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前番圣旨又给了周士相开六官的权力,这实际上就是开府建衙,和金厦的郑成功一样了。眼下朝廷艰难,为让武人忠心报国,永历朝廷将公侯滥封,导致朝廷名器如儿戏般。国初对封爵极其严格,天大的功劳也不过按步就班升赏,封伯已是万难,何况封侯、封公。现在却是亲王都封了三,郡王封了四,国公不下数十,侯爷上百,伯爷有多少,怕是永历朝廷自己都弄不清楚。不加爵位,便只能加将军号。大明立国之初对武将的称号控制极严,轻易不得有加将军号,即便是九边重镇的统兵大将也不是全能加将军号。现在这将军号也是漫天飞了,光是广东那边有将军号的就不下十人之多,所以将军号比起公侯来更加的不值钱。

    阵斩亲王,全歼清两万余大军,斩杀清提督、总兵、额真、都统数十,又得满蒙兵数千来投,这大功,国公和侯爷肯定是拿不出手的,朝廷真要赏罚公明,只能封王。

    永历现在的感觉和马吉翔差不多,都是觉得自己如被当众扇了一耳光,他一点也不敢看郭之奇,就上午,他还说了不封王,虽未明说,但却是打定主意等广东战报出来再行封赏。现在广东战事结果出来了,大捷,一个他想都想不到的大捷。如今,不封王的话永历是怎么也说不出口的,可要他口中说出封王却也是不能。这性子使然,却是难改的。

    广东如此大功,明摆了必须要封王酬功,然后让广东兵来勤王,可皇帝却要问群臣意见,再结合刚才马吉翔和郭之奇的话语,群臣也不傻,知道这当中必有什么隐情。有机灵的已经想到前些日子广东兴平持功跟朝廷要官,结果皇帝一怒将他的国公给降为伯爵的事,不由都是明亮,看来皇帝这是不愿意给广东封王,但自己也没法说,便要借群臣的口阻止此事。

    群臣再是无能,但能坚持跟随永历到如今的,那也多是真正忠心为明的,所以他们可不愿落个陷害忠良的名声,竟然都沉默了。

    郭之奇见状,知道皇帝这是心中坎过不去,便寻思着如何让皇帝下台,好能让周士相满意,皇帝满意,晋王也满意,这样周士相带兵入广西援救朝廷的事便水到渠成了。正要开口,却见皇帝突然视线落在了马吉翔身上,直接点了他名,道:“马吉翔,你是内阁首辅,你觉得广东兴平此次大功当如何封赏?”

    马吉翔听到永历叫他的名字,立时打了个寒战,硬着头皮走出队列,看看永历的脸色,也看不出什么喜怒,再看看周围的同僚,咬咬牙,迟疑开口道:“圣上,广东兴平此次战绩太过骇人听闻,还要点验方能核准,为公允准确计,总要见过级才做数。”(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章 数万大军保皇帝

    闻言,群臣目瞪口呆。

    晋王李定国也是有点发懵,但却觉这话有理,毕竟仅凭一份报捷文书就说消灭了清军几万,斩了一个亲王,怎么也不能让人信服。

    郭之奇虽恨马吉翔又来生事,可也没法反对,要不然不论广东大捷是否属实,有心人若在皇帝面前栽他和广东互为援应,私下结党,他是怎么也洗不脱的。此事也是犯了皇帝大忌的,孙可望战败之后,朝堂之上清洗了不少和孙可望关系紧密的臣子,哪怕这些臣子是出于公心,想依仗孙可望中兴大明,可在皇帝眼里,却不是那么回事了。

    郭之奇出于避嫌考虑无法反对此事,永历听了马吉翔这话,倒是精神一振,看向没弄明白什么情况的徐应元,和声问他道:“徐卿,此来报捷可如上次将阵斩首级带来?”

    “回陛下,潮惠大捷之后,兴平伯便令臣前来朝廷报捷,臣来时匆忙,广西汛路又不通,故臣是伪装前来,所以无法携带大量首级来。不过臣却是将伪清亲王济度大印和王旗带来了。”

    现在这天气,首级防腐做的再好,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带来云南,况为了赶时间,徐应元走的是广西官道,轻车简从,真要大车小车装一堆首级过来,只怕广西官员不怀疑也得怀疑了。当初郭绍他们来报捷确是带了斩获的满州兵首级,不过那数量小,且当初并不知道广西已被清军所占,因此就带了过来。路上也确被清军拦截,若不是梁双虎他们奋勇,清军又是小队人马,只怕半道就会被截了。

    “噢?伪亲王的大印和王旗?”

