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10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月说这话时,脸色很是自豪,他已经得到消息,用不了多久,他手下的兵马就会被编入五大主力的新五军,这可是个威风无比,也是大有前途的好事。

    张大元听了这话,心里可不是滋味,有点被轻视的感觉,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他很是受不了,若不是实在无路可走,他恐怕就拍拍屁股走人,然后和太平军真刀真枪干一场,看看谁更厉害了。

    张月朝李治亭使了个眼色,后者说道:“其实我们早给云南算了一笔账。”

    “算账?”

    张大元不解,算什么账?心下一突,不会是算当初他们攻入云南杀人放火的账吧。真要算这账,还投什么降,战死拉倒得了。

    “提督大人不要紧张。”李治亭察言观色,拿捏到位,缓缓说道:“如果我们没有算错的话,贵军的粮草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也就是说我们就是什么也不做,再过半年,只怕你们也没什么力气和我们打仗了。”

    “未必,我军粮草还是很充足的,你们若不信,大可放马过来!”

    张大元自是矢口否认,张月冷笑一声:“明人不说暗话,事实是否如此,张提督心中有数,何必强撑。提督大人能够亲身来此,已经说明问题,既然如此,咱们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这样也省得双方有什么误会。”

    张大元听后不语,心里却在嘀咕这二人说到现在,句句带有威胁之意,哪有半点招降态度,难不成林天擎那边和他们已经谈妥,这才如此冷落于我?

    然而,李治亭接下来的话却让他重燃希望。

    “我家大帅说了,只要吴军将领愿附,一应人等生命皆可保证,将官一律保留军职,如张将军这般更可得重用。”

    张大元心中一动,正要开口,李治亭话锋一转,却又道:“只不过林巡抚那边也在和我们接洽,因此我们到底要和谁谈云南的归附,倒是个麻烦的事。要是到时候林抚台降了,张提督却不降,那算怎么一回事?同理,张提督降了,林抚台不降,我们岂不是还要大费周章。”

    “林巡抚和张提督到底谁能做主,我们也是摸不透,所以,我们得确认云南到底谁说了算!”张月起身道。

    张大元一凛,脱口便道:“我是云南提督,手握精锐兵马,云南当然我说了算!”

    李治亭摇了摇头,道:“据我们所知,云南精锐虽在提督大人手中,可昆明城内的兵马却好像是林巡抚的人。所以就算提督大人愿降,昆明城不降,事情就有些棘手了。”

    “相较林抚台,我们更愿意相信提督大人你,只不过,我们不想看到昆明有任何变故发生。”

    张月话音一落,李治亭就接着道:“只要张提督能够解决掉昆明的麻烦,我们便认提督大人你。”

    “昆明虽经大火,但城墙还算完整。林天擎这人也颇得人心,在军中很是有些威信,对我也有防备。。。怕是不好解决。”

    张大元说的不是假话,而是实话,他虽自恃兵马比林天擎精锐,可对方却占着昆明城,因此他也没办法武力解决昆明。不然的话,他早就动手除掉林天擎了。

    “是不好解决,还是不愿解决?”李治亭一脸微笑的看着张大元。

    张月很是好心的提醒张大元道:“莫怪我没有提醒提督大人,林抚台那边随时都会和我们谈妥,到时提督大人这边有什么条件的话,只怕我们能答应,大帅那里也不答应。”

    张月和李治亭步步紧逼,张大元终是松口,表示自己回去后会想办法解决掉林天擎。

    闻言,张月和李治亭对视一眼,眼神之中掩藏不住的欢喜。林天擎虽然向贵阳表明了“善意”,可远远不够,其所开的条件也是无法接受的。齐王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云南必须由太平军接管,境内吴军和土司武装也必须被改编,这和林天擎提出的云南“自治”出入太大,导致双方迟迟不能谈妥。

    因为迟迟不能解决云南之事,周士相很是不满,给贵州的训令语气很是严厉,坐镇指挥的邵九公和卢光祖已经开始部署入滇之战。但现在若能通过张大元解决林天擎,不费一兵一卒接管云南,自然是件大好事。

    张月和李治亭设宴款待了张大元,席间,张月突然开口询问张大元洪承畴葬在何处。

    “你们问这个做什么?洪老经略已然身死。。。”

