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骄-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林老太爷寿辰那日。林家虽没有放出一点儿的风声,但架不住有心人。

    送礼的人从早上起便络绎不绝。

    林莞婉打理府中事务这些日,对林老太爷相熟来往的那几家人已是非常熟悉,除却这几家的贺礼是悉数收下外,其它人送来的礼物都被放到一边,准备改日回一份相等份量的礼过去。保持她家祖父廉洁的作风。

    由于先前便有一切如常的吩咐,林家这日除了收礼外都是安安静静的。

    林莞婉想了想还是吩咐厨房午间做了席面。东西两府凑到一块吃饭。当是与林老太爷贺寿的意思。

    知道这是孙女的孝心,林老太爷难得去了严肃,与儿孙们吃了顿家常寿宴。

    晚间。林莞婉在墨竹居留到林老太爷平素用宵夜的时间,到小厨房亲自做了碗寿面给林老太爷送了过去。

    用筷子挑着粗细不一的面条,林老太爷一直憋着笑,也不嫌弃这碗盐放太多的寿面。极给面子的呼啦啦吃个干净。

    原本还为面条卖相感到困窘的林莞婉见此也露了笑,收拾了空碗。高高兴兴回院子歇下了。

    当夜,林老太爷来回起了四趟夜,原因,水喝多了……

    入了冬的京城。一日比一日冷。

    林莞婉苦夏又畏寒,在出了十月便穿起了厚实的带毛领边小袄。

    雪白的兔毛在脖子圈了一圈,越发显得她五官精致娇柔。肌肤白嫩如玉生辉。许氏每每见着她都得打趣几句,道出了年尚书府门槛就该被人踏破。都要争抢着来提亲了。

    林莞婉听着也不害羞,只是抿嘴笑,心中想着任谁蹲在府门口她也不嫁,她只等苏昭珩回来。

    也是应了林老太爷之言,这短短一个月,西北捷报频传,前方战事明眼人看着都是到了重中之重的时刻。

    西北鞑国边城中,听到皇帝又给两军赏下的东西,并特意下旨夸赞苏昭珩,正喝酒取暖的樊奕只是冷笑。“不过是坚子,且看他能横到几时。”

    还有两座城池。

    等骁羽军全部深入到计划之地,这场仗再出风头的便不是他们了!

    樊奕与睿王勾搭成奸,引着苏昭珩父子步步落入险境。

    在西北再度传回两次捷报之时,京中已落下第二场雪,林莞婉同一时间也收到苏昭珩说归期快至的信,欣喜得几乎一整夜只抱着信未眠。

    然而,在捷报传回第四日,自打征战鞑国的第一通惨败战报被千里加急送入宫中。

    骁羽营七万大军被鞑国突现的十五万大军困之幕城,新的弩弓在这战在中居然损耗七成,幕城被破,骁羽营不得不杀出一条血路欲退至纹城。却不料被鞑国领军的三皇子发现意图,生生将骁羽军逼散分两股撤退,其中以苏昭珩为首引诱敌军的一万将士下落不明。

    第二日,纹城被破的消息也再度传回,武肃侯领着将士一退再退,退至与幕、纹两城形成三角地带的源城,逃不出被包围的状态。因幕、纹两城被鞑国夺回,樊奕与留守大营的守军一时根本无法突破进行反围困。

    兵力及士气不及鞑国,众大臣听得这样的战况,个个已认定此战必败,纷纷请求皇帝即刻派于援兵,否则等鞑国围灭骁羽营后便是挥兵北上,大雍江山危急。

    除此,骁羽军一副将上书质控武肃侯三大罪,罪一刚愎自用,任其子只按已之想法行军,罪二有惧战而逃嫌疑,罪三破城蹊跷,有通敌之疑。

    此参本引得满朝文武哗然,不少大臣借此要皇帝先下旨革了武肃侯统帅之职,收回帅令。

    皇帝脸色铁青,不知是因参本或是败仗,最终却对大臣收帅令的上奏留中不发。

    林莞婉是在第三日才知晓苏昭珩战败失踪一事,一时间难以接受,惊争交加昏厥了过去。

    而此时的朝堂之上又是一番群臣口舌之战。

    朝臣十之七八皆上书再请收回武肃侯帅权,转为西北大将军樊奕指挥大军,再请与援军前去解围。

    皇帝被吵得头疼不已,一眼撇到面色淡如水的林老太爷,心中一动,高声问道:“林辅国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林老太爷此刻正在神游太虚,满脑子无关的事,被冷不丁一喊淡然的面容有着明显怔愣,迷茫的看了眼高坐上的皇帝。