    永历面容一抽,来人将济度大印和王旗都带来了,那想必潮惠大捷肯定是真的,要不然周士相从哪去弄清廷亲王的大印来。就是战报还是不实,光凭这颗亲王大印,那也是了不得的大功。

    “那是作不得假了,兴平此捷当是属实。”

    永历有些意兴阑珊,他最不想做的事,却一步步要成真,只让他觉得难受。他倒不是真觉得广东周士相有何不忠,只是觉得有些不舍那亲王的封号。当初他封孙可望为秦王时,李定国和刘文秀他们都是封的郡王,就这也是被逼无奈,有求于人。等到了昆明,又有孙可望大军压境,这才又晋封刘文秀和李定国为亲王,实是指着二人替他去打孙可望。和亲王封号比起来,永历把性命还是看得要重一些的,真要威胁他性命了,亲王也是说封就封的。然现在周士相没有威胁到他性命,所以这亲王封号永历真是很难下定决心封下去。但如此大功,要不封赏,叫永历又如何面对天下臣民,如何面对那些替他朱家卖命的将领和志士?

    。。。。。。。

    广东把济度大印和王旗带了过来,郭之奇提着的心自是立时落下。马吉翔脸皮再厚,这当口也不能说王旗和大印做不了数,他站在那立,皇帝又没明确表示,颇是尴尬。

    广东大捷,如何封赏是朝廷的事,皇帝如何封,晋王李定国倒是没有什么意见。自将皇帝从安龙移驻昆明以来,他是一直格守臣节,对于朝廷事务并不干涉,这点倒和当年的李成栋颇是相似。只可惜如此高风亮节所换来的却是朝政紊乱,各类小人充斥朝堂,值此存亡关头,内阁首辅竟然要他在前面领军和清军决战,朝廷却放弃昆明逃往滇西,真不知如此昏庸主意,他马吉翔是怎么想的出来的!皇帝又怎生非要用这满朝皆曰可杀之人为首辅的!

    广东大捷,那太平军如此能战,若入广西参战,从广西入贵州的那路清军势必要回兵,如此一来,自己的压力也能减轻些。

    李定国没功夫搭理昏了头的马吉翔,只在那寻思郭之奇方才所说的调广东兵勤王之事,却没注意殿上没了声音。朝臣们都在看着皇帝,皇帝也在看着朝臣,很是安静。

    马吉翔又一次被当场扇了耳光,任他脸皮再厚,也不可能再顺着皇帝的意思说,可要他开口为广东周士相请封王就如要永历自己开口封周士相为王一样难。

    马吉翔不肯出头,群臣们又看着自己,永历心下苦笑一声,知道这事拖不下去了,正待开口点郭之奇,欲成全他请封王之事,那边报捷使徐应元却又想起一事,奏道:“皇上,兴平伯另有题本要奏。”

    “拿来于朕看。”

    永历摆手,示意王坤将周士相的题本拿来。打开之后,却见周士相如此奏道:“臣本陋乡诸生,父母妻儿俱为虏害,余骸不存。人伦之道,止留忠君一途矣!臣以微末之功,忝受圣恩,累加爵赏。而君父危难于西陲,臣又岂敢忘之!

    臣今在广州,枕戈习戎,俟粮糗备定,即尽发粤中兵西征桂、黔,以解滇京之困、以纾索虏贼氛。惟请车驾暂跸行在,待臣兵至,则与晋殿下内外交攻,必可轸灭群丑于三迤。而后提兵北上直取南京,则孝陵十五载膻腥之辱一朝粪除,皇上经年生聚之功指日克竞。臣之赤诚,天地可鉴!今临难之时,臣叩请皇上听臣策,臣必不背恩负君,臣泣奏再拜!”

    合上题本,永历感慨颇多,周士相还是忠心的,他大败清军之后想的却是立即往云南勤王,其心可嘉,其勇可许。

    罢了,罢了,朕身为天子,难道当真就不舍那亲王封号了!

    永历缓缓起身,却是决意要以亲王相酬周士相,令他马上带兵来勤王了。不想,殿下徐应元见皇帝起身,却又奏道:“皇上,兴平伯另要臣奏请皇上,不论时事多么危急,皇上和朝廷都万不能退守滇西,否则国朝必亡!兴平伯言,有要皇上迁他处者,必是奸贼,皇上可令甲士当场诛杀此贼,免国事为此贼所坏!”

    “什么?”

    听了这话,永历当场愣在那里,马吉翔也是张大嘴巴,不可思议的看着徐应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