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7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屯泰奇怪,科尔沁的扎萨克贝勒,大清皇帝的三舅舅索诺木也注意到了前方平地出现的那些大铁桶。远远看去,那些大铁桶就如同一棵棵盘根老树的树桩般斜露在泥土之上。打马进了再看,发现那些大铁桶是斜立在一个个泥坑中的。坑中,还蹲着两三个太平寇。

    困惑并未能让屯泰和索诺木他们停止策马前进,正在冲杀的满蒙大兵也不可能因为突然出现的怪东西就掉头往回跑。绿营和汉军们也是端着武器,奋力往前追击着。

    吴克善也看到了前面的大铁桶,在脑海中搜索一番后,他确信那些如铁桶般的怪物并非是曾见过的明军武器,再加上眼前的太平寇正被撵得不住后撤,他不以为这些怪东西会是什么陷阱,所以那些怪物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他的足够重视。

    在周士相的眼中,那些疯狂如潮水涌过来的清军,不论满州蒙古,还是汉军绿营,都差不多是死人般的存在。如果他们不想死,现在就尽快掉头跑。毕竟,没良心炮的最远射程也不过150米。只要不在射程和爆炸范围内的清军,只会被没良心炮震憾,而不会因此毙命。

    对于没良心炮,周士相有极大的信心,这信心来源便是他当年在军史馆中见到的战绩描述。他之所以决定和顺治大军决战,除了军械局及时将飞雷炮造出并运送过来,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云贵方面的关宁军有了异动。

    潜入贵州的军情司密探奏报吴三桂的关宁军已经挺进贵州,占领了贵阳等重镇,并且向川黔边境大举调兵。种种迹象表明吴三桂很可能会从贵州入川,而庆阳王冯双礼数日前从建昌送来的一份情报显示,自从多尼率满蒙兵过川后,清四川巡抚高民瞻便派人和吴三桂取得了联系,秘密诛杀了几员忠于满清的将领,对外假托是被建昌方面明军击败斩杀。

    情报是冯双礼花了重金从降清的谭弘处得来,谭弘私下向冯双礼的使者表达了自己对于降清的后悔之心,同时肯定告诉冯双礼,高民瞻必是投了吴三桂。

    周士相判断高民瞻的确是背弃了清廷投靠了吴三桂,因为他现在在四川就是孤军,建昌方面有冯双礼等部,川东又有督师文安之部,现在多尼放弃贵州北返,川中到处谣言吴三桂奉了永历帝,再加上南都的光复,怎么看,满清的前途都大大不妙。

    高民瞻虽是汉军旗人,但人也不傻,他手下的兵大半都是从前的明军降兵,一个个早就不稳。多尼大军过道四川时,更是将这些降军也祸害了一通。不少听信高民瞻之言将家眷放在陈都的明军将领都是妻女叫祸害了,这心里能甘心?再加上从满蒙兵嘴中逃生的贵州绿营一通渲染,四川的绿营还能愿意替满清卖命才有鬼!

    另外,李国英将四川防务完全扔给了高民瞻,吴三桂若反,关宁军肯定会入川,届时高民瞻便是顶在第一线,保住四川他高民瞻也不过是守土有方,保不住,便是人头落地。再者,吴三桂的部下嫡系也好,新收编的大西军也好,都是精兵强将,又有十几万之众,高民瞻手里能靠得住的顶天两千人,如此大的兵力悬殊,高民瞻敢扛?怕就是再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扛!所以他最好的选择便是投靠吴三桂,直等吴军入川,他便放开关卡引领吴军直奔保宁,要是吴军能取保宁得汉中,入西安,出潼关,他高民瞻说不得就是复明功臣了。

    算盘打得着实不错,周士相自思换他是高民瞻,也会选择投靠吴三桂,而不是隔着湖广的太平军。毕竟,吴三桂的军队就在他眼面前,而太平军还要不了他的命。

    周士相很怀疑是不是因为高民瞻的倒戈投靠,才让一直犹豫观望的吴三桂下定决心火速入川。不管什么原因让吴三桂动了,对周士相都是极大的威胁。有高民瞻相助,吴军取四川便是不费吹灰之力,过了最难走的蜀道,吴军攻入汉中有八成的胜算。将来极有可能东进西安再出潼关,坐收周士相和福临大战的渔翁之利,先入华北取北京。

    事态真如此转变,周士相在江南这里打生打死就是替吴三桂做了嫁衣,故而周士相决定和顺治决战。决战的目的不是彻底消灭云集在扬州的清军,而是将顺治迫回北京,挡住会从陕西东进的吴三桂。让吴三桂无从捡便宜。

