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前广东水师总兵梁标相就是海上巨盗,尚可喜为了拉拢他对付明军的水师,许出的条件十分优厚,甚至在其接连被明军水师重创还委以重任,要什么给什么,只为对方能够替他对抗明军的水师。可最后,梁标相却是在水师大营被太平军焚毁后拍拍屁股领着残部就出了海,至今也不知在哪儿快活,把个平南王气得险些昏死过去。真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他连派去抓梁标相的兵都没有。

    尚可喜不是不知如梁标相这种海上大寇眼中只有利,没有义。打起仗来也是保存实力根本不肯出全力,畏头畏尾的靠不住,可尚可喜却依旧要拉拢这种盗寇,只因他不可能打造出自己的水师。同样的事情如今也应在周士相身上,不过周士相比尚可喜要好,强大的明军水师是他的友军,而不是敌人。所以他有时间慢慢发展水师,而不是和尚可喜一样招揽无法制衡、无法预料的海盗组建水师。

    水师这一块,周士相有时间等。也不着急,至少十年以内,可以预见太平军的主要战场仍将是陆地。强大的海军固然是周士相所期盼的,但他更知道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骑兵这一块。同样也是短板。成立骑兵旅时。是以原骑兵营残余百余兵加上苏纳手下满州兵为骨干,调入平南和靖南藩下、绿营的一些降兵这才勉强成立了一旅,内中真正有能称之为骑兵的不会超过五百。成军以来,骑兵旅虽然加大了训练量,可是让那些并不会骑马的士兵短期内就成为马上精兵,显然是无法做到的。在对抗清军骑兵的几次战斗,太平军的骑兵明显落了下风。

    苏纳在黄冈岭的一战,以八百多骑兵对战四百多蒙古兵。却折了百余兵被迫后撤;北山村一战,骑兵旅全旅出动。虽将蒙古兵击退,可斩杀不过两百余人,自身伤亡却有四百多;邵成国率部配合第二镇于世忠部驱逐监视陆丰4个牛录蒙古兵时,骑兵的表现也不佳,若不是于世忠按戚家军战法训练出来的那旅兵表现英雄,恐怕都不能逐走蒙古兵;济度大军攻陆丰时,邵成国为了牵制清军,率部猛攻济度中军,被分兵出来的蒙古骑兵拦住,双方一个对冲,邵成国部就伤亡一半,阵亡足有六百余人。

    现在骑兵旅3个营都打残,北线苏纳手下还有300多人,南线邵成国手下也只剩500多人,加一块不过一营编制。而据来降的归德总兵刘忠和南阳总兵张超交待,碣石卫的蒙古骑兵有3000到3500之间,满州前营锋残兵百余,外加济度的卫队和满州将校手下的戈什哈亲兵,约摸不到千人。就算不计满州兵,光是这三千多蒙古骑兵在战场上摆开来也能重创太平军,况还有那些满州兵。

    这一仗周士相打得就是困,活活困死清军,活活饿死清军,在清军还有口气前,他是绝不会冒险攻打碣石卫的。他给各部下了严令,绝不许出一兵一卒,他也是打定主意要困饿死那几千满州兵和蒙古兵,不要俘虏。

    现在南线成功劝降了一个蒙古佐领加几百蒙古兵触动了周士相,他慎重考虑了董常清的意见,觉得此策大好,若能让那些蒙古兵集体投降,对于太平军的助力相当大。

    解决济度以后,周士相有两个选择,一是西进广西解西南之危,将永历从云南救到广东,从而可以取代李定国成为拥明的主导,将大明旗帜继续打下去;二是不管西南战事,也不管永历,径直从潮州北上攻打福建、浙江,配合郑成功的南京之役。

    两个选择说不得谁更好一些,北攻闽浙固然可以趁清军兵力空虚长驱直入,若一切顺利,应当能和郑军会师南京城下,若是有可能,还能捡郑军的漏。周士相不知他所记得的国姓爷入长江其实是有两次,今年是第一次,却在舟山遇台风损失惨重被迫撤军,明年才是国姓爷真正入长江险些夺取南京的时间。

    从个人利益角度考虑,周士相当然是希望能去南京捡郑成功的漏,若南京从太平军手中恢复,他周士相的大名将远超李定国、郑成功,成为南明的擎天之柱,为天下复明人士所仰望,所拥戴,所支持。可与之对等的却是西南数省的沦陷,是大明天子的逃国,是晋王李定国的落寞,是无数大西军将士的绝望。

