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驸马-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准闻言没有说话,而是直直地盯着石中元,看了很久很久。

    石中元知道李准的脾气和性格,眼前这个老上司精明、果敢、睿智,而且坚毅!一个拥有睿智和坚毅性格的人,他也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一个对自己思想很坚定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想法和立场。

    特别是……这个人还是身居高位的人!

    所以石中元继续说道:“下官也知道大人为了这一战呕心沥血,心中放不下,但是……难道将皇上的安危赌上去,这样真的好么?”

    这样真的好么?

    李准在心里问了自己一句。

    答案很显然,作为一个臣子来说,拿自己君王的生命安危做赌注,拿肯定是不对的,甚至是大逆不道,有违人臣之道。

    恐怕在石中元他们心里,都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才会上疏弹劾李准,不过当着李准的面,石中元把话说得委婉了一些。

    李准看着眼前这个当年的后进,现在的朝堂副相,他摇摇头,对石中元说道:“你不懂,你终究不懂……”

    一句话,说得石中元一头雾水!

    自己不懂?

    不懂什么?

    在李准面前,石中元真的是一点脾气都没有,所以只能看着他,希望听到李准后面的话。

    李准继续说道:“难道你看不出来,这一次不止是老夫的坚持,皇上他……也一直在坚持么?”

    皇上也在坚持?

    石中元闻言身躯一震。

    李大人说皇上也在坚持,那么皇上在坚持什么?

    看着李准悠悠离去的背影,他并不宽厚的背部上,似乎承载了太多太多,导致现在失去了应有稳重,显得离去得有些急切!

    很显然,李准的急切,是因为前线的战事。

    联想到战事,石中元一下愣在了原地!

    皇上的坚持,难道就是因为这一次和辽国的战事?

    难道说……

    皇上拖着病重的身躯,来到这太原前线,其实根本就不是出于大势所迫,而是因为……皇上他本身内心的希望?

    一个帝王,坐拥天下,江山、权力、美色、钱财,应有尽有,他还能有什么希望?

    更何况,这一次发病,都几乎要了皇上的命!

    很显然,皇上他自己也是意识到了自己时日不多的,所以他才要来到太原,想要在自己这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一雪前耻,将当年自己在太原的失误,和对辽国纳岁币的耻辱,都一扫耳光!

    皇上他这是要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这是在为自己死后的声名拼搏一把,难怪李大人说自己不懂!

    现在,石中元终于懂了!

    原来这一切,并不是李准的坚持,而李准也并不是那个为了民族大义,而将君王的安危不顾的逆臣,恰恰相反的是,这满朝的文武之中,只有李准一个人才知道赵权的心思!而李准这样做,也不是大逆不道,而是尊重皇上的想法。

    满朝文武,居然都看不出皇上的心思,这是何等的悲哀?

    其实朝堂之上的官员大臣,都不是平庸之辈,但赵权病重以后,他们都一直在给李准压力,这其中除了有些人是像石中元这样确实没有细想和不知情的人以外!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他们知道了或者是也猜出了赵权的想法,有的人是认为这样做不值得,代价太大,所以才反对李准的;有的人则是因为担心皇上出事,到时候全军崩溃,辽军杀过来,李准支持不住,然后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和现在的地位,所以他们也反对!

    石中元本来和李准还有纪平,以及曹刚的关系都不错,赵权御驾亲征之前经历的太子和万民祈福一事,石中元也一直都清清楚楚。

    开始的时候,因为赵权的病情,他没有细想,现在想通了皇上的想法以后,石中元再回过头来,就不由得想到了之前为了能让皇上下定决心亲征,而甘心辞去枢密使这个职位,将位子让给李准的曹刚了!

    很显然,曹刚是早就知道了赵权的心思,而且曹刚也是一直在竭力促成皇上御驾亲征的!

    不然的话,曹刚为什么会故意请调到山东去,将李准替换回来?

    曹刚他明明知道,皇上信任李准,而李准……则是一个坚毅的人,一个有主见的,还有……李准也是一个好战的人。

    四年前安辽一战,李准就是主战派!

