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8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官、士兵,将领、亲卫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有犹豫,有迟疑,他们不约而同,甚至是下意识的叫起了万岁。

    周士相眉头深锁,他命令打出中军旗号,命全军前进。这一“万岁”插曲很快就被带过,但周士相明白,这一插曲不会就这么被人忘记。

    将士们很激动,周士相却没有他们那么激动,只是微微有些感慨。扬州战事,看来就要打到头了,自己穿越以来沉沉浮浮,也已经数年了。起初只一心复仇,没想竟然成了大明朝的齐王殿下,重新扶起了大明。将来会怎样,他不知道,未来就如雨雾,茫茫而不可见。他在马上,目光落在行进的队伍之中,心里却是想着这几年来的经历的一切,一时间,他有些恍惚了。

    仪真河上,水师早就搭起了几座浮桥,大军就顺着浮桥开向北岸,摆出的不是防守的姿态,而是进攻。

    清军也动了,一队队的探马在北岸不断奔波,探马们带给将领们的消息只有一个——贼秀才没死,太平军杀来了!

    。。。。。。。。

    探马传来的消息让清军乱了起来。

    这一次随鳌拜来的满州兵只四千余人,其余的都是蒙八旗和内蒙兵,还有一些被撵回来的外蒙兵。汉军和绿营一个都没来,倒不是他们不堪战了,而是鳌拜实在信不过他们了。不带步兵来的另一个原因,则是鳌拜也防着一手,万一贼秀才真没死,捡不倒便宜的话,他也能将主力撤下去,不致于损失太大。

    因为三湾大营被焚毁,清军只能就地重新安营,然而左近能够扎营的器械都被清军征用怠尽,导致清军新修的营盘连栅栏都不完备。这种营盘,若不是都认为贼秀才已死,清军自己都没信心住进去。

    比起满蒙八旗,内蒙兵和外蒙兵不管是行军作战,还是安营军纪,都差了许多。满蒙八旗好歹还勉强弄出了个营盘,他们则是胡乱的将帐逢一搭便算了事。这两天,蒙兵营中杂乱无比,整整一夜都是人喊马嘶,人马错杂成一团。虽然经过鳌拜的整练,亲王吴克善他们也看不下去,狠狠鞭打了几个大小台吉,但原先怎样还是怎样,丝毫没有任何改进。

    更要命的是,清军并没有多少军粮,都到这份上了,军粮分配上,清军依旧秉承着满蒙八旗优先供给,外藩蒙古次第的原则,这让蒙兵们叫苦不迭。若不是吴克善等科尔沁亲王竭力弹压,天晓得外蒙那些台吉们会不会带着族人就跑了。

    这一夜,清军可是熬得人人有火。为了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和速度进攻那些因为主帅之死而想溜走的太平寇,他们忙了一夜,收拾军械,补充干粮,编组队伍,做好随时出营的准备。整整大半夜,营中到处都是奔走的将领,军官们扯着嗓子互相呼喊,为的就是能够在随后的出击中有效杀出去。可忙碌了一夜,却什么也没发生,将领们或许有怨言能藏在心里,当兵的却是直接破口骂了出来。加上三湾之败鳌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鳌拜的娘在这一夜可是被大兵们操了几千上万次,算是体无完肤了吧。

    没了绿营和民夫的帮助,满蒙大兵们天亮后生火造饭可是极其不易,这大冬天的可不能尽吃冷食,便是条件不允许,喝点热汤总是要的。可一帮满蒙大兵除了给熏得灰头土脸,这火愣是没生着多少。一些拿来的柴草摸着就是湿漉漉的,点着后光冒烟,不生火,呛得人眼睛都难受。

    从扬州过来时,鳌拜给各部的命令就是轻装,可这命令对于满州八旗兵倒是有效,可对蒙兵们就是个笑话,尤其是那些外蒙兵,他们在口外过得是苦日子,有点值钱的东西都要随身带,谁也不会放在帐中,就怕有别的部落过来抢。现在好不容易入关抢了汉人的花花财富,哪里舍得丢弃。要不是满清下了严令,只怕这些外蒙大兵们连抢来的汉家女人都不会扔下不管。不少蒙兵盔甲和衣服里,都是鼓鼓囊囊,坐在马上看着就累人,走起路来更加的不便利。

    鳌拜巡营时气得直想砍脑袋,可却又不能真这样做。大清,今时不同往日了。

    天明以后,清军营盘还是一片喧嚣杂乱,烟雾腾天,好像营中起大雾般。

    熬了一夜,没有等到太平寇拔营跑的消息,却等来了贼秀才没死,太平寇渡河杀来的消息,饶是鳌拜再如何有圣眷,再如何有皇帝撑腰,满八旗的将领们也都是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对此,鳌拜就当没听见,从始至终,他都是面沉如水。

