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10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持节,带着礼物前往齐王府,确认明日迎亲之事。

    次日,天未亮,淑仪便被宫人们唤醒,却是让她沐浴,沐浴时,反复地用以绿豆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护肤剂、西域香水,揉面擦身。之后,又在淑仪脸上扑香粉,画眼线,涂眼影,描青眉,抹红唇,再在两个脸蛋子上,鼓捣出两块“颊红”来,如此一鼓捣,大明的公主便像极了瓷娃娃,却是端庄有余,可爱全无。

    对着镜子仔细又照了一次后,淑仪忐忑不安的用小手紧捏衣脚,小心“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即将嫁为心爱之人为妻的喜悦心情,让淑仪激动不已。

    妆扮之后,陈皇后却来了,进屋之后命宫人都下去,然后低声问淑仪:“月事可曾在身?”

    淑仪俏脸顿时一红,羞声道:“几日前便去了。”

    陈皇后笑了笑,又压低声音道:“等会齐王就来迎亲了,嫁过去后,晚上就寝时,便照那欢喜佛动作,合他便是。”

    “嗯。”

    淑仪答应的声音还没有蚊子声音大呢。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帅的墙角

    周士相又过了如人偶一样被摆布的一天,虽说他是齐王,是手控大军的统帅,是杀得满州人谈之色变的屠夫,可在婚礼上,他却是老老实实的被人摆弄,一点怨气也不敢有,反而还要挂着无比灿烂的笑容。

    华夏千年以来,若说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可亲,什么时候最听话,恐怕就是成亲娶媳妇这会了。

    定武帝后都有礼物送给公主,定武帝送的是他贴身戴的一枚玉佩。这佩玉佩虽然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物品,但却是当年隆武帝还是唐王时随身佩带之物。这块玉佩定武帝戴了整整有三十年,如今将此玉佩当作嫁妆送给公主,可见他对这个侄女的疼爱和怜惜之情。

    陈皇后给公主的礼物更是寻常,不过普通的小儿衣服两套。但公主在接过这两套衣服时,却是流泪了,因为这两套衣服是陈皇后亲手做的,一针一线都是这位早年是宫女出身的皇后娘娘为侄女尽的一分心意。

    齐王府迎亲的队伍在东华门外接的公主,永兴王朱淋玮代表皇室送亲,他也是公主的堂弟,周士相这个齐王的大舅子。

    上个月,定武帝曾经传旨内阁和礼部,准备封朱淋玮为唐王,以此承袭唐藩,不过这道旨意被内阁的丁之相和袁廓宇联手压了下来。

    首辅郭之奇也觉皇帝现在册封永兴王为唐王不妥,因为有关永兴王心性薄凉的传闻,他隐约听到过一些。再加上现在唐藩取代燕藩坐上了大明皇帝宝座,如果朱淋玮承袭唐藩,那是不是意味着皇帝准备册立他为太子?

    有关册立太子之事,郭之奇曾经试探过周士相的口风,但对方却不置可否,并没有什么明确态度,只说太子之事届时还是由天子圣断。

    但周士相却是如此,郭之奇越觉这事不能草率。

    有感周士相篡位之心每日愈增,郭之奇认为这个时候如果皇帝册立太子,很有可能会剌激周士相提前篡位。因此,在知道丁之相他们压了皇帝的圣旨后,郭之奇并没有以首辅的身份压他们,逼使旨意下达,使生米做成熟饭,而是保持沉默。

    定武帝得知内阁没有将他的旨意传达后,有些生气,但也有些无奈,甚至也有些理解郭之奇的想法,故而这事便放了下来。倒是朱淋玮在知道自己晋唐王的旨意被内阁给打回后,气得不行,据永兴王身边的人说,朱淋玮曾经一个人在屋中大骂过内阁众学士。

    当不了唐王,并不一定就代表不能当太子。

    朱淋玮身边也不是没有谋士帮他出谋画策,他们劝朱淋玮不要急于谋求太子之事,应当孝顺天子,每日入宫探望帝后,以此换以天子对他的欢心。

    这段时间,也不要再提唐王的事,这样,有血缘亲情在,天子身体又不行,将来终究还是要立朱淋玮为太子的。

    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左右当今皇帝就这么一个侄儿,皇位不传给他还能传给谁?

