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1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离开了,但是李休却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坐在河边陷入到沉思之中,他从穿越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他也从一个青年变成了中年人,妻儿儿女成群,而大唐在他的影响下,也慢慢的改变了原来的历史轨迹,现在连他也不知道日后大唐将走向何方?

    “人到中年,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不让人省心啊!”最后李休长叹一声,这才站起来收起钓竿回到府中,晋儿的事还需要告诉平阳公主,另外他和明空的婚事也该办了,实在不行就让他们在登州成亲。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贞观二十八年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眨眼间已经到了贞观二十八年,本来在五年前就应该去世的李世民却还活着,主要还是多亏了当初李休和长孙无忌劝他放权,这才使得他延长了数年的寿命。

    东方的天际刚刚发白,平安郎,确切的说是李安也早早的起床,平安郎是他的小名,但是他现在已经成家立业了,所以哪怕是李休这些长辈,也不再以小名称呼他。

    多年前李安在云州任职,一直做了四年的刺史,在那四年里,云州在他的治理下也是秩序井然,再加上朝廷对草原的吞并,也吸引了不少关中、河南等地的百姓前去定居,毕竟大唐再怎么富裕,但肯定还是有不少穷人。

    而按照大唐的规定,只要是大唐的子民去了草原,立刻就能分到一片牧场,以前没人敢去是因为担心安全,但现在随着大唐的吞并与治理,草原名州的治安也大为好转,于是有不少胆大的人就进入草原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四年之后,大唐在漠南一带的统治已经十分稳固,甚至连漠北也纳入到大唐的领土之中,只不过大唐对漠北的统治还比较薄弱,暂时达不到漠南的程度,但现在大唐吞并草原的大势已成,只要大唐自己不乱,日后整个草原迟早都会被纳入到大唐的统治之中。

    等到云州刺史的任期结束,李安就被调回了长安,毕竟现在李治接管了相当一部分政务,每天都是忙的不可开交,所以他早就想将李安调回到自己身边帮忙,现在总算是如愿了。

    天色还早,丽质依然在熟睡之中,李安起床后帮妻子盖好被子,然后悄悄的出门来到外面,他每天早上要去上早朝,所以每次都是天刚亮就得动身,家里的下人这时也准备好了马车,甚至连早饭也送上车子,因为时间时间很紧,所以他一般都是在车上吃早饭。

    “安儿等我一下!”不过就在李安准备让马夫赶着马车去长安城时,却没想到忽然有人高喊道,紧接着只见父亲李休迈步走了过来,并且也登上了自己的马车。

    “父亲你这是要准备去长安?”李安看到李休的样子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自从李休辞官后,李世民和李治虽然几次想要让他再次到朝中为官,但却都被他给拒绝了,平时也很少去长安,却没想到今天竟然这么早起来,而且还和自己同乘一车。

    “不错,昨天宫中送来消息,说是陛下的身体不太好,我打算进宫探望一下。”李休这时坐下来道,同时吩咐马夫开始赶路,毕竟天色不早了,他不想耽误了李安上早朝。

    “陛下的身体不太好?”李晋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愣,随后又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可是前天我还陪太子见过陛下,当时陛下精神抖擞丝毫没有一点病容,怎么这才一天不见就病了?”

    “人的年纪大了,自然不能和年轻人相比,特别是陛下前些年日夜操劳,生活也没有节制,结果使得身体元气大伤,这几年虽然安心休养,但身体的根基却已经坏了,昨天陛下感染了风寒,本来只是小病,但是到了下午时却已经卧床不起,晚上我才接到消息。”李休这时叹了口气道。

    虽然李世民听他和长孙无忌的劝说放权休养,比历史上已经多活了五年,但是现在李世民的身体却开始再次恶化,毕竟休养只能给李世民延命,但却不能让他长生不老,这次李世民虽然得的是小病,但症状却十分严重,甚至卧床不起,从医理上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所以李休才想要亲自去探望。

    李安也精通医术,听到父亲的话也立刻猜到了李世民的身体情况,这让他也不由得暗叹一声,李世民是他的岳父,万一对方真的有什么好歹,还不知道丽质会有多伤心?

