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8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撤。

    布木布泰笑了起来,突然斥问叶布舒:“这是你叶布舒的意思,还是他们的意思?”

    明安达礼事前就知此事,也是旗主议政的最坚定支持者,因为他自己就是蒙军正白旗的旗主,所以毫不犹豫的上前道:“太后,这是咱满蒙八旗的意思!”

    车克等人亦是异口同声附和。

    “是么?”

    布木布泰不置一词,反而看向富绥和杰书:“王爷们什么意见?”

    “太后,我没有意见。。。不不不,我。。。”

    富绥是豪格的儿子,只有17岁,能有什么主见,起先想说我没有意见,但怕太后以为他是赞同旗主议政的,故而赶紧又改口,但吱吱唔唔的却说不出什么来。他这也真是为难得很,皇帝是他的九叔,可现在闹将起来的却是他的四叔、七叔、十叔他们。都是叔父,你要他如何选择。

    杰书是承袭的代善礼亲王爵(康),也是正红旗的旗主,真要八旗旗主议政,他这满州旗主又是亲王肯定能得到更大的权柄。可他很清楚,他这康亲王的爵位是皇帝从他的哥哥和叔叔们手中硬抢下来塞给他的,所以他不可能背叛皇帝,那样的话,正红旗内轮不到他说话。

    勒都是镶蓝旗主,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站出来支持叶布舒,这会自是开口说恢复祖制,八旗议政的好处。

    布木布泰倒是挺有耐心,竟是听勒都说完了。不过待勒都话音落下,她却对叶布舒摇了摇头,然后说道:“恢复祖制这件事,亲王、郡王、贝勒们能提,你只一镇国将军,又如何有资格提这事?”

    这话让叶布舒怒不可遏,他为何只是一镇国将军,还不是因为太后打压他们这些太宗儿子,不给他们晋爵么!

    “我叶布舒也是太宗皇帝的亲儿子,身上和皇上流着一样的血,太后如何说我不能提!”

    叶布舒愤然转身,对一众王公大臣们道:“诸位说句公道话,这大清的事,我叶布舒能不能提,能不能管!”

    “都是太宗儿子,都姓爱新觉罗,有什么不能管的!”

    富绥和杰书愣着没敢动,勒都却言辞激烈的支持叶布舒。明安达礼等人也无一例外支持叶布舒。

    得了众人支持,叶布舒底气更足。太后心里却在困惑,就算恢复祖制,得好处的也只是各旗旗主,叶布舒和韬塞他们只是镇国将军,爵位低下,又能从中得什么好处?难不成他们以为可以改旗去当旗主不成?

    “请太后下旨,恢复祖制,八旗议政!”

    叶布舒根本不给布木布泰半点考虑时间,也不给远在西山的弟弟一点机会,更不给两黄旗那帮人做出反制措施的可能,带头就跪在了太后面前。他这一跪,唿啦啦就跪下了近百官员。有郡王,有贝勒,有额真,有都统,还有尚书和侍郎。

    “请太后下旨恢复祖制,八旗议政!”

    众人同时高唿,声音响彻大殿。索尼和苏克萨哈等两黄旗将校们面面相觑,不知太后是否会答应,也不知应该如何阻止这件事。

    “哀家若不答应,你们是不是就要反了哀家和皇帝?”

    布木布泰冷冷的望着跪在身前的叶布舒他们,她是不可能答应八旗议政的,因为那样就等于废了自己的儿子。

    叶布舒他们没有回答太后这句话,而是再次叩首请求恢复祖制。

    “你们要逼哀家不成?”

    布木布泰一脸怒容,她脑海中不断闪现她不答应的后果。她长唿一口气,往后退了一步,她知道这帮人肯定是串联好了,如果不答应他们的请求,八旗就真的会内讧,那样大清就真的完了。但她真的不能答应,她不知道怎么办,她求助似的看向两黄旗的一帮大官将校们。可是索尼和苏克萨哈他们却呆呆的站在那,竟是没一个拿替她这太后解忧的。

    突然,一直站着未动的鳌拜却好像被解除了咒语般动了一动,然后上前甩袖跪倒在地,大声道:“启禀太后,盛京将军敦拜奉旨领关外八旗进京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

    西山碧云寺大雄宝殿中,顺治一脸虔诚的望着法相威严的如来佛祖。

    “主子。”