    朱淋玮一想也对,于是收起了当太子的火热之心,这些日子几乎天天进宫探望叔父,问寒问暖的好不孝顺。公主出嫁这件事,他也是极为热心,忙前忙后,让陈皇后看着十分满意,公主对这位兄弟也是好感大增。

    不过,朱淋玮却从来没有见过“姐夫”周士相,这一次做为正使送亲,也是他第一次有机会见传闻中的太平军大帅。在此之前,他身边的谋士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在齐王面前表现得体,万不能让齐王对他生出轻视之心。因为,朱淋玮能不能当太子,除了定武帝的态度十分重要外,齐王周士相那里也是至关重要。

    朱淋玮对谋士的话深以为然,虽然周士相这个权臣姐夫未来可能对自己产生威胁,但那是将来的事,眼下,他重要的是先当上太子。如果连太子也当不上,又何谈将来和权臣姐夫一争高下呢。

    大明开国以来,还未有过哪个权臣能有好下场的,朝政大权,终究还是要回到皇帝手中的。

    朱淋玮自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只要给他当了皇帝,他一定会做得比任何一个先帝强,绝不会让大明江山由朱姓了周。

    不过,那是将来的事,现在朱淋玮脸上洋溢着笑容,一脸真心为公主和齐王成婚高兴的表情。

    除了朱淋玮这个正使外,还有两个副使,都是宗室。一是鲁王世子朱弘恒,二是宁靖王朱术桂。

    不过二位宗室明显和朱淋玮保持了距离,在旁人眼中看来,这是正使副使的区分,可实质却是鲁世子和宁靖王根本不想和朱淋玮站在一起,也不想和他亲近,哪怕他有可能当上太子,成为未来的皇帝。

    朱淋玮当初不顾其它宗室从金门逃走那幕,可是让他朱弘恒和朱术桂既失望又寒心。他们是三月随闽亲王郑袭一起来的南都,同来的还有在金厦的数十位宗室。

    甲申以来,宗室死的死,老的老,可谓凋零不堪,故金厦一干宗室来到南都后,定武帝很是高兴。撑着病体在宫中设宴款待他们,并传旨内阁为宗室重新定谱,该承袭的就承袭,该晋爵的就晋爵,以表皇帝对同宗的关怀之情。不过和封朱淋玮为唐王那道圣旨一样,这道圣旨也在内阁被压下了。

    这一次却不是丁之相和袁廓宇阻止,而是周士相亲自传话过来压下这道圣旨的。原因很简单,周士相不想再多一堆朱明亲王、郡王出来,因为他认为这些人没有资格。如果他们真的想当亲王、郡王,那么就自己从战场上去挣。宪令改制的其中一条便是,今后非大功不得晋王爵,皇帝诸子都是如此。

    有关朱明宗室安排,周士相是本着让他们自食其力,有能力有才干的大可位于朝堂,无能无才的,朝廷也不会再养你一辈子,给你盖大王府,划若干田产,拨多少百姓为你佃户。

    面和心不和三位宗室还算是尽了自己的职责,齐王府接亲队伍到了后,他们就欢欢喜喜的将公主送到了齐王府,然后按礼官安排,完成自己“送亲”使命。

    周士相的嫡系亲信和将领们大多在外,在南京的只有第五战区都督铁毅等寥寥几人,他们也是周士相直接请的客人。

    闽亲王郑袭也来齐王府祝贺,并且带给周士相一个好消息,他的兄长田川七左卫门从倭国借兵1000回国,愿助齐王北上讨平满州,救回父亲。

    田川七左卫门这个名字让周士相半天没反应得过来,郑袭解释后才知道,原来这田川是郑芝龙的次子,国姓郑成功的胞弟,但却被郑芝龙过继给了妻子田川氏娘家,所以没有入郑家的家谱。

    田川一直是郑家在日本的代表,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反清起义后,田川便一直在日本帮助大哥打理生意,输送人力物力供应其兄军队,并且维持着郑氏的海上贸易线,在德川幕府也十分有影响力。

    郑袭说,田川知道大哥死后,便派人来金厦接洽,知道弟弟郑袭继承了兄长的大明亲王爵位,并且大哥部下的水师受大明朝廷统一指挥北上作战,田川就组织了近千倭人武士和郑氏在日本的家丁,准备回国参加讨伐满州的战事,救回自己的父亲。

    “田川誓志报国,救父心切,本王又如何不允?”

    周士相笑着同意郑袭所请,委田川为总兵衔,让其率部前来崇明接受水师统一指挥。

    郑袭很是感激,当即请令愿意随水师一起北上,不过却被周士相婉拒。

    郑袭知道被拒原因所在,也不介意,因为他本就不擅于征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