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总督大人的愤怒,布加洛非常理解,也感同身受,但是他不能不尽一名忠心部下的职责——那就是必须提醒总督大人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总督大人,我们现在必须做出选择了。没有果阿的舰队帮助,我们是无法令明国人的水师从海上撤走的,那样,澳门就真正成了绝地了。施罗保公爵明显是将责任推给了阁下,如果阁下不能妥善处置这次危机,他便会有借口将阁下调到其它地方,从而可以让他的亲信来接管这座东方财富之城。”

    “罗东尼,你想说什么?”布加洛平复了心中的愤怒,冷静下来。

    “明国人的军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否则他们也不会鞑靼人赶到南边来,甚至连他们的政府也要被消灭了。因此我认为不应该害怕明国人的军队,而是应该和他们战斗,让他们知难而退。所以,总督阁下,请下令征召水手吧,我将带领他们出关把明国人的军队打败,让他们知道我们葡萄牙人的厉害!”罗东尼是坚定的主战派。

    “不!”

    布加洛却将那封公文扔到书案上,对罗东尼摇了摇头,道:“我们不能和明国人交战,否则我们将遭到教廷的指责。”

    “教廷为什么会指责我们,我们才是欧州人,是真正的天主教徒,明国人不是!”罗东尼有些激动,不知道为何和明国人开战会惹来教会的指责。

    “听说明国人的皇太子一出生便受洗礼成为我们天主教徒了,所以教廷是支持明国人的,一直以来教廷也竭力在东方推动他们的上层接受我们天主教,如果我们和明国人开战,教廷肯定会不满的。”

    “既然他们的皇太子都是我们天主教徒,那为何关外的明军会敌视我们呢。”

    “是利益!”

    布加洛耸了耸肩,“罗东尼,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好好想一想,为何那个明国人的总兵会突然对我们采取敌对行动?”

    “难道是因为那些火器的价格?”

    罗东尼不相信明国人仅仅是因为要买的货物价格高了就要爆发战争。

    “也许是,也许不是,谁知道呢,现在这个不重要了。”

    布加洛很是苦恼的走到窗边,看着北方对罗东尼道:“你去和明国人谈一谈吧,看看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总督大人,这是软弱,是妥协,身为军人,我无法接受没有经过战斗的谈判!”罗东尼很是愤怒的叫了起来。

    “这不是软弱,也不是妥协,而是智慧!”

    布加洛斩钉截铁的回转过身子,对罗东尼道:“你要知道,明国人的敌人并不是我们,他们的敌人是北方来的鞑靼人,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和他们大打出手,广东的鞑靼人会替我们解决这个麻烦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门来信

    北京。

    度过难熬的夏季后,顺治将派蒙古兵南下的事再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商办,原本他是准备将此事再往后拖一拖,看看南明那边孙可望和李定国打得如何,待二人分出胜负再决定往广东增兵的事。

    不过七月中旬的时候,五省经略洪承畴上了折子,说朝廷应当马上向广东增兵,因为他已拟下三路大军齐进西南的战略。湖南战场的清军自然是为中路,至湖南兵进贵州;而在保宁的吴三桂和四川巡抚李国英则为右路,至川中入滇;广东平、靖二藩会合靖南将军哈哈木为左路,先领军和广西线国安会合,尔后再挥师入滇,如此只待孙可望和李定国分出胜负,朝廷便令三路大军齐进,趁南明元气大伤一举鼎定天下!

    洪承畴的这个三路进军的方案让顺治拍案叫好,想起广东前些日子叫太平寇闹得厉害,广东总督李率泰和靖南将军哈哈木都有折子过来称广东兵力不足,故顺治决定马上向广东增派蒙古兵,以免平滇之时广东这个左路拖了后腿,叫永历朱由榔再喘过气来。

    然而当顺治兴致勃勃的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将派蒙古兵南下的事情再次提出后,依旧没有被议政王大臣会议通过,气得顺治下朝之后连着打碎了几个前朝宫中的古董花瓶。

    在董鄂妃那睡了一晚后,顺治决定罢除议政王大臣会议,仿前明设内阁。从此国家大事避开满蒙王公亲贵,一切都由他这天子亲断。

    议政王大臣会议乃是祖制所定,关系满州王公大臣在朝堂上的权力分配。因此顺治知道想要把这事干成很难,为此,他找到大学士宁完我,征询这位首席汉臣的意见。

    宁完我很赞同顺治撤议政、组内阁的想法,不过他特别提醒顺治,撤议政极其不易,不但违祖制。而且易失满洲人心,所以要顺治用最稳妥的办法缓缓施行,千万不能急于推行。那样做易引起八旗大乱。

