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千辛万苦杀进中原。抢了汉人的江山。难道图的就是让我们女人继续过那苦日子么?这听听汉人的小曲,学着她们妆扮又什么大不了的,值得你这做王爷的小题大作的?一个个跟老林子里的女人样,你这王爷还看不上我们咧。”

    博尔吉吉特氏几句话把济度噎住了,他无法反驳,却更加生气,瞪着眼指着福晋的鼻子骂道:“你就知道婆婆妈妈这一套!习俗风气是大事,不能轻移。你懂不懂?”说着探手入怀,掏出一个油纸包。摔给福晋,声色俱厉地说:“我看你是忘了阿玛的遗训了,拿着,跪下,给我仔细念!”

    “念就念!”

    福晋咬咬嘴唇,打开这尚有济度体温的纸包,拿出那块写满满文的白绢,跪在地面的毡垫上,展开白绢一字一句地读下去。

    白绢上抄录着老郑亲王、济度的父亲济尔哈朗在病重垂危之际向顺治皇帝所上的奏疏。

    “……太祖创业之初,日与四大贝勒、五大臣讨论政事得失,咨访士民疾苦,上下交孚,鲜有壅蔽,故能扫清群雄,肇兴大业。太宗缵承大统,亦时与诸王贝勒讲论不辍,崇奖忠直,录功弃过,凡诏令必求可以顺民心,垂久远者。又虑武备废弛,时出射猎。诸王贝勒置酒高,以优戏为乐,太宗怒曰:我国肇兴,治弓矢、缮甲兵,视将士若赤子,故人争效死,每战必克。常恐后世子孙弃淳厚之风,沿习汉俗,即于慆淫。今若辈为此荒乐,欲国家隆盛,岂可得乎?。。。。。然后布之诏令,庶几法行民信,绍二圣之休烈……”

    福晋一句句读完,眼中已是噙了泪,却不是为公公遗训感动,而是觉得委屈,她默不作声将白绢捧交给济度。

    济度接住,哼了一声:“你记住了吗!”

    “记住了!”博尔吉吉特咬牙道。

    “起吧!”

    济度不看福晋,虔诚地、认真地把白绢折叠整齐、包好,郑重地收回怀中。

    福晋小心翼翼的上前为丈夫奉上茶水,悠悠道:“王爷进宫前还好好的,一回来就发这么大火气,却不知何事惹着你了。”

    “福临他。。。。”济度张嘴直呼顺治的名字,顿了顿,却还是道:“皇上改了我的旨,要我领军去广东。”

    “广东?不是和福建都在南方么,你去便是了,有什么值得气的,左右皇上也是让你去福建的。”博尔吉吉特有些困惑,去福建和去广东有什么区别,值得丈夫如此发怒。

    “你懂什么?”济度看了福晋一眼,叹口气道:“哈哈木死在广东了,尚可喜也死了,李率泰叫人家捉了,耿继茂投降了。”

    这一连的人名把博尔吉吉特惊得不轻,失声道:“可是明朝那跑到云南的皇帝领着大军打回广东了?”

    “不是。”

    济度摇摇头,不想和福晋说这些军国大事,说得多了她也不懂,便挥手示意她下去,又吩咐道:“我不在的时候,你少出去。皇上因为罢议政的事情记恨着我,这次把我改派广东便是给我颜色看呢。”说完朝外面伺候的下人吩咐了声:“去把纳海、季达理、宜尔图他们叫过来,让他们马上来!”

    纳海、季达理、宜尔图他们都是曾随济度出征过的八旗将校,这一次也是准备随济度南下福建的。

    博尔吉吉特见丈夫召纳海他们,知道是商议南下广东的事情,便退了下去。

    济度召集手下得力将校议事时,几里外的同安侯府,郑芝龙终是拿定主意,将一封密信交给了郑二,让他马上发出去。

    虽然同安侯府一直处于清廷的严密监视中,但郑芝龙却另有途径与其子郑森联络。这封密信只有一个字——“可”。

    郑二带着密信消失在夜色中后,郑渡看了眼父亲郑芝龙,低声道:“是否着手安排离开京师?”