    “对了,这段时间太子主要在做什么,朝中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李休这时对儿子再次开口问道,现在李安官拜太子洗马之职,不过这个官职可不是给太子洗马的,而是用来辅佐太子处理政务的,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极为重要,日后若是李治登基,太子洗马几乎是内定的宰相。

    “陛下将越来越多的政务交给太子,所以现在太子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哪怕有我们这些辅臣帮他分担,但他依然很忙,我已经劝说他学陛下一样将手中的权力下放一些,这样自己也能轻松一点。”

    只见李安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至于朝中的大事倒是不少,比如安西都护府又往西扩张了一部分疆域,朝中有大臣认为安西都护府治理的土地太大,所以建议将安西都护府分拆开来,另外还有银行已经深入到州县,几乎每州每县都有银行,只不过户部想将银行纳入到自己的管辖,现在双方正在打嘴仗,对了,还有一件事!”

    说到银行时,李安忽然想到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当下一拍脑袋又道:“前段时间二弟率领着海军出兵倭国,抢了倭国的银矿,倭王派使节来告状,结果引来一些大臣弹劾二弟胆大妄为,不过这件事却被陛下给压下来了!”

    “呵呵,你二弟这件事做的不错,咱们银行自从发行金银币后,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金银,美洲那边虽然盛产金银,但距离却太远了,运输也不方便,反倒是倭国那边有个大银矿,现在咱们铸造银币的白银有一半都是从倭国运来的,以前咱们还要拿货物与倭国交换,现在晋儿占了银矿,日后开采的白银自然都是咱们的了,这么大的利益陛下自然不会理会倭国!”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一笑道。

    刘仁愿培养了李晋几年后,果然主动将海军扔给了李晋,自己跑去南方领兵了,结果李晋竟然在短短几年内将海军治理的十分兴盛,这主要是李晋对海军的理念与刘仁愿不同,不过也正是这点不同,使得李晋这几年受尽别人的非议。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进攻型海军

    大唐的海军从来不是用来防守!这是李晋提出的海军理念,以前无论是刘仁愿或是其它的将领,他们都将海军当成一支驻守在大海上的守军,这种想法不能说错,但却绝对属于落后的,而李晋接管海军后,却是将海军变成了一个进攻型的军种。

    刚开始李晋就率领海军开始清剿大唐沿海的海盗,而且活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北方沿海,南方沿海那里海贸发达,更滋生出许多打劫过往船只的海盗,以前大唐的水军只巡视近海,只要这些海盗不上岸,大唐的水军也懒的管。

    不过李晋却对这些海盗大加清剿,短短几年内,就将大唐周围海域的海盗清扫一空,不能说海盗完全被剿灭吧,但是再也没有太大的海盗势力,剩下的小猫三两只也只能偷偷活动,不敢像以前那样在大海上横行。

    当然海军做这些事情时,背后需要无尽的钱财支持,朝堂上本来就对海军花费太大十分不满,李晋也要不来更多的钱财,不过他是李休的儿子,在赚钱这方面也颇有天赋,比如他将清剿海盗当成一个重要的财源,毕竟那些海盗以前四处抢劫,积累的大批的钱财,可以说每个海盗窝就是一个大宝库。

    不过海盗的财宝虽多,但却是一次性的,所以李晋又为海军发展出第二条财路,那就是给那些商船提供护航,从中收取一定的劳务费用,这种做法即补贴了海军,又受到海商的欢迎,而且还是一条长久的财源,海上经商越是频繁,他们的收入也就越多。

    随着海军的发展,李晋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已经不再满足于对海盗的清剿,而是将目光锁定在周围的小国身上,比如盛产白银,却又不愿意向大唐称臣的倭国,而且对方离海军的老窝登州还特别近,结果就在今年时,李晋打着清剿倭国海盗的旗号,一举攻占了倭国的石见地区,将倭国最大的财政来源抢了过来。

    想到李晋这几年在海上的作为,李休也不由得无奈的摇了摇头,李晋有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