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驸马-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

第194章 皇宫

    修家立本苏州,根基在这里,但是经营的产业,如茶叶、苏绣、钱庄等,修记的店铺可以说是全国各地都有!能经营这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单靠修之名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就算忙死了,修之名也不能把修家的家业支撑起来,所以修之名请了打量的掌柜,自己只是坐镇苏州,管理好手下的掌柜们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一定的识人眼光,修之名的事业也不会经营得这么红火,所以看人也算是修之名的一项本事之一!

    经过一天的相处,萧莫的为人修之名自认已经摸清楚了,觉得可以和他深交,在知道了萧莫是来苏州游玩的以后,就主动邀请萧莫和赵冠缨到自己的府上,盛情难却,再说能见识一下天下第一富豪的府邸,也算是一种荣幸,萧莫和赵冠缨也就没有拒绝。

    修之名立马派人将萧莫两人的行礼从客栈取了出来,然后吩咐掌船的水手们,把船头一转,往太湖去了。

    却说萧莫离开江宁之后,第二天杨玉廷也带着钦差仪仗,然后准备回京。

    回京之前,杨玉廷找到李准最后又说了一句:“李大人,两个要求,都会如实转告皇上,只是……若是请来了圣旨,那萧莫也不肯去山东的话,李准届时可不许推辞!”

    李准点点头,说道:“只要能请来圣旨,老夫就当皇上答应了,这第二个要求,便是做到了!”

    杨玉廷这才带着仪仗,一路赶回了开封。

    钦差走了,梅雨也开始停了,进入七月之后,江宁百姓开始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作习,农户日出而耕,日落而息!至于秦淮河,则是到了一年四季中最为繁华的时候。

    天晴气爽,南来北往的商人这个时候也频繁地流动了起来,作为连接中原南北的枢纽,又是天下声名的风月之地,七月一直到十月,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一段时间!

    至于萧家,在萧莫离开以后,玉娘和杨延琪也就深居简出了起来,特别是杨延琪,在谢芸静被禁足以后,也就没有再去过谢家,整天在房间里做着女红,她是初学者,平常拿惯了刀枪的双手玩起针线来,需要的学习时间比较长。

    当然,孟秋香的身体现在越来越好,知道了杨延琪和萧莫的事情以后,她也为萧莫高兴,见两个媳妇都深居简出,萧莫又突然跑出去游学,怕她们每天闷在家里不愉快,便也经常拉着两女一起上街。

    至于两个小丫头琳佳和琳洁,则是在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嘟囔萧莫一句,特别是琳佳,总是埋怨萧莫,说好了下次出门带自己去的,老爷这是言而无信,回来以后一定要去……要去讨个说法!

    丫鬟因为老爷出门没带她而要一个说法,这在安朝绝对是头一个!也只有萧家的丫鬟,才敢有这样的想法!

    再说杨玉廷一路星夜兼程,终于在三天后回到开封,杨玉廷先是到吏部交还了仪仗官服等钦差出行的物品,然后就直接来到了皇宫,怀里揣着圣旨,得知皇上刚散了早朝,现在正在御书房,便又赶了过去。

    当今皇上名讳赵权,三十六岁继位,在位十三年,今年四十九岁,马上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穿着金黄色的龙袍,带着金玉皇冠,赵权坐在御书房中,正在批阅着奏章,奏章是庐州寄来的,关于庐州商会的事情。

    前段时间早朝的时候,中书省谏议大夫唐之礼进谏,说庐州慎县县令李季,与乡绅兴办商会,还将朝廷与之合股,开历代官员经商之先河,违背了祖制!

    赵权听了唐之礼的进谏,便派钦差又到慎县去了,让李季就商会一事据实上报,这才有了这份奏章。

    奏章是赵权亲自下令要的,所以门下省不敢扣留,奏章一到京城,马上就被送进了皇宫,看了奏章以后,赵权对左右说道:“让外面那两位进来吧!”

    “是……”太监恭敬地回应了一声,然后缓缓来到门外,对外面二人也恭敬地说道:“两位大人,皇上有请!”

    不恭敬不行,虽然自己是皇上身边的老人,但是和外面这两位一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一个是门下省侍郎兼平章事周礼,一个是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纪平,实际上两人就是安朝的两个宰相,位高权重,乃百官之首!

