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8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取得了潼关战役胜利的李自成却不曾想到,两年后,他会在同样的地方被清军击败。

    入关前清军就曾有过四次入关,并且向关内派出了大量细作,潼关之险要自早在清军掌握之中。清廷对夺取潼关高度重视,多尔衮派胞弟多铎亲自率军进攻潼关,又增派固山额真阿山、马喇希等统兵经山西蒲州渡河协征,并且急调红衣大炮供攻关之用。

    顺治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潼关战役开始。大顺军主将刘宗敏先战,失利。次年正月初四日,刘芳亮领兵出战,又被清军击败;李自成亲自率领马、步兵迎战,多铎命令八旗兵全力反击,大顺军再次失利,步兵损失很多。初五、初六两天,大顺军连续利用夜间袭击清军营垒,都没有取得效果。初九日,清方红衣炮军到达;十一日,清军进逼潼关口,大顺军“凿重壕,立坚壁”加强防守。

    清军先用红衣大炮轰击,随即大举进攻。在不利的情况下,大顺军仍然顽强拼搏,力图扭转战局,先派骑兵反击,又调遣部分兵马迂回到清军阵后突击,都被清军击败。正在这个关键时刻,清英亲王阿济格部大批军队已经进入陕北,尽管李过、高一功在延安、榆林英勇抗战,阿济格为了夺取西安,只留下大同总兵姜率领一批明朝降将继续攻城,牵制陕北大顺军,自己却统领大军南下,向西安推进。

    李自成深知原驻西安主力已经调到潼关,如果继续在潼关同多铎部硬拼,西安必将被阿济格部攻占,大顺政权的文武官员、将士家属以及重要物资都很难保住。在两路清朝大军的合击下,李自成被迫决定主动放弃陕西,另寻出路。

    李自成撤走后,留守潼关的巫山伯马世耀向清军伪降,潼关至此失守。伪降清军当夜,马世耀派人秘密送信给李自成,请他回师潼关,自己从中响应,内外夹击,击破多铎部清军。不料密使被清军截获,第二天,多铎以打猎为名,在潼关西南十里的金盆口设下埋伏,然后谎称举行宴会,把马世耀部下的马匹器械全部解除,一声号令,埋伏的清军突然冲出,把马世耀和他部下七千余名大顺军将士全部屠杀。

    马世耀部被杀的金盆口便是从西安往潼关的必经之地,方献亭经过此地时,特意叫车夫停了下来,带着随员爬上金盆口的高处,从上面俯瞰。十六年过去,金盆口被杀的七千顺军将士骸骨仍未就得到掩埋,骸骨只在泥土中虚埋,大风吹过,便能得见无数白骨。

    方献亭叹了口气,从高处默默走下,一路都不发一言。左右随从见了,也都是无人出声。

    清军退守潼关后,为了扼守这座三省要冲之地,对来往之人盘查极为严密。为了不泄露身份,方献亭用的是化名,身份也是行商之人。为此,他特意从军中选了几个山西籍贯的士兵,为的就是能让清军相信他们是山西的晋商。

    虽说清廷派内大臣遏必隆以谋逆的罪名诛杀了八大皇商,但晋商却远远不止这被满门被抄的八家。甚至于,很多山西的商人对于清廷查抄八大家感到欢喜,因为这八家的存在,使得绝大半分晋商无法出头。做生意的人,自然希望自家产业越大越好,也不希望他们的生意会被其他人要胁,给其他人分一杯羹去,故而除了极少数有远见的晋商认为清廷这是杀驴卸磨,将晋商当成肥猪宰杀,绝不能再相信他们。可绝大部分的晋商却没有这种意识,反而和清廷关系更为紧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老实本份的生意人,只要不造大清的反,大清是不会为难他们的。遏必隆在解决了八家皇商之后,为了安抚其余晋商之心,也做了一些举措,种种措施下来,八大皇商被抄给清廷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倒是淡了许多。

    晋商的身份,加上一路打点,方献亭有惊无险的进入了潼关。潼关虽是军事重镇,可千年下来,却也成了一处交通要地,关中设有市镇。时近傍晚,方献亭要随从寻了一处临街的客栈住了进去。因为关中驻有大量满蒙大兵的缘故,关中原来的百姓多数都逃了,剩下来的多是生意人。富贵险中求,虽说满蒙大兵吓人的很,可总是人,是人就要吃喝拉撒,就要玩女人,所以关中的酒店和妓院生意十分的红火。