    虽说唐王已经登基为帝,但周士相从不认为永历真的就甘心让出皇位,做什么太上皇。况且此人现在落在了吴三桂手中,他就是不想做皇帝,不想让自己成为被别人利用的傀儡,也是不得了。

    永历的存在始终是一个越不过去的坎,要是吴三桂先打进了北京,那唐王在南都祭孝陵登基为帝的法理性便会被削弱。不管怎么说,北京的重要性都要超过南京,届时恐怕军事上的麻烦会陡增,政治上的麻烦亦会变大。

    在这双重因素的促使下,决战自然不可避免。

    天中塔上的周士相,此刻双手一直没有离开过千里镜。视线中,尽是疯涌而至的清军。他却盼着清军投入的更多。

    。。。。。。。

    清军很兴奋,追着敌人跑的感觉能不兴奋吗?这兴奋,可是代表着战功和赏银,乃至随后的贼寇女眷犒赏。这太平寇可是洗了南都满城的,那得捞了多少财富?就算满蒙大兵吃肉,掉下的骨头碴子也能让他们疯狂了。

    清军上下没有人会想到他们会大败,眼下战场的态势,那贼秀才就是赵子龙复世,也是断然难以挽回了。

    鳌拜也只差给太平军下了“兵败如山倒”的评语了。他离得远,没能发现太平军阵中的怪物,他只不断的命戈什哈传令,将所有的兵马都调动上去,无论如何也要彻底击溃贼秀才的中军,最好是生擒那贼秀才,也让他尝尝活剐的滋味。

    看着部下一个个在清兵追击下倒下,清兵却还进入没良心炮的射程之内,新二镇的镇将朱庆来的脸色沉得厉害。虽然对大帅所说的没良心炮可定乾坤并不怀疑,但是新二镇的伤亡还是让朱庆来几次忍不住要下令点火放炮。

    那些死去的部下,在朱庆来眼中,可都是宝贝一样的存在。朱庆来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面对部下伤亡可以心底毫无波动,近乎残酷冷血无情的人,他知道战后新二镇的伤亡肯定会得到补充,但是能够避免部下的伤亡,不管什么办法,他都一定会去做。

    但现在,他却只能忍受着,因为清军还没有进入射程之内。他需要没良心炮的射程内堆满清军。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章 鳌拜很欣慰

    太平军两线的第一镇、第二镇仍在拼死抵挡清军的冲击,中线却被清军突入更猛,“凹”字变得越来越突显。

    葛义和铁毅都在皱眉朝中线的新二镇、第三镇张望,他们都在等。300门飞雷炮都设置在新二镇阵地上,能不能发挥奇效,就要看新二镇的了。

    朱庆来指挥两卫四百多铳兵列阵对着追上来的清军就是一轮齐射,铺天盖地的弹丸飞驰而去,打得清兵倒下一片。但更多的清兵越过地上的尸体向前冲来,太平军的视线里,清兵是漫天扑来,就如同弄蝗灾一样,黑压压一片,让人看着就觉倍加压抑。

    炮坑中一个总旗忽的跃出,将一面紫色的三角旗插在了前方。

    “紫旗!往两边跑!”

    百户刘邦栋看到前面乙旅打出的旗号后,立即大声呼喝着让士兵们绕往两侧。数百正在后撤的士兵立时分成两队,往炮阵的两侧绕去。正在追击的清军却未察觉这一变化,仍是声嘶力竭喊杀着向前冲来。不少跑得慢的太平军被清兵撵上,砍翻在地,有些刚刚补进新二镇的太平军新兵也因为紧张忘记了军令要求,继续盲目的朝前面的炮阵跑去。

    整个中线战场连绵足有三里多地,在这片区域,清军投入了包括满蒙骑兵在内的上万兵马,各式颜色的旗帜在人群中不住挥动。炮声、铳声,各式爆炸声不绝于耳。战场上空飘起的永远是硝烟,烟雾不断在场战上升起,然后被风吹往下一处。远远看去,就如同起了浓雾一般,哪怕天空晴朗,太阳高照,身处战场中的明清双方视线也永远超不过里许。

    在煎熬的等待中,清军终于进入没良心炮的射程之内,朱庆来的手掌心渗出了汗水,那些蹲在坑中的炮手更是紧张的冒汗。一个手里抓着把香正在烧的辅炮手一个哆嗦,竟是把香齐整的掐断了,令得边上的正炮手不由喝骂了他一句。另一个辅炮手则赶紧从地上捡起那半截烧着的香,死死攥在手中,生怕这香会熄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