制,石磊就悲剧了。

    家里的田地也没有闲着,虽然不大用种土豆了,除了少量的留下给自家食用的,其他的大都按照石磊的要求,和早就实验过的技术,全都换成了过冬的玻璃大棚。

    里面种的大都是各色瓜果蔬菜,就等着冬天青黄不接的日子采摘下来,对庄户们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进项呢。比种粮食,和官方限制定价很低的土豆,都要来的经济。

    庄户们很容易算明白这笔账,又不用担心没粮食吃,不是还有土豆呢吗,以后估计闹饥荒的可能是很小了,他们又是种的冬天这一茬,不会有多大的影响的。

    而且长安这边的各处产业,发展的也很是平稳,有了石磊的这份人情在,原本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都少了很多。

    大唐天下但凡能拿得上台面,有名有号的产业,背后多多少少都有这些勋贵的影子,不是他们家自己开的,也是挂靠在他们名下寻求庇护的。

    所以这份牵连甚大的人情,也通过助力石家产业发展的这种形式慢慢在变现,这样一来自然又迎来了新一波的稳定提高。

    最明显的就是马场那边,一时间就涌入了好多想要来参赛,或者入股的勋贵,把马场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提高了好几个台阶。

    这也是石家的产业中,比较容易合作的项目,石磊也不介意他们掺合进来分一杯羹,只有团结起更多的力量来,才能更好的做大这一块蛋糕。

    而结果也证明了,这么做不仅没有发生大家担心的受益减少的情况,反而都跟着多赚了一笔。所以合作的双方,哪怕原本是分属不同阵营的,在这种项目上也少有分歧了。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啊,为此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妥协让步的,只要没有触及真正的底线。

    虽然形式一片大好,但是石磊也交代杨大叔他们一票大掌柜的,要稳步发展,不能大踏步的前进,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不要被一时的利好蒙蔽了双眼,为自家的产业埋下隐患。

    同样出于这种考虑,石磊有很多新的构思,可以发展为新的领域的主意,都没有拿出来,还是巩固好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的产业领域再说吧。

    贸然进入新的行业,面对的局面肯定大有不同的,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还是等到石磊真的从广州那边回来以后,再考虑这些事情吧。

    当然了石磊回到广州以后,还是要上马一些新项目的。虽然已经暂时缓解了那边用钱荒的问题,但是如果真的想要实现石磊的目标的话,还是需要海量的钱财做先期投入的。

    招募人手,扩大船队,甚至建设自己的码头和货站,为以后征战海外的计划做准备,都少不了会花费堪称巨量的财富,不过以后能换回来的,肯定是十倍甚至百倍于此的收益。

    而且石磊一直都没忘了,他是曾经许诺过,要让广州那边的那些老家人们,都过上好日子的。哪怕这话他没有宣之于口,还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