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丑时三刻,一脸疲倦但却按不住兴奋的张福来从地道中钻出,他带来了所有人都在等待的好消息——地道已经挖到了城墙下。

    “呼!”

    周士相看着夜色中的新会城长出了一口气。

    装满颗粒火药的两付大棺材被工兵小心翼翼拖进地道,在泥泞中一步步向前拖去。在地道的尽头,城砖下方,张福来指挥工兵们已经开出一个密室。

    一根经醋泡过,长达数十米的麻绳制成的火绳子被铁毅用牛皮密封揣在怀中带进了地道,他用亲手点燃火绳,亲手炸塌新会的城墙。

    因为不知道两付棺材的颗粒火药爆炸起来到底有多大威力,所以周士相有点担心铁毅的安全,爆炸固然可以炸塌新会城墙,但同样也会让地道塌陷。若是在爆炸前不到返回到安全地带,点火的人绝对是要被活埋于地下的。

    铁毅拒绝了周士相要他另外找人点火的命令,他对周士相说道:“我命是命,别人的命同样是命,如果爆炸后真的有危险,那宁可我这百户去死,也不能叫别的弟兄去死。要不然,我这百户当着有何滋味。”

    周士相没有强行下令换人,铁毅所说何尝不是他的想法,别人的命同样是命!

    在众人无声的注视下,铁毅义无返顾的下了地道,消失在众人眼前。

    拖运棺材的工兵相继从地道出来,每一个人脸上都有担心之色,显然他们已经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他们的百户,也知道了他们的百户要去做什么。

    张福来是最后一个出来的,地道中现在只剩铁毅和他的一个徒弟。(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充任攻城主力的震虏、雄威、虎捷、近卫四营2000余太平军将士在夜色中悄悄集结,等待攻城的信号——即将响起的巨大爆破声。

    去年李定国大军对新会城长达数月的包围让守军对于如何守城再熟悉不过,为了防止太平军趁夜攀爬夺城,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都点有火堆,来回巡视的清军从来也没间断过。不时还有清军将火把从城上高高向下抛落,借着火把的亮光查看下面是否有太平军潜伏。

    夜色,对于攻方有着天然的优势,对于守方却是大大的劣势,古往今来,很多攻城战都是发生在夜间,尤其是黎明之前,因为这段时间是人最疲惫也是最放松的时候。只不过戒备了一晚的清军和昨天一样,都没有等到他们以为的太平军夜袭。

    新会城有四门,不过西门却在去年李定国大军来攻时被清军彻底用巨石堵死,李定国撤军后西门也没有解封,因此守军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东、南、北三门上,西门只有很少的清兵和一些青壮防守。

    从投降的清军俘虏口中,周士相得知城内现在只有一千多守军,除了控炮的200多名镶蓝旗清军,其余都是绿营兵。这些绿营兵来源也很复杂,大半都是广州调来的兵马,只外还有一支300人的队伍是从潮州来的,隶属潮州总兵吴六奇麾下。

    潮州总兵吴六奇在后世某位小说家笔下是一名大大的反清复明的义士,只可惜这位小说家对他的塑造完全是凭空虚构,真实的吴六奇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汉奸,屠杀汉人同胞的刽子手。

    昨天太平军下营时,周士相曾找林有贤询问过城内守军情况,当听说城内还有潮州来的绿营兵时,周士相顺嘴就问了关于这些潮州兵的事情。从林有贤口中,他第一次听到吴六奇这个名字。也了解到此人的生平。

    。。。。。。。。

    吴六奇是粤东汉族客家人,幼读诗书,广涉经史,不过为人却是相当嗜酒好赌,有一次赌光了家产被官府充为邮卒,后他潜逃至福建,随后几年一直浪迹江浙,做些绿林勾当。甲申国难后,吴六奇以手下绿林兄弟投奔刚刚登基的永历帝,因永历帝刚刚继位。和广州的绍武政权内讧,手下缺乏文臣武将,吴六奇率众来投,正苦手下无人的永历帝立即封他做总兵官,让他得以以明朝总兵官的名义盘踞粤东海岛南澳岛。

    永历十年(顺治七年),清平南王尚可喜自南雄下韶州,吴六奇闻清军大兵到不敢抵抗,与碣石总兵苏利迎降。降清后,吴六奇以自己多年盘踞南澳。对粤东地形熟识,自请为清军向导,以助大清兵夺取郝尚久盘距的潮州城。