    吴军的细作早已查到李国英的住所所在,方献亭带人在李国英住所外走了一圈,发现有不少清兵巡逻,关中的兵马驻防也是紧紧有条,不由暗暗赞叹李国英治理有方,但同时心中也增添了一些忧虑。

    方献亭不明白王爷为何一定要策反李国英,此人乃是汉军旗出身,对满清可谓是忠心耿耿,他若愿降,早在西安时就随苏拜一起降了,何以随罗可铎跑到潼关来。再说,就算李国英能够被策反,对吴军夺取潼关也没有多大帮助,因为李国英这个川陕总督已经名不符实,他根本调动不了潼关的满蒙军队。关中的满蒙军队不受李国英影响,又如何能指望他献关投降呢?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吴

    感谢长老书友hexid7890一直以来的打赏支持,咳咳,这回不会怨我把你忘记了吧。

    。。。。。。。。。

    直接接触李国英肯定不行,方献亭在客栈中想了半天,认为还是从李国英的部将王进宝身上做文章。

    王进宝这人年轻时精于骑射,后随陕甘总督孟乔芳讨平河西回民起义,被授为守备,隶属于甘肃总兵张勇麾下。顺治十一年的时候,张勇随洪承畴南征,王进宝便也跟着他一块到了湖南。

    前年清廷组织三路大军入西南时,王进宝率部进军十万,亲自率军攀崖直上,捣毁明军营寨,击溃李定国部下将领罗大顺,因功升为经略右标中营游击。张勇随罗托入广西时,王进宝回镇甘肃,改任提督左营参将,一直在李国英麾下效命,这让他避免了在广西战死或随张勇降太平军的命运。

    李国英对王进宝十分赏识,当日他从西安城中逃走时,要四川提督王之鼎和延绥总兵韩应琦留守,却让王进宝随他一起走,由此可见在李国英心目中,王进宝绝对要比王之鼎和韩应琦的价值更大。

    李国英对王进宝恩重,方献亭却要从王进宝身上做文章,这自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几分把握的,一来是因为王进宝在甘肃的家人现在就在吴军手上,二来则是他手中有一封王进宝好友孙思克写的信。

    通过两天的打探,方献亭得知王进宝驻防在十二连城的子母城,于是他便让随从持了王母的一件信物和孙思克的信去见王进宝。王进宝见到母亲贴身之物和好友的书信后,在营中犹豫许久,终是偷偷离开子母城来到了潼关。

    见到方献亭后,王进宝开门见山:“你是吴三桂的人?”

    方献亭笑着点了点头。

    王进宝又问:“先生贵姓?”

    方献亭道:“免贵姓方。”

    “原来是方献亭先生,久仰!”

    王进宝僵硬的抱了抱拳,显然对于方献亭,他是持有戒心的。方献亭见状不以为意,只在那轻笑一声。

    王进宝自己搬了个凳子坐下,他乃行伍之人,性格直爽,不好那些虚虚弯子,便直接问道:“不知方先生持家母之物找在下所为何事?”

    方献亭不答反问:“孙思克将军给王将军的信,将军是否看了?”

    王进宝微一沉吟,轻一点头,然后道:“总督大人对我恩重,我无意反他,你回去吧。”

    方献亭摇摇头:“非也,方某来此并非是要劝王将军弃暗投明,而只是请将军帮忙见一见李国英。”

    王进宝怔了一下:“只为见总督大人?”

    “正是!”方献亭很肯定的点了点头。

    “先生要劝降总督大人?”王进宝有些惊讶。

    方献亭也瞒他,坦言此来潼关正是奉了辽王之命,来说服李国英投明的。

    王进宝未加思索,便道:“若是这个目的,在下劝你还是回去吧,总督大人是不会背弃大清的。”

    “不试怎知?”方献亭笑了起来,“西安将军苏拜乃正宗满州人,不也降了我家王爷。你那好友孙思克也是汉军旗出身,不同样也归了我家王爷?”

    “这。。。”

    王进宝一时语滞。

    方献亭趁机劝道:“王将军,方某对你明言一句,如今这天下大势已不在清朝,而在明朝。你乃大好汉家儿郎,又何必为虎作伥,执意替满州异族效命呢?”

    “总督大人待我毕竟恩重,我怎忍心反他?”父母家人在对方手中,王进宝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