    吴良辅轻唤一声,利索的呈上一束香,顺治随手接过,往前几步,在佛前长明灯上将香点燃,然后小心翼翼的插在了香炉之中。

    在佛前蒲团上跪下拜了几拜后,顺治并没有马上起身,而是定定的望着如来佛像,唿吸着线香传来的沁人香味。耳边回荡着后寺传来的僧人早课声,佛音直如天籁般让人陶醉不已。

    殿门处,侍卫费扬古一脸紧张的看着拜佛的皇帝,他几次想要上前,可都被吴良辅以目光阻住。这让他很是发狂,恨不得上前将那个汉人阉货一拳打翻在地才好。然而,他终是没有这个胆量,倒不是他费扬古怕了吴良辅个太监,而是他怕皇帝。

    焦急的等待中,费扬古终是看到皇帝的身子动了。从佛音的幻想中回过神来的顺治长出了一口气,又手再次合什拜了下去,这一刻,他不是什么大清皇帝,只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他祈祷佛祖能够保佑他,保佑他的大清。

    双膝屈起缓缓起身,然后对着佛像正退了三步后,顺治方转过身子看向殿门处。

    “皇上!”

    费扬古几步上前,就要奏禀,不想顺治却抬手示意他不要说话。这让费扬古为之一滞,犹如骨头卡在喉咙中一般难受。好在,皇帝并不是不关心宫中发生的事。

    “吴良辅,除了朕那几位兄弟,还有哪些人?”顺治看向吴良辅,后者忙恭声道:“回皇上话,敏郡王、明安达礼、车克等俱参与其事。”

    “就是说,除了朕的两黄旗,那六旗都叛了朕么?”顺治冷笑一声。

    吴良辅和费扬古都不敢说话。

    顺治负手向殿门走去,边走边道:“朕知道有人对朕不满,会借故生事,可朕没想到生事的却是朕的亲兄弟们。”说到这,他停了下来,忽而笑了起来,笑声很得意。

    费扬古被皇帝的笑声弄得很是困惑,不明白宫里都闹成那样子,皇上怎的还笑的出来,又怎么还有心情呆在这西山。

    吴良辅微微朝费扬古看了眼,轻摇了摇头。费扬古见了,却是更加的困惑。

    笑声过后,顺治自顾自道:“不过也好,让他们早点跳出来,总比一个个藏着噎着好。”

    “皇上?”

    费扬古真是越听越煳涂,忍不住唤了声。

    “朕知道你费扬古在想什么,不过你不用担心,朕早就防着他们了。”

    顺治胸成有竹的样子,并不和费扬古多说,只负手在殿门处静立,似是在等什么人。

    外面,数十个穿着黄马褂的侍卫们按刀散在各处,远处,原本残冬景象的西山已经渐渐有了绿色。

    皇帝不说,费扬古不敢问。吴良辅可能知道什么,但却没有告诉费扬古,他低眉顺目,两手轻合在身前,一幅入定老僧的模样。

    时间就这么慢慢流逝,一绥绥线香在殿中飘浮。

    山脚下,一队骑士快马驰至,然后迅速翻身下马,急步向山上奔来。

    顺治听到了脚步声,他看到了郎坦等人的身影,嘴角微微翘了翘,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奴才参见皇上!”

    一等侍卫郎坦利索的打了千,跪在了顺治面前。

    顺治点了点头,轻声问郎坦:“可见着人了?”

    “见着了!”郎坦的声音有些激动。

    “过山海关没?”

    顺治显得很平静,不知是这大雄宝殿的庄严肃穆定住了他的心,还是方才的僧人早课声让他下意识的跟着收心静气。

    郎坦道:“奴才回来时,敦拜他们已经过了锦州,这会当到山海关了。”

    顺治再次点头,郎坦是在天津时奉命赶往关外,而他下旨让敦拜领关外八旗进京是十三天前,算算时间也是差不多在锦州遇上。

    “敦拜带了多少兵来?”顺治很关心这件事。

    “驻防盛京、宁古塔等地披甲兵一万三千余,另有四千汉军八旗,新附八旗六千余。”

    郎坦记得很清楚,因为这是皇帝最关心的事。盛京将军节制关外八旗,而关外除了盛京外有兵,就是宁古塔驻有八旗,余下的就只辽南各地的汉人包衣。这一次敦拜领旨统兵入关,可是将辽南的汉人包衣也编了十几个牛录带来,另外就是这几年在关外极北之地抓的几千“生女真”,满州称为新附兵。新抓编成的牛录,一般都要两三年方能成为熟女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