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10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文选点了点头,虽然太平军的人向他和李定国行了大礼,但他却不敢真的将自己看作什么王爷。

    待晋王和巩昌王落座之后,邵九公一脸诚恳道:“我家大帅一直挂念殿下,早就想出兵援救殿下回国,可是国内情势万分紧急,为了早日收复南都,我家大帅不得不让殿下在边外受苦。故而我家大帅特意让我转告殿下,请殿下能够原谅于他,他日若至南都,我家大帅必当面向殿下请罪!”

    “孤从来不曾怪过齐王,换做是孤,也当以收复南都为重。甲申以来,我大明受的苦难太多了,孤受的这些苦又算的什么。。。毕竟,孤还活着,死去的人却再也不能复生,一想到他们,孤这心里就难受,好像有万斤大石压着一般。。。。”

    李定国根本没有怪周士相迟迟不来援救于他,收复南都对于抗清大局的重要性可比他李定国重要的多,甚至可以说十个李定国都不及收复南都重要。他现在心里真的是难过,痛惜那些葬身异域的将士们。

    白文选见状,忙劝道:“殿下,今日是大喜的日子,不说这些,不说这些。死去的兄弟如果知道殿下平安回国,恐怕也是高兴的。”

    邵九公、卢光祖和吴三省等人也纷纷劝慰晋王,说道今日已经回国,殿下便将心事放下。待他日休整之后,点齐兵马杀赴缅甸,踏平他缅甸王城,为死难将士复仇便是。

    晋王按下心头情绪,不想众人因他情绪而坏了心情。毕竟,今日是将士们回国的大喜日子。

    晋王亲自端起酒杯起身,谢过太平军相救之恩。邵九公连说不敢当,和诸将一饮而尽。巩昌王白文选和吴三省他们也纷纷举杯,很快,席间忧霾一扫而空。

    因为高兴,晋王多喝了几杯,脸色有些烫红。见巩昌王和吴三省他们与太平军的将领交谈甚欢,他心中很是感慨,沉吟片刻,放下酒杯,缓缓对邵九公道:“却不知齐王殿下如何安排我手下这些将士?是就地安置在云南,还是另择他处?”

    闻言,席间的热闹嘎然而止,吴三省他们的目光都落在了邵九公脸上。

    邵九公笑道:“殿下刚刚回国,这些事情日后再说。眼下,殿下和将士们还是以休整为要。”

    晋王看了眼欲要开口的巩昌王,沉声对邵九公道:“孤一直以来,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带着将士们归国。如今,这心愿已了,故孤已经决定解甲归田,待此间事了,便去南都听侯齐王殿下发落。所以,孤手下这些将士如何安置,孤想知道你们齐王殿下是否有所安排。”

    此言一出,白文选、吴三省他们都是大惊,邵九公和卢光祖等人也都怔住。

    “殿下,你不能离开我们!”

    勒统武激动的站了起来,吴三省他们也是瞬间心乱如麻。

    白文选叹了口气,早在边外时,他就和李定国商量过这件事。李定国当时就很明确的告诉他,如果有朝一日周士相能够帮助他和将士们归国,那他便放下兵权去南都,免得因为他的存在,使得部下将士被周士相疑忌。

    一山不容二虎,白文选知道李定国的决定没有错,如果李定国不这么做,周士相就是暂时能容他,将来也不会容他,就好像当年孙可望和李定国的关系一样。

    如今周士相拥立唐王登基于南都,颇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他如何会不防备李定国。要知道,当年可是李定国从孙可望手中将朱由榔抢到昆明去,由此才有了后面一连串的变故,最终导致西南沦陷。如果不是周士相,大明已然彻底亡国。

    如果不想现在抗清的大好局面重演当年旧事,李定国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兵权,到南都周士相的眼皮子底下老老实实呆着。

    换作是白文选,他也会做出和李定国一样的选择,因为他们实际也没有和周士相分庭抗礼的实力了。只是,他没有想到李定国会这么急着就做出决定。

    众人惊诧时,邵九公缓缓从椅子上站起,往后退了一步,朝李定国一抱拳,然后扬声说道:“殿下,你不必解甲归田,也不必去南都!因为殿下不但是大明的晋王,也是我汉人的晋王,更是战场上的晋王,所以我家大帅早就说过,晋王必须为和他一样,为我大明,为我汉人战斗到底,如此才是千秋李晋王!”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云南整编 夔东请镇