    顺治要的只是宁完我这位首席汉臣的支持,对方的规劝却是不放在心上的。从宁完我那里回来后,顺治便立即去找他的母亲,将罢议政设内阁的想法与太后说了。太后沉思许久。才同意儿子可以试一试。但决不可逼得太急太紧,多作试探,不行就收,务必要稳定人心,不能闹出乱子来。

    有了太后支持,顺治便心中大定,立即召向来支持他的安亲王岳乐进宫,结果将自己要罢议政设内阁的想法一说。岳乐当场就被惊住了。

    “皇上孝治天下,如果撤去议政。改动祖宗**,恐怕人心不服。再者四海未平,八旗将士尚在征战,此事是否可以缓办?至于改内院为内阁,有利无害,臣以为可以施行。“

    岳乐的回禀很有技巧,他支持皇帝改内三院为内阁,但却不支持顺治罢除议政王会议,因为再怎么说,他也是议政王会议的首席王爷,要是议政王公大臣会议不在,他这首席王爷也就做不得了。

    见岳乐不赞成,顺治心有些凉,又有意在内大臣索尼和苏克萨哈、敖拜几人面前透露了这个想法,让他们去试探诸王贝勒的口气,结果内大臣们报上来的结果让顺治大失所望,几乎在京的所有诸王贝勒都不支持他这皇帝。

    顺治筹思终夜决定孤注一掷,他在乾清宫轮流召见诸王贝勒,把事情和他们挑明说破,以皇帝之威逼他们就范。

    乾清宫东暖阁召见的第一位,是顺承郡王勒尔锦。

    勒尔锦不是议政王,辈份低,年纪又小,顺治首先召见他,意在攻取薄弱环节。但勒尔锦一开口,顺治就怔在了那里,因为他印象中很是愚钝的勒尔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说。

    “禀皇上,撤议政、改内阁,勒尔锦以为不可。崇德二年夏四月,太宗皇帝圣谕曰:昔金熙宗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太祖太宗之业遂衰。夫弓矢我之长技,今不亲骑射,惟耽宴乐,则武备寝弛。朕每出猎,冀不忘骑射,勤练士卒。诸王贝勒务转相告诫,使后世无变祖宗之制。祖先圣训,子孙辈不敢忘;祖先定制,子孙辈不可改。皇上明见万里,恕勒尔锦直言……”勒尔锦说着,连连叩头。

    听勒尔锦象背书一般流畅呆板,顺治又气又好笑,皱眉问道:“你的骑射如何?是不是明日往景山较射,考考你的马上功夫?“

    “我。。。”

    勒尔锦脸色通红,他哪里会什么骑射,在那趴着不敢作声。

    “怪就怪在连你也在朕面前侈谈什么祖先圣训!“顺治盯着勒尔锦,厉声问:“谁教你背这些话的?”

    勒尔锦吓得一哆嗦,战战兢兢地道:“实在是皇室宗亲…都怕皇上撤去议政,大家商量好来进…进谏,都说皇上从谏如流…勒尔锦便也事先准备下了…”

    “难道你就不明白,治理天下不同于当年在辽东?制度不加更张取舍,万民怎能服帖,天下怎能安定?”顺治看了看勒尔锦空洞的眼睛,那里只有恐惧和迟钝,他忍不住高声问:“朕的话,你听懂没有?”

    勒尔锦只当皇上又发脾气了,连连叩头,满脸冒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句老话:“皇上明见万里,恕勒尔锦之罪,祖宗成法,万万不可更变!”

    “出去!”

    顺治说不出的气恼,猛一挥手,勒尔锦如蒙大赦,忙不迭地退出了乾清宫。出来后,只觉后背都是汗水。

    安亲王岳乐是第二个进殿的,一看他神情,顺治就知岳乐仍然不会支持自己,他觉得有些惋惜。

    “撤议政、设内阁是皇上英明之举。治理天下原无成法,太宗皇帝若能入关为天下主。也会如此。关外关内,地理人民情势不同,国家制度若不变更。犹如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