    两人进门之后颔首行礼,各自道了一声:“见过皇上”,然后赵权让两人免礼,吩咐太监赐坐,最后赵权看着周礼问道:“周爱卿,唐爱卿参谏慎县县令李季之事,卿怎么看?”

    周礼说道:“回皇上,臣闻商贾皆是腹黑之辈,狡猾如泥鳅,最重利益,故而商人一向不受百姓待见;臣也没有见过历代有朝廷与商人合谋取利之事,李县令开此先河,实在是置本朝声誉于不顾,应当废止!”

    不用想,周礼是不赞成慎县这个做法的,这时候赵权又把目光看向了纪平,纪平说道:“皇上,臣不知道商贾的为人如何,臣执掌户部,为皇上掌管国库,只知道如今国库空虚,正是用钱之际……”

    听纪平的语气,好像是支持李季的,这时候周礼眉头一皱,纪平是两朝老臣,又是豫王的姨父,与自己向来不合,所以周礼打断了纪平的话,问道:“纪大人,国库空虚这话从何而来?就算是三年前,皇上御驾亲征北辽,花费了一些银两,但是有这三年的岁入,只怕不说国库满盈,也不至于空虚了吧?”

    “哼……”纪平冷哼了一声,说道:“周大人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本官为皇上执掌户部,向来兢兢业业,莫非这国库的情况,还不必周大人清楚么?”

    反问了周礼一句,纪平看着赵权说道:“皇上,山东久战不下,数十万军队的粮饷,花费巨大!若不是这一次慎县的岁入,这国库,如何还能有三百万两的剩余?”

    说罢,纪平缓缓地站了起来,然后弯腰低头,双手献上了一本账册!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

第195章 此人是谁?

    赵权对太监点点头,然后太监上前接过了账册,又转告给了赵权。

    翻着账册,赵权面无表情,只是缓缓地阅读着账册上的内容。

    一炷香的时间之后,赵权合上了账本,看着纪平问道:“纪爱卿,国库损耗如此之重,为何不禀报朕?”

    纪平赶紧低头答道:“回皇上,臣不想让皇上忧心!”

    “忧心?哼……”赵权板着脸道:“天下都是朕的,朕不操心?谁来操心?难道是你么?”

    纪平答道:“臣惶恐!臣……不敢!”

    “不敢!但是你偏偏做了!”赵权看样子是生气了,确实,如果不是今天纪平递上账本,自己还不知道国库既然亏损到了这样的程度,虽然其中最大的一笔……是赵权他自己为了给长公主修建府邸而挪用的那四百万两银子!

    “回皇上,臣之所以不禀报皇上,是因为……”纪平的身体颤抖了起来,伴君如伴虎,虽然当今皇上比较开明,但是刚才赵权的那句话,是有意在责怪自己欺君,欺君是什么罪?

    所以纪平惶恐了起来,这时候旁边的周礼却是面无表情地旁观着,心里估计是乐开了花!

    纪平虽然害怕,但是却依旧为自己争辩着:“是因为,慎县那边的钦差带回来的奏疏上说了,以后每年,慎县的岁入都会超过三百万两!同比前几年慎县旱灾之时,等于今后每年国库的岁入就多了这三百万两,有了这些钱,老臣料想国库也不至于枯竭!”

    “嗯?还有此事?”赵权这才想了起来,前段时间自己那个皇侄女气呼呼地从庐州回来的时候,确实也带来了这么一个好消息,这是当时群臣包括自己,也都认为慎县这样的小地方,又刚刚经历了旱灾,每年能有岁入就不错了,断然不可能达到岁入三百万两的,要知道,全国各地的州府加起来,岁入也才两千多万两而已!

    岁入三百万两是什么概念?举个列子,就是庐州,去年的岁入也不过是几十万两而已,你想想,难道一个庐州治下的县,岁入居然比庐州还要高上数倍?

    所以赵权就以为这是赵瑶的戏言而已,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消息居然还被李季写到了奏疏了,这就不同了!

    如果没有把握李季敢开这个口么?

    只是当时赵权认为赵瑶是说笑的,就没有去看李季的奏疏,现在才从纪平的口中知道。

    想了想,赵权语气平和地说道:“纪爱卿,坐下吧!”

    纪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