    他仍在思索,消息是不是如探马所报那样,贼秀才真的没死?太平寇这般大举行事,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确有底气?(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来了

    鳌拜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和狐疑,三国中的一个个汉人诡计在他脑海中层出不穷,一个个上当受骗的可怜虫形象在他心中浮现。最终,他命令正黄旗副都统雍贵率部试探下太平军,看看太平军到底打的什么算盘。他相信,贼秀才真要是死了的话,主事的贼首们肯定不会真有胆量和清军再较生死的,他们最大的可能是虚晃一枪,然后跑回南京争权夺利去。人性都是贪婪自私的,贼秀才的死必然使明朝的权力陷入真空,这时谁能提兵入南京,谁就是下一个贼秀才!

    这贼首倒是好算盘,若是将我吓了回去,他回南京争权便有十足的底气。

    鳌拜如此想道,直到现在,他都坚信贼秀才不是已死就是重伤,否则扬州城下太平寇不会那般混乱大溃。

    当时,寇阵中传来的哭声,不但是他鳌拜听到了,顺治也是听得清清楚楚,这也是为何顺治敢让鳌拜领军追击的原因。他们都坚信,没有了贼秀才,太平寇纵是再强,也终将变成一盘散沙。

    让鳌拜失望的是,雍贵部和太平军接战之后,不到一柱香时间就溃围而出,伤亡一百二三十骑,给予太平军的杀伤不过数十。

    雍贵部是正黄旗的禁旅八旗,是扬州清军最能打的底子,绝不是外蒙那些乌合之众能比的。虽有三湾之败,但最终也大部撤出。今天这种表现,不禁让鳌拜抽了口冷气。他急调满蒙兵三千余去接应雍贵部,以免雍贵部全军覆没,结果援军上去后却被渡河的太平军骑兵拦腰截断,千余兵马被冲散。

    据撤下来的满州将领们说道,太平寇士气高昂,战力惊人,尤其那些作乱投过去的两白旗兵更是为寇卖力十足,丝毫不见胆怯犹豫之色,诸将由此断定贼秀才未死,不然寇不会如此。

    险些把命葬送在马鹞子之手的雍贵提起和王。辅臣的交锋,更是骇得说不出话来。定下来后,他就差指天发誓他看到了贼秀才,他没有死!

    鳌拜也说不出话来,他终于动摇了,先前所有的推测和猜想在事实面前都被无情的粉碎。他发现,现在他不应该再去弄明白贼秀才到底死没死,而是应该决定何时撤的问题。

    贼秀才之死让清军提起的勇气,现在已经荡然无存,那贼秀才的积威和三湾之战、扬州城下斩首的阴影再一次萦绕在清军脑海之中,除了鳌拜,谁也不愿意再呆下去。皇帝的大舅舅、科尔沁的亲王吴克善的王旗已在不知不觉中往后移了里许。

    诸将纷纷劝说鳌拜马上撤兵,鳌拜却举棋难定。向主子请令出城追击的是他,断言贼秀才已死的也是他,三湾大战的统帅也是他,夜里在诸将面前信誓旦旦说太平寇肯定会使什么诡计的也是他,结果事情却是这般变化,真的让他很丢人。诸将的目光让鳌拜觉得自己现在就是被扒光衣服的女人,那脸庞火辣辣,还好他的脸够黑,要不然,真就一大红脸了。

    鳌拜心头打鼓,自己从扬州带来了一万多满蒙骑兵,这已经是主子能拿出来的最大一支力量了,就算无法打到江南去,但和主帅已死,陷入群龙无首的太平寇在淮扬大地争锋却是不成问题的。鳌拜甚至想着能够一战洗刷他从前的耻辱,重复满州第一勇士的荣光,让主子看到自己时,眼神中不再是埋怨,而是赞赏。可现在,他难道再一次无功而返,让人继续笑话,让主子继续失望吗?

    鳌拜知道太平军有骑兵,虽然不多,但也有三四千人,现在又有两白旗乱兵相助,骑兵当有五六千人,但他不以为太平军的骑兵就能胜过满蒙子弟。可是雍贵的惨败,让他一点信心也没有了。

    贼势已成,贼势已成!

    鳌拜恨恨的捏紧了拳头,天知道贼秀才是怎么打造出这么一支强军出来的。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有就此下令全军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