    郑芝龙却是摇了摇头:“你大哥这事还不知能不能成,广东虽有大变,但当年李定国还不同样杀了尼堪和孔有德,结果却也没能撼动清廷。且再看吧,若是永历朝廷真能成事,我们再作安排也不迟。现在若是走,则就前功尽弃了,万一还和当年一样,咱们就没退路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军四镇

    从三江口回到广州后,周士相立即着手进行整军,首先便是令各部统计兵马,计有兵21500人,青壮民夫14000人。其中降兵人数为10600人,后备兵连同辎重营兵5500人,原属太平军步军左右二营、新兵营战兵为5000人左右。

    在回广州的路上,周士相已经想好如何整军扩军,他意将太平军设立为四镇,从各部中挑选精兵编入第一、第二镇,剩余编为第三镇,余下则为第四镇。

    一镇编制具体为:20兵为一伍,设伍正一名、衔小旗;3伍为一队,设队正一名、衔总旗官;一队所辖3伍分别以甲乙丙命名,队正又设直属兵十员,掌扈卫、旗鼓号令事,另设伙兵5员,故一队兵额为75人;3队为一卫,设卫尉一名,衔百户,卫下所辖队以甲乙丙名之,卫正又有直属兵20员,称之为卫兵,掌扈卫、旗鼓号令事,故一卫兵额245人。

    3卫为一营,设营尉一名,衔千户。营下所辖卫以甲乙丙名之,营尉下设直属兵40员,称营兵,掌扈卫、旗鼓号令事,故一营兵额775人;3营为一旅,设旅校一名,衔指挥同知;营以甲乙丙名之,旅尉下设直属兵100员,称旅兵,掌扈卫、旗鼓事;故一营兵额2425人。

    3旅为一镇,设镇将一名,衔为指挥使。镇下辖旅以甲乙丙名之,镇将下设直属兵300员。又称镇兵,掌扈卫、旗鼓号令事;故一镇兵7575人。

    此次改编大体亦同香山成军时制,不过旅帅、师帅改为旅校、镇将。营官称营尉,卫官称卫尉。每队设队副2名,为小旗衔,其中一人为安军小使;每卫设副卫尉2名,为试百户衔,其中一人为安军中使;每营设副营尉2名,为百户衔。其中一人为安军大使;每旅设副校2名,为千户衔,其中一人为安军使;镇将下设副将2名。指挥同知衔,安军使由镇将亲领。

    镇将暂拟等同总兵官,旅校等同参将,营尉等同游击。卫尉等同千总。队正等同把总。正式任命待报请永历朝廷后方能落实,周士相眼下只能以自己广州总兵官名义权知任事。

    老卒善战者,称锐兵;新入军者,称选兵;又有在乡待选者(保安队),称备兵。太平军制,以锐兵、选兵为正兵,其额有缺者,以备兵补之。备兵入营,则为选兵。

    步军四镇之外再设马兵一旅。称骑兵旅,其旅建制等同步军一镇。官兵名额亦同,一旅兵为2425人;旅校不设直属兵,兵员亦有锐兵、选兵之分。

    再设炮兵一营,营制等同步军一镇,官兵名额5000人,兵分正炮手、副炮手、辅炮手,等同锐兵、选兵、备兵。正炮手操炮,副炮手架炮,辅炮手运炮。

    四镇步军、马军一旅编成后,即由第一镇进驻清远,第二镇驻广州,第三镇驻增城,第四镇驻香山,马军一旅和炮营都驻广州。于城外越秀山下设广州大营。

    镇将人选别分是第一镇葛义,第二镇铁毅,第三镇蒋和,第四镇邵九公。骑兵旅由邵成国掌总,满州人苏纳掌副。炮营镇将齐豪担任。

    第一镇和第二镇从太平军和降兵中挑选精锐组成,也是太平军四镇最能打的两镇,对这两镇的要求,周士相只有一个,战斗力绝对不能低,因为要随时拉出去和清军见仗。因此这两镇的镇将人选他选了葛义和铁毅,此二人皆是勇猛之人,适合冲锋陷阵。秃子蒋和也是勇将,可匪气比葛义还要重,且爱喝酒,周士相怕他喝酒误事,因此只将第三镇给他。邵九公忠诚足够,却无勇猛之风,做事顾头顾尾,不敢豁下心去拼,属持重型,因此周士相将第四镇给他。

    第一、第二镇是今后和清军作战的主要力量,第三、第四镇则是稳定后方,如此镇将人选自然有所区别。炮镇为攻击力量,战时随同第一镇、第二镇活动。周士相拟日后炮兵规模扩大后,即在每镇军下设炮旅,以加强步军镇的火力攻击。

    靖南藩下汉军和平南藩下汉军一半都选入第一镇,镇将以下军官任命是相互挟制,如平南藩下降将任靖南藩下降兵的队正、卫尉,同样靖南藩下降将任平南藩下降兵的队正、卫尉。原先两藩麾下将领协领以上军官全部被发落到兵备讲武堂充教官,或是改为文官,只低级武官得以任职。这两镇军官的任命营尉以上军官多是太平军出身,营尉以下降将占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