    想到这里,石中元无奈地笑了笑,因为他突然想到,纪平当初也是支持御驾亲征的,感情这满朝上下,大家都知道了,就瞒着自己呢!

    想到这里,石中元不由得将目光看向了南方,在南方很远的地方,那个为母守孝的少年,他是不是也知道了皇上的心思呢?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

第468章 茫然的狄青

    出了寝宫,李准来到太原城的皇帝行院大门。

    狄青和梁博一老一少迎了上来。

    “大人……”

    “大人!”

    看了看神情急迫的狄青,李准说道:“先上马,回军营再说!”

    狄青和梁博对视了一眼,然后带着人马跟在了李准的身后。

    一路回到军营,李准命令士兵在营帐外面把守,然后将曹向、杨洪、阮小七、杨排风还有呼延赫,以及原本西北名将魏平章、何定等大小将领都叫到了军营之中。

    这些人都是这一次和辽国作战的精英将领,其中梁博和魏平章何定三人是右军的主力!而狄青率领的左路大军手下也是有杨洪、杨排风这样年轻但是武艺超群的将领坐镇。

    至于阮小七和呼延赫,则是这一次大军的两位后勤管理粮草的将领!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在古代的战场上,粮草是非常重要的,而呼延赫的老稳和阮小七的机灵,两人配合起来也相得益彰,两人虽然在武艺上都不怎么突出,但是做这个粮草官却是绰绰有余的。

    环视了手下这些大小将领一眼,李准沉声说道:“目前战局尚未分明,忻州城外,二十万辽军声势浩大,定襄已经失守,他们的十万步军以及主帅耶律阿鲁翰将定襄守得跟铁通一般,想战就战,想跑就跑,目前战局之难,是在忻州城外这二十万辽国骑兵,有了他们的牵制,加上太原就在我们身后,所以我们根本不敢放弃忻州与他们决一死战!”

    李准说的,自然是因为太原城内有皇上在,所以才不敢出城的。

    但是正如李准说的,耶律阿鲁翰显然是看穿了这一点,所以让二十万骑兵来忻州城外,对太原和赵权的安全形成压力,然后他自己却在拿下定襄以后,就守在城内不走了,嚣张得很,一副老子就大摇大摆地站在你们安朝六十万大军的脸上,我就是这么**,你们能拿我怎么样的态度!

    果然,耶律阿鲁翰的强势,多少也影响到了一些安朝士兵的士气,让刚刚挟山东大胜士气高涨的安朝士兵们,在定襄失守以后,士气便一天比一天低落!

    如果不是皇上还在太原,有了皇上坐镇,士兵们可能现在都是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样子了!

    这就是为什么安朝面对辽军的时候,那么无力的原因。

    主要是辽人经过几次对安朝的大胜,在心理上建立了一定的心理优势;而安朝的士兵一想到要与辽军交手,就有些恐惧的心里!

    纵然将帅有志,奈何士兵失势,没有了锐气,没有了士气,你拿什么和辽军打?

    开始的时候,李准还想着自己能带领将士,将忻州和太原死死地守住,等待萧莫安稳地渡过了为母守制之期,然后再一起对付辽国。

    在李准的心目中,面对辽国的时候,在战场上有萧莫和没有萧莫,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在古代,战争的局限性很大,有时候一个人就能左右战场上的局势,这样的人在历史上也有很多,比如姜子牙、韩信、郭嘉、诸葛亮等人,他们的决策,往往能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

    而萧莫,显然就是李准眼里的姜子牙、韩信,不需要什么理由,只因为他是萧莫!

    是的,只因为他是萧莫,他就能将战局扭转过来!

    在山东的时候,萧莫就是这样,他只带着几十个人,就能把沂州的粮仓烧了!他说坚壁清野,结果将山东境内的白莲教困得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他带着五万大军,却一举打败了十二万白莲教大军,而且还是在敌守我攻,硬碰硬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

    这样的战例,在历史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