    张大元端着酒杯,一脸为难,最终,还是说出了洪承畴的墓地所在。

    张大元立即叫来亲卫,吩咐他几句,后者当即应命。

    九天后,一个消息传到南都,洪承畴的首级正在快马加鞭送来。齐王周士相有令,着将洪承畴首级传首各地。同日,云南提督张大元趁云南巡抚林天擎出城之际,突领精兵追杀,将其杀害于昆明东郊。

    随后,张大元和宣抚使王宣率领云南文武200余人,官兵36500余宣布易帜,加入太平军。

    贵阳方面太平军当即入滇,第三战区都督邵九公率领新五军军长王有喜、总镇卢光祖亲往滇缅边境的木棉州迎接晋王李定国归国。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陕西的汉子

    勒统武带回了太平军攻陷贵阳的好消息,也带回了云南巡抚林天擎有意投降的情报,并且明军还从边境的打洛得到了林天擎接济的一批粮草和药材。虽然数目并不多,但对于缺医少药的明军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一时之间,云南即将光复,晋王可以率领大家归国的好消息传遍了孟马、孟养一带的明军营地,边外的明军连同他们的家眷为这一好消息激动、欢呼。

    晋王李定国和巩昌王白文选他们也是惊喜交加,已经下令各营收拾好物品,随时准备拔营北返。然而大半月过去,明军却发现驻守在边境的吴军仍是没有撤走,除了使者可以入边,其余人等仍旧被挡在边外。

    晋王派去的使者从边内吴军那里,得到的也是含糊其辞的答复。一天天过去,云南那边却依旧没有一点动静,这让包括晋王在内的明军上下都感到困惑,同时焦虑不安,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勒统武再次带着晋王写给云南巡抚林天擎和贵州太平军指挥邵九公的亲笔信离开孟马,经打洛进入云南,这一次他除了跟云南方面请求一些粮草外,更重要的是督促云南巡抚林天擎马上易帜,迎晋王回国。

    勒统武一路被林天擎的部下热情接待,并被送到昆明。可是到了昆明后,勒统武却没能见到林天擎,因为后者去了滇西联络各地土司准备易帜,暂时没法赶回昆明。至于勒统武请求给予接济的粮草,昆明方面也以自身也缺粮加以婉拒。

    勒统武虽然着急,但也知道云南易帜事大,那些土司的态度十分重要,所以并没有多想,让人回去转告晋王后,他就在昆明等着林天擎回来,同时又派人去贵阳,询问太平军和林天擎的谈判进展。并且呈上晋王的亲笔信,信中,晋王明确表明自己对国内的态度,那就是奉南都的定武帝为正朔。

    这个态度也是晋王当初决定向齐王周士相求援的条件。承认定武帝为正朔,意味晋王正式成为定武臣子,不会再拥立永历太子,使他的回国成为国内一些人另立新君的依仗。

    勒统武传回的消息让晋王和巩昌王他们暂时按下了急迫回国之心,事有轻急缓重,云南易帜事大,身为主事之人的林天擎肯定要方方面面做到,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但是军中的情况却是一天天恶化下去,这让晋王他们十分担忧。

    随着天气一天天炎热起来,瘴役再次肆虐明军。不到六天,病死将士就多达150余人,家口更是多达400余人,染役的更是多达千人,就连军中的官员和晋王的亲卫也有多人染役。

    面对这种局面,晋王李定国除了心痛焦急,什么也做不了。军中药材极其有限,实在是没办法挽救这么多染役之人。最终,晋王只能忍痛下令将染役将士隔离,死去的就地火化,以免役情蔓延开。

    一时之间,本来因为国内局面好转而士气振发的明军,再次陷入低迷。林天擎接济的粮草和药材也快耗尽,明军再次陷入缺医少食,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境地。

    发现明军染役之后,缅甸人以为有机可趁,派兵洗劫了一处明军家属营地,导致五百多明军家口被杀害。事件发生后,晋王怒不可遏,亲自带领精兵1200人和战象三只夜袭缅军五瓜口河大营,斩敌两千多。只可惜缅军在撤走之时纵火焚营,使得明军缴获很少,甚至都无法补充损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