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谋主-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语被顾雍一句话拉回了现实,刚刚游泳完又急急忙忙的换了衣服,冬日寒风一吹便有些咳嗽,然后便顺了顾雍的话往下说。

    “元叹多虑了,语患咳痨多时,只是有些咳嗽罢了,不碍事。”

    小如一听,立马又给卫语加上一件准备了多时的披风,感受到暖和的卫语感激的对小如点了点头。

    蔡昭姬也是看在眼里,当他看到卫语轻轻拍了拍贴身丫鬟的手时,便有些不高兴,但是她根本就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开心,现在的她压根就没有嫁给卫仲道的心思,她只是把这种不开心当做对卫语的愤怒罢了。

    而此时沉默了很久的路粹却发话了。

    “各位师兄弟,仲道兄,恩师老人家与卫公正在谈论大事,我等又都是书香子弟,如此坐着聊天却是有些虚度时光了,粹有一法可供大家娱乐。”

    说完路粹便起身,“我与师兄弟在洛阳常闻河东卫公子饱读诗书,大中小道皆是在行。粹平日里出了学习恩师儒学书法之外,还对算学颇为喜好,昔日里得一游行道士赐题,至今未解,今日便要拿出来与各位共勉。”

    阮并不比路粹大的了几岁,所谓的闭目养神也只是装出来了,听路粹一说立马也是站了起来。

    “文蔚所说可是那鹤发童颜道士所留下的算题?”

    阮见路粹点头立即两眼冒光:“仲道兄有所不知,文蔚昔日视此题为珍宝,每每想观之都遭拒绝,今日定是沾了仲道兄的福分,才能够观之,文蔚快快将题目写下!”

    卫语有些无奈的望了望同样都是惊讶之色的顾雍王粲与蔡琰,知道路粹此时拿出题目来就是蔡邕一行徒弟想给自己一个考验。

    与其说是考验还不如是下马威,因为在路粹看来卫语是不可能答出此题。

    小如准备好笔墨之后,路粹便将题目写在了竹简之上,不得不说师出名门就是事出名门人家一手隶书不知道比卫仲道好看了多少倍。

    题目大概是这样的。

    汉武征匈奴之时,大军共分二百曲部,每曲部为一千人,另有曲候二十人,校尉军司马共五人,主簿忌酒谋士共十四人,主帅一人,若一人一天为粗粮一升,请问一个月下来大军共消耗多少粮草?

    卫语有些好笑,也难怪路粹这个愣头青会被那老道人骗到,这样的算术题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答出来的。

    他知道这个时候的算学还并不是非常发达,如此大的数目在东汉人眼中只能用来加法累加,所以换算下来要费很大的功夫。

    果然这个卫语面前的几个人都已经皱起了眉头,就连蔡昭姬也暂时放下了对卫语仇视的目光,一门心思的开始在自己面前的竹简之上演算起来。

    卫语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但是也假装拿起笔墨演算,他其实并不想算出答案,因为首先他怕折了路粹的面子,二来他也不太想将这个时代的算学揠苗助长。

    “少君!”潘老管事已经来了。

    卫语对潘老管事做了个禁声的手势,生怕打扰了这几个还在埋头苦算之人,哪知道潘老管事懂了,后面却传来了一人的大笑。

    “哈哈哈!”杨柳有一段时间没见了,明显已经有些发胖了,此时的他正在笑着脸往卫仲道院子里走。

    并排的是程熙,还有一个看起来要大自己很多的男子。

    “我与少文一来安邑便就急忙忙来到你的庭院里,话说我杨子益已经好久没有吃过你做的叫花鸡了!”

    杨柳与程熙在卫府里本来就不需要通报,他的声音很大,一下子就将所有正在换算的人的思绪打乱。

    卫语无奈的摇了摇头,便开始给所有人介绍起来。

    “子益少文,来来,这位几位便是当朝议郎蔡公的门下弟子。

    这位便是大弟子阮阮元瑜,这位是路粹路文蔚,顾雍顾元叹,王粲小师弟年小还没有表字。”

    程熙杨柳以及那个名男子纷纷行礼,所有人的目光便集中到那名美貌女子的身上。

    程熙早就听过卫家与蔡家有婚约的事情,随即便开口:“想必这位便是蔡公的千金蔡昭姬姑娘了吧。”

    “在下闻喜程家程熙,字少文。”

