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为什么还要刻在石碑上?”李世民却是反问道,脸上也带满是怀疑,看样子根本不相信李休的话。

    “啊,这个……我不是说了吗,公主写的这几个字很好,所以才要刻在石碑上留念!”李休却是哈哈一笑掩饰过去道,随手就把那张纸塞到袖子里。

    看到李休不说,李世民也不好再问,只得再次与他讨论起对付世家的问题上来,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李休也表现的十分慎重,所以他也并没有急着发表意见,反而开口问道:“世家的存在的确会影响到朝廷的稳定,不知道秦王您有什么看法?”

    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沉吟了片刻,很快就开口道:“世家之所以能够影响到大唐的这方方面面,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朝堂上大部分大臣背后,几乎都有世家的影子,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提拔一些平民出身,与世家关系不大的官员,刚好我大唐承袭隋制科举,如果能够利用的好,那么做是可以慢慢的替换掉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

    听到李世民上面的这些话,李休却不禁轻轻的摇了摇头,李世民的思路很正确,乍一听感觉很有道理,换做另外一个人的话,没准就会十分的赞同,不过对于熟知历史的李休来说,李世民的这个办法实在是漏洞百出。

    “怎么,你认为这个办法不可行?”李世民也注意到李休在摇头,当下也不禁惊讶的问道,这是他目的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之一,虽然效果慢了一些,但至少十分有效,甚至可以彻底的打破世家对朝堂官员的垄断。

    “不是不可行,殿下的思路是正确的,只是操作起来却很容易让世家钻了空子,到时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让世家的势力更加庞大!”李休毫不客气的指出李世民想法的缺点道。

    不要以为科举就是万能的,事实上大唐时期的科举甚至算不上真正的科举,这一点可以从大唐历任的宰相出身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宰相绝大部分都与世家有关,哪怕是经历了李世民与武则天的打击,中晚唐时期的宰相依然被世家把持,由此可科举根本没有起到他应有的效果。

    “钻空子?我知道科举的确有许多的空子可钻,但只要日后注意一些,应该不会影响到大局吧?”李世民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的道,对于政务他虽然不陌生,但的确还是有些不熟悉,考虑也有些不太周到,毕竟他也不可能是万能的。

    “好吧,那我就举两个例子,第一就是举行科举时,殿下会派什么人去主持?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与世家有关系?另外我听说之前科举之时,应试的举子都需要向长安城中的权贵投卷,只有得到这些权贵的支持,这些举子才有可能考中,毕竟科举之时可全都能看到名字,只需要阅考官心中稍微偏向一下,他们就可以高中金榜!”

    大家没有看错,大唐时的科举并没有糊名,而是考官可以直接看到考生的名字,这也才有了投卷这种行为,只需要得到一些权贵的支持,而这些权贵再与考官打个招呼,那么这个考生能够考上的几率就几乎超过了一半,甚至还有一些名气特别大的考生,根本用不着投卷,考官看到他的名字就会点中,这也使得大唐的科举黑幕横行,根本谈不上什么公平。

    “这个……”李世民听到李休提出科举的第一个缺点也不禁沉默了片刻,不过很快抬起头道,“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比如颁布法令严禁投卷这种事情,另外挑选一些与世家关系不大的官员做考官等等,虽然这样做会有很大的阻力,但总能一点点的纠正科举上的不正之风!”

    李世民说到后面时,自己都感到底气不足,因为上面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真要做起来,恐怕就不仅仅是阻力的问题了,毕竟想要改变一个官场上的规则,需要付出的代价简直太大了。

    不过李休并没有反驳李世民,而是再次开口道:“好吧,就算秦王殿下日后可以解决科举制度上的漏洞,但是那些平民举子又从哪里来,要知道读书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供得起的,除了世家大族之外,恐怕也只有一些商人、富户才能够让自己的子弟读得起书,而且一个举子要博学,肯定要拜师,而那些博学鸿儒更是出身于世家大族,那些平民举子成为他们的学生,光是师生这一个关系,就足以让他们打下世家的印记!”