    他看得极重的大臣居然在朝堂发呆,皇帝被他的神态也是气乐了,再度扬声问:“武肃侯被疑通敌,众臣要收帅权,援军西北,你如何看此事。”

    原来是说此事啊,林老太爷啊了一声恍然。

    “启禀皇上,增援一事可行,却不急……”

    “如何能不急,如今十五万大军压境,我国土分分钟要被鞑国践踏。”兵部尚书郭正奇出声打断,怒目圆瞪的样子似他被围困一般。

    林老太爷侧头撇了他一眼,嗤笑道:“大军压境?郭大人你家舆图上鞑国源城是大雍边城?你没老眼昏花吧?”

    “林辅国此话也不对,源城已是我国囊中之物,当算我国国土,郭尚书此话并无错露。”曹牧之抬了抬眼皮,不咸不淡扔了一句。

    林老太爷哈哈就笑了,“如若源城是我国囊中之物,为何能困住七万大军?你们这些人要拍马屁脑子也清些好吗?那是鞑国边界重城,若是那么好就圈下,你们又把我朝历来在那处丧命的将士当什么人了?无能之辈?你这样说也不怕寒了众将领的心!!”

    说到话尾,林老太爷面色倏地变得沉重,眼中光芒似利剑扫过身后一群大臣。“一群只会纸上谈兵缩在安宁之处的人,居然上书要收帅权?还疑武肃侯通敌?!七万将士为国冲锋陷阵,抛热血洒头颅,保你们家园平安,你们居然听得一副将之言就要这样寒了他们的心?如若武肃侯要反,也是被你们逼得造反!你们以为你们现在站着的地方,曾经是染上过谁的血?!百年前没有苏家,有你们现在大言不惭请命收权吗?!”

    “你们心中羞不羞,愧不愧?!”林老太爷面容沉静,声音却如擂鼓回荡在大殿之中,震得一众大臣面红耳赤垂了头。

    高坐上的皇帝听着也为之动容,林老太爷一字不假,苏家一族虽是近百年的后起之秀,却真是用血汗性命稳固着大雍江山。苏家整个二房也是尸埋西北,如今只留一孤怜血脉,这些事怕都被这些安享盛世的文臣们遗忘了。

    收帅权?

    不能收!

    真收了帅权就如林老狐狸所说,那是要彻底寒了武肃侯的心,逼着骁羽军造反的行径!那副将少不得也有问题!

    皇帝想着,一阵心有余悸,他怎么会疏忽了这一点?是战事太顺,让他失了平常心,还是……

    皇帝微微眯了眼,不怒自威的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将先前附议之人一一掠过,最终定格在已解禁回朝的睿王身上。(未完待续。)

    ps:谢谢向日葵太阳花亲的月票,蓝幽若谷亲的平安符,么么哒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昏迷

    曹牧之早就知林老太爷巧舌如簧,有极能煽动人心之能,现今听到他的一番言论却也是心惊。

    他心惊林老太爷居然能隔着战场,隔着成败,一眼便看穿了他们布下团团迷阵背后的本质意义。

    他与睿王确实想逼得苏家有反心,再不济也是要让人有理由误以为苏家要反!

    如今却被这林老狐狸一语点破……此局,已不受控制!

    曹牧之心惊之余,也感受到了高座上皇帝沉冷的目光正扫在身侧,他用余光一撇后又背生寒意。

    皇帝居然在这个关头盯着睿王看,是个什么意思?!

    附议的群臣只有一成是与睿王有过明面关系的,其余大部分按真了说都曾是看着林老太爷眼色办事的大臣,事情已是做得如此隐秘且混淆视听,还是引来了帝王的猜忌?!

    曹牧之内心惶惶,而林老太爷言落许久,无一人敢答话使得金銮殿上一片寂静。

    多数大臣是被林老太爷一度话羞得不敢抬头,余数的则是静观其变,却也有早已投靠睿王的心腹能臣看出局势,想要为睿王摘出是非。左相吕明就是想摘出睿王之一。

    谋大事者,不谋全局,便不足谋一域!

    吕明心中算好帐,敲定主意后站出列:“皇上,臣认为林辅国所言甚之有理,此情况不宜做这种有寒将士心的举动。骁羽军半年九战八捷,可见英勇。臣以为可虚实一招,先放出风声大雍已有十万援军北上,也可先震士气。”

    听了一早上的烦心言论,终于又有第二个人说到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