    蔡昭姬至少在别人面前何有大家风范,听程熙介绍自己,立马对其施了一个福身。

    卫语很感激的看了程熙一眼,便指着杨柳道:“这位就是汾阴杨柳,杨子益。”

    随后又看了看程熙身后的男子,顿时有些无奈,他实在不认识,也不好介绍。

    “忘了给大家介绍了,仲道,元叹各位兄长,这位便是我豫州的族兄程昱,字仲德。此前一直在颍川学院做一名先生。”

    院中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彼此的身份,一听到顾雍说他们正在解答算题,程熙杨柳程昱三人也有了兴趣,便一同埋头换算起来。

    石桌并不是很大,早已经让出位子给三人的卫仲道就站在一旁,瞳孔放得老大,一直在盯着那个叫做程昱的男子。

    他有些头大,这个程昱明显比历史上同时期的程昱年轻了不少,以前也没听过程熙说自己有个叫做程昱的族兄…

    他本就只想安安稳稳度过一生,但无奈自从典韦之后自己所遇到的人名头一个比一个响,就比如说这个程昱。。。

第二十九章 惨了…惨了!

    蔡邕与卫城走过来的时候,便看到了几个人年轻的男男女女一个个趴在石桌之上正在埋头苦算,他们也并没有打扰只是悄悄站立在了一旁。

    潘老管事已经将一切都告诉给两人了,之后蔡邕从路粹那里拿了一份竹简观看,顿时也是愁眉不展。

    阮几个见到是恩师已经是卫城来了,便也都纷纷行礼,杨柳程熙卫语更是如此,此时只有一人纹丝不动,他手中的毛笔一直在不停的换算,几柱香的时间已经写满了好几卷的竹简。

    此人便是程昱,程熙见到程昱并没有行礼还想解释一番,但是蔡邕便立马阻止了,他很欣赏程昱这种工作专注的性格,于是几个人便有沉下心来开始对这道“十分之难”的算术题开始计算。

    卫语已经去了厨房了,他实在对着种题目没有太多的兴趣,汉朝的时候一百升等于一石,这道题目很轻易都就能算出为六万零一十二石。

    卫语别院中自己的小厨房是在卫语强烈要求之下用一个储物间改造而成的。因为本来是一间储物间所以这个小厨房显得十分宽敞,里面除了两个十分机灵的厨子之外,卫语并没有在里面摆设太多的人。

    而且这两个厨子还是卫语千挑万选出来是一对孪生兄弟,年龄大的卫语叫他老李,年龄小的卫语便唤他小李。但是他们却有不少共同点,能够听懂卫语空中的做法,同样敢于去尝试不同的烹饪手法,还有两人都是不满双十的年龄。

    每一种食材都是卫语精心挑选来的,目前的他实在受不了阮路粹之流在晃脑捶胸,还不如自己来厨房做一些点心打发点时间,更可以让这些客人尝尝卫家的特有的饭食。

    发面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卫家的所制作的馒头非常受当地人欢迎。卫语还本来只是以为包子是诸葛亮的发明,但是后来才晓得东汉一样没有馒头,现在自己估算了一下这馒头应该也是诸葛孔明的杰作。

    一笼香喷喷的馒头已经蒸好,老李在卫语的吩咐之下便将这笼馒头送到了庭院之中的石桌之上。

    还在不停奋斗的诸人一闻到馒头特有的香味,都不约而同的抬起了头。杨柳就是本着在卫仲道这里大吃一顿的心态过来的,一看到有美食便第一个跳起来抓起了馒头。

    程熙看见自家兄弟如此,便也是跟着拿着馒头开始啃咬。

    “伯喈兄,来尝尝,你在洛阳可能只知卫家有象棋,卫家有精盐,但你肯定不知道我们卫家还有如此好吃的面食。”

    卫城早就品尝过自己儿子的馒头,对此赞不绝口,立马从蒸笼里拿出一个包好抵到了蔡邕的面前。

    蔡邕本来还是半信半疑,当他咬下第一口的时候他已经在抓狂了…面食他不是没吃过,想当年他去卢植军中,军中的死面饼他也是吃过的,但是这种叫做馒头的东西绝对是他吃过最为香甜最为爽快的面食。

    “这…”蔡邕有一种老泪纵横的冲动,身为大儒节减了一辈子,就算有一点积蓄也用在购买书籍上面去了。当他吃完整个馒头的时候觉得此物一定很贵,不然是不可能这般好吃。

    蔡邕带头了,几个徒弟哪里还能够拉下?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