    听完李休的这些话,李世民也不禁闭上眼睛叹了口气,其实这些他不是想不到,只是除了用科举限制世家之外,他就真的想不能什么太有用的办法了,总不能直接提兵去把各个世家的人都屠个一干二净吧?

    看到李世民一脸沮丧的模样,李休却是呵呵一笑,沉吟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其实殿下也不必太过着急了,当初越国灭吴,用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殿下这么年轻,倒是不用担心时间不够,比如现在玉米和红薯正在慢慢的推广,等到推广了之后,大部分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到时就可以大力推广教训,建立村学与县学等,只有将教育掌握到朝廷手中,才能慢慢的削弱世家的影响!”

    “说的不错!”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是眼睛一亮,但随即又忽然叹了口气道,“我之前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只是相比科举,你的这个办法却是让我从头开始打基础,要等到大部分的百姓吃上饱饭,有能力把孩子送到村学或县学,朝廷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将他们培养成才,最后再从中挑选一批人参加科举,再等到他们能够顶替那些世家出来的大臣,可是恐怕到时我死了,也很难看到那一天。”

    李世民是个武将,做事一向都讲究雷厉风行,当然有时也会极有耐心,但如果让他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恐怕他也会觉得受不了。

    “殿下,朝堂上的事我懂得不多,更不知道为君之道,不过我觉得有些事情的确是急不了的,更何况那些世家一个个都存在了几百年,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消灭的?”李休这时也是苦笑一声道,其实对付那些世家他倒是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只是他也不知道是否有效,而且还可能会对大唐产生影响,李世民听后说不定根本不会同意,所以他也就索性不说了。

    “好吧,反正这件事也不急于一时,暂时想不出办法也没什么,不过等到日后你若是有什么想法的话,一定要告诉我!”李世民听到这里终于点了点头道。

    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自然点头答应,随后两人又聊了几句闲话,李世民这才告辞离开,毕竟他不能离开皇宫太久,免得被人发现了,不过就在李世民刚走几步,忽然再次转身道:“对了,今天我刚接到消息,马三宝他们好像就要回来了?”

    “是的,前两天马叔派人送来消息,说是五六天后就能到达长安。”李休也是点头道。

    “嗯,等到他回来后,娘子军的事情你不要忘记了!”李世民这时再次开口道,脸上也变得没有一丝表情,这时的他和平时公主在战场上时十分相似,似乎没有半分感情。

    “放心吧,娘子军回来后会按照你们的要求改编,不过到时他们是走是留,你也不能拦着他们!”李休听到这里也立刻回答道,当初李世民答应放李承道他们离开,其中还有一些附加的条件,比如李休和平阳公主留在长安做人质,以及娘子军日后的去留问题,毕竟在玄武门之变中,娘子军给李世民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所以日后肯定不可能保留了。

    “那是当然,只要愿意留在军中的,我会给他们更好的待遇,也绝对不会因当初的事而为难他们,至于不想留在军中的,我也自然不会阻拦!”李世民也点了点头道,说完之后这才转身离开。

    眼看着李世民离开之后,李休这才从怀中拿出平阳公主刚才给他的那张纸,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姓李名世民者,不得入内!

    短短十个字,却是写的杀气腾腾,让人一见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愤怒,估计这是家中的下人把李世民来的消息告诉她,所以她才写了这么一幅字,而且还要刻到石碑立在家门前,这样一来,恐怕李世民下次就没脸再来了。

    月婵一直在厅外守着,看到李世民出去这才进来,然后看着李休小心翼翼的问道:“老爷,公主说要刻字,不过这字要是摆出去的话,会不会惹怒那位秦王啊?”

    月婵不是普通的侍女,她读过书有见识,对于皇家的事也不陌生,自然知道李世民日后肯定是大唐的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