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贵州安龙府的永历天子在接到郭之奇和连城壁的上奏后,立即批复同意,同时要兵部派人到广东协助办理此事。

    兵部接到上谕后,本是要派别人去广东,可是程邦俊却向上官毛遂自荐,说自己去年出使过广东,对广东情形十分了解,和当地的官员也有些交情,派别人去不若派自己去。兵部一想也是,就这么着,程邦俊便带了大量永历朝廷铸造的印章和兵部发给的告身到了广东。

    谁知,此行不比去年,从高州出发后,程邦俊便接连碰壁,不论是那些拥众数千或是数百的抗清义师,还是那些只有几十个人便自称什么大王的土匪,无一人对永历朝廷委以的高官感兴趣。态度好点的好言将他这“钦差”送走,态度不好的直接是哄走,将个永历朝廷的兵部员外郎颜面扫得干干净净。

    究其原因,却是南明广东官员自个种下的苦果。去年广东各地抗清义师响应南明朝廷号召配合李定国大军作战,为此死伤无数,等到李定国大军从新会解围退回广西,这些抗清义师却一下就从原先南明官员眼中的香饽饽变成了臭狗屎。当真是要钱没有,要粮没有,要兵器也没有,甚至连战死者的怃血也没有,当真是要时招手来之,不要时挥手撵之,连句好话都没有。如此做派,便使得各地的抗清义师对南明朝廷寒了心,那些土匪们更是对南明朝廷没有好话。

    去年做的不地道,今年还能指望人家响应你,为你卖命?况且去年各地义师和土匪纷纷响应南明的原因是李定国大军打入广东后,清军不敢与之为敌,形势大好之下自然是人人都出来要痛打清军落水狗。现在李定国大军退入广西,只在高州留了为数不多的兵马,而其余各地的明军战斗力又出奇的差,连义师都比不上,看到清军几乎是望风而逃,这种情况下,广东的南明官员想靠封官许愿来让人为之卖命,和清军死磕,谁肯干?

    谁干谁傻!

    。。。。。。。。

    叫苦不已的程邦俊几次去看胡老大,指着这个张孝起曾大为夸赞的义士能够回心转意,说服手下这帮人接受朝廷的委任去和清军作战,可瞄了几次,胡老大都不为所动。

    这些个土匪丘八,不识抬举!

    程邦俊暗骂了声后,肠子算是悔青了,去年的功劳已经让他捞着一个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这要安心在安龙府呆上几年,一个职方司郎中难道就能跑了?他还年轻,怎就这般沉不住性子,现在可好,处处碰壁,来粤月余,一事无成,却不知如何向朝廷交待,又如何去见来前夸下海口的四府巡抚张孝起。

    又等了片刻,除了一帮土匪的嘲笑和谩骂声外再无动静,程邦俊脸皮再厚,也知道这大樵山众人是不可能为朝廷所用了,再留下去除了自寻其辱外毫无用处。恨恨的便欲开口告辞,却听有人问他:“敢问大人,朝廷的封赏可是真的,那参将的告身和大印不会有假吧?”

    “放肆!”闻言,本就有气的程邦俊立时就火上心头,“尔等怎能怀疑朝廷名器!”抬眼去看,却是那剔了发的义士周士相。

    宋襄公不知道周士相问这个干什么,但既然对方问了,他也不便拦着,负手在那冷眼旁观。

    周士相突然开口,胡老大和赵四海他们也都奇怪,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在众人目光中,周士相缓步来到程邦俊面前,微微欠身拱手道:“程大人别误会,在下不是怀疑大明朝廷,只想确认一下,毕竟这告身和大印,在下和这屋中的诸位好汉谁也没见过,验一验稳妥些,也碍不了事。”

    “你这什么话,莫不成你是怀疑本官?哼,需不需要连本官的身份也一并验了?”

    程邦俊眉头皱起,新会秀才周士相手刃清军参将为父母妻儿报仇的事,早有探子从清军的布告上探得,故听到这桩义举时,他对当事人还是很敬佩的。不过当看到周士相竟然和大樵山的一众土匪为伍,不禁有些质疑周士相的人品。加上这几日一直在山里奔波,可却一事无成,燥火之下对周士相的态度便很冷淡,现在见他竟敢出来要验朝廷发给的官印和告身,语气顿时不那么友好起来,口气带着几分讥讽。

    不想,周士相却一脸郑重道:“若是有可能,程大人最好也能出示下能够证明身份的凭证。”

第十三章 刁民

    “岂有此理!”