    若仅仅如此,周士相还不担心,没了朱由榔,他还有唐王。永历不肯与大明同殉,唐王却能!隆武殉了国,绍武殉了国,最后一任唐王同样在台山坚持抗清,他哪里也没去,始终呆在广东,原本的时空一直坚持到了最后,自杀殉国。周士相相信,他真要推唐王监国,在永历弃国的前提下,天下拥明势力不可能反对。他担心的是如何面对平定了西南的数十万清军转向东南。

    。。。。。。。。。

    紧急赶出,现在去送30箱酒到婚宴现场,下午忙得不可开交。(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五章 时间

    清军入滇兵马分三路,又有信郡王多尼所率满蒙大军为统,算上随军民夫的话,总兵力不下三十余万,乃是满清的最大机动兵团,也是最为精锐的一支兵团。其中原为明朝边军的甘陕绿营更是强将倍出,如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四人便是其中翘楚人物。

    若西南如原本时空一样,那么清军不但全数占领云贵,也将获得不下十万之众的大西军降兵,如此一来,西南清军总兵力就将达到四十万众。若周士相选择北攻浙闽,坐视西南败亡,即便太平军如有神助般突破福建、浙江进抵南京城下,也只是一支面临几十万清军四面合围的孤军,老巢广东也将在旦夕之间被广西方向来攻的清军占领。

    太平军虽降兵众多,可广东子弟依旧占了四成,降兵中的汉军家眷也都在广州,广东若是丢失,对于太平军的军心而言无疑是重创,甚至于能就此瓦解这支依靠强力形成的军队。

    北攻浙闽显然不可取,周士相绝不能坐视西南被灭,哪怕永历依旧弃国,他也要保住李定国,让晋王牵制西南清军,从而让太平军有更多时间发展,也让他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被迫做出决定。

    要想相助李定国,太平军就必须入广西打击从湖南过来的赵布泰那路清军,迫使广西清军线国安、全节等部无法与另外两路清军合师,打乱洪承畴的三路入滇方案。减轻李定国主力所受压力,尽最大程度消灭或削弱左路清军。

    若有可能,太平军还要进入贵州截断入滇清军粮道。哪怕断不了他们粮道,也要让入滇清军无法专心对付李定国,从而能让战事无限期拖下去。完全依靠粮草外来输送的入滇清军不可能在云南和李定国做持久战,届时只能退兵。这样一来,右路的吴三桂部还是被李定国牵制住,中路的罗托部也只能在湖南和贵州驻防,腾不出手对付左路广东方向过来的太平军。而太平军能够入贵州。前提就是重创了左路清军,夺取广西。

    顺治诏谕对多尼有明确交待,前方三路大军进展顺利。多尼的满蒙大军方能南下捡果子,前方战事不顺,多尼的大军多半不敢轻易出动,毕竟广东这边可是折了一个简亲王济度。万一多尼再叫太平军给折了。恐怕这回不是顺治一个人要嚷着划江而治。而是清廷上下一齐叫嚷划江而治了。

    不过时间上,出兵广西直接阻击赵布泰已经来不及了,唐三水送来的消息表明,赵布泰三月初已率部南下入广西,不出意外,此时的赵布泰已经和线国安会师,左路清军入贵州的时间也就在这几天。济度这边还在负隅顽抗,等待已经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达素援军。周士相最乐观的估计,解决济度还需七八天时间。

    等到收拾完济度。太平军也没法立即西进广西,周士相必须马上整合降军,还要将潮州和惠州完全占领,将这两府全部纳入太平军的地盘,推行建村设乡,整合两府人力和钱粮资源为太平军所用。

    在此过程中,惠州总兵胡启立和其手下的将领肯定是一个障碍,毕竟周士相在三江口时将惠州许给他们,本质上胡启立就是惠州的土皇帝,现在要这个土皇帝把地盘让出来,乖乖接受太平军的领导,人家肯定不会心甘情愿。周士相已经做好预案,若是胡启立不识相,便武力解决他。他已经没有时间浪费在这些降将身上了,必须在最短时间整合好潮州和惠州,且在潮州要驻扎重兵,建立防线,从而使得西进广西时老巢不会遭到清军进攻。

    清军进广东,只有两条路走,一条便是经福建入潮州,另一条则是经江西赣州入韶州,因此在潮州建立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