    经点算,李部现有官兵4652人,家口4782人,马350匹,象3只,铳1200余杆,虎蹲炮、大杆子铳各百杆,随行官员126人。另有少量被称为兵的土司兵,人数大概在八百人左右。

    因李部官兵长年在边外得不到粮食补充,所以大多营养不良,并且缺少武器,短期之内难以迅速恢复往昔战斗力,投入对清战事。故邵九公和李定国商量之后,将李部官兵分批迁往昆明安置,休整半年并补充之后,再行调用。

    镇江已将对李定国部的整编计划快马送至,按这份计划,李定国和白文选所部将连同云南吴军被整编成三个镇,一个甲级镇,一个乙级镇、一个丙级镇,归属第三战区统一指挥。

    整编后剩下的老弱病残一律就地裁撤,给予遣散费,安置在云南各地,由各地官府重新上册,发予田地,组织互助开垦,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李部随军家口也都安置在昆明。

    三镇兵分别由总兵吴三省、提督张大元、原孙可望驾前军总兵、后在柳州大战归降太平军的周国定统领。

    李定国在了解了太平军甲、乙、丙三镇编制区别后,对这个整编方案没有意见,反而很是高兴。因为他的部下是被整编成甲级镇,这意味着周士相对他麾下将士的战斗力是认可的,对他李定国也是真的极其信任的,不然,也不会将他的部下整编为太平军的第九个甲级镇。

    经历了孙可望降清、西南沦陷、边外流落、屡次救驾却被视为逆臣,一腔忠心换来的只是不断的背叛之后,李定国现在真是看透了。从前,他一心扶保朱明,驱逐满州,恢复中华。现在,他只想让手下这些追随了自己十多年的老弟兄这辈子还能返回他们的故乡陕西,至于天子是何人来做,他倒是不再看重了。

    早些年和孙可望争权夺利的心思,李定国已然不存,甚至于他隐隐有些后悔当年不应该被朱由榔拉拢,背叛义兄孙可望,导致大西军的基业全盘葬送。

    朱由榔是怎么死的,李定国根本不关心,对于这个懦弱无能的皇帝,他真的是寒透了心。他现在只希望周士相能够诺言,让他李定国能在战场上再次和满清对决,替死难的千千万万同胞复仇。

    这种心态下,李定国自然不可能对部队整编和各级将领安排有什么不满和异议,哪怕他看出这个这个安排有些防范他的意思,他也视若不见。倒是白文选眉头皱了皱,心里有些不痛快。

    白文选不痛快的原因是因为张大元曾是洪承畴手下的鹰犬,提督云南时没少让边外明军吃苦头,所以张大元和他的部下是有血仇的。可现在此人却摇身一变成了太平军的镇将,这难免让他心里有芥蒂。可想若非张大元除掉林天擎,云南也不会这么快易帜反正。便是再晚一些,木棉州城外都不知伏尸多少了,他和晋王也不定能活下来。

    这么想着,白文选对张大元的恨意就淡了些,可对周国定,却是仍放不下恨意。这人,在他看来,就是一卑鄙无耻的小人,却不知怎的走了这等狗屎运,成了太平军的镇将。

    周国定知道自己被任命为云南暂编镇的镇将后,心里也是一咯噔。他担心白文选会找自己麻烦,因为他当初曾随白文选背叛孙可望投靠李定国,可在清军入滇后,他却立即倒戈降清,并参与了对白文选的围攻,害得白文选仓惶南逃,连巩昌王的金印都叫清军缴获了去。

    这一仗,也是白文选平生所打的最狼狈,损失最惨重的一仗,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就是在此战被清军所杀。

    有这深仇大恨在,白文选对周国定这个叛徒咬牙切齿,周国定也肯定白文选恨自己入骨,所以他不想去云南当这个镇将,更不想和白文选碰面。对方虽说是郡王,可自己现在在太平军中也是旅校,只要躲着他,白文选难不成还敢到他的军营来找他不成!

    周国定打定主意不去,请战区重新任命人选,可战区都督邵九公却不理睬他,对他言明,除非他现在咽气,要不然这个镇将他不当也得当。

    没有办法,周国定总不能真个就把自己脖子抹了吧,于是只好在同是驾前军出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