    周士相的一脸郑重把永历三年就出仕的程邦俊窒得够呛,气极之下,不怒反笑:“一个未入仕的秀才也敢查验本官身份,当是好笑。本官问你,你在我朝做得什么官,又有什么资格查验本官身份?”

    言罢,又气冲冲扭头对胡老大道:“胡全,本官代朝廷而来,你等不肯受命也就罢了,为何要如此羞辱本官,莫非以为朝廷真治不了你们吗!”

    不等胡老大开口,周士相已然不岔,忍不住说道:“大人口口声声朝廷,在下不才,请问大人,这朝廷现在何处?此地又归哪个朝廷所辖?若我等真的不敬大人,你口中的朝廷打算拿我们怎么办?”

    周士相心下对这年纪轻轻的南明兵部员外郎十分反感,他只不过是想确认一下真假,可这姓程的却摆出官架子,还上纲上线,拿永历朝廷来侗吓,此等作派太过幼稚,想来还是对方太过年轻就在永历朝廷做官,历练太少的缘故。换作其他老成的人,当是二话不说便给验看,如此,才是拉拢之道,至少,也能显得永历朝廷诚意十足,不会让人疑心,落下话柄什么。

    胡老大本想开口解释一二,不过听了周士相这话,却也不打算说什么。屋内一众汉子早就对程邦俊和他所代表的南明朝廷不满,自然也无人帮他说话,一个个咧嘴在那看程邦俊的笑话。

    程邦俊带来的四个护卫有些尴尬,他们可是清楚这大樵山地区并非明土,眼下朝廷也根本对这帮土匪无能为力,上下打得也都是借助这些土匪暂时缓解清军压力,当替死鬼的算盘,哪里会来治他们的不敬之罪。这程大人也是,这帮人都落草为寇当了土匪了,眼里哪还有什么朝廷,好言哄着他们去卖命便是,何必意气用事呢。大不了此处不行再去下处就是,这粤西山区的好汉和土匪又不是他大樵山一家,何必非要在这瞎耽搁时间。要知道,这次他们带来的可不是印在绸子上的一纸空文,而是货真价实的官身和大印,只要受了,立马便是大明正儿八经的武官,总有人经不住当官的诱。惑愿为朝廷效力的。

    程邦俊这会也隐隐后悔不应该说那话,所谓治罪,不过大言恐吓而矣,哪里当得了真,现在被人给当面点出来,他无话可回的同时脸上也是发烫得很,对周士相的观感更是直堕谷底,看着左右是不顺眼,脑海中下意识的就冒出一个词来——刁民。

    “验!凭什么不给验,又凭什么说我们验不得!”

    一直没有对此事发表意见的宋襄公突然抬步走到中间,摆明旗帜支持周士相,他扬声对程邦俊道:“若不验一验,谁个知道你带来的东西是真是假?”

    听他这么一喊,彭大柱忙也嚷道:“对,必须验!鬼知道你们永历朝廷是不是又弄了堆假东西来糊弄我们!等不用我们时就翻脸不承认!”

    赵四海唯恐不够热闹,瞪着程邦俊几人也嘿嘿笑道:“你们几个大清早的跑来咱寨子说代表永历朝廷收编咱们,可这从头到尾就听你程大人在那说,我们弟兄们可是分辩不出真假。若是真的便罢了,若是假的,我怎知你们不是鞑子派来哄骗咱们下山的?”

    “别的我不知道,不过这小子身上的官服可是在咱们寨门前刚换上的,瞅着人五人六的像回事,可弟兄们没看到他们先前身那打扮,那行头可不如咱们呢!”葛六扯着嗓子,一脸坏笑。

    不说这事还好,一说这事,程邦俊的脸更红。自打李定国大军退回广西后,除了高州和沿海一些地盘还在明军手中,其余地方都叫清军占了。因此为了掩藏身份不被暴露,这些天来程邦俊一行穿得都是普通百姓的衣服,只有等见到了要找的人才将官服换上,以示永历朝廷威严。可这义师和土匪都是在山里窝着,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那得穿山越岭才行,这么多天下来,几人身上的衣服早就破得不成样子,又不敢将明朝的官服大模大样的穿在身上,因此很是狼狈,看着跟要饭花子一样。

    若不是实在不好就此回去复命,也没脸两手空空的回去,程邦俊早就跑了,哪里受得这般罪。斯文扫地,官威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