    清军攻占潮州之役中,吴六奇和从江西来的孔国治一前一后攻入城中。不同的是。孔国治随后被清靖南将军哈哈木调出城,而吴六奇却被留在城中直接参与对潮州平民百姓的大屠杀。

    事后,尚可喜和耿继茂联名向清廷奏言,言饶平地接漳、潮。海寇出没,六奇率舟师投顺,招抚有方。其所团练乡勇皆劲旅,粮糗器械毕裕。自郝逆倡乱,六奇亲赴军前奋勇杀贼,请给衔以示激励。

    清廷接到广东二王上书后,诏授吴六奇协镇潮州总兵,统兵一千驻饶平,抵御福建郑氏海寇。郝尚久败亡时,郑成功正与清廷和谈,见死不救,后见郝尚久败亡,清军占据潮州后势大,李定国又在肇庆败退,遂命部下军队从潮州退回福建,采取守势而非从前与李定国约定的东西呼应进取之势。

    去年李定国再攻广东,因广州清军兵力不足,平南王尚可喜见潮州方向郑氏未采取攻势,便调吴六奇部500兵至新会协守。守城数月,这500潮州兵死伤颇大,现还剩下300人。因是平南王尚可喜调兵,未得他同意,吴六奇也不敢将人召回去,就这么留在了新会城。

    “潮州兵在吴逆手下盘踞海岛数年,擅于操舟,大多数士兵都精通水性,卑职曾听吴总镇。。。吴进忠说过,广州平南王爷。。。尚可喜想将这几百潮州兵调进广东水师,这才迟迟不令他们东归。”

    从装死被发现到投降至今天,不过才两三日功夫,林有贤一时也改不了从前的称呼,话语间几次生生刹住话头,硬生生的改了口,那个别扭劲看得周士相颇是有趣。

    吴六奇这个潮州总兵离得还远,周士相没心思去琢磨他,不过他手下这300名精于操舟的士兵却入了周士相眼。此时广东,尤其是后世三市一特区之地的香山县河流密布,又处沿海,能有一支水师在手,无疑对于太平军扎根香山能起倍效。

    北人骑马,南人乘舟。

    在没有足够实力建立自己的骑兵,没有足够本钱打造一支可以克制骑兵的步兵时,利用南人特有的优势组建属太平军的水师队伍,无疑是个明智选择。至少,有一支水师在手,清军想要在香山这种水网密布的地域里剿灭太平军,困难可不是一般的大。

    。。。。。。。。

    张福来留在地道里的那个徒弟带出来铁毅的口信,他会在半柱香时辰后点火爆破,请千户大人做好夺城准备。

    这个时代没有手表,对于时间的概念富人有漏沙计时,穷人则是看天时,听打更,又或是根据动物叫声判断(如鸡鸣),但在地道里,对于时间的估算则只能完全靠心算了。

    半柱香时间大致有一刻钟,一刻钟后,能不能夺取新会城就要看铁毅是否成功点火了。

    除了陷阵营,其他四营的军官已经全部在营中待命,这会从上到下都是紧张无比,一个个潜在夜色中直直的盯着新会城看。有一些新兵这会却是早早的捂上了耳朵,唯恐自己的耳朵等一下会被炸聋。

    一切准备就绪后,天色依旧还黑着,但是东方的天际却能看到一点鱼肚白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

    张福来的徒弟出去传信后,铁毅又检查了那两具大棺材,每一个边角都看得很仔细,不得不说高要城那棺材铺活做得不错,两具棺材接缝处都做了防水处理,在地道上拖了这么长时间,除了沾满泥水外,竟是一点水也没渗进去。

    放下心的铁毅轻轻的拍了拍左侧那具棺材,突然想到了师父郑老荃,想道他老人家死的时候连具棺材都没有,鼻子不禁酸了起来。

    这回若是老天爷照顾,不叫我死在这地道里,他日一定要回去买具上好的棺材重新安葬师父他老人家!

    铁毅在心中发了誓言,然后又深深的吸了口气,地道里空气稀薄,越是深处呼吸就越困难。

    深吸了口空气后,铁毅感到脑袋清爽了许多,这才小心翼翼的从怀中取出包着牛皮纸的火绳子,地道的左侧泥土壁上已经安插了很多相距不到一尺的木桩,他只需将火绳子放进棺材,然后再一段段的搭在那些木桩上,最后点火就行。

    这个过程容不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